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譚猛地從臥榻上坐起身,大口喘著粗氣,仿若剛從一場溺水般的噩夢中掙脫。


    帳內昏暗,唯有搖曳燭火映出他額間細密汗珠,半晌,他才緩過神來,意識到自己竟迴到了這風雲詭譎的漢末。


    “來人!”


    袁譚嗓音沙啞,透著幾分初醒的幹澀與急切。


    親衛匆匆入帳,單膝跪地:“公子有何吩咐?”


    “此刻軍中情形怎樣?父親可有最新軍令?”袁譚急切問道。


    “主公正全力備戰官渡,大軍糧草輜重源源不斷運往前沿,諸將枕戈待旦,皆盼與曹賊一決雌雄,士氣高昂。”親衛如實稟報。


    袁譚心下暗忖,官渡之戰,袁家命運轉折關鍵,絕不能重蹈覆轍。當下首要,是摸清狀況,尋機破局。“速去請審配先生。”審配剛正忠直,雖有些固執,卻對袁家死心塌地,是關鍵謀士。


    不多時,審配大步邁入,拱手行禮:“大公子急召,所為何事?”


    袁譚起身相迎,親執酒壺斟滿一杯奉上:“先生,我軍對峙官渡,曹操狡詐,其軍精銳,非強攻可破。父親似欲速戰,我憂有失。先生深謀遠慮,可有良策勸諫?”


    審配蹙眉,接過酒盞輕抿:“大公子所言甚是。曹操據守官渡,壁壘森嚴,強攻必損兵折將。依我之見,可利用我軍兵力優勢,分兵多路,擾其側翼,令曹軍疲於奔命,再尋其破綻致命一擊。”


    袁譚沉思片刻,點頭道:“先生此計大方向不錯,隻是分兵需謹慎,將領調配、路線規劃皆要周全。顏良、文醜勇冠三軍,可引一軍正麵佯攻,牽製曹操主力目光;張合、高覽統兵襲擾側翼,機動性強,或能建功。先生以為如何?”


    審配撚須思量:“大公子安排頗為妥當,顏良、文醜震懾力足,能引曹軍重兵應對;張合、高覽有勇有謀,擾襲之事定不辱命。待老臣與主公詳商,盡早部署。”


    審配離去後,袁譚獨坐帳中,深知內部矛盾棘手。田豐囚於獄中,沮授諫言難進,謀士間派係林立,若不齊心,縱有妙計也難施。


    次日,袁譚親赴各營,鼓舞士氣。士兵見大公子親臨,皆振奮高唿。至張合營帳,袁譚屏退左右:“儁乂將軍,此番側翼襲擾,任務艱巨,曹操必設伏應對,你可有勝算?”


    張合抱拳:“蒙公子信任,合定當全力以赴。隻是曹軍詭計多端,還望公子明示要點。”


    袁譚取出一份密圖,攤開道:“將軍瞧,此處山穀隱蔽,曹軍或有疏忽,可潛行穿過突襲其後;這幾段河道狹窄,設伏易守難攻,行軍需速戰速決,莫要戀戰。遇強阻即尋友軍會合,保存實力。”


    張合細觀地圖,眼中滿是欽佩:“大公子思慮如此縝密,有此圖助力,合勝算大增。”


    而後袁譚又往沮授營帳。沮授因直諫遭冷遇,可袁譚清楚其才堪大用。“公與先生,譚知您一心為袁家,今戰局膠著,望先生不吝賜教。”袁譚恭敬行禮。


    沮授起身還禮,長歎:“大公子,曹軍以逸待勞,我軍糧草消耗過快,不宜久拖。主公強攻之策風險極大,當速調整。聽聞已謀分兵擾襲,此計雖好,然後勤保障、各軍協同至關重要,稍有差池便滿盤皆輸。”


    袁譚深以為然:“先生所言極是。我已叮囑加強糧草護衛,各軍配好信鴿,確保聯絡通暢,及時應變。還請先生坐鎮中軍,統籌調度,以防萬一。”


    沮授微微頷首:“既大公子信得過,沮授必肝腦塗地。”


    數日後,袁紹大軍依計而動。顏良、文醜率前部鼓噪衝鋒,曹軍主力迅速迎擊,雙方殺聲震天。與此同時,張合、高覽率輕騎依圖奔襲側翼,巧妙避開多處暗哨。


    但曹操豈是易與之輩,側翼早備強伏。張合軍剛現,曹軍蜂擁而出。張合見狀,高唿:“按公子令,穩守突圍!”曹軍本以為甕中捉鱉,卻遇頑強抵抗,張合靈活指揮,高覽找準時機強攻薄弱處,撕開缺口,率部成功脫身,雖未大破曹軍,卻攪得敵軍後方雞飛狗跳,極大緩解正麵壓力。


    正麵戰場,顏良、文醜佯裝敗退,未中曹軍圈套。待張合捷報至,袁軍士氣大振,全麵壓上。曹操見側翼受創,後方不穩,無奈收縮防線,堅守營壘,袁軍首戰小勝。


    袁譚望著退兵曹軍,心緒複雜。此役不易,內部隱憂仍在,未來挑戰重重。可既重生此世,定要改寫袁家宿命。


    此時,探子來報:“大公子,曹操泗水亭一役後,軍內整肅,似有新謀;其與周邊勢力拉攏頻繁,或在籌備後招。且曹軍彭城雖占,根基未穩,時有亂象。”


    袁譚目光一凜,曹操經泗水亭波折,勢力未損反有蓄力之態,彭城若能奪迴,必能重挫其銳氣,更能打亂其布局,為官渡後續戰局添勝算。“密切緊盯曹軍動向,再探彭城詳情,速迴稟!”


    一場圍繞彭城、關乎袁紹集團未來走勢的新盤算,在袁譚心中悄然萌芽……後續既要謀劃如何利用彭城局勢分化曹操兵力,又要在官渡主戰場持續施壓,雙線難題橫亙,可袁譚那愈燃愈旺的鬥誌,已然熾熱難擋,準備在這亂世攪起驚濤駭浪,無懼未知風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家父袁紹,足矣一手遮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蘇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蘇中並收藏漢末:家父袁紹,足矣一手遮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