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弼啊,快快請起。來人,給鄧將軍賜座。”
王萬倉堆起滿臉笑容,連忙離了位子。一把攙扶起鄧宗弼,笑著說道。
鄧宗弼一時間卻摸不著頭腦,心裏雖疑惑,可嘴上還是連連拒絕道。
“大人,下官不敢…”
“哎,將軍剛剛替本知府除了黑虎山,這個心腹大患。本官還沒有好好獎賞過你。若將軍再推辭,本官可就生氣了。”
不等鄧宗弼說完,王萬倉連忙插話說道。
鄧宗弼也不知,他心裏打著什麽主意。突然一想上次在黑虎山,自己私自動金銀一事。這次莫非是王萬倉在內涵自己,給自己一個下馬威。
鄧宗弼自以為猜到是這事,索性直接把話挑明。
又跪倒在地,請罪道。
“下官不敢相瞞。上次黑虎山繳獲的錢財,下官確實私動了一些。若是大人想治我的罪,下官絕無怨言。”
“哦?”
王萬倉一聽倒是愣了愣。要是往日,這事不可能會善罷甘休;可是如今,張迪這賊子不知何時就能打到這滄州。
命或許就保不住了,哪裏還在意這點小事。隻要能保住這滄州城。別說是鄧宗弼貪墨錢財,就是現在正大光明的跟他要錢,他也不會拒絕。
鄧宗弼見王萬倉臉色沒有絲毫變化。心裏暗想:這次恐怕要栽了。上次黑虎山一事,自己和王萬倉有了間隙。這次迴來,帶來他心腹手下劉永的人頭。自己又絲毫沒有給他麵子,一進城便抄了劉永府邸。柳永這事鐵證如山。明麵上王萬倉也沒法說什麽,可暗地裏早有敲打鄧宗弼。
想到這裏,鄧宗弼穩了穩心神,正要開口。
王萬倉這時,搶先說道。
“這點小事,又算得了什麽。你是我的心腹愛將,為了這點事,我還能給你鬧紅臉不成。這事就歇息吧,以後誰都不要提了。”
說完,拍了拍鄧宗弼肩膀,再次拉著他起身。
鄧宗弼迷迷糊糊起了身。剛才王萬a的這番話,差點驚掉他的下巴。滿臉的不可思議。但看這王萬倉表情,又不像作偽。
不等他再想,王萬倉的一句話,讓他也再沒了這個心思。
“宗弼啊。今日一大早,河北那邊州府緊急傳來密信,洺州張迪聚嘯數萬賊人。攻州戰府,洺州州城已失陷。附近的幾個州府,也有一些縣城被占領。賊人勢力現在是越聚越大。短短三日,大名府周邊縣城竟也出現小股賊人騷擾。按這個形式下去。咱們滄州城,恐怕也難以幸免呀。”
王萬倉望著鄧宗弼,憂心忡忡的說道。
鄧宗弼聽到這個消息,也是稍愣了愣。隨即反應了過來,心裏竟還有些興奮。
“大人暫且放寬些。這些賊人不過是烏合之眾,大明府駐紮有上萬禁軍。這賊人一肘會也不可能會出現在這滄州。就算他們來了,我鄧宗弼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
鄧宗弼來這滄州也有一兩個年頭了。除了此次剿滅黑虎山之外,這兩年幹的最多的就是抓抓小毛賊,懲治懲治地痞流氓。
這份差事,別人擠破頭皮都不一定搶得到。可他鄧宗弼卻不一樣,眼下正值壯年。豈可在這耽誤了大好時光。
鄧宗弼自小就學得一身好武藝,兵法韜略也是樣樣精通。
自小心中就懷有抱負,長大以後也要成為像霍去病一樣的人。成為一代名將,獲得“封狼居胥”的稱號。
“好好好,有鄧將軍這句話,我就放心了。鄧將軍,從今日開始。整個滄州的所有兵馬,我都把他們交給你。但凡需要什麽,直接來州府衙門找我就是。”
王萬倉現在雖不待見鄧宗弼,但鄧宗弼能力還是毋庸置疑的。
聽了鄧宗弼的保證,王萬倉一早上心神不寧的心,這才緩緩放鬆下來。
鄧宗弼知道了這事,也不再多做停留。朝王萬倉告了一禮,便轉身下去了。
……
河北西路,洺州府衙。
洺州知州哆哆嗦嗦的跪著,坐在上首的一位中年漢子麵前。
中年漢子六尺五六身材,三十二三年紀,三柳掩口黑髯,頭上裏頂青紗萬字巾。掩映著穿心紅一點兒,上穿一領白布衫,腰係一條絹搭膊,下麵青白嫋腳多耳麻鞋,手裏提條行秤。
“盟主,這廝咱們該怎麽處理?”
