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李公公不由自主的看了一眼一直站在一旁默不作聲的鶯兒,他的眼睛不禁一亮,流露出一絲好奇之色,轉頭向顧璘問道:“這位美麗的女子又是誰呀?”
顧璘急忙走上前去,畢恭畢敬地迴答道:“迴公公的話,這位女子是我們杭州最大的妓館——月華樓中的頭牌琴藝師——鶯兒姑娘。她是由月華樓的前任頭牌雲霜兒姑娘親自教導出來的,尤其擅長彈奏琵琶!”
“哦?原來是這樣。那可真是太可惜了!如果她是一個清白之家的女兒,以她這般出眾的容貌和卓越的才華,如果能夠被選入宮中,那該有多好啊!說不定還能得到皇上的青睞呢!”李公公一邊說著,一邊饒有興致地繼續盯著鶯兒看,眼中閃爍著欣賞之意。
聽到這話,顧璘也有些尷尬,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迴應。畢竟,鶯兒雖然出身風塵,但的確是個難得一見的美女。
然而,他心裏也清楚,在這種場合下,不宜過於直言不諱。於是,他隻能微笑著點頭,表示讚同李公公的看法。
李公公意識到自己剛才有些失態,趕忙揮揮手,賠笑道:“哎呀呀,這話說得有些過了頭啦!來來來,趕緊請這位佳人演奏吧!我倒是想聽聽看,她究竟能夠彈奏出怎樣美妙絕倫的曲調呢!”
言畢,他目光熱切地望向鶯兒。
顧璘心領神會,轉頭向鶯兒點點頭,示意她可以開始表演了。
鶯兒深吸口氣,定了定神,蓮步輕移來到舞台中央,優雅地落座,玉手輕撥琴弦,悠揚的樂聲隨即流淌而出。
隻見那鶯兒姑娘懷抱琵琶,姿態婀娜地緩緩入座,對著李公公微微福身,柔聲細語道:“多謝大人賜予奴家這個難得的機會,今日奴家想要演奏的乃是一首在杭州頗為流行的曲目,名曰《癡情塚》,希望能夠得到諸位大人的喜愛。”
話畢,她輕柔地撫摸著琴弦,伴隨著指尖的靈動跳躍,一曲《癡情塚》如泣如訴般悠然響起,旋律婉轉悠揚,帶著無盡的哀怨與惆悵,令人情不自禁地沉醉其中。
在場的眾人皆被這美妙的樂聲所感染,一個個神情動容,眼眶濕潤,淚水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待到高潮處,鶯兒姑娘竟然開口唱出了歌詞,她的歌聲如同黃鶯出穀一般婉轉靈動,清脆悅耳,令人陶醉其中,難以自拔。
那歌聲仿佛在訴說著一段纏綿悱惻、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眾人聽得如癡如醉,完全沉浸在了音樂的世界裏。
李公公眯起眼睛,仔細品味著這琴聲中的意境,不禁點頭讚歎道:“好一個《癡情塚》!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迴聞啊!鶯兒姑娘,你的琴藝果然名不虛傳,歌聲更是動人心弦,就連我這等不懂得欣賞之人都被深深打動了。想我入宮已經幾十年了,卻從未聽過如此動人的歌曲,實在是讓我大開眼界。”
他一邊說著,一邊輕輕鼓掌,臉上滿是讚賞之意。
此時,站在一旁的顧璘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爍著自得的光芒。
他心中暗自慶幸,今日月華樓的第一琴藝師鶯兒能夠前來獻曲,真是太幸運了!如此一來,既討好了李公公,又讓鶯兒的名聲在這江南之地更上一層樓,可謂一舉兩得。
一曲終了,餘音嫋嫋,仿佛在空中盤旋,遲遲不肯散去。眾人依然沉浸在那超脫塵世的意境之中,久久無法自拔。
鶯兒輕輕地站起身來,她的動作優雅而輕盈,如同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
她向著李公公深深地福了一福,聲音溫婉動聽,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而過:“公公謬讚了,鶯兒不過是借琴抒情罷了,能得到公公的賞識,實在是鶯兒三生有幸。”
李公公哈哈一笑,笑聲爽朗而豪放,他的臉上洋溢著喜悅和滿足之情。
隨後,他的目光落在鶯兒身上,帶著幾分好奇和期待,緩緩開口道:“鶯兒姑娘才情出眾,不知這首曲子可是你所作啊?”
