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旋疑惑的問道:“內侍亂政的確是大忌,但是丞相剛剛上任,難道不擔心操之過急嗎?”賈似道點頭道:“你也想的倒也不錯。惠國公、左丞相兼樞密使的謝方叔,就因為彈劾董宋臣和盧允升,落得個奪職罷祠。結果以至宦官勢勝,依附於董宋臣的丁大全在當禦史的時候,就敢驅逐右丞相兼樞密使的董槐;等到丁大全想當丞相的時候,右丞相兼樞密使、新安郡公程元鳳也要自己辭職。可見內侍之禍甚已。”
趙旋問道:“丞相既然知道兇險,為何要這麽著急下手呢?”賈似道笑道:“董宋臣、盧允升在內,丁大全、馬天驥在外,這個時候我就是死也鬥不過他們。恰好蒙哥全麵攻宋,蜀地丟了大半,蒙古越過淮河直抵鄂州,聖上暴怒之下,免了丁大全的右丞相兼樞密使,馬天驥的同簽樞密使。如此一來,內侍們不但少了外應,也丟了軍權,此時正是內侍集團最虛弱的時候。而我新任樞密使兼右丞相,又挾鄂州之勝的威望,若果不趁此機會一舉拿下他們,恐怕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趙旋聽後由衷的讚道:“丞相的魄力和果決的確令屬下佩服啊!”賈似道瞥了趙旋一眼,笑道:“不是說你小子就不用拍馬屁了嗎?”趙旋誠懇的道:“屬下的確是佩服,這倒也不是虛話。不過丞相想過沒有,萬一丞相失敗了呢?”
賈似道聞言哈哈大笑:“大丈夫在世,有所為有所不為,無須瞻前顧後。我若敗了,大不了辭職歸鄉或者貶謫僻野,也強過在朝堂之上,看這幫閹賊橫行霸道、指手畫腳。對了,你認為我下一步該做些什麽?”趙旋道:“屬下以為丞相應該徹底清除他們在朝廷內餘黨,預防他們反撲作亂,正所謂‘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賈似道聽後笑道:“你這最後一句話說的倒是也貼切,這才配得上你龍圖閣學士的身份。”趙旋連忙謙虛道:“我也就是說說而已,真讓我做卻是做不來的。對了,您今日心情是不是與此事有關?”
賈似道搖頭道:“樹倒猢猻散,我倒是也沒有把這些閹賊的餘黨看在眼裏。我也沒有時間去鑒別每一個人,隻要是和內侍有關聯的,直接趕出朝堂就是了。我今日想的倒是另外一件事情,不過此時還不能對你說,你稍微注意一下朝政吧,應該不久就有消息傳來了。”
趙旋連連點頭稱是,賈似道又問道:“對了,蒙古方麵又有什麽消息傳來了嗎?”趙旋汗顏道:“我倒是還沒有來得及問詢。”賈似道聞言臉色就是一變,剛想發怒,忽然想起趙旋是昨日才到皇城司報道的,於是叮囑趙旋道:“你要多注意一下蒙古方麵的消息,還有,熟悉皇城司的流程之後,盡快向山東方向加派人手。”
趙旋知道定是為了李璮的事情,於是點頭道:“賈丞相請放心,我熟悉了探事司之後,立即就加派人手前去山東滲入。不知丞相和李璮相識多久了,能讓丞相如此的掛心?”
賈似道吃了一口菜,又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趙旋見狀連忙給賈似道斟酒,直到酒杯又滿了,才重新坐下。賈似道思忖了片刻,這才對趙旋說道:“此事對你說也無妨,我和李璮也隻是泛泛之交。你應該也知道了,忽必烈返迴了蒙古,他和弟弟阿裏不哥都成為了蒙古大汗。可是一山不容二虎,這場爭鬥恐怕要打好些年了。我隻是想趁著蒙古內亂,無暇南顧之際,收複山東,這樣東京(進河南開封)之東就可以迴到我大宋的掌控了。”
趙旋靜靜的聽著,不敢插話,生恐打斷了賈似道的思路。賈似道繼續說道:“然後從安康郡(今陝西安康)和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出兵圍攻京兆府(今陝西西安),使敵無瑕西京(今河南洛陽)。”
趙旋聞言大驚,北宋的兩京是指東京開封和西京洛陽。東、西兩京的北麵是黃河,現在賈似道又想占領兩京的東西兩麵,難不成他想借機北伐,直取兩京?
