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旋身為武將,而且又是大聲吟誦,念著念著不由陷入《滿江紅》的豪邁之中,念到最後的“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時,渾身竟然不自覺的充滿了自信和豪邁。
朝堂上的眾臣也不禁被趙旋的豪氣所感染,不少的大臣眼含熱淚,喃喃道“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好,好啊!”,瞬間竟然忘了朝堂的禮儀,在朝堂內交頭接耳的議論開來。
董宋臣不得不尖著嗓子喊道:“眾位大人,肅靜。”
宋理宗也被趙旋的激昂感染,從心底越發的喜歡這個年輕人了。等眾人都安靜了下來,笑著問道:“趙旋,你很不錯,你可有什麽心願?”
眾大臣都明白,這是宋理宗想要給趙旋獎賞了,隻要趙旋提出的要求不過分,宋理宗一定會答應的。
可是此時的趙旋偏偏不明白,被宋理宗這麽突然一問,反而不知道怎麽迴答了,慌亂中想起了那著名的橫渠四句,於是迴稟道:“迴聖上,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趙旋說完後,朝堂上的大臣一陣嘩然,這趙旋的迴答出乎了大家的意料。很快就有人想起了趙旋有腦疾的傳聞,不由的暗歎一聲可惜。也不知道是可惜趙旋錯失了封賞的機會,還是可惜趙旋有腦疾的事情。
宋理宗聽到趙旋的迴答開始也是一愣,但轉瞬就滿心歡喜。
宋理宗向來尊崇理學,而且死後的廟號為“理”。所以後世稱趙昀為宋理宗,就是這個原因。
此時宋理宗已經封理學大家朱熹為信國公,又封了後世熟悉的《愛蓮說》的作者周敦頤、程門立雪的程顥、程頤兩兄弟和張載等理學大家為伯爵。見趙旋的心願居然是張載的橫渠四句,自然歡喜。
宋理宗微笑道:“沒想到你還識得理學,那麽朕來問你,你怎麽看待理學的?”趙旋假裝思索了一下,雖然自己不喜歡理學,但不能否認理學是宋、元、明、清四朝最重要的學說。於是迴稟道:“理學是聖人之道!”
宋理宗聽了更是歡心,越看趙旋越是喜歡。此時理學的思想也已占據朝堂,眾大臣聽了也紛紛撫須頷首。
不料趙旋接著說道:“雖然理學是聖人之道,但是末將卻走不來。”趙旋的這句話一出,朝堂震驚,宋理宗錯愕,眾大臣也不知所以,都不明白趙旋到底是怎麽想的,目光紛紛射向了趙旋。
同簽樞密院事馬天驥見狀上前嗬斥道:“趙旋,聖人之道你不走,難道你想要走那奸邪之道?!”趙旋不認得馬天驥,當著宋理宗的麵也不敢嗬斥他,但是馬天驥既然問了趙旋,趙旋卻是可以反駁的。
趙旋衝宋理宗拱手解釋道:“聖上,末將是武將,隻懂得上陣殺敵保家衛國,真不懂得怎麽教化敵寇。再說了,天下哪有這種道理,不走聖人之道就是奸邪小人。”
趙旋的聲音洪亮,再加上朝堂的傳音效果極佳,包括宋理宗在內的大多數人都把趙旋的話聽了個清楚。
宋理宗的反應最是明顯,他沒有責備趙旋,反而厭惡的瞪了馬天驥一眼。這也不怪宋理宗,就在不久前,太學院學生集體上書要求罷免的人中就有你馬天驥;也是在馬天驥上任同簽樞密院事不久,蒙古軍就打過來了,就這樣一個既無能又倒黴的家夥,宋理宗本來就有些厭惡了。
同時,丁大全之流善於揣摩上意的官員,也立刻就覺察到了其中的不妥之處。宋理宗重用宦官、外戚,為閻貴妃大修殿堂,還頻頻從民間招妓入宮,走的也根本不是“存天理滅人欲”的路啊,中國有句老話叫殊途同歸,你馬天驥不知道嗎?你這麽說,不等於是在指桑罵槐,罵宋理宗是奸邪之君嗎?
