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內閣開始運轉
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 作者:三才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豐潤城西麵兩裏處。
“陛下,我們大軍是否進城?”劉希堯問道。
崇禎搖了搖頭。
天未亮前,斥候早已來報,李自成集結了五千騎兵,另外其麾下大將任繼榮領著高達七萬的步兵已經出發了。
闖賊的具體攻擊方向不明確,但是總體方向是奔著豐潤而來。
步兵人數再多也不可怕。可怕的陳永福帶領的五千騎兵。這一定是李自成的底牌,戰鬥力一定很強,否則李自成不可能在大敗後還敢集結進攻。
或許陳永福帶領的這五千騎兵比李過騎兵的更難纏。
隻要擊垮或者覆滅這五千騎兵,李自成在京師以東的區域就沒有主動發起進攻的能力了。
“邱閣老,前幾日抓獲的俘虜將軍們都安頓的如何了 ?”崇禎問道。
崇禎擔心稍後和李自成的突襲部隊交手後,好不容易俘虜的那些闖賊將軍們趁機逃跑。
邱瑜從懷中抽出一張紙條,看了看,“迴陛下,皮島總兵劉芳亮、皮島副總兵馬重喜帶領一千名步兵估計已經抵達昌黎縣。他到那裏後會找到曹傳,曹傳會給他提供船隻。”
邱瑜當上內閣首輔後,花了半天時間將崇禎京師突圍後的發生的戰事搞清楚了。降兵降將有哪些,陛下怎麽安排的,他都記在紙上,隨身攜帶。
“臣已經派人去聯絡唐通將軍了,他會在昌黎縣城給劉芳亮和馬重喜準備一些糧食。”
“另外,監紀同知童奎行昨晚找到臣要求給他安排事情。為了監督劉芳亮和馬重喜,臣已命他以原職隨同劉芳亮和馬重喜前往皮島。”
崇禎點了點頭,“如此安排甚好!”
“不過,此時皮島那裏應該有建奴的軍隊把守,劉、馬兩人準備如何展開奪刀行動?”
“迴陛下,臣建議他們詐降。”
“很好!”崇禎道。
皮島作為建奴的重要軍事據點,防備勢必很森嚴。不可力敵、隻能智取。如果劉芳亮和馬重喜能夠一舉拿下皮島,則是大明之萬幸。如若不然,劉芳亮和馬重喜要麽戰死、要麽投降建奴。
基於崇禎對正史上李自成大順軍的了解,他手下大部分將領在後來都沒有投降建奴。骨氣都是有的。
“至於高桂英,她說除非陛下答應她將來俘虜了李自成後留他一條姓名,否則寧死不降。臣和李指揮使商量過,就由長公主帶領一百名錦衣衛負責管管。高桂英此刻已經連同李過,被押送往山海關方向去了。”
“新設的征遼督糧總兵穀可成對於陛下製定的土地和賦稅國策已經了如指掌。方閣老,你還兼職戶部尚書之職,錢糧等事,煩請給陛下稟報下你對他的安排吧。”
邱瑜作為大明朝堂老油條,情商超級高。他不想剛剛坐上內閣首輔的交椅,就讓別人覺得他要搞一言堂。很多事情,他必須讓方光琛也參與進來。
方光琛此時坐在戰馬上,跟隨在崇禎皇帝身後,臉上灑滿早晨的陽光,顯得意氣風華。
“迴陛下,目前於錢糧有關的人事和軍隊安排,已經有兩批人馬。分別是平順伯麾下的五千人、唐通將軍的五千征糧營。加上穀可成將軍就是三批人馬了。”
“臣昨天和邱閣老商議過,根據陛下此前的規劃,穀可成以後專門負責遼東方向的糧草供應。但是順天府、北直隸等地遭遇數年旱災,加上闖賊的肆虐,穀可成已經沒法征集太多糧食。”
方光琛頓了頓,看了一眼崇禎的表情,發現崇禎正在認真聽,便繼續說道:
“陛下。山東範圍內闖賊目前還沒有大規模侵占,旱災也稍微輕一些。而且漕運糧道現在沒法得到保障。故此,臣認為確保今年對遼東用兵所需糧草供應,非穩定山東不可。”
崇禎看著方光琛,臉上露出了讚許的表情。從方光琛的分析來看,他的確是在用心為朕、為大明做事。看來朕的眼光沒有錯。
而且邱瑜領銜的兩人內閣,這兩天算是正式開始運轉了,以後朕也可以稍微休息下。如果一個皇帝太忙,那天下一定治理得不太好。
管理者要結果,盯過程,但是不要事無巨細都抓在手裏。
“但是山東現在被劉澤清禍害,百姓怨聲載道。另外,把李自成趕到南方去之前,打通從山東到天津衛、再從天津衛到山海關的糧道,根本不可能。”崇禎說道。
“陛下所言甚是!但臣認為,既然陸路不行,那就從萊州或者登州的水師軍港走海路運糧,寧遠放棄之前,朝廷一直是這麽做的。平西伯吳三桂應該很熟悉這條路線。”
一直沒有說話的吳三桂道:“臣同意方閣老的看法。不過正如陛下所說,山東的劉澤清沒有拿下前,百姓沒法安定,再去征糧,恐怕會激起民變。”
“急報!”一名斥候策馬而至滿頭大汗。
“稟陛下,探馬陸續來報,李自成的騎兵在陳永福的統帥下,距離豐潤已經不足四十裏了。”
崇禎淡淡道:“果然是衝著朕來的!”