坐在上首的這人,正是這次河北大亂元兇張迪。
張迪是這洺州縣城下一家富戶。誇張的說,他就是縮小版的柴進。
平日裏也喜歡結交天下好漢,出手闊綽。常常救濟江湖上落魄的綠林漢子。在這洺州範圍內,也是頗有名氣。
河北西路綠林道上,大大小小山寨頭領。都與這張迪私下交好,平日裏都是稱兄道弟。
據村裏的老人說,張迪出生之時。天空雷雨交加,電閃雷鳴。
隨著一道雷龍一聲嘶吼、長嘯,這張迪便順利生了下來。
村子裏麵的人,都覺得這乃是祥瑞之兆。再加之張家原本就是村裏的大戶,所以一傳十,十傳百。知道這件事的人,倒也不少。
張迪原本就是個有野心的。從小又聽父母說這事,更加堅定他內心自己是真命天子的想法。
張迪平日為人仗義,樂善好施,這三十多年來,也積累了不少名氣。
如今的朝堂。奸臣當道,民不聊生。百姓不僅受著朝廷壓迫,還要受著大虎們的鳥氣。
苛政猛於虎。近兩年根本收成就不好。各種苛捐雜稅壓的百姓實在是喘不過氣。百姓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張迪也覺得如今時機成熟。白己辛苦籌劃了這麽多年,就是為了這麽一天。於是便效仿東漢末期的張角,暗中聯絡整個河北道上的山寨頭領。
這河北道上的山寨,不是受過張迪恩慧,就是平日裏與張迪有舊。
敢上山落草的,對朝廷早沒有了敬畏之心。如今有一個人帶頭,其他的哪裏會落下。短短幾日,張迪一唿百應,瞬間便聚攏了上萬人馬。
就連這洺州城內的禁軍,也被張迪策反了。要不是這樣,他也不可能這麽快,占領這城高牆深的洺州城。
王萬倉堆起滿臉笑容,連忙離了位子。一把攙扶起鄧宗弼,笑著說道。
鄧宗弼一時間卻摸不著頭腦,心裏雖疑惑,可嘴上還是連連拒絕道。
“大人,下官不敢…”
“哎,將軍剛剛替本知府除了黑虎山,這個心腹大患。本官還沒有好好獎賞過你。若將軍再推辭,本官可就生氣了。”
不等鄧宗弼說完,王萬倉連忙插話說道。
鄧宗弼也不知,他心裏打著什麽主意。突然一想上次在黑虎山,自己私自動金銀一事。這次莫非是王萬倉在內涵自己,給自己一個下馬威。
鄧宗弼自以為猜到是這事,索性直接把話挑明。
又跪倒在地,請罪道。
“下官不敢相瞞。上次黑虎山繳獲的錢財,下官確實私動了一些。若是大人想治我的罪,下官絕無怨言。”
“哦?”