果然,宋理宗陰沉著臉看向馬天驥道:“你且退下。”馬天驥老老實實的退迴到朝臣的行列之中。宋理宗繼續道:“我是叫你退朝!”馬天驥臉色大變,望向宋理宗。
宋理宗看著馬天驥,厭惡之情表露無疑,冷冷的道:“你沒聽見嗎?”馬天驥聞言大驚,連忙行禮退去,在眾臣驚愕的目光之中離開了朝堂。眾臣又開始了小聲議論,更多的人卻是表現的滿心歡喜。
宋理宗看馬天驥離去,心中還是有些不快,也不再提理學的事情了。問道:“趙旋,這次出征,你可有信心?”趙旋堅定的迴答:“迴稟聖上,末將願以死守城,敵寇一日不退,趙旋一日不歸。”
宋理宗心情舒服了不少,讚道:“趙統製果然是忠心耿耿!”趙旋接著道:“不過末將認為很快就能迴京麵聖了。”“哦?”宋理宗問道:“為何這麽說?”趙旋道:“我大宋國祚綿長,皇帝英明睿智,文官盡責,將士用命,那蒙古必不可敵我大宋,想來很快就會退兵的。”
“哈哈,好!好!”宋理宗開心的讚道,滿朝的文武官員聽了也發自內心的紛紛叫好,有朝臣甚至喊出了“大宋必勝”的話語,引得眾臣一致附和。接著有朝臣喊出了“官家聖明”,又是一陣附和之聲。
宋理宗聽的也是心花怒放,麵帶笑容,等議論聲音小了一些,才隨口問了一句:“趙旋,有人曾勸朕遷都,你怎麽看?”
此話一出,全場一片寂靜。趙旋也一愣,這個問題可不好迴答,答不好卻不知要得罪多少人。略微想了一下,趙旋才抬頭道:“末將不知,末將是武將,隻知言戰,不知言退!”
趙旋的話一出,左丞相吳潛老臉一紅,大太監董書臣白臉一黑。趙旋還是把他們得罪了。
宋理宗已經明確的拒絕了遷都,趙旋雖然沒有直說,卻是正合宋理宗的心意。宋理宗笑眯眯的問道:“趙旋,你既然也姓趙,可是宗室?”趙旋立即迴答道:“末將不知,不過想來應該不是!”
宋理宗又問:“你的父親叫什麽名字?”趙旋答:“末將受傷醒來後,記憶全無。不過聽王夫人,就是釣魚城都統製王堅的夫人,她說王都統在給她的信中說我是一個孤兒。”
宋理宗愕然,趙旋的身世讓他有種同病相憐的感覺。宋理宗雖然是太祖趙匡胤的直係後代,但到了他父親這一代也就是一介平民了。以至於七歲時宋理宗的父親死了,母親難以獨自撫養宋理宗和他的弟弟榮王,隻得去投靠宋理宗在紹興府的舅舅。宋理宗在舅舅家寄居到趙旋這般年齡,才遇到了人生的轉折。
宋理宗歎了一口氣道:“你自己都不記得了過去了,怎知自己不是宗室?比如說官家我,現在就叫趙昀,也不是按照輩分走的。過去還叫過趙與莒、趙貴誠等名字,其實我是“與”字輩,我的後麵是孟、由、宜、順四輩,你迴去再想想吧。”
朝中的大臣吃驚不已,沒想到宋理宗這麽看好趙旋,居然想認他做宗室之後。不過想想也不難理解,畢竟趙旋為了保衛趙宋江山,九死一生。而趙宋一族,除了太祖趙匡胤和太宗趙匡義,就再也沒有這樣敢打敢拚的人了。
宋理宗最後問道:“趙旋,馬上要出征了,你還有什麽要求嗎?”馬天驥被逐出朝堂,朝上的大臣不敢隨意說話了,暗道:“又來了,看來官家是非要給這趙旋賞賜了。”於是目光齊刷刷的又都望向趙旋。
朝堂上的眾臣也不禁被趙旋的豪氣所感染,不少的大臣眼含熱淚,喃喃道“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好,好啊!”,瞬間竟然忘了朝堂的禮儀,在朝堂內交頭接耳的議論開來。
董宋臣不得不尖著嗓子喊道:“眾位大人,肅靜。”
宋理宗也被趙旋的激昂感染,從心底越發的喜歡這個年輕人了。等眾人都安靜了下來,笑著問道:“趙旋,你很不錯,你可有什麽心願?”
