天山上有一座道觀,相傳,道觀的名字叫做天涯,意味著天涯海角的天涯,畢竟天山在許多人心目之中,還是相當的有分量的,譬如泰山,古來便稱之為鬼都,又有魂歸蒿裏一說,蒿裏便在泰山周圍。
道觀的名字究竟是從誰那裏傳出的,也沒有一個準信,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傳說,讓不少人信以為真,是因為,天山的異象,的確昭示著什麽,讓大家浮想聯翩。
每逢五月,正值初夏時,因為陽光的直射,會讓天山的真容完全顯現在人們眼前,一覽無遺的景象,讓很多人也是相當的震撼,畢竟如此絕景,真當有人攀登上去的時候,應該也是一件相當偉大的事情了吧。
道觀一事不是空穴來風,自然是有人真的見到過那道觀的影子,然而這件事也相當的有傳奇性,若不是後來一次相當大的集會,遠在秦地的數萬人都同時看到了那座橫亙在天山上方的道觀之影,或許天涯道觀的事情,也隻會是眾多沒有證實的傳聞之一。
天山被很多人譽為最靠近天的地方,真的可能隻是因為,能夠到達天山頂的人少之又少,人們總是幻想著山頂上有什麽,天山名為天,是不是就意味著這裏是人間通往天上的通道?
而天山上有座道觀,那道觀裏的人是不是就是仙人呢?
沒有人能夠給出答案,所以天山也籠上了各種神秘的色彩。
多少年前,在大漢的中原以西,有人修了一座通天塔,人們稱其為通天塔,也是因為他的高度讓人望之莫及,當然這座塔已經不存在了,似乎並沒有什麽文書有過相關的記載,大約過了百年之後,也會被人遺忘的幹幹淨淨吧。
自從那年,有江湖上的大能登頂過天山之後,江湖人前赴後繼,紛紛倒在了攀登天山的路途之上,盡管死了如此多的人,但是他們卻從讓熱情消減……江湖之中,若是不求力與名,那莫不如死去,這是很多人的想法。
隻要有一點點的機會,很多人就甘願去冒這個險,絲毫不去思考一下,為何自己不能在江湖之中站穩腳跟。
除了少有的真正是想要征服天山這座世上最險的高山的人,很多人,其實也就是江湖之中的失意者,他們沒有那種卓絕的天分,但又有感於前方路途的昏暗,不敢去拚盡全力的努力一把,他們不希望有這樣得不償失的事情發生。
修行的確不是努力就能成功地,所以有這樣的失意者,也情有可原,但是……江湖中從來不缺少能夠脫穎而出的成功之人,他們才是真正支撐起江湖的骨頭。
所以這樣的失意者,懷著賭徒的心態,懷著那種無所謂的態度,就這樣將性命,壓在了一個縹緲無根的傳聞之上。
天涯道觀之中,有能夠讓人脫胎換骨的靈藥,又能夠指點迷津的仙人,更有數不勝數的秘籍。
很早的時候,的確有人去問過那位曾經登頂過的大能,他是武當山的當代掌門,的確相當的有說服力,但是他卻沒有給人們任何建議,很多人都認為他是自私的,想要獨吞這樣的機緣造化,但是卻沒有人知道,那是因為他的確給不出任何的建議,他當時能夠等上天山,這樣的運氣,絕對不是能夠複製的奇跡,他不可以害別人,但是事實卻又真實的發生過,於是便早就了這樣的局麵。
後來他也想通過,說自己的經曆是因為遇到了什麽高人的相助,他還勸過所有人,不要去接近那峰頂的地方,那裏對於一切修行者來說,都可以稱得上是禁地一樣的存在。
然而……並沒有人相信他所說……畢竟他拿不出任何的證據。
江湖中的失意者是不被人重視的,被人看輕無所謂,他們已經是賭徒了,賭徒就要有賭上一切的決心,所以將性命置之身外,已經是他們的基本操作了,石頭城中的人見怪不怪,也不去多說,但是不會高看那些來到石頭城,目的是為了攀登天山的人罷了。
