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邊。


    李冬鬆他們看到沈富堂帶隊衝了過來,後麵緊跟著劉芳亮的騎兵。


    劉芳亮此時還有大約一千四百多名騎兵。


    “老沈,從這邊過來!”


    “兄弟們!看我們火把的方向!”


    李冬鬆生怕沈富堂他們不小心踩到了陷馬坑。


    劉芳亮他們已經被陷馬坑算計了兩次。俗話說隻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這次他們非常謹慎。


    前麵就是運河,也不怕明軍飛走了。寬達十五丈的通州運河,即便雨季還未到,依然有三尺多深。


    “蔣都尉,你帶人下馬把這些坑給老子填平!”


    “其餘人,放箭!”


    一千多支箭矢從天而降,李冬鬆、沈富堂他們隻能迅速趴在地上。


    “所有人下馬!”李冬鬆急道。


    戰馬紛紛中箭,好幾匹戰馬甚至發狂亂竄。


    “陛下命令我們把這支騎兵吸引到此處,並沒有要我們死戰。”沈富堂看向李冬鬆。


    “看時間,陛下他們應該已經開始渡河了。”


    “把所有戰馬集中起來,等他們把陷坑填平了,我們這邊驅馬衝陣。”


    “敵人大亂的時候,我們就分散渡河。”


    “能不能活著到玉田縣,各安天命!”


    李冬鬆他們計劃好後,冒著對麵大順騎兵的遠程攻擊,開始準備戰馬。折騰到現在,戰馬還剩一百來匹。


    陷馬坑挖的很淺,對麵的騎兵正在結陣。


    李東鬆、沈富堂他們用冰刃在戰馬屁股後麵猛插,一百多匹戰馬狂叫嘶鳴,不顧一切朝著對麵的大順騎兵衝過去。


    對麵頓時亂做一團。李東鬆、沈富堂他們丟下兵器,脫下袍子,開始渡河。好在王承恩以前要求他們要學會遊泳,否則今天這裏就是他們的絕路。


    劉芳亮的騎兵大部分都不會遊泳,而且夜晚渡河,並非明智之舉。


    “迴營地!過渡橋!”


    不等劉芳亮這支騎兵調轉馬頭,隱藏在附近的張伯宗和童學朋帶領剩餘的騎兵死士又衝過去騷擾了一波。


    “不得糾纏!速速迴渡口營地!”在弓箭的齊射掩護下,劉芳亮部匆忙撤退。忙活了半天,總是被小股明軍襲擾,崇禎也沒抓到,很不劃算。


    張伯宗和童學朋待大順軍撤退,就近找了個水淺的地方,向對岸遊去。


    在潞河驛渡口下遊十裏處。


    崇禎、李若鏈、王承恩、後宮諸人正在渡河。


    他們很幸運,沒有撞見劉芳亮的後續大軍。他們的麻煩在於,皇後等人都穿著寬大的袍服,而且周皇後、張皇後、袁貴妃、長平公主都不會遊泳。


    重要的是,皇後、貴妃、公主都是萬金之軀,在古代那種價值評價標準下,哪怕死,也不會在眾人麵前渾身濕漉漉過河啊。萬一身體什麽部位被別人看到了,這,這成何體統!


    開始的時候,周皇後他們甚至想當場自殺也不願意過河。


    崇禎直接發飆了。


    “都是父母所生的軀體,你們和這些忠心耿耿的大明兒郎有何區別?”


    “他們就天生比你們低賤嗎?”滿腦子現代觀念的崇禎覺得皇後她們不可理喻。


    “這些死士們為了我們老朱家,連命都舍得不要,讓他們背著你們、拉著你們過河對你們是一種侮辱嗎?”


