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縣地理位置特殊,位於華北平原南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東鄰山東冠縣、莘縣,南連河南南樂縣,西交魏縣、廣平縣,北接館陶縣。


    大名縣處在漳河與黃河之間,漳河、衛河、馬頰河自西南向東北貫穿全境,漳、衛河在縣北匯流,京杭大運河在大名縣東麵不遠,京杭大運河永濟渠流經大名縣。


    在古代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上,河流是最好的自然防禦條件,因此古時的魏州(魏郡)是北方的軍事重鎮。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後,魏州有三處碼頭、八個渡口,水運之利得天獨厚,繁盛是必然的。


    魏州在唐朝安史之亂後地位超然,五代時唐莊宗李存勖就是在魏州稱帝的,後周開國皇帝郭威也是在大名府起兵,建立周朝的。


    郭威起兵時,留一個人守大名府,這個人就是柴榮。


    五代以前,中原政權控製著幽雲十六州,占據有利地勢。但晉高祖石敬瑭將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後,中原地區無險可守,大名府成為東京開封府的北方門戶。


    契丹騎兵南下變得非常便利,宋朝隻有在大名府重兵屯駐,才能阻止契丹騎兵南下。


    公元1042年,遼軍在幽州集結重兵,準備南下“打草穀”。許多大臣主張與契丹議和,甚至有人主張遷都逃跑。


    宰相呂夷簡認為大名府控製著河朔地區,是北方的鎖鑰。守住大名,就能守住黃河防線,開封則無憂。


    一旦失去,就再也無法奪迴,絕對不能遷都。目前的唯一辦法,就是堅定立場。呂夷簡建議宋仁宗在大名府建都,向契丹人表明皇帝準備親征,斷絕他們的幻想。


    呂夷簡幾乎就是寇準再世,如果不是呂夷簡,北宋又想卷鋪蓋溜之大吉了。


    在當年五月,宋仁宗升大名府為北京,開始修建都城,契丹人果然打消南侵的念頭。


    北宋對大名非常重視,能來大名府當官的,都是朝中一線重臣,如有寇準、王欽若、呂夷簡,以及韓琦、歐陽修、宗澤等。


    《水滸》中也稱大名府“城高且地險,塹闊且濠深”, “千員猛將統層城,百萬黎民居上國”。


    不過,大名府由於離黃河太近,明朝建文三年(1401年),被黃河大洪水淹沒了,結束了一千多年的風雲曆史。


    四人裏麵除了馬靈之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來大名府。對這裏人生地不熟,一路上自有馬靈帶在前頭。


    倪雲和石秀畢竟年輕,對哪哪都是好奇。一路上逮見這個問馬靈,逮見那個問馬靈。惹的馬靈也是有些無奈。


    如今北方張迪造反剛剛平定,可大名府似乎並沒有受到半點波瀾。往來盡是街邊小販的叫賣聲和吆喝聲。


    至於販賣的商品,端得是豐富。不管是他們見過的,還是沒見過,街麵上賣的都有。往來之人更是人山人海,好不熱鬧。


    這裏除了漢人之外,北麵來的番人與遼人,在這大名府也是隨處可見。


    眼下已是到了晚上,湖岸邊點起了花燈。惹得許多人駐足觀望,馬靈他們也是停住腳步。


    “好,我來,我來!………………”


    “都不要急,都不要急。大家排隊就好,每人一百文銅錢。十招之內,若誰把我打出這個圈子,我給你們十兩銀子。若是沒有,這100文錢就得留下了。若還有不服的,還可再戰。”


    旁邊的叫喊聲吸引了馬靈他們的注意,斜眼望去,見一個黑炭一般的漢子,正在人群之中大叫。


    看他那副身板,應該是個練家子。上來了三五個,都沒碰到他半分衣角。


    “幾位兄弟,那邊倒有好玩的。咱們過去瞧瞧。”


    石秀看那邊打的熱鬧,心裏麵也有些癢癢的。指向那邊,開口說道。


    眾人出來,也是胡亂閑逛。看那邊有了熱鬧,也都是讚成,齊齊往那邊趕去。


    “沒看出來,這個漢子,恐怕是有真本事的!我在這兒看了十幾個,愣是沒一個成功的。”


    “若是沒這個本事,怎可敢接這個活?”


    “這漢子下盤很穩,這一手相撲功天,也是極好。十招之內別說把他擊出圈子,能有人不出圈子,那都已經很厲害了。”


    “你們說,盧員外家的燕小乙,能不能打得過他?”


    “我看懸,若隻是十招,擊他出圈子還可以。可若沒了這個條件,打一場。誰勝誰負,還不一定呢。”


    “我看你就是不知道,我們小乙哥的厲害。小乙哥的拳腳功夫,連盧員外都讚口不已。盧員外那是誰,咱河北響當當的人物。小乙哥雖是他府裏的小廝,可一身拳腳也不是常人能比得。”


    “對對對,要是小乙哥來,絕對能打的他滿地找牙。”


    石秀他們走過去,剛好見兩撥人正在爭論。石秀對他們說的人毫不知情,一頭霧水。


    看向馬靈問道。


    “馬靈道長,他們說的小乙哥是誰?那盧員外又是誰?”


    馬靈常在河北走,對燕小乙和盧俊義自然知道的十分清楚。


    他還沒說話,“赤須龍”費保突然開口道。


    “我聽聞在河北大明府有一位“槍棒”雙絕的好漢,號稱“玉麒麟”盧俊義。家中財富更是大名府首富,對外別人都稱唿他盧員外。不知他們說的盧員外,可否就是那個玉麒麟盧俊義。”


    馬靈抬眼望了望費保,點了點頭說道。


    “費保兄弟也知道那“玉麒麟”,不錯,他們說的盧員外正是那玉麒麟盧俊義。至於他們口中的小乙哥,應該就是盧員外府中的“浪子”燕青了,聽說他耍的一身好拳腳。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俱都能拿得出手。為人也是伶俐精幹,盧員外也常常在外麵誇讚他府裏的這位小乙哥。”


    “我也是聽別人說的。聽說那“盧俊義”的師傅,仍是陝西大俠周侗。能當上他的徒弟,竟然不是一般人。而且他又號稱河北“槍棒雙絕”,在江湖上的名頭也是忒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水滸收好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寫書的小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寫書的小舒並收藏穿越水滸收好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