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陝西再定 我心飛翔
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 作者:東方不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原城拿下,金州軍迅速鞏固勝利果實,加快接收各地州縣區域,基本上是所到區域,清軍紛紛投降。其實周邊縣城也不是清軍,而投降了清軍的明軍和順軍,除了剃發,別的沒有什麽區域,誰厲害誰來了都能管他們。
顧翁趙薑山西四大巨頭很快召開了會議,會議基本決定了下一步的方向。
會議決定,趙世興仍擔任大明官封的山西巡撫,管轄山西全境,但是為了安撫薑鑲,朔州大同宣化仍然薑鑲管轄,守好山西的北大門,賦予薑鑲管轄所有權。
顧翁二部雖然打下了太原,但是他們的最終目標不是山西,而是山西,接下來他們就要接管榆林,去陝西做他們的事情了!翁顧各帶二萬人出山西奔赴榆林,趙世興的榆林軍也交由顧翁二人管轄,這樣下來,山西還有金州軍八萬人,加上薑鑲的四萬人,山西的反清勢力達到十二萬人!
山西的消息很快傳遍華夏大地,清廷十分震驚,但是多爾袞早有預料,卻沒有太多過激的反應。
南明舟山的弘光聽聞消息,也是傻了眼,看來押寶錯了,早知道,鐵打的跟著金州軍混,也不至於丟了南京!
湖南的順軍和四川的西軍也是傻眼了,這樣下去,他們十輩子打不迴去老家了!這金州軍天生就是清廷的克星,沒有他們不能去的地方。
金州方麵自然也是很快收到了信息,安達兒也迴來了,豪格馬上組織金州政務機構開會,因為他知道目前山西最需要的是什麽。
“胡錫,安達兒,黃業沁,我剛才提到的準備工作,你們覺得要多久才可以實施?”豪格向三人問道,由於核心人物派出去不少,所以現在隻剩下三人了!
“王爺,我金州學堂學生還有各大的工廠技術的人手目前還是很充足,挑出三百人,一天就可以!”胡錫道。
“王爺,後勤物資我們現在也有了辦法,可以將整件化整為零,分批散開運到山西問題不大,也不擔心泄密問題!”黃業沁道。
“王爺,從金州調赦一部分官員也不是難事,但是要將他們快速而又安全的運送到山西,並不容易,我準備去一趟山東,挑選特戰軍的優秀人才參與護送!”安達兒道。
“各位,你們就按自己的思路,快速操作此事,目前我們金州山東與山西並不相連,所以有很多障礙,但是我們一定要克服,山西取得來之不易,一定要盡全力保護它,把它培養成參天大樹,在清廷的頭上樹上一把長劍!”豪格道。
山西的局勢對清廷全局影響很大,經過多爾袞調整,福建廣東需要保持維穩就可以了,吳三桂正在雲貴鏖戰也抽不出來,鼇拜也在山東困得無法脫身,所以隻能從江南抽兵了。阿濟格坐鎮江南,但是劉良佐與高元爵部卻可以調迴來,於是阿濟格調集十二萬兵馬由二人揮師北上北直隸,一定要護好清廷的腎啊!
雖然金州軍舍近求遠,山東墨跡,但是快速拿下山西,說明金州軍很明顯的想法,通過戰略迂迴,早往中間的中原與河北地帶也是誌在必得。如果讓金州軍的這個策略成功,那清廷的腰就斷了,還玩個屁啊!
