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


    吳國貴、郭雲龍、吳國寶三人率領三千家丁營策馬奔向指定位置。


    “三哥,你說陛下讓我們去城外,究竟是做啥?”吳國寶問吳國貴。


    他們倆都是吳三桂的親族子弟。


    “不清楚,但是大帥既然沒有反對,我等照辦即可!”


    郭雲龍也道:“吳將軍說的是!大帥聽陛下的,我們聽大帥的。”


    “不過,萬一大帥在城中也陷入了險境,我們也要做好救人的準備!”吳國貴道。


    吳國貴等三人跳下馬,拿著樹枝在地上比劃了起來,開始做了一番籌劃。


    通州潞河驛東岸某處營寨。


    曹傳蛟終於找到了劉芳亮新的大營。


    兩匹馬已經跑死了一匹,剩下的這匹估計也要累死。


    此時天剛蒙蒙亮,劉芳亮所部正在生火做飯。


    曹傳蛟聲稱有緊急軍情,幾次通傳後,他見到了劉芳亮。


    他在大順軍中職位低下,平常很難單獨見到劉芳亮。


    劉芳亮營帳中還有三四個衣衫不整的婦女,臉上都鼻青臉腫。


    想必是在附近擄掠的良家女子。


    其中一人還在哭哭啼啼,惹得劉芳亮心煩意亂。


    隻見白光一閃,劉芳亮已經一刀砍死了這名哭泣的女子。


    “你們誰要是再惹本將軍不高興,下一個死的就是你!”


    曹傳蛟本來覺得欺騙以前的隊伍,良心上有點過不去。


    見到這種情形後,心中已經毫無愧疚感!


    看來,跟陛下才混是對的。


    “何事找本將軍?”劉芳亮邊穿衣服邊問道,還打著哈欠。


    “迴稟將軍,我有天大的好消息!”


    曹傳蛟添油加醋地把那二十萬兩銀子的事告訴給了劉芳亮。


    說他添油加醋,是因為他告訴劉芳亮,潞河驛渡口下遊十裏藏了四十萬兩銀子!


    劉芳亮立刻跳了起來,“此話當真?”


    “將軍,小人沒有理由撒謊!”曹傳蛟拍著胸脯道。


    “急報!”


    一名傳令兵自帳外而入。


    “將軍,前方探馬迴來說,崇禎皇帝進了玉田縣城!”


    “辛思忠將軍已經帶人殺過去了!”


    劉芳亮怒道:“這個辛思忠,自己帶隊去了,也不通傳本將軍!”


    劉芳亮犯了難。


    一邊是四十萬兩銀子,一邊是崇禎皇帝這個移動的最高軍功!


    也罷,銀子沒了可以再去搶!崇禎皇帝可隻有一個!


    “傳令拔營!”劉芳亮命令道。


    “所有輕傷的弟兄們去潞河驛下遊十裏處看著銀子!”


    “等本將軍活捉了崇禎再去挖銀子!”


    “其餘人等,隨本將軍殺向玉田縣城!”


    天色已明。


    王承恩陪著崇禎站立在玉田縣東城門上。


    金燦燦的太陽已經露出了一個弧頂。


    籠罩大地的黑暗就像被擊退了的蠻荒巨獸,慢慢消失在視線以外。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崇禎突然出聲說道。


    “大伴,你說今天能不能擊潰敵軍?”


    “迴皇爺!一定能!”


    “不要光拍馬屁,說實話!”崇禎道,眼睛看著東方的雲彩。


    “內臣以為,京師之所以丟失,皆因文臣武將自以為都有退路!”


    “但是今天,無論是王永吉,還是吳三桂,都沒有退路可言!”


    “何以見得?”


    “以內臣對這兩人的了解,隻要陛下還在,他們絕不會公然投敵!”


    “你可知,前幾日吳三桂為何勤王來遲?”


    “內臣不敢說!”


    “陛下,西門外發現大順大隊騎兵!”李若鏈在城樓下麵高聲喊道。


    崇禎等人匆匆來到西門城樓上。


    吳三桂正用千裏眼觀察前方的敵軍。


    看到崇禎,立刻下跪施禮,但表情很古怪。


    崇禎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吳三桂絕不是傻子,朕用他做誘餌,再用三千家丁營在城下野戰、並打垮敵軍的意圖,他早就明白了。


    吳三桂腦中盤算著:


    陛下這幾天一直都在吸引大順方麵朝玉田進發。


    他除了我和王永吉的人馬,根本沒有別的軍隊可以調動。


    這樣把自己陷在一座孤城中,早晚死路一條,當初何必衝出北京城?