“李自成和陳永福帶了多少騎兵?”
“迴陛下,他們在三河東邊集合的時候,有五千騎兵。但是這次追過來的隻有兩千五百騎。這兩千五百騎,人人都配雙馬!”
“下去吧,再探再報!”
“平西伯,你讓巴克永帶領一千騎兵跟著朕繼續走。其餘的騎兵按照原計劃,你全部帶走。”
“現在就去,帶上你的副手辛思忠,給他一部分騎兵,讓他參戰!”
吳三桂在馬上施禮道:“微臣領旨!”
“巴克永,你過來!”
聽到吳三桂的召喚,蒙古人巴克永騎著馬奔了過來。
“陛下這次隻準備帶一千名騎兵在身邊,你負責陛下的安全。有沒有問題?”
巴克永在馬上先衝崇禎施禮後,對吳三桂道:“迴大帥,沒有問題。陛下的安全,我巴克永鐵定能做到萬無一失!”
吳三桂點點頭,調轉馬頭離開。
“山東征糧、海路運糧,朕都同意。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先讓穀可成跟著我們打完這一仗再說吧。”
邱瑜、方光琛齊聲道:“臣等遵旨!”
“新抓的張能和他的兩千名騎兵,你們打算怎麽安排?他帶兵也是一把好手。”崇禎問道。
邱瑜道:“稟陛下,李指揮使已經派錦衣衛將張能和白鳩鶴押往山海關方向去了。”
“爾等按計劃繼續前行,平順伯劉希堯、李若鏈、王承恩陪著朕商量一件事!”
等其餘人都走後,崇禎問李若鏈:“去京師的錦衣衛安排好了沒?”
李若鏈壓低聲音道:“迴陛下,五百名錦衣衛已經出發了。李過、劉芳亮、穀可成、馬重喜、辛思忠等人的家屬估計有得在京師城內,有的在京師西邊的闖賊家屬營。”
“意思有沒有傳達到位?”崇禎追問道。
“臣已經叮囑過,能弄迴來就弄迴來。實在不行就冒充劉宗敏的人就地殺了!”
一旁的劉希堯渾身一抖,陛下這也太狠了吧。
“很好!”崇禎道。
“隨朕走!準備戰鬥!”
“陛下,我們大軍是否進城?”劉希堯問道。
崇禎搖了搖頭。
天未亮前,斥候早已來報,李自成集結了五千騎兵,另外其麾下大將任繼榮領著高達七萬的步兵已經出發了。
闖賊的具體攻擊方向不明確,但是總體方向是奔著豐潤而來。
步兵人數再多也不可怕。可怕的陳永福帶領的五千騎兵。這一定是李自成的底牌,戰鬥力一定很強,否則李自成不可能在大敗後還敢集結進攻。
或許陳永福帶領的這五千騎兵比李過騎兵的更難纏。
隻要擊垮或者覆滅這五千騎兵,李自成在京師以東的區域就沒有主動發起進攻的能力了。
“邱閣老,前幾日抓獲的俘虜將軍們都安頓的如何了 ?”崇禎問道。
崇禎擔心稍後和李自成的突襲部隊交手後,好不容易俘虜的那些闖賊將軍們趁機逃跑。
邱瑜從懷中抽出一張紙條,看了看,“迴陛下,皮島總兵劉芳亮、皮島副總兵馬重喜帶領一千名步兵估計已經抵達昌黎縣。他到那裏後會找到曹傳,曹傳會給他提供船隻。”
邱瑜當上內閣首輔後,花了半天時間將崇禎京師突圍後的發生的戰事搞清楚了。降兵降將有哪些,陛下怎麽安排的,他都記在紙上,隨身攜帶。
“臣已經派人去聯絡唐通將軍了,他會在昌黎縣城給劉芳亮和馬重喜準備一些糧食。”
“另外,監紀同知童奎行昨晚找到臣要求給他安排事情。為了監督劉芳亮和馬重喜,臣已命他以原職隨同劉芳亮和馬重喜前往皮島。”
崇禎點了點頭,“如此安排甚好!”
“不過,此時皮島那裏應該有建奴的軍隊把守,劉、馬兩人準備如何展開奪刀行動?”