清軍把這十二萬兵馬布局在曹州,廣平府,以及真定府,每地三萬人。這三處兵馬的增加,主要是防止金州軍從山東方麵過河進入河北快速進入山西。
但是這又怎麽能阻擋住金州軍螞蟻搬家的速度,不到一個多月時間,金州軍還是有見縫插針,向山西運送了一千多名人才和官員,同時化妝後的山東二部由黃得功親自率領的一萬人馬也分小股進入山西。
趙世興快速動作,以太原為中心進政權鞏固,大力安撫民心,特別是在土地和人才選拔上下了大功夫,既給農民分配土地,也給學子一個入仕的機會,山西很快就穩定下來。
山西不缺煤,也不缺鐵,那麽製造鋼鐵就不是問題,加上金州的人才也來了,鋼鐵廠很快就建立 起來,不光為自己打造兵器,生活用品,也大量出口賣與其它各地,附帶著其它產業也發展起來,慢慢居然吸引河北、北直隸的民眾到山西發展。山西由金州軍進入之前的不到二百萬人,兩個月時間就吸收了近六十萬周邊的民眾人口。人口的加入,不光增加了勞動力,也增加各種資源的利用開發,山西工作的進展速度很快,不光自力更生,還能哺及進入陝西的翁顧黃三部。
馬上臨近年關,金州軍雖然沒有進行大的戰略行動,但是清廷已經是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江南阿濟格抽走了十二萬兵馬後,江南的明軍似乎有反攻的節奏,雖然也沒有進行大的反攻,但是讓江南江北還有二淮的清軍壓力很大,因為清軍在地理上處於被包圍狀態,而且最近弘光帝已經在鎮海上岸,修建臨時行宮,這也慢慢的讓南明殘存的區域民眾心理開始安定。
清廷山東的局勢並沒有變化,雖然山東金州軍做出了嚇人的攻勢,但是沒有太多實質性的進展,最要命的是鼇拜的態度,自從八月份到了山東厲兵秣馬動作挺大,就是不與金州軍發生大規模的衝突,這就有些令人玩味道了。
多爾袞可是一再催促,但是鼇拜以暫時不適合反攻,他要守住地盤伺機而動,迴複清廷,清廷一下子也無計可施,實在沒有辦法又派出了山東老牌將領劉澤清去督戰。
諾大的清廷,現在居然麵臨無人可用的情況!當然也不是真的沒有人可用,而是清廷最精銳的正黃正白都在北京守城,不到最後關頭,還不能用他們。清廷目前隻有一個目的守住基本盤,時至今日,對於多爾袞來說,他還有一點自信,那就是一旦清軍和金州軍對上,在平原野戰,他的勝麵兒還是比較大的。守在山窩窩裏,能有多大出息!
從這方麵來說,清廷對陝西有某種意義上也是放棄了,隻要河南擋住金州軍西進,也無所謂。
年後,西北的二月天還很冷,但是金州軍開始南下了。從去年八月份開始,陝西的民變就沒有停過,當然金州軍在背後做的努力也不少,不光給武器,還培訓作戰方法,在義軍的星星之炎為變成燎原之事態之時,孟喬芳毫不猶豫的把主要兵力收縮到主要城市,西安,銅川,商洛,寶雞,渭南,他也是要過住基本麵,當然在他的內心還不太想信清廷會徹底把陝西給丟了不要了!真的不要了,那他還不會投降,就靠著他這五萬多兵馬還不一定是金州軍的大將。
金州軍從榆林南下,經過整編,除了留守榆林的二萬人馬防備河套的蒙古人,剩下還有六萬兵馬,翁之琪顧炎武黃得功各率二萬人。大致的戰略是,由黃得功率部直接由榆林西進,主攻寧夏和甘肅,顧翁二部一起南下,到達延安後,兵分兩路,一路目標延安-洛川-銅川-西安,一路由延長-宜川-黃龍-大荔-渭南,兩路人馬再合圍西安。同時留在山西的特戰軍也調集精幹待在澤州,待機隨時對陝西南征軍支援。
由於陝西的殘留清軍主力全部收縮在主要城區,各縣基本上沒什麽留守兵力,金州軍南下,眾多義軍響應,基本上兵不刃血就拿下了幾乎所有的縣城。隨後從山西而來的金州行政人員馬上對那下區域,進行接收管理,比山西消化起來還要快。
當顧炎武率部兵臨銅川城下的時候,銅川守將楊文魁決定先打一仗,不管輸贏,這樣在對手心中還是有尊嚴的,什麽都不做就投降,敵人會把他們當狗屎一樣。
當李文魁親自率領五千精騎衝出城外時,欲主動尋求作戰,但是城外的金州軍理都不理他,自顧自的挖戰壕。
什麽意思,看不起我嗎?楊文魁不由得有些生氣,咱們對著衝衝陣不行嗎?不衝,我就逼你們衝。於是楊文魁一聲令下,五千騎兵地動山搖的朝金州軍陣地衝來,金州軍反應很快,軍士快速藏進戰壕。這就讓楊文魁更生氣了,金州軍不就是一幫縮頭烏龜嗎?真是想不明白,這樣的軍隊能讓清軍怕成什麽了!