鶯兒心中正苦惱著如何找到合適的機會說出這首曲子的出處,聽到李公公這麽一問,連忙說道:“奴家不才,這首樂曲並非出自於奴家之手。奴家也是偶然間聽到其他姐妹們演奏此曲,覺得甚是感人,便四處打聽,方才知曉這首曲子的出處。”
“哦?”李公公瞬間來了興趣,“那不知鶯兒姑娘能否告知這首曲子的出處啊?”
“大人問起,奴家自然是知無不言,可不知道這薦曲的功勞......”鶯兒大著膽子說出心中的想法,試探著李公公。
“哈哈,好說好說,若你舉薦有功,將這獎賞記於你名下也無不可!”李公公開懷大笑。
鶯兒聞聽此言,眼中閃過一絲欣喜之色,趕忙躬身行禮,聲音中更添了幾分感激之情:“多謝大人慷慨大方,此曲最初是由一位來自蘇州的青樓女子演奏而成,她更是憑借此曲一舉奪得去年蘇州花魁大賽的冠軍。而據說這首曲子卻並不是這位花魁娘子所做,而是另有其人!”
“哦?可否具體說來聽聽啊?”李公公饒有興致的說道。
“嗯,這首曲子奴家曆也是經周折方才得知這段背後的故事,據說這是蘇州一位樂女根據這位花魁娘子的親身經曆所做。我也是每次彈奏時,都仿佛能夠感受到那女子的深情厚意,感同身受。”鶯兒故意賣起關子,以便能夠成功引起李公公的注意。
鶯兒心中清楚得很,這首曲子本就是陸子岡所作,但為了能把話題引到肖瑾兒身上,她不得不對故事稍作修改,將作曲之人引到肖瑾兒身上去。
李公公聽聞之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和感慨:“哦?原來如此,世間竟有如此才情的女子,居然僅能根據一個故事就能作出如此絕美的樂曲。鶯兒姑娘,不知道你是否願意將這段故事講給咱家聽聽呢?”
李公公一聽說這首曲子背後藏著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便按捺不住好奇之心,急切地想要了解其中詳情。
畢竟身為閹人,他對男女之情並無太大興趣,隻是想知道這曲子背後的故事,好為自己在皇上麵前增添談資。
“這……奴家所知並不詳盡,若大人不嫌棄,奴家便鬥膽講講吧。如有不妥之處,還請大人見諒。”鶯兒柔聲說道。
“但說無妨,讓咱家也聽聽是怎麽樣的一個故事能讓人寫出如此傷感的樂曲!”李公公微笑著示意鶯兒說下去。
他心中想的是,不管你說的是怎樣的一個故事,隻要是我和皇上說起,那定是能將皇上感動的。
“唉……說起來,這也是我們這些青樓女子的命苦啊。這位蘇州花魁柳青青姑娘原本有一個心儀的書生意中人,他們兩人彼此相愛,情深意重。可是呢,這位書生要進京趕考,柳青青對他依然一往情深,不僅親自下廚照顧他的生活起居,還資助他入京趕考的費用。這書生也曾許下諾言,等他高中後一定會迴來為她贖身,並娶她為妻。然而,誰能料到,這書生入京後果真考中了進士,但他卻被京城的大戶人家的小姐相中,要招他為婿。於是,他便返迴蘇州,與青青姑娘解除婚約,甚至還索要當年送給青青姑娘的定情信物。青青姑娘一時想不開,便從這青樓的高處縱身跳下,企圖結束自己的生命。幸好有貴人及時相救,才得以保住一命。而那位作曲的才女聽說了這個故事後,深受觸動,有感而發地寫下了這首《癡情塚》,並將它贈予柳青青姑娘演奏。”
鶯兒緩緩的將故事的原委說了出來,其中隱去了陸子岡。
“哎呀,咱家平生最恨這等醃臢之人,你快告訴我這書生姓甚名誰,待我迴京必要稟告聖上,定要奪了他的進士之身。”李公公氣的臉色發白,狠狠的對著鶯兒問道。
鶯兒也是有些被嚇到,忙說道:“啊!奴家隻是聽說了這個故事,具體這書生叫什麽名字,奴家卻不知!”