果然,賈似道說道:“然後大軍從襄陽府、安豐軍(今安徽淮南霍邱、壽縣一帶)出發,配合李璮的山東軍夾擊,也許兩京可定。”趙旋聽了目瞪口呆。賈似道見狀解釋道:“當然,這也是我初步的一個想法,具體要不要實施,又如何實施,還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製定。所以皇城司在境外的消息很重要,李璮的真實想法也很重要。”
趙旋想了半天,賈似道見旋爐上的羊肉串不多了,對趙旋道:“別發愣了,抓緊再烤些,你烤肉的水平比笑兒那姑娘強多了。”趙旋連忙將肉串放上了旋爐,一邊燒烤一邊思索。等肉烤好了,趙旋嚐試著問道:“賈丞相,如此大規模的用兵,我大宋的財政能否支持,這李璮的可靠程度又有幾分?”
聽到了趙旋的問話,賈似道把放到嘴邊的羊肉串又重新放下了,歎息道:“你這兩個問題倒是都問到點子上了。不怕實話告訴你,大宋這條船已經是千瘡百孔了,又連年兵災不斷,我當上了丞相之後才知道,國庫早已經空了。”
趙旋對這點倒是毫不懷疑,他記得有一本史書上說過,單單從開慶元年九月至次年景定元年三月,朝廷這半年的用度已經耗光了國家一切的財力。因而趙旋默默的點了點頭。
賈似道說:“不久前參知政事朱熠找我聊過的,說大宋在汴京之時,用三百二十個郡縣供養著一萬名官員,而現在我朝卻用一百多個郡縣供養著兩萬四千多的官員,財政早已入不敷出,朱大人希望我能裁官;左丞相吳潛也找我說:“真德秀在三十年前就對當今聖上說過‘東南民力, 耗於軍費者十八’,吳丞相說朝廷早已無力承擔龐大的軍費了,希望我能裁軍;禦史陳大方也找到我了,說‘士風日薄,文場多弊’,希望我能整頓科舉。類似這樣方方麵麵的事情太多太多了。”說到這裏,賈似道看向趙旋,問道:“他們說的都有道理,你說我該怎麽辦?”
賈似道這一問,倒是把趙旋給問住了,趙旋思索片刻後,迴答道:“他們說的都對,但是丞相如果裁官就得罪了官場,如果裁兵就得罪了軍界,相對來說整頓科舉看似簡單一些,但是敢於在科舉舞弊的,都是官宦之家或者富紳的子弟,其實也險阻重重。”
賈似道笑道:“你看,你這個不關心朝政的人都看出來了。其實這些問題人人都心知肚明,但是曆屆的朝廷重臣都不想或者無力去疏解。到現在已經積重難返了,卻又紛紛的指望我去處理,這分明是要我背上這口破鍋啊。不僅僅如此,如今國庫空空,而朝堂之上,內有內侍,外有外戚,聯合起來把持著朝政。我一個剛剛從地方上入京之人,如果擅動的話,恐怕就真的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趙旋問道:“丞相既然知道兇險,為何要這麽著急下手呢?”賈似道笑道:“董宋臣、盧允升在內,丁大全、馬天驥在外,這個時候我就是死也鬥不過他們。恰好蒙哥全麵攻宋,蜀地丟了大半,蒙古越過淮河直抵鄂州,聖上暴怒之下,免了丁大全的右丞相兼樞密使,馬天驥的同簽樞密使。如此一來,內侍們不但少了外應,也丟了軍權,此時正是內侍集團最虛弱的時候。而我新任樞密使兼右丞相,又挾鄂州之勝的威望,若果不趁此機會一舉拿下他們,恐怕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趙旋聽後由衷的讚道:“丞相的魄力和果決的確令屬下佩服啊!”賈似道瞥了趙旋一眼,笑道:“不是說你小子就不用拍馬屁了嗎?”趙旋誠懇的道:“屬下的確是佩服,這倒也不是虛話。不過丞相想過沒有,萬一丞相失敗了呢?”
賈似道聞言哈哈大笑:“大丈夫在世,有所為有所不為,無須瞻前顧後。我若敗了,大不了辭職歸鄉或者貶謫僻野,也強過在朝堂之上,看這幫閹賊橫行霸道、指手畫腳。對了,你認為我下一步該做些什麽?”趙旋道:“屬下以為丞相應該徹底清除他們在朝廷內餘黨,預防他們反撲作亂,正所謂‘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賈似道聽後笑道:“你這最後一句話說的倒是也貼切,這才配得上你龍圖閣學士的身份。”趙旋連忙謙虛道:“我也就是說說而已,真讓我做卻是做不來的。對了,您今日心情是不是與此事有關?”
