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崇禎的獎勵政策和選人策略
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 作者:三才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薊州城西門外。
一座高高的將台已於昨晚搭建完畢。
崇禎身著一身儒生的瀾衫,頭戴四方平定巾,登上了將台中央。
李若鏈、王承恩、吳三桂、張伯宗、劉希堯、王永吉、朱媺娖等人隨侍在後。
台下烏壓壓站滿了五萬左右的大明軍士。他們抬頭仰視著台上的崇禎皇帝。這幾天的大戰讓他們對崇禎的能力已經堅信不疑。
跟著陛下走,就一定能打勝仗。
平順伯劉希堯麾下三萬步兵居中站立,左邊是張伯宗五千工兵營,右邊是吳三桂一萬五千人左右的關寧騎兵。
早晨的陽光傾灑在每個人的頭上,每個人都很振奮。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隻要這一仗能夠擊敗來犯的闖賊大軍,李自成就算完蛋了。
“吳三桂,你的家丁營朕說過不會幹涉,現在他們減員嚴重,以後你自己去你們吳家、祖家等家族中去挑選。”
吳三桂心中無限感激,他一直擔心崇禎借這次選兵的機會在他的家丁營中塞人。家丁營本質上不在大明朝廷官軍序列,屬於徹頭徹尾的私兵。
“祖邦文的先鋒營朕也不動。剩餘的萬把名關寧騎兵,以及劉希堯的三萬人,朕要從中挑選精銳出來。”
吳三桂立刻跪下,“臣謹遵陛下旨意。家丁營、先鋒營、關寧軍其他人馬都是大明的兵,都是朝廷的兵。”
崇禎點頭讚許。
“王永吉,你的遵化兵大部分都在薊州和玉田守城,這次也不參與挑選了。”
“王承恩,開始喊話吧。”
王承恩向崇禎施禮後走到將台正中央,他的公鴨嗓穿透力很強:
“陛下有旨,此戰能打贏,每人賞銀四兩!”
待遇最好的關寧軍,每月的餉銀也才二兩左右!台下距離近的大明軍士以為自己聽錯了,集體沉默了一會,都轟然叫好。
隨即李若鏈早已安排在大軍中的錦衣衛,開始接力喊話。崇禎要求每個人都必須聽清楚。
四兩銀子直接點燃了五萬人的熱情。
“陛下聖明!跟著朝廷混,真值啊!”劉希堯麾下的步兵比過年還興奮。
王承恩伸出雙手憑空按了按,示意大軍安靜。
“陛下第二道旨意聽好了!”
“此戰,衝陣開始後,永不迴頭的人,額外賞銀四兩!”這道旨意被錦衣衛一聲聲接力傳了出去。
台下的大明軍士沸騰了,四兩加四兩,已經八兩了!五萬人,就是四十萬兩!
“奶奶的,這一仗,老子打死也不迴頭,一直往前殺!”
“誰迴頭誰是孫子!”
“曹,闖王也沒有這麽大方!老子這條命就賣給陛下了!”
吳三桂在旁忍不住心中歎道:陛下真的下了血本。這一百七十萬兩銀子還沒到手了,就開始玩命花啊。但是崇禎心中想的卻是:現在不花,以後就沒機會花了。
王承恩又伸出手示意台下軍士們安靜。
“這一仗還有三大功,斬將、奪旗、陷陣。”
“凡完成這三大功勞的直接封侯!賞銀萬兩!其所在的小旗全員賞銀千兩!”
台下大明軍士眼睛都紅了。吳三桂也才是伯爵、劉希堯因為給朝廷送了五萬大軍也隻是伯爵。斬將、奪旗、陷陣這三大功一般隻有三個人能夠獲得,可是如果協助這三個人完成這三大功,那一千兩銀子就是瞎一隻眼、斷一條胳膊都是巨劃算。
張伯宗和李若鏈甚至都動了心。他們一個是火線提拔的總兵,一個是剛剛履職位的錦衣衛指揮使。可是封侯這種事,根本不敢想。
這不僅要極度勇敢、生猛,還要有逆天的運氣!
崇禎看著吳三桂、劉希堯、張伯宗三人,“闖賊軍中的高桂英,朕很欣賞,盡量留活口。”
“朕以後要組建大明女子軍隊!”
朱媺娖聽了振奮不已,“父皇,這個主意好。兒臣十分讚成!”
