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崇禎的反思
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 作者:三才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崇禎看到田虎那邊分兩翼在集結戰馬,心中一聲冷笑:
戰馬衝陣這招老子很熟!
田虎身邊的旗號兵揮動了令旗,大順軍一千匹戰馬屁股陡然一陣鑽心的劇痛,它們發了狂地朝著對麵的步兵方陣衝過去。
虎豹營的軍士們、孫文煥的騎兵們心都踢到嗓子眼了。
在遠處觀戰的張伯宗歎息道:“可惜了這些戰馬!”
戰馬已經衝到了沙袋陣前,前五排沙袋很快被戰馬撞翻了。但是戰馬卻一個個停止了跑動,有的落入了陷坑中,有的踩中了鐵蒺藜,雖然馬蹄周邊一圈釘了馬掌,但是馬蹄中間部分還是被鐵蒺藜刺穿了。
這些鐵蒺藜是張伯宗出任工兵營統領後,要求玉田和薊州城的鐵匠打造的。由於兩地鐵料儲存不多,這批打造的鐵蒺藜就幾千枚。
鐵蒺藜廉價而高效,對付戰馬非常好。《墨子》中記載早在戰國時代鐵蒺藜就被使用。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中明確說明:每名藤牌手、挨牌手各帶蒺藜十串,每串六個接連。
田虎遠遠看到戰馬衝陣根本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反而折損了許多好馬,心中大怒。
“虎豹營,跳出去,用木杆槍驅馬!快!”崇禎在陣中大喊。
虎豹營最前麵的幾百名軍士立刻跳起來越過沙袋,拿著兩丈長的木杆槍,口中哇哇大叫,對著還沒有受傷的戰馬屁股和背部一陣亂捅亂戳。
戰馬紛紛調轉方向,奔著田虎的中路大軍方向跑迴去了。田虎和闖賊前排的軍士臉色大變,“不好!快散開!”
崇禎笑道:“虎豹營,快放箭,對著馬屁股放箭!”
一陣箭雨後,戰馬的屁股後麵差不多都成了刺蝟。戰馬們哀鳴著衝向了它們的主人們。
一陣驚天動地的騷亂和慘叫後,田虎的中路被撕開了一個大口子。
“陛下,要不要讓孫文煥帶著騎兵衝一波?”吳三桂詢問崇禎。
“不!孫文煥的騎兵是用來打後麵的高桂英的。”
遠處的張伯宗看到崇禎那邊沒有乘勢反擊,發出了命令,“走,去把鐵蒺藜撿迴來。”
上千名工兵營軍士大搖大擺在兩軍陣前撿拾鐵蒺藜,即便有些鐵蒺藜刺入了戰馬的馬蹄中,但還是迴收了大約三千枚鐵蒺藜。
田虎不知道對麵的明軍是否還會中路強突,怒目圓睜,“把所有戰馬的屍體和人的屍體都堆到陣前去!”他要用一道道屍牆來阻止明軍的反攻。
“不好了將軍!”一名傳令兵從後麵跑過來。
“虎帥!剛才逃走的明軍從後麵打過來了,他們重新集結成百人小隊,從各個方向攻擊我軍!”
後軍部分已經起來一陣騷動,喊殺聲四起,田虎循聲看過去,看到明軍那些散而複聚的步兵玩命衝向自己的後軍。由於弓箭兵等遠程攻擊手都在前麵站位、且剛才已經損失了大半。後軍隻能和明軍短兵相接打肉搏戰。
田虎頓時冷汗直流,他的大軍在一個很小的空間內被前後夾擊了。
他很想下令讓護衛著前軍的左右兩翼騎兵反轉迴去壓迫後麵的明軍,但是看到孫文煥那邊齊齊整整矗立在薊州城門下的七千關寧騎兵,田虎隻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一旦他兩翼的騎兵試圖反轉迴去壓迫後麵的明軍,孫文煥的關寧騎兵就可以馬上過來收割他中路的步兵。那些屍牆根本扛不住七千匹戰馬一個波次的衝撞。
吳三桂心中也起了波動,因為這個時候是孫文煥帶隊衝過去碾壓對方的絕佳機會。但是他沒有說話,因為他看到崇禎正盤坐在地上閉目養神。
“挖陷馬坑!所有行軍糧車、拉炮的板車,還有刀牌兵都給老子堵到前排去!”