石頭城中,一般那些拾寶之人要得到較高的迴報,一般是需要自己尋找所謂的“獵物”的,他們的目的當然是修行者身上的寶物一類的東西,當然大多數情況下,很多來到此地的人,身上真的就隻是帶夠了銀子,為了買那些登山的裝備,更有甚者,兩袖清風,就帶了一條命來。
所以漫無目的的在天山腳下等待山上的人墜落,或者從山腰處四處找尋那些遺落的寶物,實在是低效不可靠,而且若是搞不好,還會遇到難以想象的危險,拾寶人當然不會去做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所以他們也是有著一套相當完善的方案,來最大化他們自己的收益。
拾寶人一般也是城中的原住民,有的可能是多少年前就來到此地,做了很多年的拾寶人,反正是對於石頭城來說,他們其實算是自己人。
石頭城,一沒耕地,二沒商路,征得稅收那就要靠城中的商販,以及那些拾寶之人,他們與石頭城的利益相連,石頭城自然也要保護他們的安全與收益,這種互利共贏的方式,是石頭城這樣一個地處偏遠的城鎮千年來的智慧結晶。
城中有著數量奇多的酒館茶樓,一般都是提供住宿的那種,房間奇多,大都是相當小的那種,為的就是能夠容納足夠多的人。
而酒館茶樓奇特就奇特在他們的營業方式。
酒館與那些茶樓都是與販售登山裝備的商人捆綁在一起的,要是想要去買普通的,便在一樓四下尋找一下,如果有人肩上扛著一個扁擔一樣的木棍,坐在桌前,隻喝茶水,不吃酒肉,那麽一般這就是最普通的商人。
沒有什麽錢財的修行者,亦或者普通人,大都會在這種人那裏買到便宜的裝備,便宜當然不代表就是劣質,結實是最基本的要求,不然石頭城這些登山護具商人的招牌可不就被自己砸了嗎?
你聽聽幾十年來,有多少埋怨登山裝備不好用,或者登山裝備壞了的聲音?
當然如果真的壞了,八成那人也沒法投訴了,但是事實就是,他們不會在這樣的關乎人命的東西上麵偷工減料,這是做人最基本的誠信。
但是又便宜貨,自然有高級貨,高級貨一般就要去問一問掌櫃的,是不是有好貨,如果有這樣販售高級貨的商人,掌櫃的也相當樂意去給客人介紹這些商人,畢竟商人依靠酒館茶樓賣貨,當然是要付給掌櫃的錢財的。
一般二樓,或者三樓,都會有商人在單獨的雅間之中,等待著客人上門,大多都會準備著極其上等的貨物,甚至還有那些拾寶人帶給他們的,修行者的護身寶物。
隻要你有足夠的銀子,在石頭城,幾乎所有的能夠想象得到的,對登天山有作用的工具,他們都會有販賣。
這是關於商人的事情。
而這茶樓酒館的另一個作用,那當然就是讓那些拾寶人歇腳,然後等待著自己的獵物出現。
就像是出任務一般,資曆老,名氣高的拾寶人自然是優先,幾十張桌子的酒樓,幾乎能坐滿一半的拾寶人,進門的每個人都是他們審視的目標,一般是不是要登山的人,看一眼便知。
所以這就有一個排序的問題,如果獵物,也就是登山者身上的油水足夠多,那自然是要讓老人先來,然後依次排在後麵,一個酒樓有多少拾寶人是有一個上限的,拾寶人的組織,相當嚴明的規定了這一點,所有人都不得去違反,畢竟想要石頭城的拾寶人職業一直這樣發展下去,自然少不了規矩。
乞丐都有自己的組織,向他們這種遊離在江湖邊緣的危險職業,當然更需要有人規定行為,不然殺人奪寶這種事情做出來,不光是拾寶人內部會出現矛盾,可能還會引來江湖上不必要的仇恨……
獵物——那些登山之人,身上有什麽東西,一般看都能看得出來,即使是他們刻意隱藏,眼神老辣獨到的老拾寶人也可以準確的判斷,所以每個酒館之中的領頭人,一般也會是一名組織上的老拾寶人。