    話說到這個份上,看著身邊這些年輕的男兒們奮不顧身保護自己,周皇後、張皇後、袁貴妃、長平公主等人再也不說話了。


    在水性好的太監、死士們的幫助下,女眷們下了水。


    崇禎也下了水,但是他記憶中隻會那種狗刨水的遊泳方法,加上又穿著一身寬大、飄逸的龍袍,很快就嗆了幾口水。


    王承恩和李若鏈慌忙脫去袍子,跳下水,一左一右,攙扶著崇禎遊了過去。


    二十萬兩銀子,兩百名騎士每人要帶將近一百斤。而且體積小,沒啥浮力,根本就沒法帶著遊過河。因此,崇禎下令,就地挖坑深埋。


    埋完之後,還將地麵恢複平整。


    這二十萬兩銀子是崇禎搞定吳三桂的殺手鐧。


    吳三桂的五萬關寧鐵騎已經有八個月沒有發餉銀了。二十萬兩銀子,平均每人能發四兩,差不多是這些關寧騎兵三四個月的薪水了。


    給錢就賣命!自古以來,軍隊都是這個道理。


    正史記載吳三桂後來先投降了李自成,因為李自成派劉宗敏控製住了他的父親吳襄,另外還有三十多口的家眷也捏在劉宗敏手中。


    不過隨後劉宗敏等人將吳府包圍,嚴刑拷打吳襄和家人,要求他給大順捐銀子。逃出去的仆人跑到吳三桂軍中報信,吳三桂一聽老父親被欺負了,大怒,但是依舊敢怒不敢言。


    等走到玉田縣地界,又聽說劉宗敏看上了愛妾陳圓圓,並且霸王硬上弓!


    吳三桂徹底就炸毛了!


    你可以打我、折磨我、當我的新老板,但是你不能綠我!


    綠我,老子就要砍你!往死裏砍!


    崇禎原計劃去南京,後來想著吳三桂手底下五萬關寧鐵騎不能放棄。


    放棄是小事,關鍵是放棄後,一旦吳三桂投降李自成或者多爾袞,掉過頭來再打大明,那就完犢子了。


    曆史上的吳三桂,對於建奴坐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沒有吳三桂,清軍想統一天下,至少得推遲二十年!


    不要以為吳三桂是個慫包,從李自成占領占領北京後開始算,僅僅在崇禎十七年這一年中,他帶隊就殺了近二十萬人。


    三月份,吳三桂表示投降李自成後,李自成派明朝降將唐通率兩萬人入駐山海關。吳三桂和李自成鬧翻後,率兵突襲山海關,全殲唐通這兩萬人。


    四月份,在山海關殲滅大順精銳六萬人!


    九月份,帶兵在西北幾省追殺李自成,殲滅十萬人!


    也就是說,滿清僅僅靠吳三桂就幾乎徹底剿滅了李自成的主力!


    作為穿越者,這些史詩林孤帆了如指掌。無論如何不能讓吳三桂成為建奴他們的打手和幫兇!


    現在大明基本垮了,作為穿越者,既沒有係統,也沒有幾年的時間去搞科技發展,他隻能利用吳三桂這五萬關寧鐵騎!


    吳三桂之所以在崇禎、李自成、多爾袞三方勢力之間猶豫、搖擺,是因為他自身對於當時三方的真正實力沒有透徹的研究。


    他以為大明完蛋了,建奴總兵力也不過十萬人馬,所以第一次投降的時候,選擇了聲勢浩大的李自成。


    可他在山海關當著多爾袞的麵擊敗李自成的主力精銳後,他發現他選擇了一個最弱的人來投降!腸子都悔青了。


    但此時崇禎的屍體都快爛完了,他隻能硬著頭皮投降多爾袞。


    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根源在於他內心早已沒了忠君愛國的節操,胸中更沒有天下百姓!他隻想保住自己的地位!


    崇禎知道,當他和張伯宗、顧玉川跑到玉田縣時,後麵尾隨而來的大順軍追兵將直接和吳三桂的關寧鐵騎發生正麵衝突!


    這個計劃在他決定去見吳三桂的時候,就已經下定了決心。


    你吳三桂不是想等朕和李自成兩敗俱傷後,再來看情況選擇站隊!


    朕偏不給你這個機會!我要你提前選邊站隊!


    吳三桂,你要是有種,你就當著天下人的麵殺了朕!拿著朕的人頭去投降李自成!


    或者,如果你想徹底倒向建奴多爾袞,那也可以,朕就在你軍中,看你有沒有臉用朕的人頭做你的投名狀!


    或者,你幹脆做個真正的忠臣!忠於朕!挽救大明!


    你不可能像曆史上那樣總是首鼠兩端、各種觀望!既要名聲,又想保住地位!


    要麽,你吳三桂爽快、直接做個壞人!要麽你老老實實做個忠臣!


    你吳三桂要是殺了我,我倒也解脫!這次穿越、這本書也就到此噶了。


    老子,不,朕無所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才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才棍並收藏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