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兄弟常年在北方販馬,若是不考慮錢兩,一趙能走上多少匹馬兒?”柴進想起買馬的事,問這段景住不正是當下不二人選,隨即開口詢問。


    段景住細細想了一番,開口道“若是不缺銀子,小人一趟至少買來好幾百匹。遼國那邊還好一些,隻需費些金銀,有多少銀子,就能買多少馬。”歇了口氣,段景任又補充道。


    “隻是宋朝這邊,尤其是北方,對馬匹的管製也非常嚴格。販得少點,隻需打點一二,也就走了。若多了,那官軍也不是傻子。”


    “不過小官人也可以放心,小人幹這行也幹了這麽多年。也有自己的門路,一般不會出事。”段景住也是個精細的人,見柴進問,便猜到他有這個想法。


    柴進作為現代人。也知道這大宋對鹽,鐵,馬匹管製甚嚴,設立了專門的機構,進行管理。


    北宋對馬的管製,柴進曾經在史料裏也看到過。北宋建朝之初,采用的馬政建設製度就是監牧製度。


    所謂的監牧製度,就是由統治者考慮當時具體情況,選出適宜養馬的地區,設立專門牧監養馬,並設置專門機構、製定相關法律政策進行管理的管養馬製度。


    監牧製度是北宋馬政建設的基礎,無論從行政機構設置,還是管理製度法律的建立,對此後的馬政建設都具有深遠的影響意義。


    馬政監牧直接關係著國家軍事實力強弱、統治地位是否穩固,所以北宋朝廷很重視對馬政監牧事宜的管控,設立了駭驥院,總管全國馬政監牧。


    除了官營養馬,民間買馬和戰爭中掠來的馬匹也屬於駭驥院的管理範疇。是以宋朝初年,駭驥院的權利很大。


    中央有駭驥院,地方也設置了一套完整的監牧管理體係。


    地方設有群牧司一職,總管地方馬政監牧事宜,包括地方馬政機構設置、馬政機關官員任免、留任等。


    神宗元年,因為群牧司官員很少深入地方各州縣巡查,以致監管不力。


    政府又增設河南河北監牧司,分別置監牧使各一人、都監各一人,河南河北監牧司由樞密院直接管轄,其官員與群牧司沒有隸屬關係。


    為了完善監牧製度,北宋政府還設置了孽生監,也就是種馬場。努力提高戰馬繁育率和成活率,同時減低種馬的死亡率,以此達到壯大戰馬群體、提高戰馬質量的目的。


    北宋前期,由於朝廷的馬政體製還不健全,所以北宋市的馬交易大多是由皇帝直接指定專人負責,這時,皇帝就會直接派遣心腹去邊州的馬匹。


    太祖在位的時候,每年都有使者前往邊州,北宋北方邊州危在旦夕,朝廷便派使者前往各地采購馬匹。


    這說明,在北宋初期,特使駐邊州的馬匹,主要是因為組織不全,經常發生戰爭,沒有固定的製度,所以才會有專門的馬匹。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北宋初期所收集的馬匹的來源是不確定的。


    當時,宋、遼兩國的關係十分緊張,與各少數民族的馬群交易,不但能買到馬匹,而且還能實行“羈縻政策”,安定邊疆。與此同時,北宋還從民間采購馬匹,以補充兵馬,以備戰對遼。


    與專門的馬匹不同,估馬司的馬匹是按照市馬的交易價格來定的,這讓北宋的馬匹品質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比估馬司成立三年,成立了群牧司,將城市馬匹的各個方麵都納入到了整體的考量之中。


    作為估馬司的最高權力機關,他負責監督采購馬的采購,並負責發放資金,檢查采購的質量。而估馬司,則是北方邊州市馬交易的執行者,執行所有的命令。


    北方邊州的馬在陝西北方的秦鳳和熙河二路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於是,群牧司的官員,從原來的內官,變成了陝西的副都督。同時,牧區也從起初的重點集中在監牧繁殖的國家,逐步轉向了對北方邊州的馬匹的重視。


    可見,從鹹平至元豐時期,北宋在創置群牧司的基礎上,對國內的市馬活動進行了嚴密的控製,足見其市馬的地位。元豐三年,群牧司被廢除,北宋時期,市馬的事務由政府統一管理。


    買馬司成立後,群牧司的權力實際上被分割開來,而北方邊州市馬的主要集中在陝西,陝西的買馬司在北方邊州的馬匹活動中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北方邊州的涇原路,需要四千匹戰馬,而民間的馬匹,則是由涇原路的軍隊提供。


    所以,在熙寧年間,買馬司和皇帝都沒有再通過群牧司的旨意,顯然買馬司已經完全接管了群牧司市的馬,負責收購馬匹,在北宋北方邊州的市場中,一直是馬匹的主人。


    元豐六年,當時的群牧判官買馬郭茂恂的提議被神宗采納,說:“茶司不兼買馬,遂立法以害馬政,恐誤國事,乞並茶場買馬為一司。


    合並後,成立了都督茶馬司。從這裏可以看出,都大提舉司是由買馬司和茶官合並而成,以“川蜀購茶,充秦鳳,熙河路博馬”的名義。


    以川蜀茶為馬價,三司不再向群牧司、買馬司劃撥資金。同時,也為吸引蕃部販馬,穩定國內馬源的規模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北宋對北方邊州市馬的管製,由來已久,因為朝廷對北方邊州的臣僚自市馬實行嚴格管製,實行時停,特別是官員的馬價比邊州臣僚自市的時候,更是如此。


    所以,在特定的時候,禁止臣僚自市,可以確保朝廷有充足的馬匹,可以調撥到其他地方。


    北宋北方邊州的馬場,從派出特使,到成立群牧司,估馬司等,都是由朝廷主導的。其後,由於北宋北方邊州的馬匹運動集中於陝西,群牧吏由內臣改為陝西的副都督。最終,由都督茶馬司認定的“貨幣”是蜀茶。


    與此同時,北宋朝廷還嚴格控製邊州臣僚和百姓的馬匹,一旦發生戰爭,邊州的臣僚自市馬,並通過收買平民來擴大軍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水滸收好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寫書的小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寫書的小舒並收藏穿越水滸收好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