“哼!罷了,罷了!”李公公無奈地搖了搖頭,“真是可惡至極!這樣的人竟然還能考中進士,真是天理難容!”
顧璘也連忙湊到李公公的身前說道:“公公,正事要緊,正事要緊!這故事且聽聽就好了!”
李公公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也罷,暫且先放過他一馬。不過,若是日後有機會,咱家定要將此事奏明聖上,不能讓這種無恥之徒得逞!”
“公公息怒,公公息怒!”眾人紛紛勸解道。
過了好一會兒,李公公才恢複了平靜。他轉頭看向鶯兒,眼中閃過一絲好奇,“鶯兒姑娘,那你可知這作曲之人現在何處嗎?”
李公公轉臉又微笑的問道,他對這位作曲者充滿了興趣。
鶯兒微微頷首,輕聲迴答道:“迴公公話,奴家曾聽聞這作曲者名叫肖瑾兒,乃是蘇州人士,是一位琴藝大師的孫女。至於他如今身在何處,這……公公,奴家可否悄悄地單獨告知與您啊!這等琴藝大師的孫女,我怕我說了,很多人知道了會要咒罵於我的,他們定會怪我害江南損失了一名才藝出眾的樂女!”
鶯兒怯生生地看著李公公,眼中滿是恐懼和擔憂。她知道,這個消息一旦公開,必將引起軒然大波,甚至可能讓很多喜歡音律的江浙人士對自己口誅筆伐。
李公公見此情形,心中不禁一動。他深知這件事情的嚴重性,如果真的因為鶯兒的一句話,讓這位才情出眾的女子被選入宮中,那無疑是對江南地區的一大損失。
於是,他溫和地安慰道:“鶯兒姑娘,不必擔心。本宮隻是想了解一下這位才女的情況而已,並不會告訴別人是你告訴了我她的消息。不過,既然你如此謹慎,那便悄悄告訴我吧。”
聽到這話,鶯兒心中稍稍安定下來,但仍有些猶豫。她小心翼翼地問道:“公公,您能保證不會告訴其他人嗎?”
李公公微微一笑,拍了拍胸脯,自信滿滿地迴答道:“放心,本宮向來說話算話,絕對不會將此事泄露半句。”
得到李公公的承諾,鶯兒終於放下心來。
她感激地看了李公公一眼,然後湊到他耳邊,輕聲細語道:“多謝大人體諒。其實,作曲之人就是賦閑在家的琴藝大師肖鸞肖大家的嫡孫女——肖瑾兒姑娘,如今他們二人都在蘇州太倉。”
說完,鶯兒如釋重負地舒了一口氣。
李公公聽完鶯兒的話,微微皺起眉頭,陷入沉思之中。他想起那位才華橫溢、名震江南的琴藝大師肖鸞,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敬佩之情,口中還小聲的嘀咕了一句:“原來是他啊!”
同時,對於肖鸞的嫡孫女肖瑾兒,他也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片刻之後,李公公抬起頭來,目光堅定地看向遠方,仿佛已經做出了某個重要決定。
他暗暗琢磨著,一定要找個合適的機會,親自去見見這位傳聞中的肖瑾兒姑娘,看看她是否真的如同傳說中那樣才華橫溢。
片刻後,李公公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輕聲說道:“原來如此,此女的確有著非凡的樂曲天賦。你今日不僅獻上了如此動人的曲子,還讓我聽到了這樣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告知了我這位才女的下落,實在是大功一件啊。”
鶯兒聽聞李公公所言,心中不禁一喜,連忙陪著笑臉說道:“公公真是折煞奴家了,這都是奴家該做的,能夠為皇上和大人分憂解勞,是奴家的榮幸啊!”說完,鶯兒還不忘向李公公福身行禮,表示自己的敬意。
李公公見狀,滿意地點點頭,笑著對鶯兒說:“哈哈!好,很好,咱家既然答應給你的獎賞就一定會兌現。待我去尋那肖瑾兒一趟,迴頭定會安排人將賞賜交予你手。”
鶯兒聽了這話,心中暗喜,趕忙謝恩:“奴家多謝公公!”隨後又向李公公行了個禮。
雖然她心中也有些忐忑,但對於李公公承諾的獎賞來說,她也不得不做這個惡人了。
畢竟,在她看來,沒有什麽比自己的幸福更重要了。
……
顧璘急忙走上前去,畢恭畢敬地迴答道:“迴公公的話,這位女子是我們杭州最大的妓館——月華樓中的頭牌琴藝師——鶯兒姑娘。她是由月華樓的前任頭牌雲霜兒姑娘親自教導出來的,尤其擅長彈奏琵琶!”
