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統製也喝了一口茶,繼續道:“後來,金主完顏亮統帥六十萬大軍,分兵四路,三路走陸路,一路走海路,直下錢塘江入海口,企圖從錢塘江逆流而上直逼臨安。”趙旋問道:“胡將軍可知是哪一年嗎?”那胡將軍笑道:“唉,想不記得都難,是紹興三十一年,李提督每次都說的。”
趙良淳好像想起了什麽,對趙旋道:“趙龍圖,你們稍等一下。”說罷走出房門。胡統製見狀也不語了,趙旋趁機迴想了一下,嶽飛是在紹興十一年冤死的,也就是他死後二十年發生的戰爭。李寶,李寶......趙旋恍然大悟,也完整的想起了這段曆史。
紹興三十一年,金主完顏亮四路伐宋,企圖一舉消滅南宋。南宋負責抵禦西路軍的是帶病上陣的老將吳磷,負責川陝防務,與金國西路元帥徒單克寧對峙。可惜英雄暮年,年近六十的吳璘五次派人馳馬向朝廷求援,朝廷都無法答複,西線戰事隻能苦苦支撐。
中路軍的戰況史書記載較少,隻是說大將成閔率軍三萬往鄂州,防守長江中遊。完顏亮被部下殺死後,金兵撤兵北上時,還嘲笑成閔:“有勞太尉護送。”可見南宋在中路軍的抵抗也是萎靡的。
東路軍的戰況最是激烈,金軍由金主完顏亮親自率領,宋軍由老將軍劉琦負責,雙方在江淮地區開始了慘烈的廝殺。當時劉琦已經身患重病,部下將領也出現了紛紛逃跑的現象,東路軍也是節節敗退。金軍北撤後,老將軍劉琦在紹興三十二年二月就病死了。
趙旋正想著,趙良淳就迴來了,笑著對兩人道:“讓你們久等了,胡將軍繼續啊。”
胡將軍道:“說到哪了,對了,李寶大人當時隻是浙西馬步軍副總管,一次他在見宋高宗的時候說:‘兼顧江防和海防的地方在江陰軍,請求聖上把我調到江陰去,如果我不稱職,甘願接受死罪。’宋高宗答應了李寶大人的要求,於是就把李寶從浙西馬步軍副總管調成了浙西馬步軍副總管。”
趙旋搖頭道:“隻不過平級調動,也沒有給他升個一官半職的。”胡將軍笑道:“即便是這樣,李寶大人在抵達江陰不久,就派出了他的兒子李公佐和給將領邊士寧潛入敵占區去搜集情報。等到金國想要一舉滅宋的確切消息傳到朝廷的時候,宋高宗召集將領們詢問對策,李寶大人又提出了主動出擊的建議。”
這下輪到趙良淳吃驚了,他問道:“那李大人是怎麽說的?”胡將軍道:“李寶大人說大海之中沒有險要可守,如果讓金軍駛入了大海,難以和他們的主力決戰。”
趙旋知道宋代的航海技術還差的遠,又不似後世有衛星在天上看著,點頭道:“李大人所言極是。”胡將軍繼續道:“李寶大人認為應該趁著敵人還沒有出動,出其不意的打擊他們,一定可以成功。”趙旋笑道:“那聖上肯定是批準了。”
胡將軍點頭道:“是的,聖上還問李寶大人準備了多少船,李寶大人說有防止金軍秋天南侵時準備的小船一百二十艘。聖上又問準備了多少人手,李寶大人說他已經從浙江和福建一帶招募了三千名弓箭手,都不是正規的軍隊。而且李寶大人已經粗略的準備好了兵器和旗幟,時態緊急,請求立即出發。”
趙良淳笑道:“看樣子李大人早就規劃好了出戰的準備啊,的確是有先見之明。”趙旋略一思索,三千人乘坐一百二十艘戰艦,平均一艘船也就承載二十五人。海上行軍,這麽小的船抵抗風浪都難,李寶可真是藝高人膽大啊。