“快!半刻鍾完成!違令者斬!”田虎隻希望對麵的關寧騎兵不要立刻發動衝鋒。
正在田虎無比焦慮的時候,高桂英的先頭部隊終於來了。
在騎兵壓陣下,他們驅散了田虎大軍後麵的明軍。
高娟領著三千女兵騎兵,旋風般來到田虎身旁,兩旁的步兵看著這些英姿颯爽的女兵,眼睛都直了,差點被女兵們的戰馬踩死。
“田將軍,高將軍讓你部不要打得太猛,否則明軍逃到城裏去了就不好打了。”
田虎笑眯眯看著高娟,“除了先頭部分和你們這三千女兵,高將軍他們的大部隊去哪裏了?”
“此乃軍中機密,不便透露!”高娟麵色一寒,瞬間冷若冰霜。
“你部後軍的麻煩我已替你解決。田將軍,告辭!”
“走!”高娟嬌喝道。
三千名女兵又像風一樣走了。
等她們走遠了,田虎的大軍中頓時響起了各種汙言穢語。這些兵油子們、造反的匪徒們根本就不是什麽好人,看到這麽多女兵,嘴巴裏哪裏還能吐的出象牙?
“平西伯,接下來的戰局你有什麽看法?”崇禎突然睜開了眼。
“田虎那邊似乎也不想攻得太狠。當然如果高桂英不在正麵給田虎增兵的話,他們也沒有能力攻得太狠。”
崇禎從地上站了起來,眯縫著眼看著下午的陽光,思緒似乎飛到了很遠的地方,“自從朕登基以來,大明朝每次吃大敗仗,有一個共同的原因。你們知道是什麽嗎?”
吳三桂、王承恩等人都沉默了。他們不具備後世穿越者的上帝視角。
“每次我大明的軍隊總是在野戰和守城戰之間搖擺不定,但最終由於形勢所迫,都龜縮到城中去死守了。”
崇禎聲音越來越沉痛,“從錦州到寧遠,再到山海關,從開封到洛陽,再到真定、保定、濟南,甚至京師,無論麵對建奴還是闖賊,咱們大明的軍隊每次都被大量的敵軍包圍在城中,野外的援軍不敢攻、城內的守軍缺糧缺彈藥。”
“最後不是人吃人,就是投降。”
“所以,這次闖賊十萬大軍殺來,朕為什麽堅持要出城野戰,原因就在這裏。即便唐通沒有被白鳩鶴圍困,他們征來的糧食也無法送達薊州城。”
吳三桂緩緩點了點頭,他非常認可崇禎的觀點。
他舅舅祖大壽的兩次被包圍的慘劇,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王承恩沒有外出監軍的經驗,聽得有點懵懵懂懂。加上傷口疼痛,一直沒怎麽說話。但是他無比相信崇禎所說的每一句話。
崇禎的語氣突然變得很堅決,“這些天,朕一直在反思。”
“造成這種被動挨打局麵的原因,不在於將士們,在於朝廷、在於朕。”
“內閣、六部、六科、禦史台的官員們一看到某個將領丟失了城池就嚷著要治其死罪。朕以前也是糊塗,和大臣們一個態度。”
“殊不知,我朝這些年麵對的敵人,不僅多方發難,其兇殘、其勢大、其裹挾百姓之量大,都不是曆代王朝所能想象的。”
“在這個時候,還死腦筋、一根筋,每城必守、寸土必爭,隻能疲於奔命、無限吃虧。”
崇禎提高了聲音,“曾經有一名偉人說過,要在運動中殲滅敵人、要學會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有生力量。不計一城一地之得失。”
“希望你們把這幾句好話牢記在心。”
“平西伯,要是朕早點想明白這個道理,早點把你從寧遠調到京師,京師怎麽可能會丟?”
吳三桂保持沉默。朝廷當日對放棄寧遠到山海關之事議論的沸沸揚揚,但最終沒有快速決策,根源就在於“守土有責”四個字的羈絆。誰也不敢保證,事後會不會有愣頭青的言官參他們一本。
戰馬衝陣這招老子很熟!