“哦?原來是這樣。那可真是太可惜了!如果她是一個清白之家的女兒,以她這般出眾的容貌和卓越的才華,如果能夠被選入宮中,那該有多好啊!說不定還能得到皇上的青睞呢!”李公公一邊說著,一邊饒有興致地繼續盯著鶯兒看,眼中閃爍著欣賞之意。
聽到這話,顧璘也有些尷尬,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迴應。畢竟,鶯兒雖然出身風塵,但的確是個難得一見的美女。
然而,他心裏也清楚,在這種場合下,不宜過於直言不諱。於是,他隻能微笑著點頭,表示讚同李公公的看法。
李公公意識到自己剛才有些失態,趕忙揮揮手,賠笑道:“哎呀呀,這話說得有些過了頭啦!來來來,趕緊請這位佳人演奏吧!我倒是想聽聽看,她究竟能夠彈奏出怎樣美妙絕倫的曲調呢!”
言畢,他目光熱切地望向鶯兒。
顧璘心領神會,轉頭向鶯兒點點頭,示意她可以開始表演了。
鶯兒深吸口氣,定了定神,蓮步輕移來到舞台中央,優雅地落座,玉手輕撥琴弦,悠揚的樂聲隨即流淌而出。
隻見那鶯兒姑娘懷抱琵琶,姿態婀娜地緩緩入座,對著李公公微微福身,柔聲細語道:“多謝大人賜予奴家這個難得的機會,今日奴家想要演奏的乃是一首在杭州頗為流行的曲目,名曰《癡情塚》,希望能夠得到諸位大人的喜愛。”
話畢,她輕柔地撫摸著琴弦,伴隨著指尖的靈動跳躍,一曲《癡情塚》如泣如訴般悠然響起,旋律婉轉悠揚,帶著無盡的哀怨與惆悵,令人情不自禁地沉醉其中。
在場的眾人皆被這美妙的樂聲所感染,一個個神情動容,眼眶濕潤,淚水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待到高潮處,鶯兒姑娘竟然開口唱出了歌詞,她的歌聲如同黃鶯出穀一般婉轉靈動,清脆悅耳,令人陶醉其中,難以自拔。
那歌聲仿佛在訴說著一段纏綿悱惻、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眾人聽得如癡如醉,完全沉浸在了音樂的世界裏。
李公公眯起眼睛,仔細品味著這琴聲中的意境,不禁點頭讚歎道:“好一個《癡情塚》!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迴聞啊!鶯兒姑娘,你的琴藝果然名不虛傳,歌聲更是動人心弦,就連我這等不懂得欣賞之人都被深深打動了。想我入宮已經幾十年了,卻從未聽過如此動人的歌曲,實在是讓我大開眼界。”
他一邊說著,一邊輕輕鼓掌,臉上滿是讚賞之意。
此時,站在一旁的顧璘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爍著自得的光芒。
他心中暗自慶幸,今日月華樓的第一琴藝師鶯兒能夠前來獻曲,真是太幸運了!如此一來,既討好了李公公,又讓鶯兒的名聲在這江南之地更上一層樓,可謂一舉兩得。
一曲終了,餘音嫋嫋,仿佛在空中盤旋,遲遲不肯散去。眾人依然沉浸在那超脫塵世的意境之中,久久無法自拔。
鶯兒輕輕地站起身來,她的動作優雅而輕盈,如同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
她向著李公公深深地福了一福,聲音溫婉動聽,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而過:“公公謬讚了,鶯兒不過是借琴抒情罷了,能得到公公的賞識,實在是鶯兒三生有幸。”
李公公哈哈一笑,笑聲爽朗而豪放,他的臉上洋溢著喜悅和滿足之情。
隨後,他的目光落在鶯兒身上,帶著幾分好奇和期待,緩緩開口道:“鶯兒姑娘才情出眾,不知這首曲子可是你所作啊?”