崇禎笑道:“四川的秦良玉將軍年事已高,大明亟需一員女將。你才十幾歲,再曆練幾年再說。”
“朱媺娖、王永吉、李若鏈,你三人負責去收集那一百七十多萬兩銀子。”
“薊州城的守兵留一部分就地找銀子,其餘的全部撤走去遵化搬運銀子。”
“玉田縣城本身就有人員留守,少量去點人配合搬銀子即可。”
李若鏈道:“薊州城的守軍如果都忙著找銀子,那和空城沒兩樣。臣認為此舉風險巨大。”
崇禎搖了搖頭,“不。朕認為如果打不贏這次的闖賊大軍,軍心將盡失,薊州城守不守意義不大了。”
“朱媺娖,去叫你的母後們、袁貴妃、定王都出來。讓他們帶領五百人去東方的永平縣城,那裏有吳三桂三萬關寧騎兵。如果朕戰死了,就讓她們從永平去昌黎,找一個叫曹傳的人,讓他走海路帶她們去南京找太子。”
“父皇這次是要隨大軍親征?”朱媺娖瞬間感到很擔心。
吳三桂、李若鏈、張伯宗、劉希堯都勸陛下不要親征,但是都被崇禎否決。
大明五萬對大順十一萬九千人,崇禎本來不慫,打仗不在兵多,在兵猛、兵精,但這次闖賊大軍吃了好幾次敗仗,必定複仇之心高漲,這一仗必定是玩命的一仗,氣勢銳不可當。
前幾次能贏,三軍用命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根本原因在於大順當時剛剛占領京師,從李自成到下麵的大頭兵,都很輕敵。
朱媺娖、王永吉、李若鏈三人領命離去後,崇禎開始選兵。
按照既定計劃,幾百名錦衣衛開始篩選劉希堯的三萬步兵。
崇禎給的數量要求是:從三萬步兵中挑選出三千名絕對的精銳。
三萬步兵麵對將台呈三十個縱隊排列,每個縱隊一千名。
六十名錦衣衛提著六十麵銅鑼奔向每個縱隊的前後兩端。李若鏈一揮手,六十名錦衣衛從縱隊前後兩端朝著中間行走,每走一會兒,就猛然敲一下銅鑼。
但凡眨眼睛的、發抖的、驚嚇的發抖,全部淘汰。崇禎認為過於膽小、麵對意外容易驚慌失措的人不是猛士。
釘釘咣當的銅鑼聲消失後,已經淘汰了一萬名步兵。
第二輪是在這兩萬名步兵中測試弓箭拉力。凡是不能開八十斤弓的自動淘汰。自己能有多大的力量,軍士們都很清楚,很快淘汰了一萬五千人左右。
不要小看八十斤,永樂年間大明列裝的製式弓最高也才七十四斤。
然後九十斤的弓又淘汰了一千人,還剩下四千人。
崇禎知道大明朝列裝的弓,大部分是軟弓,劉希堯這些步兵裝備的弓更是五花八門。建奴則不同,他們的八旗主力幾乎人人都可以開一百二十斤的弓,甚至更高。
除了他們牲口般的體質外,建奴訓練都采用筋角反曲複合弓也是重要原因。這種弓拉力更大,隻要訓練中將力量練出來,戰鬥中可以輕鬆開一百二十斤的弓。
最後還要淘汰掉一千人,崇禎親自走下將台來篩選。
四千名步兵齊齊整整排成四排,崇禎在劉希堯和錦衣衛的護衛下,騎著馬在陣列中挑選。
“所有人,抬頭看著朕!”崇禎高喝道。
八千雙眼睛齊刷刷盯著崇禎。
崇禎騎馬緩步而行,凡是眼神遊離、眼珠子亂轉、或者思慮過多的,全部淘汰。這些人很聰明、很狡猾,遇到危險的敵人,可能率先潰敗。
很快,三千名精銳中的精銳被選了出來。
“平順伯,日前讓你挑選的五千名紀律差的人,在不在這三千人中。”
劉希堯騎著馬在三千名精銳前高喊了一聲,“屬於征錢營的出列!”
劉希堯給之前他選的那五千人取的名字就是“征錢營”。
他連續喊了三聲,沒有任何人出列。
崇禎心中暗喜,看來朕這套選人的方法真的很好使。實際上那些戰力差、紀律差、作風差的人根本經不起任何靠譜的篩選。
“啟稟陛下,征錢營的人馬是否戰後再出發前去征銀?”
“不,你現在就派出去。這五千人在戰場上反而會誤事!”