拾寶人如此之多,要保證每個人都要有相當的機會,是一個相當難的事情,但是隻要來登山的人絡繹不絕,他們的財路就永遠不會斷,而且有人說過,近些年來,登山者明顯有著增多的趨勢,所以大家自可高枕無憂。
不過真的遇到了那種身上一看就什麽都沒有的一窮二白之人,老拾寶人一般也不會出走這樣一趟吃力不討好的路。
畢竟從獵物進門,一直到對方極大可能的死去,這是一段相當難走的路,很多人就算已經盯好了自己的人,到最後因為一些意外:比如登山者離奇失蹤,或者是半途而廢,直接下了山。這些都有可能讓一個拾寶人寶貴的一天時間完全白費。
所以很多身上什麽都不帶的人,可能連掌櫃的都不是很歡迎他們的到來,大家利益相關,自然沒錢賺的時候,不會擺給窮光蛋好臉色。
……
光說拾寶人的貪婪與精明,其實他們並不是那種所謂的跟蹤者,什麽都不做,巴不得對方死去,若是這樣,那這個職業也太過膚淺了,與那種拾荒之人沒有什麽區別了。
拾寶人扮演的另一種角色,那就是登山者的領路人。
其實很多名山之上都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從小生活在山腳或者山中,對所有的山路一清二楚,若是有初來乍到之人,想要挑戰一下名山,自然就會有這樣的領路之人。
一般隻要給錢,領路人便會將你送到足夠的高度,餘下的高度便是你需要自己挑戰的了,他們從來都不會一路帶人攀爬道山頂。
而拾寶之人,在天山之上便是扮演的這種角色。
他們不需要你付錢,隻需要你的允許,允許他們跟著你走這樣一路,他們會盡力的幫你走到不需要裝備時能夠到達的最高點,然後便在下麵等待著你的消息,而登山者身上的寶物,如果因為死去,掉落在了山下,那麽便全部歸他們所有,更有甚之,可以一開始就直接托付給他們,若是一日不見,便可以直接帶上登山者的寶物離去。
所以這樣的職業才能夠在石頭城,在天山腳下存在如此多年。
……
茶館之中人聲喧鬧,閑扯的有,直接就開始砍價的也有,還有就是為了在這裏觀望幾天,於是便在茶館之中歇息的也有。
這是正午,太陽頂在頭上,火辣辣的灼燒著石頭城,夏天就是這樣的,沒有雲彩,沒有風,有的就隻有讓人躁動不安的那種熱量,不斷地灸烤著人們的耐心。
街上行人不多,大多數也是城中的居民,出門買點吃食,帶迴家中,稍微處理一下,便成了一頓簡單的飯。
一個麵容相當稚嫩的少年,輕手輕腳的走進了茶館,四下張望著,有些茫然,隨處找了一個空桌子,便坐了下來。
所有人其實都注意到他的出現了。
說實話,來到石頭城登山的人,一般也都是三四十歲,甚至五六十歲的中年人,或者老年人,他們是因為在江湖之中摸爬滾打了多年,在最後無望時,終於是想要尋求這樣一個借口,給自己的人生一個交代。
但是少有這樣年少之人,突兀的,形單影隻的出現在石頭城。
看他的一身行頭,還有那背在身後的包裹,確實又像是一個登山之人。
茶館的拾寶人的頭兒並沒有表示什麽,一眼就能看出這個年輕人包裏大概就是一些衣物和幹糧,像這樣的人,他們絕對是不會主動去幫他們登山的。
大家雖說都是吃死人飯的,但是謀財害命的事情還都不會去考慮,更不用說,像這樣的少年,明明還有大把的青春。uu看書 w.
大家刻意的冷落了他,大概也是想要讓他自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後自行離開吧。
但是架不住這個少年自己開了口:“那個……我想上山,請問諸位,這上山的路該怎麽走?”