鶯兒心中正苦惱著如何找到合適的機會說出這首曲子的出處,聽到李公公這麽一問,連忙說道:“奴家不才,這首樂曲並非出自於奴家之手。奴家也是偶然間聽到其他姐妹們演奏此曲,覺得甚是感人,便四處打聽,方才知曉這首曲子的出處。”
“哦?”李公公瞬間來了興趣,“那不知鶯兒姑娘能否告知這首曲子的出處啊?”
“大人問起,奴家自然是知無不言,可不知道這薦曲的功勞......”鶯兒大著膽子說出心中的想法,試探著李公公。
“哈哈,好說好說,若你舉薦有功,將這獎賞記於你名下也無不可!”李公公開懷大笑。
鶯兒聞聽此言,眼中閃過一絲欣喜之色,趕忙躬身行禮,聲音中更添了幾分感激之情:“多謝大人慷慨大方,此曲最初是由一位來自蘇州的青樓女子演奏而成,她更是憑借此曲一舉奪得去年蘇州花魁大賽的冠軍。而據說這首曲子卻並不是這位花魁娘子所做,而是另有其人!”
“哦?可否具體說來聽聽啊?”李公公饒有興致的說道。
“嗯,這首曲子奴家曆也是經周折方才得知這段背後的故事,據說這是蘇州一位樂女根據這位花魁娘子的親身經曆所做。我也是每次彈奏時,都仿佛能夠感受到那女子的深情厚意,感同身受。”鶯兒故意賣起關子,以便能夠成功引起李公公的注意。
鶯兒心中清楚得很,這首曲子本就是陸子岡所作,但為了能把話題引到肖瑾兒身上,她不得不對故事稍作修改,將作曲之人引到肖瑾兒身上去。
李公公聽聞之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和感慨:“哦?原來如此,世間竟有如此才情的女子,居然僅能根據一個故事就能作出如此絕美的樂曲。鶯兒姑娘,不知道你是否願意將這段故事講給咱家聽聽呢?”
李公公一聽說這首曲子背後藏著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便按捺不住好奇之心,急切地想要了解其中詳情。
畢竟身為閹人,他對男女之情並無太大興趣,隻是想知道這曲子背後的故事,好為自己在皇上麵前增添談資。
“這……奴家所知並不詳盡,若大人不嫌棄,奴家便鬥膽講講吧。如有不妥之處,還請大人見諒。”鶯兒柔聲說道。
“但說無妨,讓咱家也聽聽是怎麽樣的一個故事能讓人寫出如此傷感的樂曲!”李公公微笑著示意鶯兒說下去。
他心中想的是,不管你說的是怎樣的一個故事,隻要是我和皇上說起,那定是能將皇上感動的。
“唉……說起來,這也是我們這些青樓女子的命苦啊。這位蘇州花魁柳青青姑娘原本有一個心儀的書生意中人,他們兩人彼此相愛,情深意重。可是呢,這位書生要進京趕考,柳青青對他依然一往情深,不僅親自下廚照顧他的生活起居,還資助他入京趕考的費用。這書生也曾許下諾言,等他高中後一定會迴來為她贖身,並娶她為妻。然而,誰能料到,這書生入京後果真考中了進士,但他卻被京城的大戶人家的小姐相中,要招他為婿。於是,他便返迴蘇州,與青青姑娘解除婚約,甚至還索要當年送給青青姑娘的定情信物。青青姑娘一時想不開,便從這青樓的高處縱身跳下,企圖結束自己的生命。幸好有貴人及時相救,才得以保住一命。而那位作曲的才女聽說了這個故事後,深受觸動,有感而發地寫下了這首《癡情塚》,並將它贈予柳青青姑娘演奏。”
鶯兒緩緩的將故事的原委說了出來,其中隱去了陸子岡。
“哎呀,咱家平生最恨這等醃臢之人,你快告訴我這書生姓甚名誰,待我迴京必要稟告聖上,定要奪了他的進士之身。”李公公氣的臉色發白,狠狠的對著鶯兒問道。
鶯兒也是有些被嚇到,忙說道:“啊!奴家隻是聽說了這個故事,具體這書生叫什麽名字,奴家卻不知!”
