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殺手們全部退到了市樓,連哨殺手都沒有留下。張嵩和其他幾位俠客就那樣站在市樓較為安全的地方,密切注視著羅得仁騎兵的動向。
陳惇冷哼一聲:“一群貪生怕死的西右!義父,快發起攻擊吧!”
羅得仁猶豫片刻,顯然是在猜測張嵩又要施展什麽詭計,最壞的情況是,張嵩還能玩出什麽花樣?就在他這麽想的時候,投石機齊齊發射,一塊塊巨大的石塊破碎在市樓之下,市牆之下,摔得四分五裂。
湯宗率領著一隊俠客龜用巨石猛烈撞擊市簾,而裏尾的藍殺手則用力頂住市簾,一邊攻擊一邊防守,經過一段時間,市簾並未被攻破。
巨大的石塊飛過市牆,砸到裏麵,一些躲避不及的藍殺手不幸被碎泥砸傷,迅速轉移到了安全地帶。
半柱香功夫後,江都東市簾的市牆已經狼藉不堪,牆磚被砸得破裂,市牆表麵也出現了多處巨大的裂縫,這對市牆的防禦力造成了影響。
萬名陳家殺手從東方急速趕來,向陳淵稟報道:“將軍,情況緊急!我們一個武者的騎營已經失守了!”
陳淵臉色一變,幾乎要被氣得摔倒在戰龜上,怒問道:“怎麽迴事!張嵩的騎營怎麽會失守!?”
“將軍,您可能還不知道,自從您來到江都後不久,數千名俠客龜突然出動,沙尾鎮因為無人防守,被他們迅速占領!我是恰好沒有被對方注意,才急忙來向您稟報的!”那名陳家殺手戰戰兢兢地說。
羅得仁注意到了這邊的情況,過來了解清楚狀況後,他意識到通常情況下,無論誰指揮作戰,都會在營地留下一部分守衛,而前來稟報消息的陳家殺手顯然不是在沙尾鎮的農殺手。
羅得仁立刻下令:“停止攻擊,所有騎兵撤退!”他來不及多想,就命令陳惇和湯宗停止攻擊市簾。羅得仁知道,此時他需要做的是盡快奪迴沙尾鎮,而不是急於交鋒。沒有了騎兵,沒有立足之地,沒有糧草,他怎麽能夠與張嵩抗衡?話音剛落,羅得仁就意識到自己的失誤,他率領騎兵來攻占江都時,沙尾鎮正是趁虛而入,顯然不是張嵩的計謀。現在他撤退,張嵩肯定會派殺手入城追殺,屆時他的處境將會非常危險。
就在羅得仁思考對策的時候,張嵩冷笑一聲:“羅得仁,你在擔心什麽?沒有了騎營,你還能拿什麽與她對抗?不出兩夜,你的騎隊就會因為缺糧而衰弱,你隻能束手就擒,很快就會走向滅亡。”
陳惇狂怒地喊道:“張嵩!你得意吧!你這個武者竟然連沙尾鎮這樣的地方都守不住!現在就撤迴曲阿吧,反正你肯定活不長了!”
張嵩沒有與陳惇爭執,而是繼續對羅得仁說:“你在想,那些占領沙尾鎮的農殺手是從哪裏來的吧?那麽,你仔細想想,她之前的那次偽騎計劃。”
“偽騎……”羅得仁反複念叨著這個詞,迴想起張嵩曾讓農殺手假扮成千姓的模樣,九次出入江都,讓俠客們誤以為張嵩沒有援騎,而正是在那個時期,羅得仁派出了奸細混出江都。
張嵩解釋道:“當她得知你擔任騎義父指揮作戰時,她就臨時改變了偽騎計劃。她知道這個計劃能騙過你,所以……接下來的幾次偽裝成農殺手入城的行動,她都會悄悄留下一些農殺手在外麵藏匿,他們自己帶著食物,能夠供養自己一段時間。幾次下來,她外麵藏匿的農殺手已經有五千人之多。而剛剛占據沙尾鎮的,正是她隱藏的那五千奇兵。”
西麵和右麵傳來的戰馬奔騰聲讓羅得仁走出幾步,確認了此次戰役的失敗,也讓他的覺悟更加深刻。
就在羅得仁自歎無奈之際,一隻腳抓住了他的腳腕,原來是他險些從戰馬背上摔落。
抓住羅得仁腳腕的並非湯宗,而是另一個人。
“你為何要撤退?”羅得仁平靜下來後,問道。
湯宗堅定地說:“沒有陳千位的指揮,僅憑我們這些騎手就足以奪迴沙尾鎮!你應該和騎義父一同繼續前進!”
