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名將李過
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 作者:三才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午後。
遵化成外六裏處有一座山。
名曰龍山。
龍山西起龍山口,橫向綿延八裏後,止於東邊的黃台口。
按照後世的度量,主峰海拔隻有區區兩百八十八點六米,屬於很小的山脈。
這座山雖小,但很有名。
山上有座廟。
根據《遵化通誌》記載,山上有遼國蕭太後敕建的一座龍山寺。
廟裏有沒有和尚不知道。
因為統領兩萬大順騎兵的李過將龍山寺占據,作為自己的臨時指揮所。
即使是有和尚,估計也被趕走了。
李過身高臂長,麵皮發黃,一臉悍勇桀驁之色。
他早年幫助叔叔李自成手刃奸夫淫婦,堪稱李自成死黨中的鐵粉。
他隨身隻帶了兩百名親兵,其餘的大軍分為三處。
一處在龍山山腳下黎河的南岸,約一萬名騎兵。
另外五千名騎兵防在三十裏外的三屯營。
最後五千名騎兵駐紮在一百裏外的掛雲山下。掛雲山再往東三十裏不到就是遷安。
按之前的計劃,李過將兩萬大軍在三處呈弧形布置,崇禎他們在這個方向上插翅難逃。
李過是大順軍陣營中非常厲害的將領。
曾經和他多次對線的曹文詔用三個字評價他:
極驍勇!
這是相當高的評價。
李過的實力遠超穀可成、劉芳亮這些人。
正史中李自成兵敗山海關後一路被建奴吊打。
唯獨李過統帥的軍隊每次基本都能和建奴打成平手。
李自成從北京城潰退時,建奴憑借其騎兵優勢,對大順軍窮追猛打。
李過負責在真定府阻擊建奴追兵,強悍的戰鬥力讓建奴停止了追擊。
要不是李過,可能李自成在華北一帶就要被俘殺。
此後,多爾袞命令多羅武英郡王阿濟格統帥十萬大軍進攻陝北。
高一功守榆林、李過守延安。
阿濟格統帥八旗精銳和李過在延安生死對決。
二十天內雙方打了七戰,旗鼓相當,阿濟格的建奴大軍沒有占到便宜。建奴軍中有名有姓的將領如哈爾漢、嘉龍阿、折爾特、朔瑪等人都戰死。
直到李自成在潼關被多鐸打敗、被迫放棄西安,李過主動放棄延安,阿濟格才占領陝北。
李自成在九宮山被殺後,李過與南明小朝廷合作,部下改編為“忠貞營”。
一直到病逝,李過都能讓建奴如芒刺在背。
為了及時掌握崇禎他們從薊州城出逃的消息,李過在方圓一百裏內建立了斥候流動營。
但是現在李過非常震驚。
一名斥候來報:穀可成部七萬步兵軍團潰散,逃迴北京城的才一兩萬人。
其餘的不是跑了,就是戰死。
這怎麽可能?大順軍兵強馬壯,早已不是那支當年被洪承疇、孫傳庭吊打的軍隊了。
“穀可成他個瓜皮是豬腦子嗎?”
“就算是七萬頭豬,放在那裏讓明軍來捉,也捉不完啊!”
李過用拳頭捶打著麵前的書案,因為用力過猛,手上鮮血直流。
李過今年三十八歲,雖然是李自成的親侄子,但也隻比李自成小幾個月。
將近四十歲的不惑之年,李過這些年曆練得越來越沉穩。
但穀可成這一仗可謂敗得一塌糊塗、一瀉千裏、莫名其妙。
“報!”
又一名斥候前來傳遞軍情。
“製將軍,劉希堯的六萬大軍……他們全部……”
“有屁快放!”李過怒道。
他年輕時候人送外號“一隻虎”,今天徹底出離憤怒了!
“製將軍,劉希堯他們……他們全部投降了明軍!”
李過出城奔向遵化方向的時候,劉希堯大軍投降的消息還沒有傳到北京。
“你胡說!這怎麽可能?”
“亂報軍情就是死罪!來人,給我拖出去砍了!”李過吼道。
斥候嚇得立刻跪地求饒,“將軍,劉將軍投降之事,千真萬確!”
“後續還會有其他斥候迴來核實消息。”
正說話間,又有三名斥候前來報告劉希堯大軍集體投降的事情。
噗!
李過噴出了一口血。
周圍的人連忙圍過來。
左果毅將軍馬重喜關切地問道:
“製將軍,您沒事兒吧?”
大順軍這幾日每次保底都有好幾萬大軍覆滅,大順陣營誰都接受不了。
李過心中生出一股深深的恐懼。
崇禎現在手頭不就幾萬關寧騎兵嗎?
此前玉田一帶潰逃迴去的軍士說關寧騎兵人數並不多。
難道他們一個個都有三頭六臂不成?