但是楊文魁的騎兵衝到戰壕邊的時候,發現金州軍太壞,把戰壕挖這麽深這麽寬,搞的他們有些騎兵沒有及時收到韁繩,直接掉進戰壕裏,被金州軍一擁而上給捅死或者俘虜!
“放箭,放箭!”楊文魁大聲喊到,清軍立馬快速放箭,但是戰壕後麵還有不少的環形陣地劈劈啪啪的開起了燧發槍,大量的清軍應聲而倒,經過短暫的相持後,清軍退了。清軍放箭對金州軍的殺傷有限,但是金州軍火槍卻是隨時能奪走他們的性命,誰也不會站在這裏等死。
楊文魁迴到城中後,便閉門不出,也不派人求援,因為孟喬芳給他的指令是待機而動,不會支援。但是就這麽投降也不太像話,楊文魁決定再耗幾天,磨磨金州軍的銳氣。
結果第二天,楊文魁就看到有少義軍紛紛趕來相助金州軍,一波又一波,怕不下有萬人之多。不過楊文魁並不著急,金州軍還沒有開始攻城呢,攻城再努力抗擊抗擊,這又是投降資本。
但是第三天早上,楊文魁還沒有起床,就聽到銅川北門處傳來一聲巨響,一朵蘑菇雲衝天而起。
“不好,敵軍要攻城了,快,馬上通知守城各部將,全力守住城池!”楊文魁馬上讓親兵去通知。
等楊文魁全身披掛好,剛剛出了帥府,就有親兵來報,金州軍已經進了城,正在和城內守軍作戰。
“什麽?金州軍不攻城,怎麽進來的?”楊文魁在馬上呆住了,不解的問親兵。
“報告將軍,金州軍直接把我們北門給炸沒了,前鋒已經衝進來了!”親兵大叫道。
“誰在守城,怎麽會讓金州軍靠近城門了都不知道!”楊文魁歎氣道,“算了,準備準備投降吧!”
楊文魁都懶得跑了,即便是逃到西安也撈不到好,還不如就地投降。
銅川城內經過半日激戰,基本平定,因為金州軍中有一部分參加過激烈的太原巷戰,經驗豐富,通過分股阻擊,占領至高點狙擊等多種辦法,迅速的控製了銅川城內。銅川清軍本身就是抵抗意誌不是很強,不願意拚命,後麵得到主帥已經投降的消息,也就順水推舟的投降了。
銅川已下,既然楊文魁已降,那就帶隊吧,不下三天,三原,涇陽也在楊文魁的勸說下,守將直接出城投降,這樣就隔著一條渭河就到了西安!
