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大佬吃飯很嚇人
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 作者:三才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刻鍾後,崇禎正在用膳。
吳三桂中軍大帳的正中央,書案上擺放著一隻烤羊腿、一壺酒。
還有一些崇禎都不認識的麵食,饅頭不像饅頭,花卷不像花卷。
說到酒,明代平民百姓喝的酒基本上都不超過十度。
當時品相最好的花雕酒也不過區區二十度。
酒對於上下幾千年的華夏文明來說,非常神奇。
後世有的地方早晨起床吃碗麵條,也要配點黃酒。
絕大部分男人少年時、年輕時候對白酒都不感冒。
但是一旦過了某個年齡段,身體中那種渴望酒的基因就會覺醒。
有的人甚至會覺醒成酒蒙子,有的人覺得自己成了仙!
不得不服。
人生有太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哪怕你年輕的時候因為足夠無知,即便一無所有也會覺得整個世界都是你的。
但歲月會讓你沉澱出很多憂傷和感悟,還有很多深入骨髓的缺憾和傷痛。
看官老爺你們還別不信,等你過了三十、四十歲,你多半要學長輩的樣子,開始體悟到“微醺“的感覺真好。
逢年過節的時候,酒桌上那些叔叔伯伯、爺爺叔公們,他們年輕的時候可能比你還要瀟灑和不羈。
你不要以為他們年輕的時候沒有追求和夢想。
崇禎一邊吃,一邊用毫無表情的眼神洞察著在場的邊鎮軍閥們。
薊遼督師王永吉、寧遠總兵吳三桂,還有楊坤、郭雲龍等人都規規矩矩站著。
每個人都略微低著頭,看著自己的腳尖。
即便他們知道眼前這位皇帝陛下隨時要國破家亡,他們依然表現出了足夠的敬意。
崇禎喊他們進來看著他吃。
但是就是不說話。
穿越前崇禎很喜歡看後世那些黑幫大佬電影。
這些大佬們無論吃盒飯,還是吃泡麵,都吃得極度香。
他們吃飯沒有太多儀式感,但絕對有演技和壓迫感。
而且吃的很慢、很認真、很投入、很仔細。
大佬們就是用吃飯的時間,折磨小弟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吊著小弟們的胃口。
尤其那些心中有鬼的小弟,此時絕對不會很自在。
吃完飯,大佬就要抓內鬼,要麽發飆,要麽殺人!
你就說嚇不嚇人。
崇禎放下手中割肉的小刀,無比舒暢地打了一個飽嗝,然後將壺裏的酒倒進桌上的一支海碗中。
整整倒了一碗!酒都快撒出來了。
崇禎開始用酒漱口。漱得很慢,聲音很大。
每漱完一口酒,就猛地喝下去。
艸,這點度數,算個毛線,就比後世的啤酒度數稍微高一點。
三大口酒下肚之後,崇禎開始發飆了。
崇禎將大海碗一丟,開口說了第一句話:
“太子朱慈烺已經在去南京的路上!”
王永吉、吳三桂、楊坤、郭雲龍等人臉上有了細微的變化,但很快就隱藏起來了。
崇禎就是要暗示他們,即便朕死了,隻要太子還在,大明就還在。
其他的心思,你們可以有。
但是南方還有上百萬的軍隊,以及一整套的文官班子。
他們沒有後世人的上帝視角,崇禎就賭他們不敢賭南方堅持不了多久。
“太子今年十五歲,性格堅韌、已經能夠洞察人心!”
崇禎平靜地說完第二句話,眼睛盯著這些人臉上每一處微表情。
崇禎的意思是,即便朕死了,太子也不是好糊弄的。
崇禎沒打算讓他們開口,繼續說了第三句話:
“朕已經安排人去天津衛,曹化淳也會跟著太子南下。”
曆史上的曹化淳,掌控朝堂的能力一點不輸魏忠賢。
手底下的大臣和將軍,可能不那麽害怕皇帝。
但是諸如王振、嚴嵩、魏忠賢、曹化淳這樣的人,掌權的時候,沒有一個不怕的。
他們就是皇帝手中鋒利的刀。
髒活累活他們來幹。
國庫和內帑沒銀子了,他們有的是辦法。
遇到刺頭或者愣頭青了,他們有的是手腕讓不聽話的人生不如死。
曆史上的崇禎為何最終眾叛親離?因為他自己把刀子廢了。
所有得罪人的政策、所有得罪利益集團的事情,崇禎都親力親為,太魯莽、太直接,讓他和大臣們之間沒有了緩衝地帶。
所以,最後吊死的時候隻有王承恩一片孤忠陪著。
崇禎沒有錯,他想拯救大明、挽救天下。
但手段、方式、方法全錯了。
既然這次輪到我穿越過來,不好意思,誰都別想糊弄我!