眾大臣都明白,這是宋理宗想要給趙旋獎賞了,隻要趙旋提出的要求不過分,宋理宗一定會答應的。
可是此時的趙旋偏偏不明白,被宋理宗這麽突然一問,反而不知道怎麽迴答了,慌亂中想起了那著名的橫渠四句,於是迴稟道:“迴聖上,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趙旋說完後,朝堂上的大臣一陣嘩然,這趙旋的迴答出乎了大家的意料。很快就有人想起了趙旋有腦疾的傳聞,不由的暗歎一聲可惜。也不知道是可惜趙旋錯失了封賞的機會,還是可惜趙旋有腦疾的事情。
宋理宗聽到趙旋的迴答開始也是一愣,但轉瞬就滿心歡喜。
宋理宗向來尊崇理學,而且死後的廟號為“理”。所以後世稱趙昀為宋理宗,就是這個原因。
此時宋理宗已經封理學大家朱熹為信國公,又封了後世熟悉的《愛蓮說》的作者周敦頤、程門立雪的程顥、程頤兩兄弟和張載等理學大家為伯爵。見趙旋的心願居然是張載的橫渠四句,自然歡喜。
宋理宗微笑道:“沒想到你還識得理學,那麽朕來問你,你怎麽看待理學的?”趙旋假裝思索了一下,雖然自己不喜歡理學,但不能否認理學是宋、元、明、清四朝最重要的學說。於是迴稟道:“理學是聖人之道!”
宋理宗聽了更是歡心,越看趙旋越是喜歡。此時理學的思想也已占據朝堂,眾大臣聽了也紛紛撫須頷首。
不料趙旋接著說道:“雖然理學是聖人之道,但是末將卻走不來。”趙旋的這句話一出,朝堂震驚,宋理宗錯愕,眾大臣也不知所以,都不明白趙旋到底是怎麽想的,目光紛紛射向了趙旋。
同簽樞密院事馬天驥見狀上前嗬斥道:“趙旋,聖人之道你不走,難道你想要走那奸邪之道?!”趙旋不認得馬天驥,當著宋理宗的麵也不敢嗬斥他,但是馬天驥既然問了趙旋,趙旋卻是可以反駁的。
趙旋衝宋理宗拱手解釋道:“聖上,末將是武將,隻懂得上陣殺敵保家衛國,真不懂得怎麽教化敵寇。再說了,天下哪有這種道理,不走聖人之道就是奸邪小人。”
趙旋的聲音洪亮,再加上朝堂的傳音效果極佳,包括宋理宗在內的大多數人都把趙旋的話聽了個清楚。
宋理宗的反應最是明顯,他沒有責備趙旋,反而厭惡的瞪了馬天驥一眼。這也不怪宋理宗,就在不久前,太學院學生集體上書要求罷免的人中就有你馬天驥;也是在馬天驥上任同簽樞密院事不久,蒙古軍就打過來了,就這樣一個既無能又倒黴的家夥,宋理宗本來就有些厭惡了。
同時,丁大全之流善於揣摩上意的官員,也立刻就覺察到了其中的不妥之處。宋理宗重用宦官、外戚,為閻貴妃大修殿堂,還頻頻從民間招妓入宮,走的也根本不是“存天理滅人欲”的路啊,中國有句老話叫殊途同歸,你馬天驥不知道嗎?你這麽說,不等於是在指桑罵槐,罵宋理宗是奸邪之君嗎?