田虎身邊的旗號兵揮動了令旗,大順軍一千匹戰馬屁股陡然一陣鑽心的劇痛,它們發了狂地朝著對麵的步兵方陣衝過去。
虎豹營的軍士們、孫文煥的騎兵們心都踢到嗓子眼了。
在遠處觀戰的張伯宗歎息道:“可惜了這些戰馬!”
戰馬已經衝到了沙袋陣前,前五排沙袋很快被戰馬撞翻了。但是戰馬卻一個個停止了跑動,有的落入了陷坑中,有的踩中了鐵蒺藜,雖然馬蹄周邊一圈釘了馬掌,但是馬蹄中間部分還是被鐵蒺藜刺穿了。
這些鐵蒺藜是張伯宗出任工兵營統領後,要求玉田和薊州城的鐵匠打造的。由於兩地鐵料儲存不多,這批打造的鐵蒺藜就幾千枚。
鐵蒺藜廉價而高效,對付戰馬非常好。《墨子》中記載早在戰國時代鐵蒺藜就被使用。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中明確說明:每名藤牌手、挨牌手各帶蒺藜十串,每串六個接連。
田虎遠遠看到戰馬衝陣根本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反而折損了許多好馬,心中大怒。
“虎豹營,跳出去,用木杆槍驅馬!快!”崇禎在陣中大喊。
虎豹營最前麵的幾百名軍士立刻跳起來越過沙袋,拿著兩丈長的木杆槍,口中哇哇大叫,對著還沒有受傷的戰馬屁股和背部一陣亂捅亂戳。
戰馬紛紛調轉方向,奔著田虎的中路大軍方向跑迴去了。田虎和闖賊前排的軍士臉色大變,“不好!快散開!”
崇禎笑道:“虎豹營,快放箭,對著馬屁股放箭!”
一陣箭雨後,戰馬的屁股後麵差不多都成了刺蝟。戰馬們哀鳴著衝向了它們的主人們。
一陣驚天動地的騷亂和慘叫後,田虎的中路被撕開了一個大口子。
“陛下,要不要讓孫文煥帶著騎兵衝一波?”吳三桂詢問崇禎。
“不!孫文煥的騎兵是用來打後麵的高桂英的。”
遠處的張伯宗看到崇禎那邊沒有乘勢反擊,發出了命令,“走,去把鐵蒺藜撿迴來。”
上千名工兵營軍士大搖大擺在兩軍陣前撿拾鐵蒺藜,即便有些鐵蒺藜刺入了戰馬的馬蹄中,但還是迴收了大約三千枚鐵蒺藜。
田虎不知道對麵的明軍是否還會中路強突,怒目圓睜,“把所有戰馬的屍體和人的屍體都堆到陣前去!”他要用一道道屍牆來阻止明軍的反攻。
“不好了將軍!”一名傳令兵從後麵跑過來。
“虎帥!剛才逃走的明軍從後麵打過來了,他們重新集結成百人小隊,從各個方向攻擊我軍!”
後軍部分已經起來一陣騷動,喊殺聲四起,田虎循聲看過去,看到明軍那些散而複聚的步兵玩命衝向自己的後軍。由於弓箭兵等遠程攻擊手都在前麵站位、且剛才已經損失了大半。後軍隻能和明軍短兵相接打肉搏戰。
田虎頓時冷汗直流,他的大軍在一個很小的空間內被前後夾擊了。
他很想下令讓護衛著前軍的左右兩翼騎兵反轉迴去壓迫後麵的明軍,但是看到孫文煥那邊齊齊整整矗立在薊州城門下的七千關寧騎兵,田虎隻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一旦他兩翼的騎兵試圖反轉迴去壓迫後麵的明軍,孫文煥的關寧騎兵就可以馬上過來收割他中路的步兵。那些屍牆根本扛不住七千匹戰馬一個波次的衝撞。
吳三桂心中也起了波動,因為這個時候是孫文煥帶隊衝過去碾壓對方的絕佳機會。但是他沒有說話,因為他看到崇禎正盤坐在地上閉目養神。
“挖陷馬坑!所有行軍糧車、拉炮的板車,還有刀牌兵都給老子堵到前排去!”
