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鬥最關鍵的時候,張伯宗、劉希堯率領的一千騎兵殺到了!


    他們就是壓垮敵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們在後麵等了很久了,看到同袍奮勇殺敵,早就心癢難耐。


    在經過一番慘烈的殺戮之後,午夜的戰場逐漸安靜下來。


    除了重傷未死的人偶爾爆發出淒厲的叫聲、除了受傷的戰馬的悲鳴聲外,戰場沒有太多人說話。


    空氣中濕漉漉的,這是汗水和鮮血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夜空中的群星一閃一閃,似乎在為蒼穹之下互相傾軋的人類流淚。


    關寧騎兵贏了!大明贏了。


    但是沒有人歡唿,因為很累、很痛、很麻木,還很反胃!


    除了變態的戰爭狂人、視人命如草芥和螻蟻的獨夫民賊外,沒有人會去熱愛和歌頌戰爭。


    闖賊除了少量趁著黑夜遁走的人外,絕大部分人要麽戰死,要麽投降!


    當李過被俘的消息傳播戰場的時候,闖賊軍心和士氣慢慢就消散了。


    兩軍交鋒,軍心和士氣是最底層的東西。


    吳三桂、李若鏈、張伯宗、劉希堯等將領下了馬,靜立在戰場最中央。


    遠處鳳凰山上的火焰也漸漸熄滅。


    “猛可圖何在?”吳三桂喊道。


    “末將在!”


    “本帥周邊一百步內的軍士暫歸你調遣,補刀掃地!”


    猛可圖和周邊的軍士下馬徒步而去,凡是闖賊敵軍受傷未死者,全部就地補刀殺死。


    時不時一聲臨死前的慘叫直衝雲霄。


    李若鏈皺了皺眉頭,這樣做是不是太殘忍。


    但是他沒有說話。


    這裏幾乎全部都是吳三桂的關寧騎兵,他的隊伍,命令當然他來下。


    “吳國貴!”


    家丁營統領吳國貴立刻單膝跪地聽令。


    “馬上清點戰損!”


    對於統兵大將而言,戰後最關心的事情莫如清點戰損了。吳三桂心中發虛,他感覺這次無論是家丁營,還是其餘關寧騎兵都傷亡了不少人。


    吳國貴渾身都是傷,但他感覺不到疼痛了。


    因為家丁營的兄弟這次估計最慘,好多人都是他的老鄉、老表、朋友,他雖然悲痛,但還是咬著牙帶人開始清點戰損。


    “李大人,監紀同知童逵行沒有參戰,戰場計功的事,能否勞煩李大人監督?”


    李若鏈想都沒想,點點頭答應了。


    活下來的軍士,他們戰後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盤點各自的戰功。


    所以這件事一定要幫吳三桂做好。


    吳三桂又請求劉希堯、張伯宗一同參與監督。兩位將軍也都答應了。


    大明的戰功清點和曆代差不多,都是首功製和戰功製結合在一起進行。


    所謂首功製,可以理解為一個兵或者一個將領斬下了幾顆腦袋,有些時候為了方便統計,就用割耳朵代替。


    有趣的是,古埃及那邊的戰場不是割腦袋,也不是割耳朵,而是用割雞雞來代替。這個工作量就大了,每具屍體都要先扒掉褲子。


    這個就不好玩了,換做有些有潔癖的讀者老爺,估計戰功都不要了,直接打卡下班迴營算逑。


    ……


    首功製會導致一個後果,就是在戰鬥進行中的時候,有些雞賊的選手不顧戰場態勢和大局,停下來割敵人的首級或者耳朵,結果前麵戰鬥失利了。


    戚繼光將軍曾經就下令,仗沒打完,誰要是敢提前割首級,軍法從事!