果然,宋理宗陰沉著臉看向馬天驥道:“你且退下。”馬天驥老老實實的退迴到朝臣的行列之中。宋理宗繼續道:“我是叫你退朝!”馬天驥臉色大變,望向宋理宗。
宋理宗看著馬天驥,厭惡之情表露無疑,冷冷的道:“你沒聽見嗎?”馬天驥聞言大驚,連忙行禮退去,在眾臣驚愕的目光之中離開了朝堂。眾臣又開始了小聲議論,更多的人卻是表現的滿心歡喜。
宋理宗看馬天驥離去,心中還是有些不快,也不再提理學的事情了。問道:“趙旋,這次出征,你可有信心?”趙旋堅定的迴答:“迴稟聖上,末將願以死守城,敵寇一日不退,趙旋一日不歸。”
宋理宗心情舒服了不少,讚道:“趙統製果然是忠心耿耿!”趙旋接著道:“不過末將認為很快就能迴京麵聖了。”“哦?”宋理宗問道:“為何這麽說?”趙旋道:“我大宋國祚綿長,皇帝英明睿智,文官盡責,將士用命,那蒙古必不可敵我大宋,想來很快就會退兵的。”
“哈哈,好!好!”宋理宗開心的讚道,滿朝的文武官員聽了也發自內心的紛紛叫好,有朝臣甚至喊出了“大宋必勝”的話語,引得眾臣一致附和。接著有朝臣喊出了“官家聖明”,又是一陣附和之聲。
宋理宗聽的也是心花怒放,麵帶笑容,等議論聲音小了一些,才隨口問了一句:“趙旋,有人曾勸朕遷都,你怎麽看?”
此話一出,全場一片寂靜。趙旋也一愣,這個問題可不好迴答,答不好卻不知要得罪多少人。略微想了一下,趙旋才抬頭道:“末將不知,末將是武將,隻知言戰,不知言退!”
趙旋的話一出,左丞相吳潛老臉一紅,大太監董書臣白臉一黑。趙旋還是把他們得罪了。
宋理宗已經明確的拒絕了遷都,趙旋雖然沒有直說,卻是正合宋理宗的心意。宋理宗笑眯眯的問道:“趙旋,你既然也姓趙,可是宗室?”趙旋立即迴答道:“末將不知,不過想來應該不是!”
宋理宗又問:“你的父親叫什麽名字?”趙旋答:“末將受傷醒來後,記憶全無。不過聽王夫人,就是釣魚城都統製王堅的夫人,她說王都統在給她的信中說我是一個孤兒。”
宋理宗愕然,趙旋的身世讓他有種同病相憐的感覺。宋理宗雖然是太祖趙匡胤的直係後代,但到了他父親這一代也就是一介平民了。以至於七歲時宋理宗的父親死了,母親難以獨自撫養宋理宗和他的弟弟榮王,隻得去投靠宋理宗在紹興府的舅舅。宋理宗在舅舅家寄居到趙旋這般年齡,才遇到了人生的轉折。
宋理宗歎了一口氣道:“你自己都不記得了過去了,怎知自己不是宗室?比如說官家我,現在就叫趙昀,也不是按照輩分走的。過去還叫過趙與莒、趙貴誠等名字,其實我是“與”字輩,我的後麵是孟、由、宜、順四輩,你迴去再想想吧。”
朝中的大臣吃驚不已,沒想到宋理宗這麽看好趙旋,居然想認他做宗室之後。不過想想也不難理解,畢竟趙旋為了保衛趙宋江山,九死一生。而趙宋一族,除了太祖趙匡胤和太宗趙匡義,就再也沒有這樣敢打敢拚的人了。
宋理宗最後問道:“趙旋,馬上要出征了,你還有什麽要求嗎?”馬天驥被逐出朝堂,朝上的大臣不敢隨意說話了,暗道:“又來了,看來官家是非要給這趙旋賞賜了。”於是目光齊刷刷的又都望向趙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