趙旋問道:“那金軍呢?他們的海軍有多少船又有多少人呢?”胡統製道:“金軍有六百艘戰船,至少六萬人。”趙旋讚道:“李寶大人敢於以少攻多主動出擊,僅憑這一點就可以稱為英雄了。”
胡將軍笑道:“李寶大人的確和常人不同,他率領的水軍啟航之時,手下的將官紛紛的j向他建議,說西北風正猛烈,迎風出海不是好時候。李寶大人下令,誰敢再反對就當即斬殺,船隊這才得以出航。”
趙良淳點頭道:“非常之時必為非常之事。”胡將軍道:“李寶大人出海不久遇到了大風,連續三天船隊都不能聚攏,李寶大人當眾折斷箭支,寫下遺書,對左右說,我要北上的心堅如磐石。好在三日後風停了。”
趙旋道:“李寶大人的決心之堅定,令人欽佩啊。”胡將軍點頭道:“我們剛剛說過,李寶大人派他的兒子和部將邊士寧去北方刺探消息,當時的北方豪傑四起,宿遷就有一義士魏勝趁著金軍主力南下,率領自願參戰的三百義軍,奪迴了海州(江蘇連雲港)。”
趙良淳對趙旋解釋道:“當時的海州還是宋金邊界。”胡將軍點頭繼續道:“不久邊士寧迴來稟告說有一,現在金軍正在攻城,李公佐正在幫他們守城。於是李寶大人一麵命人向朝廷給魏勝請功,一麵馳援海州。”
趙旋知道已經接近唐島海戰了。這一戰別說在南宋,就是在整個世界也影響深遠。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現使用火器的大規模海戰,在世界的海戰曆史上赫赫有名,卻不知為什麽在國內卻鮮有人知。
趙旋忙問:“後來呢?”胡統製道:“後來李寶大人帶兵上岸,圍城的金軍措手不及被打敗了,海州之圍解除。”“再後來呢”趙旋有些激動了。
胡將軍也受到了鼓舞:“再後來,李寶大人在海州做了修整後,率船抵達了石臼港。李寶大人在石臼港停靠的時候,正好遇到從金軍海船上逃出的漢兵,了解到金軍的海船使用油布帆,並停泊在離此不遠的唐島上等詳細情報,於是決定用火攻突襲。”
胡將軍講到這裏,趙旋和趙良淳知道高潮就要來了,兩人都默不作聲,靜靜的聽胡將軍繼續往下講。
“很快機會就到了,當北風轉成南風的時候,李寶大人命令全軍出擊,很快就到達了唐島。在被金軍強迫參軍的漢人的掩護下,宋軍抵達了金軍船隊附近。”
“李寶大人下令放箭,一時間火箭齊發,霹靂炮響徹天地,金軍的大船從船帆開始紛紛起火,金軍亂做一團。雖然有少數金軍艦船突出重圍,想要圍攻宋軍,但是剛接近我軍的艦船,就被猛油火櫃的烈焰給吞食了。”
“宋軍越戰越勇,金軍更加膽怯,再加上被強迫征兵的漢人紛紛反戈,金兵嚇的紛紛跳海,死傷無數。”“好!”趙旋不由自主的喊了出來。
“最後李寶大人的軍隊全殲了金國水軍,獲得了糧食等物資無數,金國水軍副統帥完顏鄭家奴也被殺死,不過金國水軍統帥蘇保衡因為船在後麵,見事不好,在親兵的保護下逃跑了。”
作者有話說隻能寫三百個字,因此把引用的資料加在了文中。
《宋史.魏勝傳》:“魏勝,字彥威,淮陽軍宿遷縣人。多智勇,善騎射,......紹興三十一年,金人將南侵,聚芻糧,造器械,籍諸路民為兵......聚義士三百,北渡淮,取漣水軍......遂取海州。勝起義久,朝廷尚未知。沿海製置使李寶遣其子公佐由海道覘敵,至州......白勝姓名於執政,始知勝之功焉。”
《金史.蘇保衡傳》:“兵興,保衡為浙東道水軍都統製,率舟師泛海,徑趨臨安。宋兵來襲,敗於海中,副統製鄭家死之。”