另外一路人馬由翁之琪帶領,雖然沿途的縣城較多,但是義軍更多,所以拿下縣城更是不費吹灰之力。
翁之琪拿下大荔之後,決定兵力二路,一路由自己親率去攻華陰和潼關,一路由楊達遠率一萬人向渭南挺進。翁之琪一路衝殺,華陰自然不敵投降,但是在潼關,翁之琪就遭受了阻力。
潼關城拿下了,但是潼關關隘卻是遲遲不下,原因是這潼關可以兩麵阻敵,一麵是黃河,一麵是大山。潼關內清軍嚴守不出,金州軍嚐試攻城,潼關關隘還有重炮坐鎮,雖然數量不多,但是收效甚微,還損兵折將。沒有重炮幫忙,這關隘不要說十天半天,三個月也不一定拿得下來。
就在翁之琪煩惱之際,山西特戰軍來了,山西特戰軍潛入關隘,用轟天雷、閃光彈以及煙幕彈的輪番攻擊,金州軍最後衝進潼關關隘,至此,陝西的東大門到手,這就意味著陝西已經徹底失去了清廷的控製,當然清廷進入陝西還有其它像商洛和漢中通道,但是核心的地帶沒有了,其它區域也是搖搖欲墜。
翁之琪留下一部留守潼關,再帶著主力,揮師西進。
翁顧二人終於在西安城下會師了。
顧炎武渡過渭河,翁之琪渡過灞河,孟喬芳並沒有過多防禦,不斷的兵力收縮進西安城。時至今日,他通過多種渠道發往北京的求救信,並沒有得到一個迴複。鳳翔扶風軍也沒有派人過來增援,大家都在看,把壓力一下子給到了孟喬芳。
孟喬芳最終決定派人和金州軍議和,就算投降也是有條件的。
但是孟喬芳的姿態有些高了,他自持是陝西巡撫,就算投降級別也不能太低。
顧翁二部在西安城下待了幾天了,這談判也談的有些久了,主要是孟喬芳的條件太多了!
顧翁二人決定還給西安一點兒顏色看看,當然拒絕與孟喬芳進行談判,開始逼近西安城。孟喬芳一看,這不行啊,談不攏還是戰場上說話,那就試試吧,反正自己手裏的兵馬現在還有近三萬人。
金州軍對西安城進行了試探性的攻擊,西安城的紅衣大炮還是有的,但是金州軍隻是試探性進攻,攻城人散的到處都是,然後又不靠近攻擊,這讓守城的清軍有力使不上,雙方打了半天,基本上損傷都很小!
對於金州軍來說,西安城畢竟是座大城,比太原城還要雄壯,城內如果進行巷戰,肯定也是損失慘重,但是又不能不對西安城守軍進行威懾。
是夜,翁顧以及殷廷輅等一眾將領聚集開會,最後殷廷輅提出了方案,由特戰軍去炸毀西安城的重炮,再由工兵去爆破西安的北門和東門,但是並不進城攻擊,看西安軍的反應,如果決一死戰,那金州軍也必須接著,如果孟令芳逃跑了,隨他,接著揍就是。
翌日,天一亮,西安城城頭的重炮和二個城門同時起爆,巨大的動靜可把孟令芳嚇壞了,第一反應是就金州軍進城了,第二反應就是要逃跑了。
結果金州軍並沒有進城,西安城防清軍有一部分開始從西門出逃了,馬上引起連鎖效應,大量的清軍開始西逃,孟喬芳擋都沒擋得住,最後無奈也跟著一起跑了,太快了吧,都不給個機會再談談!
西安城下!
金州軍排列整齊,一隊隊向城內挺進,不少義軍也跟著一起興奮的進城。
三月初一,唐甄和安亦兒到了,隨之而來的大量隨從人員也到了,西安城進入了新的階段。山東 二部的主力五萬人大部分已經進入陝西,加之現在收攏的陝西義軍,以及參軍的,已經近十萬人了。雖然沒有重型裝備,但是對於西部作戰影響並不大太。
緊接著,唐甄拿出一張官憑,大明的官憑,名字已經填寫好。唐甄任陝西巡撫,主政,金州軍務安排由安亦兒負責。
翁顧二人隻是稍稍休整了一下,又馬上下一站了。黃得功雖然進展比較快,已經拿下銀川,打到了中衛,但是孤軍深入,實在不放心。而且孟令芳逃到了關中,勢力還不小,不能養虎為患,所以除寇必淨。
但是陝西卻是牢牢的控在了金州軍的手中,對此清廷反應不大,似乎一切都在預料之中,還在個勁的加大河南河北的防守,調集更多的軍隊放在華北平原上。但是目前金州軍與清廷的最後一個焦灼點,山東問題卻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拖下去了。雖然山東目前清軍還占據著從兗州到濟南,曹州到德州一線重地,還有華北的大量清軍策應,但是其它區域完全失控。
顧翁趙薑山西四大巨頭很快召開了會議,會議基本決定了下一步的方向。
會議決定,趙世興仍擔任大明官封的山西巡撫,管轄山西全境,但是為了安撫薑鑲,朔州大同宣化仍然薑鑲管轄,守好山西的北大門,賦予薑鑲管轄所有權。
顧翁二部雖然打下了太原,但是他們的最終目標不是山西,而是山西,接下來他們就要接管榆林,去陝西做他們的事情了!翁顧各帶二萬人出山西奔赴榆林,趙世興的榆林軍也交由顧翁二人管轄,這樣下來,山西還有金州軍八萬人,加上薑鑲的四萬人,山西的反清勢力達到十二萬人!