    除了提升軍級外,敵人的人頭還能用來換傷銀,不過不同地方、不同時候的換算不一致:


    蒙古人、建奴、番虜、造反的匪徒、倭寇的首級能換的銀子都不同。最便宜的是造反的匪徒,正德年間一顆造反者的人頭可以換三兩銀子,到了崇禎一文不值了,因為遍地都是造反的人。


    大明正常年代,首功製度有一係列複雜的程序和流程:


    第一步清點並登記造冊,張三斬首多少顆、李四斬首多少顆,都記載的清清楚楚的。如果有異議,比如張三說,李四你那個人頭是我的,李四不服,這時候就要監紀、監道人員要求他們提供人證來進行說明。


    第二步,軍隊將領給朝廷上題本,除了說明戰爭的經過和結果外,還要重點詳細列明各紀人員的軍功。當然好幾萬人的軍隊,不可能每個人都寫,而是分類匯總。


    第三步。內閣看到題本後,會安排兵部考功司的人派員複查。複查首級是一件比仵作還要痛苦的工作,尤其遇到爭議或者疑點的時候,要分辨首級的主人是男人還是女人,是內地人還是關外的建奴,等等。


    為了拿到更多的賞銀,有些人就開始動歪腦筋。比如殺良冒功,如何分辨百姓和軍人首級的重要標準就是看有沒有女人。


    明代一般采用水浮法來分辨男人和女人。男人的首級在水中一般後腦勺朝上,女人則相反。這個很玄幻,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在合法的情況下可以試驗下。


    屍體、屍體的一部分是人類存在的直接證據,在解剖、法醫理論和實操中,各種稀奇鬼怪的知識有時候令人真的毛骨悚然。


    比如,經常處理水中浮屍的朋友肯定會知道,水中的男屍體一般麵朝下、女屍體一般麵朝上。


    這是因為男性朋友一般骨盆相對胸部骨架較小、導致屍體背部體積大、浮力大。而女性朋友則肩膀窄、骨盆寬、乳部較大,導致胸部體積大、浮力大。


    還有些老兵油子則將所有首級都做舊處理,比如煙熏,對,就像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熏製臘肉一樣的手法;再比如蠟染、用菊水浸泡,以此來蒙混過關。


    考功司的人則會用衝洗、打磨、拋、刮、蒸等方式來進行還原。


    可以想象一下這個場景:


    一場大戰結束後的某一天,軍營中各個角落中,有很多人正在對著一顆或者幾顆腦袋在討論、觀察、研究、實驗、爭吵。


    在戰爭時代,人命和個體尊嚴不值一提。


    第四步,複核沒有問題後,在內閣、司禮監、皇帝三方之間會形成一個同意的批複。


    接下來就是賞銀發放的具體操作了。


    軍功製的含義很廣,比如斬將、奪旗、陷陣、先登、擊退敵人、收複失地、包括陣前受傷等等都能獲得軍功。


    吳三桂見李若鏈願意幫忙,心中大定,軍功分配和核實最容易得罪人,有錦衣衛都指揮使李大人在場,就好辦多了。


    “孫文煥,你帶領軍中首功督查隊就地收割、清點、存放闖賊首級。”


    “錦衣衛都指揮使李大人親自陪同爾等現場清點!”


    “得令!”


    督察隊成員都來自於軍中,沒有戰死的人迅速集結到孫文煥、李若鏈麵前。


    “兄弟們,本將軍隻說一句話,徇私者斬!”孫文煥道,眼神絕對不是開玩笑的。


    “諾!”兩百多人的首級收割隊成員齊聲迴道。


    別人拿命換來的敵人首級,是幾顆就是幾顆,絕對不能因為私下的交情而有失偏頗。


    看著別人收割真實的人頭,李若鏈覺得頭皮發麻。


    他雖然勇猛神武,而且還善於嚴刑拷打,但是從事這種工作還是第一迴。


    吳三桂瞟了一眼潘永昌道:“你部誘敵失敗,陛下有沒有責罰?”


    潘永昌額頭冷汗直流,他這次誘敵失敗,才導致今天這場戰鬥的發生,可以說家丁營和關寧騎兵很多人的戰死,與他有間接的關係。


    陛下赦免屬於朝廷和天子的事,但關寧騎兵內部還有軍法!


    潘永昌跪下道:


    “迴大帥!陛下說讓我戴罪立功。可是末將有罪!末將甘願受罰!”


    “這麽多弟兄們因為我誘敵失敗而戰死,末將願意抵命!”


    潘永昌邊說,邊流淚,邊摘下頭盔,褪下身上的棉甲、臂鎧等物。


    吳三桂雙眼圓睜,暴怒,大喝道:“來人,將潘永昌拖下去砍了!”


    兩名親兵走上前去拖起潘永昌就往外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才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才棍並收藏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