    三千家丁營在城外包圍圈之外,我的老本當然保住了。


    可是我吳三桂自己也進了城啊!


    可是陛下要我陪同進城,我能當眾拒絕嗎?


    不能。


    所以,這是陽謀!


    赤裸裸的陽謀!


    我吳三桂還不能有任何意見。


    除非我當場就造反!


    可是陛下許諾給我封王,可謂誠意十足了。


    我造反沒有任何意義。


    整個大明朝到崇禎這一代,總共才封了十幾個異姓王爺。


    除了忠勇王金忠是活著受封為王,其餘都是死後追封。


    追封的都是諸如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鄧愈等這樣的猛人,他們生前最高也隻是國公。


    順義王俺答被明廷冊封為王,但作為蒙古土默特部首領,並沒有像金忠那樣直接到大明朝廷辦理入職手續,其性質和內地異姓封王是兩迴事。


    俺答被封順義王,直接換來了五十年的和平。值!


    如果全力輔佐陛下扭轉乾坤,封我吳三桂為異姓王有何不可!


    現在我造反無論投降李自成和建奴哪邊,他們都不會真心待我!


    而且還要遭受天下人的痛罵!


    如果今天能夠擊敗這波敵軍,那就證明大明國運還在!


    罷了,不必多想,先打完這一仗再說。


    吳三桂偷偷看了眼崇禎,內心突然起了一種敬畏感。


    因為陛下好像一改從前的優柔寡斷,自信心、決策力都起了巨大的變化。


    以前他的父親可以忽悠陛下,勤王要一百萬兩餉銀,現在絕對不敢。


    玉田縣西城門前方,烏壓壓一片大順騎兵,正全力衝刺過來。


    崇禎接過吳三桂手中的千裏眼。


    發現對麵令旗揮了揮,大順騎兵軍陣中分出三支人馬,每隊約一千五百騎,各自繞向縣城的南邊、北邊、東邊。


    “吳總兵,闖賊用騎兵攻城,雲梯、大炮都沒有,這是為何?”


    吳三桂思考了一會兒,迴答道:


    “迴陛下,有幾種可能。”


    “講!”


    “第一種可能,闖賊把騎兵當攻城的炮灰,說明他們不珍惜騎兵。”


    崇禎很認可吳三桂這個說法。


    一名合格的騎兵無論是糧餉、還是馬匹豆料都花費不菲,騎兵的技戰術培養需要時間。


    真正的騎兵死一個就少一個,不像步兵,可以隨時補充。


    建奴每次攻打遼東城池,都是先用遼東漢人當炮灰攻城,時機成熟後才會使用騎兵。


    “第二種可能,闖賊過於輕敵,他們一定以為玉田縣城會很快投降。”


    “第三種可能,這次攻打玉田的行動在他們計劃之外。”


    崇禎問道:“何以見得?”


    吳三桂迴道:“對方沒有準備攻城雲梯,沒有盾牌兵,沒有挖掘城牆的民夫敢死隊。”


    崇禎點點頭。


    這分明就是大順各將領,為了搶功私自行動。


    這也是崇禎敢於把自己當誘餌的原因。


    李自成、劉宗敏、李過、宋獻策等核心領導層,這幾日像牲口一樣在京師肆虐。


    對於京師東邊方向的戰略布局和謀劃、籌備和調度,幾乎可以忽略。


    隨著大順騎兵推進得越來越近,千裏眼中甚至能夠看清對方的麵容。


    好多大順騎兵都隻有十四五歲的樣子。


    這是李自成的\"孩兒兵”!


    孩兒兵要麽是裹挾百姓的小孩,帶在軍中培養。要麽是以前反賊死後的遺孤。


    李自成用心很歹毒。


    後世的人都知道,在街頭打架過程中,很多成年的幫派大佬,都不願和十幾歲的愣頭青起衝突。


    這些孩子們下手沒輕重。


    一旦被煽動起來,被洗了腦,認了死理,真的隨時可以不考慮任何後果。


    而且由於年輕,對於生命和死亡的認識很膚淺,極其容易上頭。


    李自成攻城打不開局麵的時候,一般會啟用孩兒兵。


    他會驅趕這些孩兒兵去爬城牆、鑿牆、破城門。


    死亡率極高!


    曆史上李自成為何善於攻城,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會用這些孩子的命去堆。


    崇禎把千裏眼遞迴給吳三桂,冷聲道:


    “吳總兵,一個用未成年孩子的命打天下的人,你願意跟他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才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才棍並收藏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