李過的特點是越害怕,戰鬥力越強,越不服輸。
李過還沒來得及答話,一名斥候又跑進來,“啟稟製將軍,山下出現明軍!”
李過用手抹掉了嘴角的鮮血,眼中閃過一絲殘酷的殺意。
“山下明軍人數幾何?”李過問道,聲音因為剛才過於激動嗓音已經近乎沙啞。
“約莫三千人左右。都是騎兵。打的都是‘吳’字旗!”
李過冷笑道,“關寧騎兵!本將今天倒要見識見識你們的厲害!”
“本將萬把人的騎兵在山下,他們隻來三千人?”
“馬將軍!他們明顯是誘敵之計!”
“你留在山上按原計劃行事!我隻帶三千人去打他們,剩餘七千人交給你!”
李過交代完畢,和親兵下了山。
來到黎河邊,李過點了三千騎兵。
“明軍這三千騎兵明顯是過來誘敵的!”
“他們來的時候好好的,老子要讓他們迴不去!”
“明軍即將靠攏我軍,前方地形平坦,本將要用四堵牆就地殲滅他們!”
“每一排七百五騎!老子也和第一排一起衝!”
李過看向親兵營統領駱迎標,正色道:
“如果你看到我後退,射殺我!”
駱迎標一愣,麵露難色:
“製將軍,闖王之前說過,您要是有事兒,我們親兵營都會被處死!”
“前麵那點兒的明軍,不值得製將軍您親自衝陣!”
李過吼道:“劉芳亮、李雙喜、劉希堯他們為什麽全軍覆沒?”
“輕敵!”
“他們都敗於輕敵!”
“和任何敵人作戰,要麽不打,打就要玩命猛打!”
“諸位都尉、掌旅,老子心中數五十個數!”
“數完後,你們四排陣型還沒有到位,你們幾個全部處死!”
三千名大順騎兵神情一緊,立刻動了起來。
李過軍紀之嚴格、軍令執行之迅捷,在整個大順軍中連李自成的親兵騎兵都趕不上。
李過麵露兇光,開始催動馬匹前行。
他將手中握著的長槍單手高高舉起。
待身後的三千騎兵排好陣型後,猛地將長槍往前一倒。
“殺!”李過一馬當先,衝了出去。
四排騎兵前後距離十步的間隔,集體跟著衝了過去。
前方的明軍擺出一字長蛇橫隊,嚴陣以待。
“過了前麵那兩個土堆,就是一百五十步。”
“過土堆就給老子放箭!拋射!”李過大喊道。
遵化成外六裏處有一座山。
名曰龍山。
龍山西起龍山口,橫向綿延八裏後,止於東邊的黃台口。
按照後世的度量,主峰海拔隻有區區兩百八十八點六米,屬於很小的山脈。
這座山雖小,但很有名。
山上有座廟。
根據《遵化通誌》記載,山上有遼國蕭太後敕建的一座龍山寺。
廟裏有沒有和尚不知道。
因為統領兩萬大順騎兵的李過將龍山寺占據,作為自己的臨時指揮所。
即使是有和尚,估計也被趕走了。
李過身高臂長,麵皮發黃,一臉悍勇桀驁之色。
他早年幫助叔叔李自成手刃奸夫淫婦,堪稱李自成死黨中的鐵粉。
他隨身隻帶了兩百名親兵,其餘的大軍分為三處。
一處在龍山山腳下黎河的南岸,約一萬名騎兵。
另外五千名騎兵防在三十裏外的三屯營。
最後五千名騎兵駐紮在一百裏外的掛雲山下。掛雲山再往東三十裏不到就是遷安。
按之前的計劃,李過將兩萬大軍在三處呈弧形布置,崇禎他們在這個方向上插翅難逃。
李過是大順軍陣營中非常厲害的將領。
曾經和他多次對線的曹文詔用三個字評價他:
極驍勇!
這是相當高的評價。
李過的實力遠超穀可成、劉芳亮這些人。
正史中李自成兵敗山海關後一路被建奴吊打。
唯獨李過統帥的軍隊每次基本都能和建奴打成平手。
李自成從北京城潰退時,建奴憑借其騎兵優勢,對大順軍窮追猛打。
李過負責在真定府阻擊建奴追兵,強悍的戰鬥力讓建奴停止了追擊。
要不是李過,可能李自成在華北一帶就要被俘殺。
此後,多爾袞命令多羅武英郡王阿濟格統帥十萬大軍進攻陝北。
高一功守榆林、李過守延安。
阿濟格統帥八旗精銳和李過在延安生死對決。
二十天內雙方打了七戰,旗鼓相當,阿濟格的建奴大軍沒有占到便宜。建奴軍中有名有姓的將領如哈爾漢、嘉龍阿、折爾特、朔瑪等人都戰死。
直到李自成在潼關被多鐸打敗、被迫放棄西安,李過主動放棄延安,阿濟格才占領陝北。
李自成在九宮山被殺後,李過與南明小朝廷合作,部下改編為“忠貞營”。
一直到病逝,李過都能讓建奴如芒刺在背。
為了及時掌握崇禎他們從薊州城出逃的消息,李過在方圓一百裏內建立了斥候流動營。
但是現在李過非常震驚。
一名斥候來報:穀可成部七萬步兵軍團潰散,逃迴北京城的才一兩萬人。
其餘的不是跑了,就是戰死。
這怎麽可能?大順軍兵強馬壯,早已不是那支當年被洪承疇、孫傳庭吊打的軍隊了。
“穀可成他個瓜皮是豬腦子嗎?”
