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三月二十二日。


    清晨。


    玉田縣城。


    剛剛用完早膳的崇禎見到了一個人和一封信。


    這個人身穿一件不起眼的青布素袍,年紀大約二十歲。


    身材瘦削、饑疲不堪,且滿身汙垢。但舉手投足間頗有書卷氣。


    這個年輕人叫曹傳,是曹化淳二哥曹化雨的長孫。


    他於三月十九日從天津出發,一路上各種迷路,馬匹也累死了,還差點被大順軍士抓走。


    餓著肚子趕了兩百裏地後,終於抵達了玉田縣城。


    他的親叔爺爺曹化淳派他來給陛下送一封信和一句話。


    太監當然也有家人,曹化淳一家人除了他都不是太監。


    王承恩確認書信沒有任何問題後,遞給了崇禎。


    崇禎打開書信,上麵的字跡是典型的台閣體,清秀、工整。


    從明宣宗朱瞻基開始,宮中要求翰林院五品以上的大儒給年紀小的太監們授課,不僅要識文斷字,還要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曹化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大明太監的文化素養遠超任何朝代。


    曹化淳在宮中的“老祖宗”是大太監王安。


    後來曹化淳被派到五皇孫信王朱由檢府上做伴讀太監,是崇禎第一任“大伴”。


    “小五爺勿念,仆隨火良少爺已南行。”


    書信上這句話別人看不懂,崇禎看的懂。


    史料記載,曹化淳在信王府伺候崇禎皇帝的時候,經常喊他小五爺。


    火良當然是太子朱慈烺了。


    曹化淳心思縝密,他怕這封信如果落到闖賊手中,會漏了痕跡,因此寫的很隱晦。


    “曹化雨是你的祖父?”崇禎問這名年輕人。


    “正是家祖!”


    曹傳雖然餓的前胸貼後背,但跪在地上迴話的時候依然中氣十足。


    “大伴,給他弄點吃的。”


    崇禎當然知道曹化雨,當年親手把他提拔為後軍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大員!


    曹化雨為人正直,曾經硬剛過魏忠賢。


    不僅如此,曹化雨經常用俸祿資助欠餉的軍士、幫助窮苦百姓代繳賦稅,修橋鋪路,扶貧濟困,在老家免費開辦私塾四十年。


    這就是曹化淳的二哥。


    這也是曹家的家風。


    崇禎上吊那年,曹化淳已經退休六年了。


    但是他依然被誣陷說打開城門放闖賊進城,所有人都說他是個奸賊!


    包括《明史》這樣的正史、《明季北略》、《國榷》等這樣的私人史料都異口同聲這樣說。


    甚三百多年後蔡東藩寫《明史通俗演義》也跟著他們人雲亦雲這樣說。


    但這些都是造謠和構陷。


    為什麽會這樣呢?


    因為很多人認為沒有雞雞的人就一定是壞人,是閹黨!


    最重要的是,大明滅亡後,很多讀書人,尤其是東林黨的餘孽,很想到建奴那裏混碗飯吃。


    但是建奴就是不接納他們。


    但是曹化淳因為得知崇禎死了,從天津衛趕到北京城,請求給崇禎重新修葺墳墓。


    曹化淳當年都五十多歲了,大明滅了就在老家天津窩著不好嗎?


    這一舉動無非是曹化淳的一片忠心和赤誠而已。


    但得到了建奴高層的賞識。


    想想看,建奴這幫還沒有脫離原始部落習俗的人,入關後也想培養幾個內廷太監出來伺候自己。


    可是和言語得體、辦事利落、琴棋書畫樣樣都上佳的曹化淳一比,那就是烏雞見了鳳凰。


    雖然太監們都沒有雞雞,但曹化淳的出現,讓建奴高層見識了什麽是禮儀之邦。


    曹化淳並未接受建奴要求他留下來做事的要求。


    建奴為了了解大明的一些事情,時不時要找曹化淳問話。


    從此曹家和建奴高層有了一些交集。


    甚至到建奴康麻子的時候,還非得要曹傳擔任內廷供奉的差事。


    曹傳推說自己身體有病,沒法在建奴朝廷混。


    康麻子沒有辦法,下旨賞他儒林郎、翰林院檢討加二級頭銜。


    那些大明過來的投降派文人不幹了,他們在曹化淳還在世的時候就公然造謠汙蔑他開城放闖賊進城。


    順天府的楊博,宛平的楊時茂,這兩個小卡拉米帶頭上疏參曹化淳。


    說他“開門迎賊,賊入城,挺身侍從,今清入都,又複侍從,此賣國亂臣,雖萬斬不足服萬民心。”


    萬斬不足服萬民心!好歹毒的文字!


    曹化淳被冤枉,肯定不幹,上書建奴朝廷自辯清白。


    建奴朝廷針對楊博和楊時茂的這種投訴,給出了一句答複:


    曹化淳無端抱屈,心跡已明,不必剖琛。


    然後這些人看到建奴朝廷如此維護曹公公,嫉妒心便發了狂,就更加變本加厲造謠。


    因此,很多那個時候的史書和史料都根據坊間的謠傳記載了下來。


    甚至,很多寫這些曆史書的人也嫉妒他。


    我們這些人學富五車、才高八鬥、風流倜儻,建奴偏偏不要我們當奴才!


    你曹化淳一個被割了雞雞的人,居然混得比我們好?!


    不行,闖賊就是你開城放進來的。


    這個屎盆子你要永遠背著。


    曹化淳一直到死前,都還耿耿於懷,寫了一首詩:


    報國愚忠罔顧身,無端造誣自何人?家居六載還遭謗,並信從前使不真。


    人類社會有時候就是這麽簡單粗暴和無語:


    富的要欺負窮的、強的要欺負弱的,有雞雞的要欺負沒有雞雞的。


    人類隻有在暴露和強調同類的痛苦之時,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存在。


    要是讓這種人站在那些在金錢更多、地位更高、身體素質更強、優先擇偶權更大的人麵前,他們會表現得無比謙卑和文明。


    人啊,有時候最好不要裝人。和牲口差別能有多大呢?


    咕嘟!


    咕嘟!


    曹傳大口喝著王承恩送來的一碗粥。


    又一口氣幹掉了五個大饃饃。


    “慢點!”王承恩看不下去了,生怕他噎死了。


    崇禎微笑著看著曹傳。


    “夠不夠?不夠讓王承恩再給你弄一份過來。”


    曹傳沒有說話,像瘋狗一樣貪婪地吃著,他實在太餓了。


    等曹傳終於吃完了,崇禎問道:


    “你叔祖要你傳什麽話給朕?”


    曹傳放下喝粥的碗,從袖子中抽出一方手帕擦了擦嘴,說道:


    “叔祖說,陛下聖駕蒙塵,身邊沒有人伺候。”


    王承恩心中咯噔一下,曹公公這是在搞什麽啊。


    我王承恩不是一直在伺候陛下嗎?


    隻聽見曹傳又補充道:


    “這位是王公公吧?叔祖說見了陛下後,就找公公您給我淨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才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才棍並收藏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