“先往東北、東邊、東南邊走,免得撞上西邊闖賊的大軍!”
一座高高的將台已於昨晚搭建完畢。
崇禎身著一身儒生的瀾衫,頭戴四方平定巾,登上了將台中央。
李若鏈、王承恩、吳三桂、張伯宗、劉希堯、王永吉、朱媺娖等人隨侍在後。
台下烏壓壓站滿了五萬左右的大明軍士。他們抬頭仰視著台上的崇禎皇帝。這幾天的大戰讓他們對崇禎的能力已經堅信不疑。
跟著陛下走,就一定能打勝仗。
平順伯劉希堯麾下三萬步兵居中站立,左邊是張伯宗五千工兵營,右邊是吳三桂一萬五千人左右的關寧騎兵。
早晨的陽光傾灑在每個人的頭上,每個人都很振奮。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隻要這一仗能夠擊敗來犯的闖賊大軍,李自成就算完蛋了。
“吳三桂,你的家丁營朕說過不會幹涉,現在他們減員嚴重,以後你自己去你們吳家、祖家等家族中去挑選。”
吳三桂心中無限感激,他一直擔心崇禎借這次選兵的機會在他的家丁營中塞人。家丁營本質上不在大明朝廷官軍序列,屬於徹頭徹尾的私兵。
“祖邦文的先鋒營朕也不動。剩餘的萬把名關寧騎兵,以及劉希堯的三萬人,朕要從中挑選精銳出來。”
吳三桂立刻跪下,“臣謹遵陛下旨意。家丁營、先鋒營、關寧軍其他人馬都是大明的兵,都是朝廷的兵。”
崇禎點頭讚許。
“王永吉,你的遵化兵大部分都在薊州和玉田守城,這次也不參與挑選了。”
“王承恩,開始喊話吧。”
王承恩向崇禎施禮後走到將台正中央,他的公鴨嗓穿透力很強:
“陛下有旨,此戰能打贏,每人賞銀四兩!”
待遇最好的關寧軍,每月的餉銀也才二兩左右!台下距離近的大明軍士以為自己聽錯了,集體沉默了一會,都轟然叫好。
隨即李若鏈早已安排在大軍中的錦衣衛,開始接力喊話。崇禎要求每個人都必須聽清楚。
四兩銀子直接點燃了五萬人的熱情。
“陛下聖明!跟著朝廷混,真值啊!”劉希堯麾下的步兵比過年還興奮。
王承恩伸出雙手憑空按了按,示意大軍安靜。
“陛下第二道旨意聽好了!”
“此戰,衝陣開始後,永不迴頭的人,額外賞銀四兩!”這道旨意被錦衣衛一聲聲接力傳了出去。
台下的大明軍士沸騰了,四兩加四兩,已經八兩了!五萬人,就是四十萬兩!
“奶奶的,這一仗,老子打死也不迴頭,一直往前殺!”
“誰迴頭誰是孫子!”
“曹,闖王也沒有這麽大方!老子這條命就賣給陛下了!”
吳三桂在旁忍不住心中歎道:陛下真的下了血本。這一百七十萬兩銀子還沒到手了,就開始玩命花啊。但是崇禎心中想的卻是:現在不花,以後就沒機會花了。
王承恩又伸出手示意台下軍士們安靜。
“這一仗還有三大功,斬將、奪旗、陷陣。”
“凡完成這三大功勞的直接封侯!賞銀萬兩!其所在的小旗全員賞銀千兩!”
台下大明軍士眼睛都紅了。吳三桂也才是伯爵、劉希堯因為給朝廷送了五萬大軍也隻是伯爵。斬將、奪旗、陷陣這三大功一般隻有三個人能夠獲得,可是如果協助這三個人完成這三大功,那一千兩銀子就是瞎一隻眼、斷一條胳膊都是巨劃算。
張伯宗和李若鏈甚至都動了心。他們一個是火線提拔的總兵,一個是剛剛履職位的錦衣衛指揮使。可是封侯這種事,根本不敢想。
這不僅要極度勇敢、生猛,還要有逆天的運氣!
崇禎看著吳三桂、劉希堯、張伯宗三人,“闖賊軍中的高桂英,朕很欣賞,盡量留活口。”
“朕以後要組建大明女子軍隊!”
朱媺娖聽了振奮不已,“父皇,這個主意好。兒臣十分讚成!”
