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武狀元發飆
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 作者:三才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李!前麵好像是一座馬場,我們衝進去!”沈富堂急道。
“不可!”李冬鬆道。
“進了馬場,我們抵擋不了多久,反而會受困!”
“跟我走!繞過去!”李冬鬆迴頭大叫道。
這些戰馬是先前從大順那波騎兵中搶過來的,此時體力正在巔峰。
李如鬆頭腦很清楚,隻有不停往前猛衝才有活路。
一旦衝進了馬場,他們這三四十人隻有被包圍的下場。
看到前麵三四十人的死士騎兵繞過了馬場,躲在寨門口的崇禎他們鬆了一口氣。
“所有女人繼續躲藏到馬糞中!”崇禎命令道。
“大伴你和那個老人家也躲避起來!”
崇禎知道,一旦地方發現馬場中有一名太監,極易引起敵人的懷疑。
追擊死士的大順騎兵隊伍,大部分跟著追下去了,剩餘一百多名騎兵旋風般衝進了馬場。
敵人闖入馬場,不知道這是今天第幾次了。
崇禎帶領十幾名死士一副懶散、無所謂的樣子。
領頭的一名都尉喝道,“你們是什麽人?”
“迴軍爺的話,我們幾個是這裏負責養馬的人。”
“銀子和糧食全都拿出來!”都尉說完,用長槍對著崇禎的腦袋。
周圍的死士們都悄悄調整了身體的朝向,這名都尉膽敢傷害陛下,他們將立刻撲過去用身體擋住陛下。
“這位軍爺!從今天早上到現在,來了不知道多少迴當兵的了。”崇禎淡然說道。
“銀子和糧食都被他們拿走了!”
這倒是不假。都尉冷哼一聲,騎著馬帶著手下軍士在馬場內搜尋了一番。
崇禎眼神示意周圍的死士保持淡定。
隻要這波大順敵軍離開,今晚他們就基本沒事了。
等到明天早晨,吳三桂他們或許就能來領取餉銀。
也不知道李若鏈任務完成的怎麽樣了。
玉田縣城外的營中。
吳三桂坐在自己的大帳內招待李若鏈。
他內心很想知道京師的情況,但絕不開口主動詢問。
一方麵,他需要知道崇禎的生死結局,從而為今後的發展定下方向。
另一方麵,他的父親吳襄、親弟弟吳三輔,共計三十幾口人都在京城。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的愛妾陳圓圓也在京城吳府中。
帳內桌子上擺著酒,還有香氣四溢的烤羊腿。
吳三桂是個很講究的人,當上總兵後,他要求後勤輜重必須要帶一些活羊。
“李大人甘冒大險,為我關寧軍送餉銀。吳某人敬你一杯!”
吳三桂說完就端起了一隻犀牛角酒杯,眼神誠懇地看著李若鏈。
李若鏈拿著酒杯,沒有迴敬吳三桂。
他歎了一口氣,一行清淚自雙目緩慢流下。
“陛下正在京師和闖賊血戰!我卻在這裏喝酒吃肉!”
吳三桂語塞。他知道李若鏈在擠兌他。
皇帝和天下都在等他,誰讓他出兵這麽慢!
但吳三桂早就修煉出了一副鐵石心腸,李若鏈這番話,他毫無反應。
吳三桂自顧自地喝完杯中酒,順手抄起一個大羊腿,津津有味嚼了起來。
心狠手辣的狠人吃東西都很香。
無論是進食,還是做人做事,他們從來都是充分利用掉所有的資源、吸幹對方所有的能量才肯作罷。
所以他們吃東西、吃人都很香。
李若鏈道:“朝中傳言,建奴不日將進軍山海關,此事不知真假?”
吳三桂邊吃邊道:“李大人,這是上好的蒙古羊肉。你們在京城可吃不到!”
“建奴自努爾哈赤起兵造反到現在,從未攻破山海關。李大人不必憂慮。”
吳三桂說完,又喝了一口酒。
他非常淡定!
哪怕外麵洪水滔天、國破家亡、民不聊生。
李若鏈知道吳三桂對建奴這份淡定來自哪裏。
他的親舅舅投降建奴後,被封為漢軍正黃旗總兵。
親哥哥吳三鳳、老上司洪承疇,投降建奴後,都做了高官。
如果以後建奴得了天下,他吳三桂照樣可以做高官。
另一邊的大明也離不了他的五萬關寧鐵騎。
現在吳三桂唯一無法確定的是,李自成的大順對他到底是什麽態度。
“啟稟大帥!大順軍特派信使求見!”帳外親兵通傳道。
李若鏈心中咯噔了一下,李自成的信使來了,這絕沒有好事!