“迴陛下,臣建議他們詐降。”
“很好!”崇禎道。
皮島作為建奴的重要軍事據點,防備勢必很森嚴。不可力敵、隻能智取。如果劉芳亮和馬重喜能夠一舉拿下皮島,則是大明之萬幸。如若不然,劉芳亮和馬重喜要麽戰死、要麽投降建奴。
基於崇禎對正史上李自成大順軍的了解,他手下大部分將領在後來都沒有投降建奴。骨氣都是有的。
“至於高桂英,她說除非陛下答應她將來俘虜了李自成後留他一條姓名,否則寧死不降。臣和李指揮使商量過,就由長公主帶領一百名錦衣衛負責管管。高桂英此刻已經連同李過,被押送往山海關方向去了。”
“新設的征遼督糧總兵穀可成對於陛下製定的土地和賦稅國策已經了如指掌。方閣老,你還兼職戶部尚書之職,錢糧等事,煩請給陛下稟報下你對他的安排吧。”
邱瑜作為大明朝堂老油條,情商超級高。他不想剛剛坐上內閣首輔的交椅,就讓別人覺得他要搞一言堂。很多事情,他必須讓方光琛也參與進來。
方光琛此時坐在戰馬上,跟隨在崇禎皇帝身後,臉上灑滿早晨的陽光,顯得意氣風華。
“迴陛下,目前於錢糧有關的人事和軍隊安排,已經有兩批人馬。分別是平順伯麾下的五千人、唐通將軍的五千征糧營。加上穀可成將軍就是三批人馬了。”
“臣昨天和邱閣老商議過,根據陛下此前的規劃,穀可成以後專門負責遼東方向的糧草供應。但是順天府、北直隸等地遭遇數年旱災,加上闖賊的肆虐,穀可成已經沒法征集太多糧食。”
方光琛頓了頓,看了一眼崇禎的表情,發現崇禎正在認真聽,便繼續說道:
“陛下。山東範圍內闖賊目前還沒有大規模侵占,旱災也稍微輕一些。而且漕運糧道現在沒法得到保障。故此,臣認為確保今年對遼東用兵所需糧草供應,非穩定山東不可。”
崇禎看著方光琛,臉上露出了讚許的表情。從方光琛的分析來看,他的確是在用心為朕、為大明做事。看來朕的眼光沒有錯。
而且邱瑜領銜的兩人內閣,這兩天算是正式開始運轉了,以後朕也可以稍微休息下。如果一個皇帝太忙,那天下一定治理得不太好。
管理者要結果,盯過程,但是不要事無巨細都抓在手裏。
“但是山東現在被劉澤清禍害,百姓怨聲載道。另外,把李自成趕到南方去之前,打通從山東到天津衛、再從天津衛到山海關的糧道,根本不可能。”崇禎說道。
“陛下所言甚是!但臣認為,既然陸路不行,那就從萊州或者登州的水師軍港走海路運糧,寧遠放棄之前,朝廷一直是這麽做的。平西伯吳三桂應該很熟悉這條路線。”
一直沒有說話的吳三桂道:“臣同意方閣老的看法。不過正如陛下所說,山東的劉澤清沒有拿下前,百姓沒法安定,再去征糧,恐怕會激起民變。”
“急報!”一名斥候策馬而至滿頭大汗。
“稟陛下,探馬陸續來報,李自成的騎兵在陳永福的統帥下,距離豐潤已經不足四十裏了。”
崇禎淡淡道:“果然是衝著朕來的!”
“李自成和陳永福帶了多少騎兵?”
“迴陛下,他們在三河東邊集合的時候,有五千騎兵。但是這次追過來的隻有兩千五百騎。這兩千五百騎,人人都配雙馬!”
“下去吧,再探再報!”
“平西伯,你讓巴克永帶領一千騎兵跟著朕繼續走。其餘的騎兵按照原計劃,你全部帶走。”
“現在就去,帶上你的副手辛思忠,給他一部分騎兵,讓他參戰!”
吳三桂在馬上施禮道:“微臣領旨!”
“巴克永,你過來!”
聽到吳三桂的召喚,蒙古人巴克永騎著馬奔了過來。
“陛下這次隻準備帶一千名騎兵在身邊,你負責陛下的安全。有沒有問題?”
巴克永在馬上先衝崇禎施禮後,對吳三桂道:“迴大帥,沒有問題。陛下的安全,我巴克永鐵定能做到萬無一失!”
吳三桂點點頭,調轉馬頭離開。
“山東征糧、海路運糧,朕都同意。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先讓穀可成跟著我們打完這一仗再說吧。”
邱瑜、方光琛齊聲道:“臣等遵旨!”
“新抓的張能和他的兩千名騎兵,你們打算怎麽安排?他帶兵也是一把好手。”崇禎問道。
邱瑜道:“稟陛下,李指揮使已經派錦衣衛將張能和白鳩鶴押往山海關方向去了。”
“爾等按計劃繼續前行,平順伯劉希堯、李若鏈、王承恩陪著朕商量一件事!”
等其餘人都走後,崇禎問李若鏈:“去京師的錦衣衛安排好了沒?”
李若鏈壓低聲音道:“迴陛下,五百名錦衣衛已經出發了。李過、劉芳亮、穀可成、馬重喜、辛思忠等人的家屬估計有得在京師城內,有的在京師西邊的闖賊家屬營。”
“意思有沒有傳達到位?”崇禎追問道。
“臣已經叮囑過,能弄迴來就弄迴來。實在不行就冒充劉宗敏的人就地殺了!”
一旁的劉希堯渾身一抖,陛下這也太狠了吧。
“很好!”崇禎道。
“隨朕走!準備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