《金史.完顏鄭家傳》:“鄭家,皇統初,以宗室子授定遠大將軍,......海陵伐宋,為浙東道副統製,與工部尚書蘇保衡以舟師自海道趨臨安,......鄭家顧見左右舟中皆火發,度不得脫,赴水死,時年四十一。”
《宋史.李寶傳》:“李寶,河北人。嚐陷金,拔身從海道來歸。.....。高宗問:“舟幾何?”曰:“堅全可涉風濤者,百二十艘。”“兵幾何?”曰:“僅三千,皆閩、浙弓弩手,非正兵也。旗幟甲仗亦粗備。事急矣,臣願亟發。”賜寶衣帶、鞍馬、尚方弓刀、戈甲及銀絹萬數。
八月,次江陰,先遣其子公佐,謂曰:“汝為潛伺敵動靜虛實,毋誤。”公佐受命,即與將官邊士寧偕往。寶將啟行,軍士爭言西北風力尚勁,迎之非利。寶下令,敢沮大計者斬。遂發蘇州,大洋行三日,風甚惡,舟散不可收。寶慷慨顧左右曰:“天以是試李寶邪?寶心如鐵石,不變矣。”酹酒自誓,風即止。明日,散舟複集。
士寧自密州迴,得敵耗甚悉,且言公佐已挾魏勝得海州。寶喜曰:“吾兒不負乃翁矣。”......敵已雲合,圍海州,旌麾數十裏。寶麾兵登岸,以劍畫地,令曰:“此非複吾境,力戰與否在汝等。”因握槊前行,遇敵奮擊,將士賈勇,無不一當十。敵出不意,亟引去。......至膠西石臼島,敵舟已出海口,泊唐島,相距僅一山。時北風盛,寶禱於石臼神。.....,使不知王師猝至。風駛舟疾,過山薄虜,鼓聲震疊,海波騰躍。敵大驚,掣釘舉帆,帆皆油纈,彌亙數裏,風浪卷聚一隅,窘束無複行次。
寶亟命火箭環射,箭所中,煙焰旋起,延燒數百艘。......餘所謂簽軍,盡中原舊民,皆登島垠,脫甲歸命,以故不殺。然倉卒,舟不獲艤,溺死甚眾。俘大漢軍三千餘人,斬其帥完顏鄭家奴等六人,禽倪詢等上於朝,獲其統軍符印與文書、器甲、糧斛以萬計。餘物眾不能舉者,悉焚之,火四晝夜不滅。.....遣曹洋輕舟報捷。上喜曰:“朕獨用李寶,果立功,為天下倡矣。”詔獎諭,書“忠勇李寶”四字,表其旗幟。除靜海軍節度使、沿海製置使,賜金器、玉帶。
《宋史.高宗本紀》:“先是,寶言:『連江接海、便於發舶,無若江陰。臣請徒守,萬有一不任,甘死無赦。』上從之。寶即遣其子公佐與將官邊士寧潛入敵境伺動靜。至是敵謀益泄,複召至闕庭問方略。寶奏以:『海道無險要可守,萬一敵艦散入諸洋,則難以蕩滅。臣止有一策出萬全。』上問何如,對曰:『凡用兵之道,自戰其地與戰人之地不同。自戰其地者,必生之兵也。戰人之地者,必死之兵也。必生者易破,而必死者難卻。今敵未離巢穴,臣仰憑天威,掩出不意,因其驚擾而疾擊之,可以得誌。』上曰:『善。』問所總舟幾何,曰:『堅全可涉風濤者得百二十,皆舊例所用防秋者。』『所總人幾何?』曰:『僅三千,止是二浙、福建五分弓弩守,非正兵也。旗幟器甲亦已粗備。事急矣,臣願亟發。』
夜漏將盡,起碇進船,風猶未順,眾有難色。良久南風漸應,眾喜爭奮,引帆握刃。俄頃過山薄敵,鼓聲震疊,敵驚失措。敵帆皆以油纈為之,舒張如錦繡,綿亙數裏,忽為波濤卷聚一隅,窘蹙搖兀,無複行次。會火頭船有火起者,寶命以火箭射之,著其油帆,煙焰隨發,延燒數百,火不及者猶欲前拒,寶命健士躍登其舟,以短兵擊刺,殪之舟中,其餘簽軍皆中原舊民,脫甲而降者三於餘人,獲其副都統完顏鄭蒙奴等五人,斬之。阿爾威為官軍所殺,保衡舟未發,亟引去。得倪詢等三人及敵詔書、印記、征南行程曆與器甲、糧斛以萬計。