吳三桂好像什麽都沒聽見,繼續吃肉、喝酒。
按理說,他此時還是大明的臣子,老板是崇禎,根本無權私自接見大順軍的信使。
這種事情,就像黃泥巴落進褲襠,根本說不清。
但吳三桂倒不是在乎這個。
他在遼東、在寧遠城等地,和祖大壽、吳三鳳經常書信往來。甚至還和皇太極、多爾袞等人有過信息交換。
大明朝廷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李若鏈暗中略微定了定心神,也開始喝酒吃肉起來。
很多事情,多想無益。很多複雜的局麵,愁腸百結於事無補。
我既然到了他吳三桂的大營中,老子就吃他的,喝他的。
過了半晌,門外的通川親兵又稟道:“大帥!大順軍特派信使求見!”
吳三桂吐掉口中一塊羊骨頭,端起酒杯喝了幾大口酒。
“執法家丁何在?”
帳門口簾子一翻,幾名執法家丁已進了大帳中。
“方才賬外負責通傳的是誰?”
“吳遠星!”一名執法家丁迴道。
“吳遠星喧擾中軍大帳,拖下去!打二十軍棍!”
幾名執法家丁出去後,外麵響起了棍子打在屁股上的聲音。
李若鏈笑了。
何必在我麵前演戲!
如今的局勢下,朝廷、建奴、闖賊都拿你當寶。
“吳總兵,我看還是見見闖賊的信使吧!”
“既然朝廷錦衣衛的李大人發話,本將就奉命行事了。”
“傳闖賊信使!”吳三桂道。
一名文士打扮的人進了吳三桂的中軍大帳。
“大順王麾下使者,拜見吳將軍!”文士拱手施禮,神情頗為倨傲。
吳三桂頭都沒抬,繼續吃肉、喝酒。
這人與吳三桂相識,鬆錦之戰中吳三桂與兵部溝通對接的人就是他。
李若鏈也認得這名文士打扮的人,正是大明兵部職方司郎中張若麟!
兵部職方司可以理解為後世的總參謀部。
鬆錦之戰中,張若麟他們在地圖、地形、城鎮、關隘、兵力統籌等方麵的業績可以用災難來形容。
崇禎大怒,把他下了錦衣衛的昭獄。
張若麟作為兵部五品官員,當然也認得李若鏈。
但是他假裝不認識李若鏈,或許剛投降大順還一點羞恥感。
你裝作不認得我是吧,那老子就不認人!
李若鏈倒要看看,吳三桂到底準備怎麽對待張若麟。
見吳三桂沒鳥他,張若麟臉上已有怒氣,但這裏是他吳三桂的地盤,隻能忍了。
“闖王讓在下給將軍帶兩封書信和一句話。”張若麟繼續說道。
“給你介紹下,這位是朝廷的錦衣衛指揮同知李大人!”
吳三桂吃得越來越香,說話的時候嘴裏含糊不清。
“錦衣衛?”張若麟假裝沒聽清,反問道。
反正現在也辦法迴到陛下身邊,李若鏈決定刺激下吳三桂和李自成的信使。
“不錯!在下正是大明朝廷的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鏈!”
李若鏈說完就站起身來,兩大步跨到張若麟身前,身體微微轉動,一記肘拳砸在他的肋骨上。
“你……!”張若麟痛的彎下腰,臉上黃豆粒大的汗珠頓時冒了出來。
李若鏈伸手一探,從張若麟懷中取出了那兩封書信,夾在左手中。
“我乃闖王特使,自古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張若麟憤然道。
張若麟話音未落,李若鏈右手劈頭蓋臉就打了過去。
張若麟口吐鮮血,但不敢再說話。
“誰他媽跟你是兩軍?我是朝廷錦衣衛,你是反賊狗腿子。”李若鏈怒道。
“本大人讓你說話,你再開口!否則,別怪我刀劍無情!”
吳三桂撫掌笑道,“李大人不愧是武狀元!好身手!”
李若鏈也不管吳三桂,撕開信就看了起來。
一份是唐通寫的,一份是吳襄寫的,其實都是牛金星寫的,唐、吳二人另行抄錄。
唐通是吳三桂的老相識了。
崇禎十四年他們一起參加過鬆錦之戰。
唐通在信上說:
京師已破、崇禎已死,闖王禮賢下士,你吳三桂投降大順是最好的選擇。
吳襄信中說:
帝崩於煤山,大順乃天命所歸,投降闖王後家族無憂,還可以繼續高官厚祿。
李若鏈看完這兩封信,隨手遞給了吳三桂。
他先前說崇禎還在京師帶領軍民血戰,此刻兩封信都說陛下已死。
到底是誰在說謊,且看吳三桂作何反應。
反正那一千騎兵已經派出去了,隻要陛下有救,李若鏈不懼任何威脅。
“不可!”李冬鬆道。
“進了馬場,我們抵擋不了多久,反而會受困!”