他天真無邪的樣子,著實讓所有人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反應,隱約間有茶杯摔落在地的聲音,也不知是誰驚掉了下巴。
……
山上有座小小的道觀,其實沒有名字,觀中,隻有一個人,還有一匹鹿。
鹿沒有角,是隻母鹿,而人呢,不怎麽愛下山,或者說,他盡管會下山,但是很少。
今日看著天上那無形的雲彩,他倒是有些疑惑了。
一個年輕人怎麽就敢自己來爬山了呢?那可是名俠客
道觀的名字究竟是從誰那裏傳出的,也沒有一個準信,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傳說,讓不少人信以為真,是因為,天山的異象,的確昭示著什麽,讓大家浮想聯翩。
每逢五月,正值初夏時,因為陽光的直射,會讓天山的真容完全顯現在人們眼前,一覽無遺的景象,讓很多人也是相當的震撼,畢竟如此絕景,真當有人攀登上去的時候,應該也是一件相當偉大的事情了吧。
道觀一事不是空穴來風,自然是有人真的見到過那道觀的影子,然而這件事也相當的有傳奇性,若不是後來一次相當大的集會,遠在秦地的數萬人都同時看到了那座橫亙在天山上方的道觀之影,或許天涯道觀的事情,也隻會是眾多沒有證實的傳聞之一。
天山被很多人譽為最靠近天的地方,真的可能隻是因為,能夠到達天山頂的人少之又少,人們總是幻想著山頂上有什麽,天山名為天,是不是就意味著這裏是人間通往天上的通道?
而天山上有座道觀,那道觀裏的人是不是就是仙人呢?
沒有人能夠給出答案,所以天山也籠上了各種神秘的色彩。
多少年前,在大漢的中原以西,有人修了一座通天塔,人們稱其為通天塔,也是因為他的高度讓人望之莫及,當然這座塔已經不存在了,似乎並沒有什麽文書有過相關的記載,大約過了百年之後,也會被人遺忘的幹幹淨淨吧。
自從那年,有江湖上的大能登頂過天山之後,江湖人前赴後繼,紛紛倒在了攀登天山的路途之上,盡管死了如此多的人,但是他們卻從讓熱情消減……江湖之中,若是不求力與名,那莫不如死去,這是很多人的想法。
隻要有一點點的機會,很多人就甘願去冒這個險,絲毫不去思考一下,為何自己不能在江湖之中站穩腳跟。
除了少有的真正是想要征服天山這座世上最險的高山的人,很多人,其實也就是江湖之中的失意者,他們沒有那種卓絕的天分,但又有感於前方路途的昏暗,不敢去拚盡全力的努力一把,他們不希望有這樣得不償失的事情發生。
修行的確不是努力就能成功地,所以有這樣的失意者,也情有可原,但是……江湖中從來不缺少能夠脫穎而出的成功之人,他們才是真正支撐起江湖的骨頭。
所以這樣的失意者,懷著賭徒的心態,懷著那種無所謂的態度,就這樣將性命,壓在了一個縹緲無根的傳聞之上。
天涯道觀之中,有能夠讓人脫胎換骨的靈藥,又能夠指點迷津的仙人,更有數不勝數的秘籍。
很早的時候,的確有人去問過那位曾經登頂過的大能,他是武當山的當代掌門,的確相當的有說服力,但是他卻沒有給人們任何建議,很多人都認為他是自私的,想要獨吞這樣的機緣造化,但是卻沒有人知道,那是因為他的確給不出任何的建議,他當時能夠等上天山,這樣的運氣,絕對不是能夠複製的奇跡,他不可以害別人,但是事實卻又真實的發生過,於是便早就了這樣的局麵。
後來他也想通過,說自己的經曆是因為遇到了什麽高人的相助,他還勸過所有人,不要去接近那峰頂的地方,那裏對於一切修行者來說,都可以稱得上是禁地一樣的存在。
然而……並沒有人相信他所說……畢竟他拿不出任何的證據。
江湖中的失意者是不被人重視的,被人看輕無所謂,他們已經是賭徒了,賭徒就要有賭上一切的決心,所以將性命置之身外,已經是他們的基本操作了,石頭城中的人見怪不怪,也不去多說,但是不會高看那些來到石頭城,目的是為了攀登天山的人罷了。
