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祖大壽的真麵目
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 作者:三才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子時三刻。
沈陽城中某處深宅。
一個六十五歲的老人負手矗立在庭院中一棵樹下。
年齡和長期的憂慮痛苦讓他的頭發幾乎全白了。
書房窗紙中透出的光芒照亮了他全身。
稀稀朗朗的星星在夜空忽閃著。
此人正是前遼東霸總、大名鼎鼎的祖大壽。
第二次被迫投降建奴後他一直處於半軟禁狀態,這座庭院的外麵至少駐紮了兩百人的建奴兵丁。
除了必要的食物、飲水外,很少有外人能夠進出這座庭院。
第二次投降後,祖大壽被皇太極授予漢軍正黃旗總兵官,和滿八旗的精奇尼哈番同檔次的官職。
但無論是皇太極、現在的多爾袞都可以冷淡他,不給他實權,更沒有兵權。
祖大壽知道,要不是考慮到吳三桂的因素,建奴隨時會廢掉他。
當然建奴也可以留他的性命,因為畢竟後麵還要不停地招降大明軍官,他祖大壽可以做個榜樣。
腳步聲響,一名四十出頭的中年男人上身進了庭院。
“壽帥,這是那邊的密信。”
中年男人從衣領的暗格中摸出一張絹帛紙遞給了祖大壽。
“棄關,入關,勤王。”
祖大壽轉過身來就著窗戶裏麵透出的燈光,仔細看了下絹帛。
他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看到了一個特殊的小標記。
這個標記表明這封信是外甥吳三桂寫的。
“燒了吧。”祖大壽道。
中年男子進了書房,在燈燭上將密信燒成了灰。
祖大壽也跟著進了書房。
“小何,朝廷還是放棄了寧遠城了!”祖大壽坐下道,忍不住一聲長歎。
“兩百裏河山,無數將士的鮮血都白流了!”
小何邊說邊端起書案上的茶碗,雙手恭恭敬敬呈給了祖大壽。
“送菜的陳鵬飛您還記得吧?”小何道。
“他不是我安插在沈陽的暗樁嗎,還活著?”祖大壽問道。
“正是此人。他現在變成了菜販子。聽他說,城中傳言寧武關已經破了!”
祖大壽猛地站起身來,茶碗差點打翻在地,茶水全部灑在地麵。
“周遇吉周將軍呢?”
“戰死!”
祖大壽閉上眼睛,全身因為痛苦忍不住發抖。
從京師到沈陽,一千多裏的路程,這些消息恐怕都是一個多月前甚至兩月前的事兒了。
大明危矣!
“這兩日找機會見到祖澤潤、祖可法,或者祖澤洪他們,問下情況。建奴的斥候探馬比我們快,最新消息隨時要探聽到!”祖大壽吩咐道。
建奴收降祖大壽所部後,將祖大壽、他的子侄輩都拆開了,堅決不讓他們一起。
祖澤潤和祖可法並不是祖大壽的親兒子,而是養子,祖澤洪則是他堂侄。
小何又重新給祖大壽續了一杯茶。
“你還要告訴他們,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在建奴手下,能不做的就不做,能拖的就拖。”
“以後和山海關那邊打起來,箭能射偏就射偏,不要玩命。”
祖大壽這幾個月很鬱悶,聽說他這些子侄輩的親人,為了討好建奴,各種表態、作秀要打明國。
很多事情他沒法告訴這些後生晚輩。
他祖大壽絕對不是因為貪生怕死、為求活命而投降建奴。
更不是為了在建奴這裏討一碗殘羹剩飯而投降。
他第一次投降,是因為糧盡援絕,發生了人吃人的慘劇。
崇禎四年,他在大淩河率軍被圍,麾下將士最後都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城中有七千步兵、七千騎兵、一萬多點的民夫和商人。
從八月初到十月底,三個月的時間中,先吃民夫和商人,再吃步兵。
他和副將何可綱不忍心看到部下繼續上演人吃人的慘劇,決定開城投降。
但是皇太極和阿敏此前有屠城的習慣,為了確保投降後皇太極他們不生疑,他和何可綱上演了苦肉計。
由祖大壽斬殺何可綱,憑借何可綱的人頭展現他們投降的決心。
何可綱此前堅決不投降,皇太極方麵對此十分清楚。斬殺何可綱就意味著徹底放棄抵抗。
曆史記載,由於太過於饑餓,何可綱被殺後,城中軍們瘋狂搶奪他的肉來吃!