“跟我走!繞過去!”李冬鬆迴頭大叫道。
這些戰馬是先前從大順那波騎兵中搶過來的,此時體力正在巔峰。
李如鬆頭腦很清楚,隻有不停往前猛衝才有活路。
一旦衝進了馬場,他們這三四十人隻有被包圍的下場。
看到前麵三四十人的死士騎兵繞過了馬場,躲在寨門口的崇禎他們鬆了一口氣。
“所有女人繼續躲藏到馬糞中!”崇禎命令道。
“大伴你和那個老人家也躲避起來!”
崇禎知道,一旦地方發現馬場中有一名太監,極易引起敵人的懷疑。
追擊死士的大順騎兵隊伍,大部分跟著追下去了,剩餘一百多名騎兵旋風般衝進了馬場。
敵人闖入馬場,不知道這是今天第幾次了。
崇禎帶領十幾名死士一副懶散、無所謂的樣子。
領頭的一名都尉喝道,“你們是什麽人?”
“迴軍爺的話,我們幾個是這裏負責養馬的人。”
“銀子和糧食全都拿出來!”都尉說完,用長槍對著崇禎的腦袋。
周圍的死士們都悄悄調整了身體的朝向,這名都尉膽敢傷害陛下,他們將立刻撲過去用身體擋住陛下。
“這位軍爺!從今天早上到現在,來了不知道多少迴當兵的了。”崇禎淡然說道。
“銀子和糧食都被他們拿走了!”
這倒是不假。都尉冷哼一聲,騎著馬帶著手下軍士在馬場內搜尋了一番。
崇禎眼神示意周圍的死士保持淡定。
隻要這波大順敵軍離開,今晚他們就基本沒事了。
等到明天早晨,吳三桂他們或許就能來領取餉銀。
也不知道李若鏈任務完成的怎麽樣了。
玉田縣城外的營中。
吳三桂坐在自己的大帳內招待李若鏈。
他內心很想知道京師的情況,但絕不開口主動詢問。
一方麵,他需要知道崇禎的生死結局,從而為今後的發展定下方向。
另一方麵,他的父親吳襄、親弟弟吳三輔,共計三十幾口人都在京城。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的愛妾陳圓圓也在京城吳府中。
帳內桌子上擺著酒,還有香氣四溢的烤羊腿。
吳三桂是個很講究的人,當上總兵後,他要求後勤輜重必須要帶一些活羊。
“李大人甘冒大險,為我關寧軍送餉銀。吳某人敬你一杯!”
吳三桂說完就端起了一隻犀牛角酒杯,眼神誠懇地看著李若鏈。
李若鏈拿著酒杯,沒有迴敬吳三桂。
他歎了一口氣,一行清淚自雙目緩慢流下。
“陛下正在京師和闖賊血戰!我卻在這裏喝酒吃肉!”
吳三桂語塞。他知道李若鏈在擠兌他。
皇帝和天下都在等他,誰讓他出兵這麽慢!
但吳三桂早就修煉出了一副鐵石心腸,李若鏈這番話,他毫無反應。
吳三桂自顧自地喝完杯中酒,順手抄起一個大羊腿,津津有味嚼了起來。
心狠手辣的狠人吃東西都很香。
無論是進食,還是做人做事,他們從來都是充分利用掉所有的資源、吸幹對方所有的能量才肯作罷。
所以他們吃東西、吃人都很香。
李若鏈道:“朝中傳言,建奴不日將進軍山海關,此事不知真假?”
吳三桂邊吃邊道:“李大人,這是上好的蒙古羊肉。你們在京城可吃不到!”
“建奴自努爾哈赤起兵造反到現在,從未攻破山海關。李大人不必憂慮。”
吳三桂說完,又喝了一口酒。
他非常淡定!
哪怕外麵洪水滔天、國破家亡、民不聊生。
李若鏈知道吳三桂對建奴這份淡定來自哪裏。
他的親舅舅投降建奴後,被封為漢軍正黃旗總兵。
親哥哥吳三鳳、老上司洪承疇,投降建奴後,都做了高官。
如果以後建奴得了天下,他吳三桂照樣可以做高官。
另一邊的大明也離不了他的五萬關寧鐵騎。
現在吳三桂唯一無法確定的是,李自成的大順對他到底是什麽態度。
“啟稟大帥!大順軍特派信使求見!”帳外親兵通傳道。
李若鏈心中咯噔了一下,李自成的信使來了,這絕沒有好事!