石頭城中,一般那些拾寶之人要得到較高的迴報,一般是需要自己尋找所謂的“獵物”的,他們的目的當然是修行者身上的寶物一類的東西,當然大多數情況下,很多來到此地的人,身上真的就隻是帶夠了銀子,為了買那些登山的裝備,更有甚者,兩袖清風,就帶了一條命來。
所以漫無目的的在天山腳下等待山上的人墜落,或者從山腰處四處找尋那些遺落的寶物,實在是低效不可靠,而且若是搞不好,還會遇到難以想象的危險,拾寶人當然不會去做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所以他們也是有著一套相當完善的方案,來最大化他們自己的收益。
拾寶人一般也是城中的原住民,有的可能是多少年前就來到此地,做了很多年的拾寶人,反正是對於石頭城來說,他們其實算是自己人。
石頭城,一沒耕地,二沒商路,征得稅收那就要靠城中的商販,以及那些拾寶之人,他們與石頭城的利益相連,石頭城自然也要保護他們的安全與收益,這種互利共贏的方式,是石頭城這樣一個地處偏遠的城鎮千年來的智慧結晶。
城中有著數量奇多的酒館茶樓,一般都是提供住宿的那種,房間奇多,大都是相當小的那種,為的就是能夠容納足夠多的人。
而酒館茶樓奇特就奇特在他們的營業方式。
酒館與那些茶樓都是與販售登山裝備的商人捆綁在一起的,要是想要去買普通的,便在一樓四下尋找一下,如果有人肩上扛著一個扁擔一樣的木棍,坐在桌前,隻喝茶水,不吃酒肉,那麽一般這就是最普通的商人。
沒有什麽錢財的修行者,亦或者普通人,大都會在這種人那裏買到便宜的裝備,便宜當然不代表就是劣質,結實是最基本的要求,不然石頭城這些登山護具商人的招牌可不就被自己砸了嗎?
你聽聽幾十年來,有多少埋怨登山裝備不好用,或者登山裝備壞了的聲音?
當然如果真的壞了,八成那人也沒法投訴了,但是事實就是,他們不會在這樣的關乎人命的東西上麵偷工減料,這是做人最基本的誠信。
但是又便宜貨,自然有高級貨,高級貨一般就要去問一問掌櫃的,是不是有好貨,如果有這樣販售高級貨的商人,掌櫃的也相當樂意去給客人介紹這些商人,畢竟商人依靠酒館茶樓賣貨,當然是要付給掌櫃的錢財的。
一般二樓,或者三樓,都會有商人在單獨的雅間之中,等待著客人上門,大多都會準備著極其上等的貨物,甚至還有那些拾寶人帶給他們的,修行者的護身寶物。
隻要你有足夠的銀子,在石頭城,幾乎所有的能夠想象得到的,對登天山有作用的工具,他們都會有販賣。
這是關於商人的事情。
而這茶樓酒館的另一個作用,那當然就是讓那些拾寶人歇腳,然後等待著自己的獵物出現。
就像是出任務一般,資曆老,名氣高的拾寶人自然是優先,幾十張桌子的酒樓,幾乎能坐滿一半的拾寶人,進門的每個人都是他們審視的目標,一般是不是要登山的人,看一眼便知。
所以這就有一個排序的問題,如果獵物,也就是登山者身上的油水足夠多,那自然是要讓老人先來,然後依次排在後麵,一個酒樓有多少拾寶人是有一個上限的,拾寶人的組織,相當嚴明的規定了這一點,所有人都不得去違反,畢竟想要石頭城的拾寶人職業一直這樣發展下去,自然少不了規矩。
乞丐都有自己的組織,向他們這種遊離在江湖邊緣的危險職業,當然更需要有人規定行為,不然殺人奪寶這種事情做出來,不光是拾寶人內部會出現矛盾,可能還會引來江湖上不必要的仇恨……
獵物——那些登山之人,身上有什麽東西,一般看都能看得出來,即使是他們刻意隱藏,眼神老辣獨到的老拾寶人也可以準確的判斷,所以每個酒館之中的領頭人,一般也會是一名組織上的老拾寶人。
拾寶人如此之多,要保證每個人都要有相當的機會,是一個相當難的事情,但是隻要來登山的人絡繹不絕,他們的財路就永遠不會斷,而且有人說過,近些年來,登山者明顯有著增多的趨勢,所以大家自可高枕無憂。
不過真的遇到了那種身上一看就什麽都沒有的一窮二白之人,老拾寶人一般也不會出走這樣一趟吃力不討好的路。