何可綱自從被包圍就不打算活著迴去了,尤其看到人相食的煉獄場景,為了兄弟們的生路,他甘願引頸就戮。
祖大壽帶人斬殺他的時候,何可綱滿臉微笑、一臉解脫。
“投降後,找機會迴來,繼續效忠大明!”這是何可綱對祖大壽唯一的要求。
“小何,今年十月我一定會去大淩河城給你父親燒紙,到時候你陪我去吧。”
小何點點頭。
小何當時二十多歲,他父親何可綱和祖大壽那一幕幕往事,他永生難忘。
小何這筆賬不會算在祖大壽身上,他要算在建奴頭上。
包括崇禎皇帝在內的人都沒有太多責怪祖大壽。這次投降後,祖大壽冒著自己的兒子和親族子弟被斬殺的風險逃迴了大明。
在接下來的十年中,繼續和建奴死磕。
他兌現了對何可綱的承諾!
他第二次投降,是在十年後,又是因為糧盡援絕,發生了人吃人的慘劇。
鬆錦之戰期間,祖大壽率兵在錦州城被包圍了一年多。
最後幾個月又是開始吃人!
當崇禎十五年二月份洪承疇被俘投降後,祖大壽再也堅持不住了,於三月初八投降。
後世讀史之人,讀到此處,無不扼腕浩然歎息!
很多人覺得祖大壽投降了就一定是壞人,一定要批判。
可這個世界上,過去、現在、未來都不會有完人。
如果一個人宣稱自己有完美的道德水準和忠君愛國之情懷,那這個人一定是極度危險的偽君子!
……
“壽帥,韓棟來了!”小何的聲音將祖大壽從無盡的哀思中拉了迴來。
韓棟和小何年歲相仿,當年是祖大壽的家丁營副統領。
在周遭嚴密的看守下,祖大壽並不吃驚韓棟為何能夠進來。
他知道韓棟的本事,無論是秘密潛入,還是交朋友打點關係,他都是一把好手。
“吃了沒?”祖大壽問道。
燈下韓棟一臉精悍之色,但身上卻穿著一身滿八旗的兵丁服飾。
“壽帥,還沒有。”
很快,小何端來了一大盤切好的烤羊肉。
韓棟也不客氣,挽起袖子就吃了起來。
“刺殺八旗旗主的事情籌備的如何了?”祖大壽開門見山問道。
祖大壽雙眼精光四射,一點也沒有之前的疲憊和蕭索之意。
他還有五年就要滿七十歲,他希望在死前能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沈陽城中某處深宅。
一個六十五歲的老人負手矗立在庭院中一棵樹下。
年齡和長期的憂慮痛苦讓他的頭發幾乎全白了。
書房窗紙中透出的光芒照亮了他全身。
稀稀朗朗的星星在夜空忽閃著。
此人正是前遼東霸總、大名鼎鼎的祖大壽。
第二次被迫投降建奴後他一直處於半軟禁狀態,這座庭院的外麵至少駐紮了兩百人的建奴兵丁。
除了必要的食物、飲水外,很少有外人能夠進出這座庭院。
第二次投降後,祖大壽被皇太極授予漢軍正黃旗總兵官,和滿八旗的精奇尼哈番同檔次的官職。
但無論是皇太極、現在的多爾袞都可以冷淡他,不給他實權,更沒有兵權。
祖大壽知道,要不是考慮到吳三桂的因素,建奴隨時會廢掉他。
當然建奴也可以留他的性命,因為畢竟後麵還要不停地招降大明軍官,他祖大壽可以做個榜樣。
腳步聲響,一名四十出頭的中年男人上身進了庭院。
“壽帥,這是那邊的密信。”
中年男人從衣領的暗格中摸出一張絹帛紙遞給了祖大壽。
“棄關,入關,勤王。”
祖大壽轉過身來就著窗戶裏麵透出的燈光,仔細看了下絹帛。
他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看到了一個特殊的小標記。
這個標記表明這封信是外甥吳三桂寫的。
“燒了吧。”祖大壽道。
中年男子進了書房,在燈燭上將密信燒成了灰。
祖大壽也跟著進了書房。
“小何,朝廷還是放棄了寧遠城了!”祖大壽坐下道,忍不住一聲長歎。
“兩百裏河山,無數將士的鮮血都白流了!”
小何邊說邊端起書案上的茶碗,雙手恭恭敬敬呈給了祖大壽。
“送菜的陳鵬飛您還記得吧?”小何道。
“他不是我安插在沈陽的暗樁嗎,還活著?”祖大壽問道。
“正是此人。他現在變成了菜販子。聽他說,城中傳言寧武關已經破了!”
祖大壽猛地站起身來,茶碗差點打翻在地,茶水全部灑在地麵。
“周遇吉周將軍呢?”