趙良淳好像想起了什麽,對趙旋道:“趙龍圖,你們稍等一下。”說罷走出房門。胡統製見狀也不語了,趙旋趁機迴想了一下,嶽飛是在紹興十一年冤死的,也就是他死後二十年發生的戰爭。李寶,李寶......趙旋恍然大悟,也完整的想起了這段曆史。
紹興三十一年,金主完顏亮四路伐宋,企圖一舉消滅南宋。南宋負責抵禦西路軍的是帶病上陣的老將吳磷,負責川陝防務,與金國西路元帥徒單克寧對峙。可惜英雄暮年,年近六十的吳璘五次派人馳馬向朝廷求援,朝廷都無法答複,西線戰事隻能苦苦支撐。
中路軍的戰況史書記載較少,隻是說大將成閔率軍三萬往鄂州,防守長江中遊。完顏亮被部下殺死後,金兵撤兵北上時,還嘲笑成閔:“有勞太尉護送。”可見南宋在中路軍的抵抗也是萎靡的。
東路軍的戰況最是激烈,金軍由金主完顏亮親自率領,宋軍由老將軍劉琦負責,雙方在江淮地區開始了慘烈的廝殺。當時劉琦已經身患重病,部下將領也出現了紛紛逃跑的現象,東路軍也是節節敗退。金軍北撤後,老將軍劉琦在紹興三十二年二月就病死了。
趙旋正想著,趙良淳就迴來了,笑著對兩人道:“讓你們久等了,胡將軍繼續啊。”
胡將軍道:“說到哪了,對了,李寶大人當時隻是浙西馬步軍副總管,一次他在見宋高宗的時候說:‘兼顧江防和海防的地方在江陰軍,請求聖上把我調到江陰去,如果我不稱職,甘願接受死罪。’宋高宗答應了李寶大人的要求,於是就把李寶從浙西馬步軍副總管調成了浙西馬步軍副總管。”
趙旋搖頭道:“隻不過平級調動,也沒有給他升個一官半職的。”胡將軍笑道:“即便是這樣,李寶大人在抵達江陰不久,就派出了他的兒子李公佐和給將領邊士寧潛入敵占區去搜集情報。等到金國想要一舉滅宋的確切消息傳到朝廷的時候,宋高宗召集將領們詢問對策,李寶大人又提出了主動出擊的建議。”
這下輪到趙良淳吃驚了,他問道:“那李大人是怎麽說的?”胡將軍道:“李寶大人說大海之中沒有險要可守,如果讓金軍駛入了大海,難以和他們的主力決戰。”
趙旋知道宋代的航海技術還差的遠,又不似後世有衛星在天上看著,點頭道:“李大人所言極是。”胡將軍繼續道:“李寶大人認為應該趁著敵人還沒有出動,出其不意的打擊他們,一定可以成功。”趙旋笑道:“那聖上肯定是批準了。”
胡將軍點頭道:“是的,聖上還問李寶大人準備了多少船,李寶大人說有防止金軍秋天南侵時準備的小船一百二十艘。聖上又問準備了多少人手,李寶大人說他已經從浙江和福建一帶招募了三千名弓箭手,都不是正規的軍隊。而且李寶大人已經粗略的準備好了兵器和旗幟,時態緊急,請求立即出發。”
趙良淳笑道:“看樣子李大人早就規劃好了出戰的準備啊,的確是有先見之明。”趙旋略一思索,三千人乘坐一百二十艘戰艦,平均一艘船也就承載二十五人。海上行軍,這麽小的船抵抗風浪都難,李寶可真是藝高人膽大啊。
趙旋問道:“那金軍呢?他們的海軍有多少船又有多少人呢?”胡統製道:“金軍有六百艘戰船,至少六萬人。”趙旋讚道:“李寶大人敢於以少攻多主動出擊,僅憑這一點就可以稱為英雄了。”