山西的消息很快傳遍華夏大地,清廷十分震驚,但是多爾袞早有預料,卻沒有太多過激的反應。
南明舟山的弘光聽聞消息,也是傻了眼,看來押寶錯了,早知道,鐵打的跟著金州軍混,也不至於丟了南京!
湖南的順軍和四川的西軍也是傻眼了,這樣下去,他們十輩子打不迴去老家了!這金州軍天生就是清廷的克星,沒有他們不能去的地方。
金州方麵自然也是很快收到了信息,安達兒也迴來了,豪格馬上組織金州政務機構開會,因為他知道目前山西最需要的是什麽。
“胡錫,安達兒,黃業沁,我剛才提到的準備工作,你們覺得要多久才可以實施?”豪格向三人問道,由於核心人物派出去不少,所以現在隻剩下三人了!
“王爺,我金州學堂學生還有各大的工廠技術的人手目前還是很充足,挑出三百人,一天就可以!”胡錫道。
“王爺,後勤物資我們現在也有了辦法,可以將整件化整為零,分批散開運到山西問題不大,也不擔心泄密問題!”黃業沁道。
“王爺,從金州調赦一部分官員也不是難事,但是要將他們快速而又安全的運送到山西,並不容易,我準備去一趟山東,挑選特戰軍的優秀人才參與護送!”安達兒道。
“各位,你們就按自己的思路,快速操作此事,目前我們金州山東與山西並不相連,所以有很多障礙,但是我們一定要克服,山西取得來之不易,一定要盡全力保護它,把它培養成參天大樹,在清廷的頭上樹上一把長劍!”豪格道。
山西的局勢對清廷全局影響很大,經過多爾袞調整,福建廣東需要保持維穩就可以了,吳三桂正在雲貴鏖戰也抽不出來,鼇拜也在山東困得無法脫身,所以隻能從江南抽兵了。阿濟格坐鎮江南,但是劉良佐與高元爵部卻可以調迴來,於是阿濟格調集十二萬兵馬由二人揮師北上北直隸,一定要護好清廷的腎啊!
雖然金州軍舍近求遠,山東墨跡,但是快速拿下山西,說明金州軍很明顯的想法,通過戰略迂迴,早往中間的中原與河北地帶也是誌在必得。如果讓金州軍的這個策略成功,那清廷的腰就斷了,還玩個屁啊!