王萬倉一聽倒是愣了愣。要是往日,這事不可能會善罷甘休;可是如今,張迪這賊子不知何時就能打到這滄州。
命或許就保不住了,哪裏還在意這點小事。隻要能保住這滄州城。別說是鄧宗弼貪墨錢財,就是現在正大光明的跟他要錢,他也不會拒絕。
鄧宗弼見王萬倉臉色沒有絲毫變化。心裏暗想:這次恐怕要栽了。上次黑虎山一事,自己和王萬倉有了間隙。這次迴來,帶來他心腹手下劉永的人頭。自己又絲毫沒有給他麵子,一進城便抄了劉永府邸。柳永這事鐵證如山。明麵上王萬倉也沒法說什麽,可暗地裏早有敲打鄧宗弼。
想到這裏,鄧宗弼穩了穩心神,正要開口。
王萬倉這時,搶先說道。
“這點小事,又算得了什麽。你是我的心腹愛將,為了這點事,我還能給你鬧紅臉不成。這事就歇息吧,以後誰都不要提了。”
說完,拍了拍鄧宗弼肩膀,再次拉著他起身。
鄧宗弼迷迷糊糊起了身。剛才王萬a的這番話,差點驚掉他的下巴。滿臉的不可思議。但看這王萬倉表情,又不像作偽。
不等他再想,王萬倉的一句話,讓他也再沒了這個心思。
“宗弼啊。今日一大早,河北那邊州府緊急傳來密信,洺州張迪聚嘯數萬賊人。攻州戰府,洺州州城已失陷。附近的幾個州府,也有一些縣城被占領。賊人勢力現在是越聚越大。短短三日,大名府周邊縣城竟也出現小股賊人騷擾。按這個形式下去。咱們滄州城,恐怕也難以幸免呀。”
王萬倉望著鄧宗弼,憂心忡忡的說道。
鄧宗弼聽到這個消息,也是稍愣了愣。隨即反應了過來,心裏竟還有些興奮。
“大人暫且放寬些。這些賊人不過是烏合之眾,大明府駐紮有上萬禁軍。這賊人一肘會也不可能會出現在這滄州。就算他們來了,我鄧宗弼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
鄧宗弼來這滄州也有一兩個年頭了。除了此次剿滅黑虎山之外,這兩年幹的最多的就是抓抓小毛賊,懲治懲治地痞流氓。
這份差事,別人擠破頭皮都不一定搶得到。可他鄧宗弼卻不一樣,眼下正值壯年。豈可在這耽誤了大好時光。
鄧宗弼自小就學得一身好武藝,兵法韜略也是樣樣精通。
自小心中就懷有抱負,長大以後也要成為像霍去病一樣的人。成為一代名將,獲得“封狼居胥”的稱號。
“好好好,有鄧將軍這句話,我就放心了。鄧將軍,從今日開始。整個滄州的所有兵馬,我都把他們交給你。但凡需要什麽,直接來州府衙門找我就是。”
王萬倉現在雖不待見鄧宗弼,但鄧宗弼能力還是毋庸置疑的。
聽了鄧宗弼的保證,王萬倉一早上心神不寧的心,這才緩緩放鬆下來。
鄧宗弼知道了這事,也不再多做停留。朝王萬倉告了一禮,便轉身下去了。
……
河北西路,洺州府衙。
洺州知州哆哆嗦嗦的跪著,坐在上首的一位中年漢子麵前。
中年漢子六尺五六身材,三十二三年紀,三柳掩口黑髯,頭上裏頂青紗萬字巾。掩映著穿心紅一點兒,上穿一領白布衫,腰係一條絹搭膊,下麵青白嫋腳多耳麻鞋,手裏提條行秤。
“盟主,這廝咱們該怎麽處理?”
坐在上首的這人,正是這次河北大亂元兇張迪。
張迪是這洺州縣城下一家富戶。誇張的說,他就是縮小版的柴進。
平日裏也喜歡結交天下好漢,出手闊綽。常常救濟江湖上落魄的綠林漢子。在這洺州範圍內,也是頗有名氣。
河北西路綠林道上,大大小小山寨頭領。都與這張迪私下交好,平日裏都是稱兄道弟。
據村裏的老人說,張迪出生之時。天空雷雨交加,電閃雷鳴。
隨著一道雷龍一聲嘶吼、長嘯,這張迪便順利生了下來。
村子裏麵的人,都覺得這乃是祥瑞之兆。再加之張家原本就是村裏的大戶,所以一傳十,十傳百。知道這件事的人,倒也不少。
張迪原本就是個有野心的。從小又聽父母說這事,更加堅定他內心自己是真命天子的想法。
張迪平日為人仗義,樂善好施,這三十多年來,也積累了不少名氣。
如今的朝堂。奸臣當道,民不聊生。百姓不僅受著朝廷壓迫,還要受著大虎們的鳥氣。
苛政猛於虎。近兩年根本收成就不好。各種苛捐雜稅壓的百姓實在是喘不過氣。百姓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張迪也覺得如今時機成熟。白己辛苦籌劃了這麽多年,就是為了這麽一天。於是便效仿東漢末期的張角,暗中聯絡整個河北道上的山寨頭領。
這河北道上的山寨,不是受過張迪恩慧,就是平日裏與張迪有舊。
敢上山落草的,對朝廷早沒有了敬畏之心。如今有一個人帶頭,其他的哪裏會落下。短短幾日,張迪一唿百應,瞬間便聚攏了上萬人馬。
就連這洺州城內的禁軍,也被張迪策反了。要不是這樣,他也不可能這麽快,占領這城高牆深的洺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