胡將軍笑道:“李寶大人的確和常人不同,他率領的水軍啟航之時,手下的將官紛紛的j向他建議,說西北風正猛烈,迎風出海不是好時候。李寶大人下令,誰敢再反對就當即斬殺,船隊這才得以出航。”
趙良淳點頭道:“非常之時必為非常之事。”胡將軍道:“李寶大人出海不久遇到了大風,連續三天船隊都不能聚攏,李寶大人當眾折斷箭支,寫下遺書,對左右說,我要北上的心堅如磐石。好在三日後風停了。”
趙旋道:“李寶大人的決心之堅定,令人欽佩啊。”胡將軍點頭道:“我們剛剛說過,李寶大人派他的兒子和部將邊士寧去北方刺探消息,當時的北方豪傑四起,宿遷就有一義士魏勝趁著金軍主力南下,率領自願參戰的三百義軍,奪迴了海州(江蘇連雲港)。”
趙良淳對趙旋解釋道:“當時的海州還是宋金邊界。”胡將軍點頭繼續道:“不久邊士寧迴來稟告說有一,現在金軍正在攻城,李公佐正在幫他們守城。於是李寶大人一麵命人向朝廷給魏勝請功,一麵馳援海州。”
趙旋知道已經接近唐島海戰了。這一戰別說在南宋,就是在整個世界也影響深遠。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現使用火器的大規模海戰,在世界的海戰曆史上赫赫有名,卻不知為什麽在國內卻鮮有人知。
趙旋忙問:“後來呢?”胡統製道:“後來李寶大人帶兵上岸,圍城的金軍措手不及被打敗了,海州之圍解除。”“再後來呢”趙旋有些激動了。
胡將軍也受到了鼓舞:“再後來,李寶大人在海州做了修整後,率船抵達了石臼港。李寶大人在石臼港停靠的時候,正好遇到從金軍海船上逃出的漢兵,了解到金軍的海船使用油布帆,並停泊在離此不遠的唐島上等詳細情報,於是決定用火攻突襲。”
胡將軍講到這裏,趙旋和趙良淳知道高潮就要來了,兩人都默不作聲,靜靜的聽胡將軍繼續往下講。
“很快機會就到了,當北風轉成南風的時候,李寶大人命令全軍出擊,很快就到達了唐島。在被金軍強迫參軍的漢人的掩護下,宋軍抵達了金軍船隊附近。”
“李寶大人下令放箭,一時間火箭齊發,霹靂炮響徹天地,金軍的大船從船帆開始紛紛起火,金軍亂做一團。雖然有少數金軍艦船突出重圍,想要圍攻宋軍,但是剛接近我軍的艦船,就被猛油火櫃的烈焰給吞食了。”
“宋軍越戰越勇,金軍更加膽怯,再加上被強迫征兵的漢人紛紛反戈,金兵嚇的紛紛跳海,死傷無數。”“好!”趙旋不由自主的喊了出來。
“最後李寶大人的軍隊全殲了金國水軍,獲得了糧食等物資無數,金國水軍副統帥完顏鄭家奴也被殺死,不過金國水軍統帥蘇保衡因為船在後麵,見事不好,在親兵的保護下逃跑了。”
作者有話說隻能寫三百個字,因此把引用的資料加在了文中。
《宋史.魏勝傳》:“魏勝,字彥威,淮陽軍宿遷縣人。多智勇,善騎射,......紹興三十一年,金人將南侵,聚芻糧,造器械,籍諸路民為兵......聚義士三百,北渡淮,取漣水軍......遂取海州。勝起義久,朝廷尚未知。沿海製置使李寶遣其子公佐由海道覘敵,至州......白勝姓名於執政,始知勝之功焉。”
《金史.蘇保衡傳》:“兵興,保衡為浙東道水軍都統製,率舟師泛海,徑趨臨安。宋兵來襲,敗於海中,副統製鄭家死之。”
《金史.完顏鄭家傳》:“鄭家,皇統初,以宗室子授定遠大將軍,......海陵伐宋,為浙東道副統製,與工部尚書蘇保衡以舟師自海道趨臨安,......鄭家顧見左右舟中皆火發,度不得脫,赴水死,時年四十一。”