“哼!罷了,罷了!”李公公無奈地搖了搖頭,“真是可惡至極!這樣的人竟然還能考中進士,真是天理難容!”
顧璘也連忙湊到李公公的身前說道:“公公,正事要緊,正事要緊!這故事且聽聽就好了!”
李公公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也罷,暫且先放過他一馬。不過,若是日後有機會,咱家定要將此事奏明聖上,不能讓這種無恥之徒得逞!”
“公公息怒,公公息怒!”眾人紛紛勸解道。
過了好一會兒,李公公才恢複了平靜。他轉頭看向鶯兒,眼中閃過一絲好奇,“鶯兒姑娘,那你可知這作曲之人現在何處嗎?”
李公公轉臉又微笑的問道,他對這位作曲者充滿了興趣。
鶯兒微微頷首,輕聲迴答道:“迴公公話,奴家曾聽聞這作曲者名叫肖瑾兒,乃是蘇州人士,是一位琴藝大師的孫女。至於他如今身在何處,這……公公,奴家可否悄悄地單獨告知與您啊!這等琴藝大師的孫女,我怕我說了,很多人知道了會要咒罵於我的,他們定會怪我害江南損失了一名才藝出眾的樂女!”
鶯兒怯生生地看著李公公,眼中滿是恐懼和擔憂。她知道,這個消息一旦公開,必將引起軒然大波,甚至可能讓很多喜歡音律的江浙人士對自己口誅筆伐。
李公公見此情形,心中不禁一動。他深知這件事情的嚴重性,如果真的因為鶯兒的一句話,讓這位才情出眾的女子被選入宮中,那無疑是對江南地區的一大損失。
於是,他溫和地安慰道:“鶯兒姑娘,不必擔心。本宮隻是想了解一下這位才女的情況而已,並不會告訴別人是你告訴了我她的消息。不過,既然你如此謹慎,那便悄悄告訴我吧。”
聽到這話,鶯兒心中稍稍安定下來,但仍有些猶豫。她小心翼翼地問道:“公公,您能保證不會告訴其他人嗎?”
李公公微微一笑,拍了拍胸脯,自信滿滿地迴答道:“放心,本宮向來說話算話,絕對不會將此事泄露半句。”
得到李公公的承諾,鶯兒終於放下心來。
她感激地看了李公公一眼,然後湊到他耳邊,輕聲細語道:“多謝大人體諒。其實,作曲之人就是賦閑在家的琴藝大師肖鸞肖大家的嫡孫女——肖瑾兒姑娘,如今他們二人都在蘇州太倉。”
說完,鶯兒如釋重負地舒了一口氣。
李公公聽完鶯兒的話,微微皺起眉頭,陷入沉思之中。他想起那位才華橫溢、名震江南的琴藝大師肖鸞,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敬佩之情,口中還小聲的嘀咕了一句:“原來是他啊!”
同時,對於肖鸞的嫡孫女肖瑾兒,他也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片刻之後,李公公抬起頭來,目光堅定地看向遠方,仿佛已經做出了某個重要決定。
他暗暗琢磨著,一定要找個合適的機會,親自去見見這位傳聞中的肖瑾兒姑娘,看看她是否真的如同傳說中那樣才華橫溢。
片刻後,李公公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輕聲說道:“原來如此,此女的確有著非凡的樂曲天賦。你今日不僅獻上了如此動人的曲子,還讓我聽到了這樣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告知了我這位才女的下落,實在是大功一件啊。”
鶯兒聽聞李公公所言,心中不禁一喜,連忙陪著笑臉說道:“公公真是折煞奴家了,這都是奴家該做的,能夠為皇上和大人分憂解勞,是奴家的榮幸啊!”說完,鶯兒還不忘向李公公福身行禮,表示自己的敬意。
李公公見狀,滿意地點點頭,笑著對鶯兒說:“哈哈!好,很好,咱家既然答應給你的獎賞就一定會兌現。待我去尋那肖瑾兒一趟,迴頭定會安排人將賞賜交予你手。”
鶯兒聽了這話,心中暗喜,趕忙謝恩:“奴家多謝公公!”隨後又向李公公行了個禮。
雖然她心中也有些忐忑,但對於李公公承諾的獎賞來說,她也不得不做這個惡人了。
畢竟,在她看來,沒有什麽比自己的幸福更重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