想逼著我上吊,門都沒有!做夢!
最後上吊的一定是你們!
“王督師,當前的局麵,你有何良策?”
王永吉的官職最高,崇禎先問他,眼神像刀子一樣盯著他。
他和吳三桂勤王救駕,姍姍來遲,自己心裏那點小算盤,他清楚得很。
王永吉不敢接觸崇禎的目光,跪下道:
“一切以陛下旨意為準。臣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老滑頭王永吉知道這個時候先要表態、表忠心。
陛下知道他和吳三桂他們貌合神離,必須先把自己從關寧軍中摘出來。
否則陛下怪罪他去京師救駕來遲,當場就可以下令斬殺他。
除非他當場造反!
但這裏是吳三桂的地盤。吳三桂絕對會用自己的人頭向陛下表忠心。
“吳總兵!你的人馬最多,戰力最強,你怎麽看?”
崇禎不理睬跪在地上的王永吉,轉頭問吳三桂。
吳三桂表情嚴肅、態度端正,跪下道:
“迴陛下,太子已去南京,大明國本無憂。”
“臣以為,陛下應該坐鎮北方,下令天下勤王之師圍剿闖賊!”
崇禎沒有說話。
吳三桂說的是正確的廢話。
坐鎮哪裏?小小的玉田縣嗎?就憑這麽單薄的城防,能抵擋李自成的三十萬大軍?
至於勤王?簡直就是癡人說夢。你們明明盼著朕死!
要不是朕自己拚命,要不是張伯宗、顧玉川、李若鏈、王承恩這些人玩命,自己早就死翹翹了。
“楊坤!你覺得關寧軍的最大的短處在哪裏?”
副將楊坤沒想到崇禎還會問他,馬上跪下道:“缺餉銀!缺糧草!”
崇禎點點頭,讚許道:“楊副將果然是將才,還算沒有白跟著吳總兵混!”
崇禎繼續看向郭雲龍道:“郭遊擊,你覺得關寧軍還有哪些弱點?”
“迴陛下,關寧軍大部分都是遼東人,離開故土他們不適應。”
“另外,這次放棄寧遠城,大家心裏都憋屈,建奴隨時能夠殺到山海關!”
“我軍會腹背受敵!”
“很好!”崇禎重新坐迴書案後的椅子上。
“吳三桂留下,其餘人離開大帳三十步,違者斬!”
吳三桂中軍大帳的正中央,書案上擺放著一隻烤羊腿、一壺酒。
還有一些崇禎都不認識的麵食,饅頭不像饅頭,花卷不像花卷。
說到酒,明代平民百姓喝的酒基本上都不超過十度。
當時品相最好的花雕酒也不過區區二十度。
酒對於上下幾千年的華夏文明來說,非常神奇。
後世有的地方早晨起床吃碗麵條,也要配點黃酒。
絕大部分男人少年時、年輕時候對白酒都不感冒。
但是一旦過了某個年齡段,身體中那種渴望酒的基因就會覺醒。
有的人甚至會覺醒成酒蒙子,有的人覺得自己成了仙!
不得不服。
人生有太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哪怕你年輕的時候因為足夠無知,即便一無所有也會覺得整個世界都是你的。
但歲月會讓你沉澱出很多憂傷和感悟,還有很多深入骨髓的缺憾和傷痛。
看官老爺你們還別不信,等你過了三十、四十歲,你多半要學長輩的樣子,開始體悟到“微醺“的感覺真好。
逢年過節的時候,酒桌上那些叔叔伯伯、爺爺叔公們,他們年輕的時候可能比你還要瀟灑和不羈。
你不要以為他們年輕的時候沒有追求和夢想。
崇禎一邊吃,一邊用毫無表情的眼神洞察著在場的邊鎮軍閥們。
薊遼督師王永吉、寧遠總兵吳三桂,還有楊坤、郭雲龍等人都規規矩矩站著。
每個人都略微低著頭,看著自己的腳尖。
即便他們知道眼前這位皇帝陛下隨時要國破家亡,他們依然表現出了足夠的敬意。
崇禎喊他們進來看著他吃。
但是就是不說話。
穿越前崇禎很喜歡看後世那些黑幫大佬電影。
這些大佬們無論吃盒飯,還是吃泡麵,都吃得極度香。
他們吃飯沒有太多儀式感,但絕對有演技和壓迫感。
而且吃的很慢、很認真、很投入、很仔細。
大佬們就是用吃飯的時間,折磨小弟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吊著小弟們的胃口。
尤其那些心中有鬼的小弟,此時絕對不會很自在。
吃完飯,大佬就要抓內鬼,要麽發飆,要麽殺人!