《宋史.李寶傳》:“李寶,河北人。嚐陷金,拔身從海道來歸。.....。高宗問:“舟幾何?”曰:“堅全可涉風濤者,百二十艘。”“兵幾何?”曰:“僅三千,皆閩、浙弓弩手,非正兵也。旗幟甲仗亦粗備。事急矣,臣願亟發。”賜寶衣帶、鞍馬、尚方弓刀、戈甲及銀絹萬數。
八月,次江陰,先遣其子公佐,謂曰:“汝為潛伺敵動靜虛實,毋誤。”公佐受命,即與將官邊士寧偕往。寶將啟行,軍士爭言西北風力尚勁,迎之非利。寶下令,敢沮大計者斬。遂發蘇州,大洋行三日,風甚惡,舟散不可收。寶慷慨顧左右曰:“天以是試李寶邪?寶心如鐵石,不變矣。”酹酒自誓,風即止。明日,散舟複集。
士寧自密州迴,得敵耗甚悉,且言公佐已挾魏勝得海州。寶喜曰:“吾兒不負乃翁矣。”......敵已雲合,圍海州,旌麾數十裏。寶麾兵登岸,以劍畫地,令曰:“此非複吾境,力戰與否在汝等。”因握槊前行,遇敵奮擊,將士賈勇,無不一當十。敵出不意,亟引去。......至膠西石臼島,敵舟已出海口,泊唐島,相距僅一山。時北風盛,寶禱於石臼神。.....,使不知王師猝至。風駛舟疾,過山薄虜,鼓聲震疊,海波騰躍。敵大驚,掣釘舉帆,帆皆油纈,彌亙數裏,風浪卷聚一隅,窘束無複行次。
寶亟命火箭環射,箭所中,煙焰旋起,延燒數百艘。......餘所謂簽軍,盡中原舊民,皆登島垠,脫甲歸命,以故不殺。然倉卒,舟不獲艤,溺死甚眾。俘大漢軍三千餘人,斬其帥完顏鄭家奴等六人,禽倪詢等上於朝,獲其統軍符印與文書、器甲、糧斛以萬計。餘物眾不能舉者,悉焚之,火四晝夜不滅。.....遣曹洋輕舟報捷。上喜曰:“朕獨用李寶,果立功,為天下倡矣。”詔獎諭,書“忠勇李寶”四字,表其旗幟。除靜海軍節度使、沿海製置使,賜金器、玉帶。
《宋史.高宗本紀》:“先是,寶言:『連江接海、便於發舶,無若江陰。臣請徒守,萬有一不任,甘死無赦。』上從之。寶即遣其子公佐與將官邊士寧潛入敵境伺動靜。至是敵謀益泄,複召至闕庭問方略。寶奏以:『海道無險要可守,萬一敵艦散入諸洋,則難以蕩滅。臣止有一策出萬全。』上問何如,對曰:『凡用兵之道,自戰其地與戰人之地不同。自戰其地者,必生之兵也。戰人之地者,必死之兵也。必生者易破,而必死者難卻。今敵未離巢穴,臣仰憑天威,掩出不意,因其驚擾而疾擊之,可以得誌。』上曰:『善。』問所總舟幾何,曰:『堅全可涉風濤者得百二十,皆舊例所用防秋者。』『所總人幾何?』曰:『僅三千,止是二浙、福建五分弓弩守,非正兵也。旗幟器甲亦已粗備。事急矣,臣願亟發。』
夜漏將盡,起碇進船,風猶未順,眾有難色。良久南風漸應,眾喜爭奮,引帆握刃。俄頃過山薄敵,鼓聲震疊,敵驚失措。敵帆皆以油纈為之,舒張如錦繡,綿亙數裏,忽為波濤卷聚一隅,窘蹙搖兀,無複行次。會火頭船有火起者,寶命以火箭射之,著其油帆,煙焰隨發,延燒數百,火不及者猶欲前拒,寶命健士躍登其舟,以短兵擊刺,殪之舟中,其餘簽軍皆中原舊民,脫甲而降者三於餘人,獲其副都統完顏鄭蒙奴等五人,斬之。阿爾威為官軍所殺,保衡舟未發,亟引去。得倪詢等三人及敵詔書、印記、征南行程曆與器甲、糧斛以萬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