清軍把這十二萬兵馬布局在曹州,廣平府,以及真定府,每地三萬人。這三處兵馬的增加,主要是防止金州軍從山東方麵過河進入河北快速進入山西。
但是這又怎麽能阻擋住金州軍螞蟻搬家的速度,不到一個多月時間,金州軍還是有見縫插針,向山西運送了一千多名人才和官員,同時化妝後的山東二部由黃得功親自率領的一萬人馬也分小股進入山西。
趙世興快速動作,以太原為中心進政權鞏固,大力安撫民心,特別是在土地和人才選拔上下了大功夫,既給農民分配土地,也給學子一個入仕的機會,山西很快就穩定下來。
山西不缺煤,也不缺鐵,那麽製造鋼鐵就不是問題,加上金州的人才也來了,鋼鐵廠很快就建立 起來,不光為自己打造兵器,生活用品,也大量出口賣與其它各地,附帶著其它產業也發展起來,慢慢居然吸引河北、北直隸的民眾到山西發展。山西由金州軍進入之前的不到二百萬人,兩個月時間就吸收了近六十萬周邊的民眾人口。人口的加入,不光增加了勞動力,也增加各種資源的利用開發,山西工作的進展速度很快,不光自力更生,還能哺及進入陝西的翁顧黃三部。
馬上臨近年關,金州軍雖然沒有進行大的戰略行動,但是清廷已經是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江南阿濟格抽走了十二萬兵馬後,江南的明軍似乎有反攻的節奏,雖然也沒有進行大的反攻,但是讓江南江北還有二淮的清軍壓力很大,因為清軍在地理上處於被包圍狀態,而且最近弘光帝已經在鎮海上岸,修建臨時行宮,這也慢慢的讓南明殘存的區域民眾心理開始安定。
清廷山東的局勢並沒有變化,雖然山東金州軍做出了嚇人的攻勢,但是沒有太多實質性的進展,最要命的是鼇拜的態度,自從八月份到了山東厲兵秣馬動作挺大,就是不與金州軍發生大規模的衝突,這就有些令人玩味道了。
多爾袞可是一再催促,但是鼇拜以暫時不適合反攻,他要守住地盤伺機而動,迴複清廷,清廷一下子也無計可施,實在沒有辦法又派出了山東老牌將領劉澤清去督戰。
諾大的清廷,現在居然麵臨無人可用的情況!當然也不是真的沒有人可用,而是清廷最精銳的正黃正白都在北京守城,不到最後關頭,還不能用他們。清廷目前隻有一個目的守住基本盤,時至今日,對於多爾袞來說,他還有一點自信,那就是一旦清軍和金州軍對上,在平原野戰,他的勝麵兒還是比較大的。守在山窩窩裏,能有多大出息!
從這方麵來說,清廷對陝西有某種意義上也是放棄了,隻要河南擋住金州軍西進,也無所謂。
年後,西北的二月天還很冷,但是金州軍開始南下了。從去年八月份開始,陝西的民變就沒有停過,當然金州軍在背後做的努力也不少,不光給武器,還培訓作戰方法,在義軍的星星之炎為變成燎原之事態之時,孟喬芳毫不猶豫的把主要兵力收縮到主要城市,西安,銅川,商洛,寶雞,渭南,他也是要過住基本麵,當然在他的內心還不太想信清廷會徹底把陝西給丟了不要了!真的不要了,那他還不會投降,就靠著他這五萬多兵馬還不一定是金州軍的大將。
金州軍從榆林南下,經過整編,除了留守榆林的二萬人馬防備河套的蒙古人,剩下還有六萬兵馬,翁之琪顧炎武黃得功各率二萬人。大致的戰略是,由黃得功率部直接由榆林西進,主攻寧夏和甘肅,顧翁二部一起南下,到達延安後,兵分兩路,一路目標延安-洛川-銅川-西安,一路由延長-宜川-黃龍-大荔-渭南,兩路人馬再合圍西安。同時留在山西的特戰軍也調集精幹待在澤州,待機隨時對陝西南征軍支援。
由於陝西的殘留清軍主力全部收縮在主要城區,各縣基本上沒什麽留守兵力,金州軍南下,眾多義軍響應,基本上兵不刃血就拿下了幾乎所有的縣城。隨後從山西而來的金州行政人員馬上對那下區域,進行接收管理,比山西消化起來還要快。
當顧炎武率部兵臨銅川城下的時候,銅川守將楊文魁決定先打一仗,不管輸贏,這樣在對手心中還是有尊嚴的,什麽都不做就投降,敵人會把他們當狗屎一樣。
當李文魁親自率領五千精騎衝出城外時,欲主動尋求作戰,但是城外的金州軍理都不理他,自顧自的挖戰壕。
什麽意思,看不起我嗎?楊文魁不由得有些生氣,咱們對著衝衝陣不行嗎?不衝,我就逼你們衝。於是楊文魁一聲令下,五千騎兵地動山搖的朝金州軍陣地衝來,金州軍反應很快,軍士快速藏進戰壕。這就讓楊文魁更生氣了,金州軍不就是一幫縮頭烏龜嗎?真是想不明白,這樣的軍隊能讓清軍怕成什麽了!