你就說嚇不嚇人。
崇禎放下手中割肉的小刀,無比舒暢地打了一個飽嗝,然後將壺裏的酒倒進桌上的一支海碗中。
整整倒了一碗!酒都快撒出來了。
崇禎開始用酒漱口。漱得很慢,聲音很大。
每漱完一口酒,就猛地喝下去。
艸,這點度數,算個毛線,就比後世的啤酒度數稍微高一點。
三大口酒下肚之後,崇禎開始發飆了。
崇禎將大海碗一丟,開口說了第一句話:
“太子朱慈烺已經在去南京的路上!”
王永吉、吳三桂、楊坤、郭雲龍等人臉上有了細微的變化,但很快就隱藏起來了。
崇禎就是要暗示他們,即便朕死了,隻要太子還在,大明就還在。
其他的心思,你們可以有。
但是南方還有上百萬的軍隊,以及一整套的文官班子。
他們沒有後世人的上帝視角,崇禎就賭他們不敢賭南方堅持不了多久。
“太子今年十五歲,性格堅韌、已經能夠洞察人心!”
崇禎平靜地說完第二句話,眼睛盯著這些人臉上每一處微表情。
崇禎的意思是,即便朕死了,太子也不是好糊弄的。
崇禎沒打算讓他們開口,繼續說了第三句話:
“朕已經安排人去天津衛,曹化淳也會跟著太子南下。”
曆史上的曹化淳,掌控朝堂的能力一點不輸魏忠賢。
手底下的大臣和將軍,可能不那麽害怕皇帝。
但是諸如王振、嚴嵩、魏忠賢、曹化淳這樣的人,掌權的時候,沒有一個不怕的。
他們就是皇帝手中鋒利的刀。
髒活累活他們來幹。
國庫和內帑沒銀子了,他們有的是辦法。
遇到刺頭或者愣頭青了,他們有的是手腕讓不聽話的人生不如死。
曆史上的崇禎為何最終眾叛親離?因為他自己把刀子廢了。
所有得罪人的政策、所有得罪利益集團的事情,崇禎都親力親為,太魯莽、太直接,讓他和大臣們之間沒有了緩衝地帶。
所以,最後吊死的時候隻有王承恩一片孤忠陪著。
崇禎沒有錯,他想拯救大明、挽救天下。
但手段、方式、方法全錯了。
既然這次輪到我穿越過來,不好意思,誰都別想糊弄我!
想逼著我上吊,門都沒有!做夢!
最後上吊的一定是你們!
“王督師,當前的局麵,你有何良策?”
王永吉的官職最高,崇禎先問他,眼神像刀子一樣盯著他。
他和吳三桂勤王救駕,姍姍來遲,自己心裏那點小算盤,他清楚得很。
王永吉不敢接觸崇禎的目光,跪下道:
“一切以陛下旨意為準。臣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老滑頭王永吉知道這個時候先要表態、表忠心。
陛下知道他和吳三桂他們貌合神離,必須先把自己從關寧軍中摘出來。
否則陛下怪罪他去京師救駕來遲,當場就可以下令斬殺他。
除非他當場造反!
但這裏是吳三桂的地盤。吳三桂絕對會用自己的人頭向陛下表忠心。
“吳總兵!你的人馬最多,戰力最強,你怎麽看?”
崇禎不理睬跪在地上的王永吉,轉頭問吳三桂。
吳三桂表情嚴肅、態度端正,跪下道:
“迴陛下,太子已去南京,大明國本無憂。”
“臣以為,陛下應該坐鎮北方,下令天下勤王之師圍剿闖賊!”
崇禎沒有說話。
吳三桂說的是正確的廢話。
坐鎮哪裏?小小的玉田縣嗎?就憑這麽單薄的城防,能抵擋李自成的三十萬大軍?
至於勤王?簡直就是癡人說夢。你們明明盼著朕死!
要不是朕自己拚命,要不是張伯宗、顧玉川、李若鏈、王承恩這些人玩命,自己早就死翹翹了。
“楊坤!你覺得關寧軍的最大的短處在哪裏?”
副將楊坤沒想到崇禎還會問他,馬上跪下道:“缺餉銀!缺糧草!”
崇禎點點頭,讚許道:“楊副將果然是將才,還算沒有白跟著吳總兵混!”
崇禎繼續看向郭雲龍道:“郭遊擊,你覺得關寧軍還有哪些弱點?”
“迴陛下,關寧軍大部分都是遼東人,離開故土他們不適應。”
“另外,這次放棄寧遠城,大家心裏都憋屈,建奴隨時能夠殺到山海關!”
“我軍會腹背受敵!”
“很好!”崇禎重新坐迴書案後的椅子上。
“吳三桂留下,其餘人離開大帳三十步,違者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