吳三桂好像什麽都沒聽見,繼續吃肉、喝酒。
按理說,他此時還是大明的臣子,老板是崇禎,根本無權私自接見大順軍的信使。
這種事情,就像黃泥巴落進褲襠,根本說不清。
但吳三桂倒不是在乎這個。
他在遼東、在寧遠城等地,和祖大壽、吳三鳳經常書信往來。甚至還和皇太極、多爾袞等人有過信息交換。
大明朝廷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李若鏈暗中略微定了定心神,也開始喝酒吃肉起來。
很多事情,多想無益。很多複雜的局麵,愁腸百結於事無補。
我既然到了他吳三桂的大營中,老子就吃他的,喝他的。
過了半晌,門外的通川親兵又稟道:“大帥!大順軍特派信使求見!”
吳三桂吐掉口中一塊羊骨頭,端起酒杯喝了幾大口酒。
“執法家丁何在?”
帳門口簾子一翻,幾名執法家丁已進了大帳中。
“方才賬外負責通傳的是誰?”
“吳遠星!”一名執法家丁迴道。
“吳遠星喧擾中軍大帳,拖下去!打二十軍棍!”
幾名執法家丁出去後,外麵響起了棍子打在屁股上的聲音。
李若鏈笑了。
何必在我麵前演戲!
如今的局勢下,朝廷、建奴、闖賊都拿你當寶。
“吳總兵,我看還是見見闖賊的信使吧!”
“既然朝廷錦衣衛的李大人發話,本將就奉命行事了。”
“傳闖賊信使!”吳三桂道。
一名文士打扮的人進了吳三桂的中軍大帳。
“大順王麾下使者,拜見吳將軍!”文士拱手施禮,神情頗為倨傲。
吳三桂頭都沒抬,繼續吃肉、喝酒。
這人與吳三桂相識,鬆錦之戰中吳三桂與兵部溝通對接的人就是他。
李若鏈也認得這名文士打扮的人,正是大明兵部職方司郎中張若麟!
兵部職方司可以理解為後世的總參謀部。
鬆錦之戰中,張若麟他們在地圖、地形、城鎮、關隘、兵力統籌等方麵的業績可以用災難來形容。
崇禎大怒,把他下了錦衣衛的昭獄。
張若麟作為兵部五品官員,當然也認得李若鏈。
但是他假裝不認識李若鏈,或許剛投降大順還一點羞恥感。
你裝作不認得我是吧,那老子就不認人!
李若鏈倒要看看,吳三桂到底準備怎麽對待張若麟。
見吳三桂沒鳥他,張若麟臉上已有怒氣,但這裏是他吳三桂的地盤,隻能忍了。
“闖王讓在下給將軍帶兩封書信和一句話。”張若麟繼續說道。
“給你介紹下,這位是朝廷的錦衣衛指揮同知李大人!”
吳三桂吃得越來越香,說話的時候嘴裏含糊不清。
“錦衣衛?”張若麟假裝沒聽清,反問道。
反正現在也辦法迴到陛下身邊,李若鏈決定刺激下吳三桂和李自成的信使。
“不錯!在下正是大明朝廷的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鏈!”
李若鏈說完就站起身來,兩大步跨到張若麟身前,身體微微轉動,一記肘拳砸在他的肋骨上。
“你……!”張若麟痛的彎下腰,臉上黃豆粒大的汗珠頓時冒了出來。
李若鏈伸手一探,從張若麟懷中取出了那兩封書信,夾在左手中。
“我乃闖王特使,自古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張若麟憤然道。
張若麟話音未落,李若鏈右手劈頭蓋臉就打了過去。
張若麟口吐鮮血,但不敢再說話。
“誰他媽跟你是兩軍?我是朝廷錦衣衛,你是反賊狗腿子。”李若鏈怒道。
“本大人讓你說話,你再開口!否則,別怪我刀劍無情!”
吳三桂撫掌笑道,“李大人不愧是武狀元!好身手!”
李若鏈也不管吳三桂,撕開信就看了起來。
一份是唐通寫的,一份是吳襄寫的,其實都是牛金星寫的,唐、吳二人另行抄錄。
唐通是吳三桂的老相識了。
崇禎十四年他們一起參加過鬆錦之戰。
唐通在信上說:
京師已破、崇禎已死,闖王禮賢下士,你吳三桂投降大順是最好的選擇。
吳襄信中說:
帝崩於煤山,大順乃天命所歸,投降闖王後家族無憂,還可以繼續高官厚祿。
李若鏈看完這兩封信,隨手遞給了吳三桂。
他先前說崇禎還在京師帶領軍民血戰,此刻兩封信都說陛下已死。
到底是誰在說謊,且看吳三桂作何反應。
反正那一千騎兵已經派出去了,隻要陛下有救,李若鏈不懼任何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