“快!半刻鍾完成!違令者斬!”田虎隻希望對麵的關寧騎兵不要立刻發動衝鋒。
正在田虎無比焦慮的時候,高桂英的先頭部隊終於來了。
在騎兵壓陣下,他們驅散了田虎大軍後麵的明軍。
高娟領著三千女兵騎兵,旋風般來到田虎身旁,兩旁的步兵看著這些英姿颯爽的女兵,眼睛都直了,差點被女兵們的戰馬踩死。
“田將軍,高將軍讓你部不要打得太猛,否則明軍逃到城裏去了就不好打了。”
田虎笑眯眯看著高娟,“除了先頭部分和你們這三千女兵,高將軍他們的大部隊去哪裏了?”
“此乃軍中機密,不便透露!”高娟麵色一寒,瞬間冷若冰霜。
“你部後軍的麻煩我已替你解決。田將軍,告辭!”
“走!”高娟嬌喝道。
三千名女兵又像風一樣走了。
等她們走遠了,田虎的大軍中頓時響起了各種汙言穢語。這些兵油子們、造反的匪徒們根本就不是什麽好人,看到這麽多女兵,嘴巴裏哪裏還能吐的出象牙?
“平西伯,接下來的戰局你有什麽看法?”崇禎突然睜開了眼。
“田虎那邊似乎也不想攻得太狠。當然如果高桂英不在正麵給田虎增兵的話,他們也沒有能力攻得太狠。”
崇禎從地上站了起來,眯縫著眼看著下午的陽光,思緒似乎飛到了很遠的地方,“自從朕登基以來,大明朝每次吃大敗仗,有一個共同的原因。你們知道是什麽嗎?”
吳三桂、王承恩等人都沉默了。他們不具備後世穿越者的上帝視角。
“每次我大明的軍隊總是在野戰和守城戰之間搖擺不定,但最終由於形勢所迫,都龜縮到城中去死守了。”
崇禎聲音越來越沉痛,“從錦州到寧遠,再到山海關,從開封到洛陽,再到真定、保定、濟南,甚至京師,無論麵對建奴還是闖賊,咱們大明的軍隊每次都被大量的敵軍包圍在城中,野外的援軍不敢攻、城內的守軍缺糧缺彈藥。”
“最後不是人吃人,就是投降。”
“所以,這次闖賊十萬大軍殺來,朕為什麽堅持要出城野戰,原因就在這裏。即便唐通沒有被白鳩鶴圍困,他們征來的糧食也無法送達薊州城。”
吳三桂緩緩點了點頭,他非常認可崇禎的觀點。
他舅舅祖大壽的兩次被包圍的慘劇,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王承恩沒有外出監軍的經驗,聽得有點懵懵懂懂。加上傷口疼痛,一直沒怎麽說話。但是他無比相信崇禎所說的每一句話。
崇禎的語氣突然變得很堅決,“這些天,朕一直在反思。”
“造成這種被動挨打局麵的原因,不在於將士們,在於朝廷、在於朕。”
“內閣、六部、六科、禦史台的官員們一看到某個將領丟失了城池就嚷著要治其死罪。朕以前也是糊塗,和大臣們一個態度。”
“殊不知,我朝這些年麵對的敵人,不僅多方發難,其兇殘、其勢大、其裹挾百姓之量大,都不是曆代王朝所能想象的。”
“在這個時候,還死腦筋、一根筋,每城必守、寸土必爭,隻能疲於奔命、無限吃虧。”
崇禎提高了聲音,“曾經有一名偉人說過,要在運動中殲滅敵人、要學會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有生力量。不計一城一地之得失。”
“希望你們把這幾句好話牢記在心。”
“平西伯,要是朕早點想明白這個道理,早點把你從寧遠調到京師,京師怎麽可能會丟?”
吳三桂保持沉默。朝廷當日對放棄寧遠到山海關之事議論的沸沸揚揚,但最終沒有快速決策,根源就在於“守土有責”四個字的羈絆。誰也不敢保證,事後會不會有愣頭青的言官參他們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