但是楊文魁的騎兵衝到戰壕邊的時候,發現金州軍太壞,把戰壕挖這麽深這麽寬,搞的他們有些騎兵沒有及時收到韁繩,直接掉進戰壕裏,被金州軍一擁而上給捅死或者俘虜!
“放箭,放箭!”楊文魁大聲喊到,清軍立馬快速放箭,但是戰壕後麵還有不少的環形陣地劈劈啪啪的開起了燧發槍,大量的清軍應聲而倒,經過短暫的相持後,清軍退了。清軍放箭對金州軍的殺傷有限,但是金州軍火槍卻是隨時能奪走他們的性命,誰也不會站在這裏等死。
楊文魁迴到城中後,便閉門不出,也不派人求援,因為孟喬芳給他的指令是待機而動,不會支援。但是就這麽投降也不太像話,楊文魁決定再耗幾天,磨磨金州軍的銳氣。
結果第二天,楊文魁就看到有少義軍紛紛趕來相助金州軍,一波又一波,怕不下有萬人之多。不過楊文魁並不著急,金州軍還沒有開始攻城呢,攻城再努力抗擊抗擊,這又是投降資本。
但是第三天早上,楊文魁還沒有起床,就聽到銅川北門處傳來一聲巨響,一朵蘑菇雲衝天而起。
“不好,敵軍要攻城了,快,馬上通知守城各部將,全力守住城池!”楊文魁馬上讓親兵去通知。
等楊文魁全身披掛好,剛剛出了帥府,就有親兵來報,金州軍已經進了城,正在和城內守軍作戰。
“什麽?金州軍不攻城,怎麽進來的?”楊文魁在馬上呆住了,不解的問親兵。
“報告將軍,金州軍直接把我們北門給炸沒了,前鋒已經衝進來了!”親兵大叫道。
“誰在守城,怎麽會讓金州軍靠近城門了都不知道!”楊文魁歎氣道,“算了,準備準備投降吧!”
楊文魁都懶得跑了,即便是逃到西安也撈不到好,還不如就地投降。
銅川城內經過半日激戰,基本平定,因為金州軍中有一部分參加過激烈的太原巷戰,經驗豐富,通過分股阻擊,占領至高點狙擊等多種辦法,迅速的控製了銅川城內。銅川清軍本身就是抵抗意誌不是很強,不願意拚命,後麵得到主帥已經投降的消息,也就順水推舟的投降了。
銅川已下,既然楊文魁已降,那就帶隊吧,不下三天,三原,涇陽也在楊文魁的勸說下,守將直接出城投降,這樣就隔著一條渭河就到了西安!