畢竟從獵物進門,一直到對方極大可能的死去,這是一段相當難走的路,很多人就算已經盯好了自己的人,到最後因為一些意外:比如登山者離奇失蹤,或者是半途而廢,直接下了山。這些都有可能讓一個拾寶人寶貴的一天時間完全白費。
所以很多身上什麽都不帶的人,可能連掌櫃的都不是很歡迎他們的到來,大家利益相關,自然沒錢賺的時候,不會擺給窮光蛋好臉色。
……
光說拾寶人的貪婪與精明,其實他們並不是那種所謂的跟蹤者,什麽都不做,巴不得對方死去,若是這樣,那這個職業也太過膚淺了,與那種拾荒之人沒有什麽區別了。
拾寶人扮演的另一種角色,那就是登山者的領路人。
其實很多名山之上都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從小生活在山腳或者山中,對所有的山路一清二楚,若是有初來乍到之人,想要挑戰一下名山,自然就會有這樣的領路之人。
一般隻要給錢,領路人便會將你送到足夠的高度,餘下的高度便是你需要自己挑戰的了,他們從來都不會一路帶人攀爬道山頂。
而拾寶之人,在天山之上便是扮演的這種角色。
他們不需要你付錢,隻需要你的允許,允許他們跟著你走這樣一路,他們會盡力的幫你走到不需要裝備時能夠到達的最高點,然後便在下麵等待著你的消息,而登山者身上的寶物,如果因為死去,掉落在了山下,那麽便全部歸他們所有,更有甚之,可以一開始就直接托付給他們,若是一日不見,便可以直接帶上登山者的寶物離去。
所以這樣的職業才能夠在石頭城,在天山腳下存在如此多年。
……
茶館之中人聲喧鬧,閑扯的有,直接就開始砍價的也有,還有就是為了在這裏觀望幾天,於是便在茶館之中歇息的也有。
這是正午,太陽頂在頭上,火辣辣的灼燒著石頭城,夏天就是這樣的,沒有雲彩,沒有風,有的就隻有讓人躁動不安的那種熱量,不斷地灸烤著人們的耐心。
街上行人不多,大多數也是城中的居民,出門買點吃食,帶迴家中,稍微處理一下,便成了一頓簡單的飯。
一個麵容相當稚嫩的少年,輕手輕腳的走進了茶館,四下張望著,有些茫然,隨處找了一個空桌子,便坐了下來。
所有人其實都注意到他的出現了。
說實話,來到石頭城登山的人,一般也都是三四十歲,甚至五六十歲的中年人,或者老年人,他們是因為在江湖之中摸爬滾打了多年,在最後無望時,終於是想要尋求這樣一個借口,給自己的人生一個交代。
但是少有這樣年少之人,突兀的,形單影隻的出現在石頭城。
看他的一身行頭,還有那背在身後的包裹,確實又像是一個登山之人。
茶館的拾寶人的頭兒並沒有表示什麽,一眼就能看出這個年輕人包裏大概就是一些衣物和幹糧,像這樣的人,他們絕對是不會主動去幫他們登山的。
大家雖說都是吃死人飯的,但是謀財害命的事情還都不會去考慮,更不用說,像這樣的少年,明明還有大把的青春。uu看書 w.
大家刻意的冷落了他,大概也是想要讓他自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後自行離開吧。
但是架不住這個少年自己開了口:“那個……我想上山,請問諸位,這上山的路該怎麽走?”
他天真無邪的樣子,著實讓所有人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反應,隱約間有茶杯摔落在地的聲音,也不知是誰驚掉了下巴。
……
山上有座小小的道觀,其實沒有名字,觀中,隻有一個人,還有一匹鹿。
鹿沒有角,是隻母鹿,而人呢,不怎麽愛下山,或者說,他盡管會下山,但是很少。
今日看著天上那無形的雲彩,他倒是有些疑惑了。
一個年輕人怎麽就敢自己來爬山了呢?那可是名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