“就算是七萬頭豬,放在那裏讓明軍來捉,也捉不完啊!”
李過用拳頭捶打著麵前的書案,因為用力過猛,手上鮮血直流。
李過今年三十八歲,雖然是李自成的親侄子,但也隻比李自成小幾個月。
將近四十歲的不惑之年,李過這些年曆練得越來越沉穩。
但穀可成這一仗可謂敗得一塌糊塗、一瀉千裏、莫名其妙。
“報!”
又一名斥候前來傳遞軍情。
“製將軍,劉希堯的六萬大軍……他們全部……”
“有屁快放!”李過怒道。
他年輕時候人送外號“一隻虎”,今天徹底出離憤怒了!
“製將軍,劉希堯他們……他們全部投降了明軍!”
李過出城奔向遵化方向的時候,劉希堯大軍投降的消息還沒有傳到北京。
“你胡說!這怎麽可能?”
“亂報軍情就是死罪!來人,給我拖出去砍了!”李過吼道。
斥候嚇得立刻跪地求饒,“將軍,劉將軍投降之事,千真萬確!”
“後續還會有其他斥候迴來核實消息。”
正說話間,又有三名斥候前來報告劉希堯大軍集體投降的事情。
噗!
李過噴出了一口血。
周圍的人連忙圍過來。
左果毅將軍馬重喜關切地問道:
“製將軍,您沒事兒吧?”
大順軍這幾日每次保底都有好幾萬大軍覆滅,大順陣營誰都接受不了。
李過心中生出一股深深的恐懼。
崇禎現在手頭不就幾萬關寧騎兵嗎?
此前玉田一帶潰逃迴去的軍士說關寧騎兵人數並不多。
難道他們一個個都有三頭六臂不成?
李過的特點是越害怕,戰鬥力越強,越不服輸。
李過還沒來得及答話,一名斥候又跑進來,“啟稟製將軍,山下出現明軍!”
李過用手抹掉了嘴角的鮮血,眼中閃過一絲殘酷的殺意。
“山下明軍人數幾何?”李過問道,聲音因為剛才過於激動嗓音已經近乎沙啞。
“約莫三千人左右。都是騎兵。打的都是‘吳’字旗!”
李過冷笑道,“關寧騎兵!本將今天倒要見識見識你們的厲害!”
“本將萬把人的騎兵在山下,他們隻來三千人?”
“馬將軍!他們明顯是誘敵之計!”
“你留在山上按原計劃行事!我隻帶三千人去打他們,剩餘七千人交給你!”
李過交代完畢,和親兵下了山。
來到黎河邊,李過點了三千騎兵。
“明軍這三千騎兵明顯是過來誘敵的!”
“他們來的時候好好的,老子要讓他們迴不去!”
“明軍即將靠攏我軍,前方地形平坦,本將要用四堵牆就地殲滅他們!”
“每一排七百五騎!老子也和第一排一起衝!”
李過看向親兵營統領駱迎標,正色道:
“如果你看到我後退,射殺我!”
駱迎標一愣,麵露難色:
“製將軍,闖王之前說過,您要是有事兒,我們親兵營都會被處死!”
“前麵那點兒的明軍,不值得製將軍您親自衝陣!”
李過吼道:“劉芳亮、李雙喜、劉希堯他們為什麽全軍覆沒?”
“輕敵!”
“他們都敗於輕敵!”
“和任何敵人作戰,要麽不打,打就要玩命猛打!”
“諸位都尉、掌旅,老子心中數五十個數!”
“數完後,你們四排陣型還沒有到位,你們幾個全部處死!”
三千名大順騎兵神情一緊,立刻動了起來。
李過軍紀之嚴格、軍令執行之迅捷,在整個大順軍中連李自成的親兵騎兵都趕不上。
李過麵露兇光,開始催動馬匹前行。
他將手中握著的長槍單手高高舉起。
待身後的三千騎兵排好陣型後,猛地將長槍往前一倒。
“殺!”李過一馬當先,衝了出去。
四排騎兵前後距離十步的間隔,集體跟著衝了過去。
前方的明軍擺出一字長蛇橫隊,嚴陣以待。
“過了前麵那兩個土堆,就是一百五十步。”
“過土堆就給老子放箭!拋射!”李過大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