賈似道搖頭道:“樹倒猢猻散,我倒是也沒有把這些閹賊的餘黨看在眼裏。我也沒有時間去鑒別每一個人,隻要是和內侍有關聯的,直接趕出朝堂就是了。我今日想的倒是另外一件事情,不過此時還不能對你說,你稍微注意一下朝政吧,應該不久就有消息傳來了。”
趙旋連連點頭稱是,賈似道又問道:“對了,蒙古方麵又有什麽消息傳來了嗎?”趙旋汗顏道:“我倒是還沒有來得及問詢。”賈似道聞言臉色就是一變,剛想發怒,忽然想起趙旋是昨日才到皇城司報道的,於是叮囑趙旋道:“你要多注意一下蒙古方麵的消息,還有,熟悉皇城司的流程之後,盡快向山東方向加派人手。”
趙旋知道定是為了李璮的事情,於是點頭道:“賈丞相請放心,我熟悉了探事司之後,立即就加派人手前去山東滲入。不知丞相和李璮相識多久了,能讓丞相如此的掛心?”
賈似道吃了一口菜,又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趙旋見狀連忙給賈似道斟酒,直到酒杯又滿了,才重新坐下。賈似道思忖了片刻,這才對趙旋說道:“此事對你說也無妨,我和李璮也隻是泛泛之交。你應該也知道了,忽必烈返迴了蒙古,他和弟弟阿裏不哥都成為了蒙古大汗。可是一山不容二虎,這場爭鬥恐怕要打好些年了。我隻是想趁著蒙古內亂,無暇南顧之際,收複山東,這樣東京(進河南開封)之東就可以迴到我大宋的掌控了。”
趙旋靜靜的聽著,不敢插話,生恐打斷了賈似道的思路。賈似道繼續說道:“然後從安康郡(今陝西安康)和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出兵圍攻京兆府(今陝西西安),使敵無瑕西京(今河南洛陽)。”
趙旋聞言大驚,北宋的兩京是指東京開封和西京洛陽。東、西兩京的北麵是黃河,現在賈似道又想占領兩京的東西兩麵,難不成他想借機北伐,直取兩京?
果然,賈似道說道:“然後大軍從襄陽府、安豐軍(今安徽淮南霍邱、壽縣一帶)出發,配合李璮的山東軍夾擊,也許兩京可定。”趙旋聽了目瞪口呆。賈似道見狀解釋道:“當然,這也是我初步的一個想法,具體要不要實施,又如何實施,還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製定。所以皇城司在境外的消息很重要,李璮的真實想法也很重要。”
趙旋想了半天,賈似道見旋爐上的羊肉串不多了,對趙旋道:“別發愣了,抓緊再烤些,你烤肉的水平比笑兒那姑娘強多了。”趙旋連忙將肉串放上了旋爐,一邊燒烤一邊思索。等肉烤好了,趙旋嚐試著問道:“賈丞相,如此大規模的用兵,我大宋的財政能否支持,這李璮的可靠程度又有幾分?”
聽到了趙旋的問話,賈似道把放到嘴邊的羊肉串又重新放下了,歎息道:“你這兩個問題倒是都問到點子上了。不怕實話告訴你,大宋這條船已經是千瘡百孔了,又連年兵災不斷,我當上了丞相之後才知道,國庫早已經空了。”
趙旋對這點倒是毫不懷疑,他記得有一本史書上說過,單單從開慶元年九月至次年景定元年三月,朝廷這半年的用度已經耗光了國家一切的財力。因而趙旋默默的點了點頭。
賈似道說:“不久前參知政事朱熠找我聊過的,說大宋在汴京之時,用三百二十個郡縣供養著一萬名官員,而現在我朝卻用一百多個郡縣供養著兩萬四千多的官員,財政早已入不敷出,朱大人希望我能裁官;左丞相吳潛也找我說:“真德秀在三十年前就對當今聖上說過‘東南民力, 耗於軍費者十八’,吳丞相說朝廷早已無力承擔龐大的軍費了,希望我能裁軍;禦史陳大方也找到我了,說‘士風日薄,文場多弊’,希望我能整頓科舉。類似這樣方方麵麵的事情太多太多了。”說到這裏,賈似道看向趙旋,問道:“他們說的都有道理,你說我該怎麽辦?”
賈似道這一問,倒是把趙旋給問住了,趙旋思索片刻後,迴答道:“他們說的都對,但是丞相如果裁官就得罪了官場,如果裁兵就得罪了軍界,相對來說整頓科舉看似簡單一些,但是敢於在科舉舞弊的,都是官宦之家或者富紳的子弟,其實也險阻重重。”
賈似道笑道:“你看,你這個不關心朝政的人都看出來了。其實這些問題人人都心知肚明,但是曆屆的朝廷重臣都不想或者無力去疏解。到現在已經積重難返了,卻又紛紛的指望我去處理,這分明是要我背上這口破鍋啊。不僅僅如此,如今國庫空空,而朝堂之上,內有內侍,外有外戚,聯合起來把持著朝政。我一個剛剛從地方上入京之人,如果擅動的話,恐怕就真的是死無葬身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