崇禎笑道:“四川的秦良玉將軍年事已高,大明亟需一員女將。你才十幾歲,再曆練幾年再說。”
“朱媺娖、王永吉、李若鏈,你三人負責去收集那一百七十多萬兩銀子。”
“薊州城的守兵留一部分就地找銀子,其餘的全部撤走去遵化搬運銀子。”
“玉田縣城本身就有人員留守,少量去點人配合搬銀子即可。”
李若鏈道:“薊州城的守軍如果都忙著找銀子,那和空城沒兩樣。臣認為此舉風險巨大。”
崇禎搖了搖頭,“不。朕認為如果打不贏這次的闖賊大軍,軍心將盡失,薊州城守不守意義不大了。”
“朱媺娖,去叫你的母後們、袁貴妃、定王都出來。讓他們帶領五百人去東方的永平縣城,那裏有吳三桂三萬關寧騎兵。如果朕戰死了,就讓她們從永平去昌黎,找一個叫曹傳的人,讓他走海路帶她們去南京找太子。”
“父皇這次是要隨大軍親征?”朱媺娖瞬間感到很擔心。
吳三桂、李若鏈、張伯宗、劉希堯都勸陛下不要親征,但是都被崇禎否決。
大明五萬對大順十一萬九千人,崇禎本來不慫,打仗不在兵多,在兵猛、兵精,但這次闖賊大軍吃了好幾次敗仗,必定複仇之心高漲,這一仗必定是玩命的一仗,氣勢銳不可當。
前幾次能贏,三軍用命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根本原因在於大順當時剛剛占領京師,從李自成到下麵的大頭兵,都很輕敵。
朱媺娖、王永吉、李若鏈三人領命離去後,崇禎開始選兵。
按照既定計劃,幾百名錦衣衛開始篩選劉希堯的三萬步兵。
崇禎給的數量要求是:從三萬步兵中挑選出三千名絕對的精銳。
三萬步兵麵對將台呈三十個縱隊排列,每個縱隊一千名。
六十名錦衣衛提著六十麵銅鑼奔向每個縱隊的前後兩端。李若鏈一揮手,六十名錦衣衛從縱隊前後兩端朝著中間行走,每走一會兒,就猛然敲一下銅鑼。
但凡眨眼睛的、發抖的、驚嚇的發抖,全部淘汰。崇禎認為過於膽小、麵對意外容易驚慌失措的人不是猛士。
釘釘咣當的銅鑼聲消失後,已經淘汰了一萬名步兵。
第二輪是在這兩萬名步兵中測試弓箭拉力。凡是不能開八十斤弓的自動淘汰。自己能有多大的力量,軍士們都很清楚,很快淘汰了一萬五千人左右。
不要小看八十斤,永樂年間大明列裝的製式弓最高也才七十四斤。
然後九十斤的弓又淘汰了一千人,還剩下四千人。
崇禎知道大明朝列裝的弓,大部分是軟弓,劉希堯這些步兵裝備的弓更是五花八門。建奴則不同,他們的八旗主力幾乎人人都可以開一百二十斤的弓,甚至更高。
除了他們牲口般的體質外,建奴訓練都采用筋角反曲複合弓也是重要原因。這種弓拉力更大,隻要訓練中將力量練出來,戰鬥中可以輕鬆開一百二十斤的弓。
最後還要淘汰掉一千人,崇禎親自走下將台來篩選。
四千名步兵齊齊整整排成四排,崇禎在劉希堯和錦衣衛的護衛下,騎著馬在陣列中挑選。
“所有人,抬頭看著朕!”崇禎高喝道。
八千雙眼睛齊刷刷盯著崇禎。
崇禎騎馬緩步而行,凡是眼神遊離、眼珠子亂轉、或者思慮過多的,全部淘汰。這些人很聰明、很狡猾,遇到危險的敵人,可能率先潰敗。
很快,三千名精銳中的精銳被選了出來。
“平順伯,日前讓你挑選的五千名紀律差的人,在不在這三千人中。”
劉希堯騎著馬在三千名精銳前高喊了一聲,“屬於征錢營的出列!”
劉希堯給之前他選的那五千人取的名字就是“征錢營”。
他連續喊了三聲,沒有任何人出列。
崇禎心中暗喜,看來朕這套選人的方法真的很好使。實際上那些戰力差、紀律差、作風差的人根本經不起任何靠譜的篩選。
“啟稟陛下,征錢營的人馬是否戰後再出發前去征銀?”
“不,你現在就派出去。這五千人在戰場上反而會誤事!”
“先往東北、東邊、東南邊走,免得撞上西邊闖賊的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