“戰死!”
祖大壽閉上眼睛,全身因為痛苦忍不住發抖。
從京師到沈陽,一千多裏的路程,這些消息恐怕都是一個多月前甚至兩月前的事兒了。
大明危矣!
“這兩日找機會見到祖澤潤、祖可法,或者祖澤洪他們,問下情況。建奴的斥候探馬比我們快,最新消息隨時要探聽到!”祖大壽吩咐道。
建奴收降祖大壽所部後,將祖大壽、他的子侄輩都拆開了,堅決不讓他們一起。
祖澤潤和祖可法並不是祖大壽的親兒子,而是養子,祖澤洪則是他堂侄。
小何又重新給祖大壽續了一杯茶。
“你還要告訴他們,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在建奴手下,能不做的就不做,能拖的就拖。”
“以後和山海關那邊打起來,箭能射偏就射偏,不要玩命。”
祖大壽這幾個月很鬱悶,聽說他這些子侄輩的親人,為了討好建奴,各種表態、作秀要打明國。
很多事情他沒法告訴這些後生晚輩。
他祖大壽絕對不是因為貪生怕死、為求活命而投降建奴。
更不是為了在建奴這裏討一碗殘羹剩飯而投降。
他第一次投降,是因為糧盡援絕,發生了人吃人的慘劇。
崇禎四年,他在大淩河率軍被圍,麾下將士最後都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城中有七千步兵、七千騎兵、一萬多點的民夫和商人。
從八月初到十月底,三個月的時間中,先吃民夫和商人,再吃步兵。
他和副將何可綱不忍心看到部下繼續上演人吃人的慘劇,決定開城投降。
但是皇太極和阿敏此前有屠城的習慣,為了確保投降後皇太極他們不生疑,他和何可綱上演了苦肉計。
由祖大壽斬殺何可綱,憑借何可綱的人頭展現他們投降的決心。
何可綱此前堅決不投降,皇太極方麵對此十分清楚。斬殺何可綱就意味著徹底放棄抵抗。
曆史記載,由於太過於饑餓,何可綱被殺後,城中軍們瘋狂搶奪他的肉來吃!
何可綱自從被包圍就不打算活著迴去了,尤其看到人相食的煉獄場景,為了兄弟們的生路,他甘願引頸就戮。
祖大壽帶人斬殺他的時候,何可綱滿臉微笑、一臉解脫。
“投降後,找機會迴來,繼續效忠大明!”這是何可綱對祖大壽唯一的要求。
“小何,今年十月我一定會去大淩河城給你父親燒紙,到時候你陪我去吧。”
小何點點頭。
小何當時二十多歲,他父親何可綱和祖大壽那一幕幕往事,他永生難忘。
小何這筆賬不會算在祖大壽身上,他要算在建奴頭上。
包括崇禎皇帝在內的人都沒有太多責怪祖大壽。這次投降後,祖大壽冒著自己的兒子和親族子弟被斬殺的風險逃迴了大明。
在接下來的十年中,繼續和建奴死磕。
他兌現了對何可綱的承諾!
他第二次投降,是在十年後,又是因為糧盡援絕,發生了人吃人的慘劇。
鬆錦之戰期間,祖大壽率兵在錦州城被包圍了一年多。
最後幾個月又是開始吃人!
當崇禎十五年二月份洪承疇被俘投降後,祖大壽再也堅持不住了,於三月初八投降。
後世讀史之人,讀到此處,無不扼腕浩然歎息!
很多人覺得祖大壽投降了就一定是壞人,一定要批判。
可這個世界上,過去、現在、未來都不會有完人。
如果一個人宣稱自己有完美的道德水準和忠君愛國之情懷,那這個人一定是極度危險的偽君子!
……
“壽帥,韓棟來了!”小何的聲音將祖大壽從無盡的哀思中拉了迴來。
韓棟和小何年歲相仿,當年是祖大壽的家丁營副統領。
在周遭嚴密的看守下,祖大壽並不吃驚韓棟為何能夠進來。
他知道韓棟的本事,無論是秘密潛入,還是交朋友打點關係,他都是一把好手。
“吃了沒?”祖大壽問道。
燈下韓棟一臉精悍之色,但身上卻穿著一身滿八旗的兵丁服飾。
“壽帥,還沒有。”
很快,小何端來了一大盤切好的烤羊肉。
韓棟也不客氣,挽起袖子就吃了起來。
“刺殺八旗旗主的事情籌備的如何了?”祖大壽開門見山問道。
祖大壽雙眼精光四射,一點也沒有之前的疲憊和蕭索之意。
他還有五年就要滿七十歲,他希望在死前能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