另外一路人馬由翁之琪帶領,雖然沿途的縣城較多,但是義軍更多,所以拿下縣城更是不費吹灰之力。
翁之琪拿下大荔之後,決定兵力二路,一路由自己親率去攻華陰和潼關,一路由楊達遠率一萬人向渭南挺進。翁之琪一路衝殺,華陰自然不敵投降,但是在潼關,翁之琪就遭受了阻力。
潼關城拿下了,但是潼關關隘卻是遲遲不下,原因是這潼關可以兩麵阻敵,一麵是黃河,一麵是大山。潼關內清軍嚴守不出,金州軍嚐試攻城,潼關關隘還有重炮坐鎮,雖然數量不多,但是收效甚微,還損兵折將。沒有重炮幫忙,這關隘不要說十天半天,三個月也不一定拿得下來。
就在翁之琪煩惱之際,山西特戰軍來了,山西特戰軍潛入關隘,用轟天雷、閃光彈以及煙幕彈的輪番攻擊,金州軍最後衝進潼關關隘,至此,陝西的東大門到手,這就意味著陝西已經徹底失去了清廷的控製,當然清廷進入陝西還有其它像商洛和漢中通道,但是核心的地帶沒有了,其它區域也是搖搖欲墜。
翁之琪留下一部留守潼關,再帶著主力,揮師西進。
翁顧二人終於在西安城下會師了。
顧炎武渡過渭河,翁之琪渡過灞河,孟喬芳並沒有過多防禦,不斷的兵力收縮進西安城。時至今日,他通過多種渠道發往北京的求救信,並沒有得到一個迴複。鳳翔扶風軍也沒有派人過來增援,大家都在看,把壓力一下子給到了孟喬芳。
孟喬芳最終決定派人和金州軍議和,就算投降也是有條件的。
但是孟喬芳的姿態有些高了,他自持是陝西巡撫,就算投降級別也不能太低。
顧翁二部在西安城下待了幾天了,這談判也談的有些久了,主要是孟喬芳的條件太多了!
顧翁二人決定還給西安一點兒顏色看看,當然拒絕與孟喬芳進行談判,開始逼近西安城。孟喬芳一看,這不行啊,談不攏還是戰場上說話,那就試試吧,反正自己手裏的兵馬現在還有近三萬人。
金州軍對西安城進行了試探性的攻擊,西安城的紅衣大炮還是有的,但是金州軍隻是試探性進攻,攻城人散的到處都是,然後又不靠近攻擊,這讓守城的清軍有力使不上,雙方打了半天,基本上損傷都很小!
對於金州軍來說,西安城畢竟是座大城,比太原城還要雄壯,城內如果進行巷戰,肯定也是損失慘重,但是又不能不對西安城守軍進行威懾。
是夜,翁顧以及殷廷輅等一眾將領聚集開會,最後殷廷輅提出了方案,由特戰軍去炸毀西安城的重炮,再由工兵去爆破西安的北門和東門,但是並不進城攻擊,看西安軍的反應,如果決一死戰,那金州軍也必須接著,如果孟令芳逃跑了,隨他,接著揍就是。
翌日,天一亮,西安城城頭的重炮和二個城門同時起爆,巨大的動靜可把孟令芳嚇壞了,第一反應是就金州軍進城了,第二反應就是要逃跑了。
結果金州軍並沒有進城,西安城防清軍有一部分開始從西門出逃了,馬上引起連鎖效應,大量的清軍開始西逃,孟喬芳擋都沒擋得住,最後無奈也跟著一起跑了,太快了吧,都不給個機會再談談!
西安城下!
金州軍排列整齊,一隊隊向城內挺進,不少義軍也跟著一起興奮的進城。
三月初一,唐甄和安亦兒到了,隨之而來的大量隨從人員也到了,西安城進入了新的階段。山東 二部的主力五萬人大部分已經進入陝西,加之現在收攏的陝西義軍,以及參軍的,已經近十萬人了。雖然沒有重型裝備,但是對於西部作戰影響並不大太。
緊接著,唐甄拿出一張官憑,大明的官憑,名字已經填寫好。唐甄任陝西巡撫,主政,金州軍務安排由安亦兒負責。
翁顧二人隻是稍稍休整了一下,又馬上下一站了。黃得功雖然進展比較快,已經拿下銀川,打到了中衛,但是孤軍深入,實在不放心。而且孟令芳逃到了關中,勢力還不小,不能養虎為患,所以除寇必淨。
但是陝西卻是牢牢的控在了金州軍的手中,對此清廷反應不大,似乎一切都在預料之中,還在個勁的加大河南河北的防守,調集更多的軍隊放在華北平原上。但是目前金州軍與清廷的最後一個焦灼點,山東問題卻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拖下去了。雖然山東目前清軍還占據著從兗州到濟南,曹州到德州一線重地,還有華北的大量清軍策應,但是其它區域完全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