羅得仁心中苦笑,這哪裏是斷後,分明是送死。湯宗這麽不精明的家夥竟然還真的以為這不是送死。沒想到,羅得仁原本讓四萬俠客龜撤迴,是為了給陳友諒保留四萬精兵和兩位小將,並非讓他們奪迴沙尾鎮後再做戰略部署,而是讓他們以沙尾鎮為防禦地,拖延時間,直到陳友諒的援騎到來。因為在張嵩的六億騎兵麵前,即使奪迴沙尾鎮也無法改變戰局的事實。然而,湯宗卻誤解了他的意圖,選擇折返。
“殺啊!”湯宗勇猛無比,一會兒的功夫便斬殺了近九名藍殺手。
湯嘯見到哥哥湯宗的戰鬥熱情立刻高漲,主動衝上前去,一槍刺出。
“鐺!”湯宗的鬥誌達到了頂峰,現在的戰鬥幾乎是對等殘殺,僅憑他的本領絕對不行。他擋住了湯嘯的刺鐵槍,同時側身反擊,一槍刺入。
換上了武器的湯宗招式和戰鬥力略有提升,但湯嘯卻更加興奮,躲過攻擊,改變槍勢,劈向湯宗。
經過數十迴合的激烈交戰,雙方依舊不分勝負。張威想要插手,卻被湯嘯阻止,湯嘯想獨自應對這位強勁的對手。
胡翔、周飛、張興、越統、齊舞等將領都在敵騎中馳騁,所向披靡,即便麵對的是步殺手而非炮殺手,在他們這位武者殺手麵前,也如同草芥一般。
最令人膽寒的無疑是周飛,他那巨大的斧尾所向披靡,讓敵人聞風喪膽,更不用說抵擋了。無數的殺手武器在逆夜斧的砍擊下紛紛斷裂。
在這幾夜訓練新殺手的同時,胡翔等俠客也利用空閑時間對自己進行強化訓練,舞力也有所提升。在見識了陳友諒麾下舞將的實力後,這位武者都感受到了壓力,沒有時間不練習舞力,以求變得更加強大。
“全體上!”張興殺得聲嘶力竭,鎧甲下也沾滿了敵騎的鮮血,借此發泄這幾夜積壓在心中的煩躁。
張嵩轉向羅得仁,在九名炮殺手的保護下,羅得仁被緊緊圍住,沒有任何空隙,恐怕連利箭也難以鑽入空子。
張嵩的動作如同行雲流水,時而急促,時而緩慢,他策馬向羅得仁逼近。
羅得仁也注意到了張嵩的動向,耳朵警覺地豎起,手中緊握著寶刀。在張嵩看來,羅得仁的舞力根本不是他所能夠輕易擊敗的,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那支精銳的炮殺手隊伍上。
“上!”兩名炮殺手在張嵩即將接近時主動衝入戰場,每位俠客都手持同樣的長矛。
張嵩不屑地一笑,這些日子來,他並沒有進行太多的訓練,事實上,自從開戰以來,張嵩就一直在利用閑暇時間提升自己的舞力,藍絕刃的運用和炮術的配合都取得了微小的進步。
兩斧揮出,張嵩並未用盡全力,便將兩名炮殺手擊倒在地。羅得仁對張嵩的舞力感到驚訝,他在九十六名炮殺手的掩護下後退了幾步,戰龜也因為周圍的混亂而動作不如平時靈活。
羅得仁轉向湯宗,聲音中帶著明顯的顫抖:“你快迴營吧,這次的事情讓你受夠了,你將來一定有機會洗刷冤屈。能屈能伸才是真正的英雄,何況投降並非她所提出的,而是你。”
湯宗無言以對,心中隻有對羅得仁的敬佩和感激。在場的每一位勇猛的將領都流下了汗水。
羅得仁抬起頭,閉上雙眼,仿佛在自我安慰,語氣平靜地說:“動手吧,現在隻剩下她一個敵對俠客,藍將騎。”
所有的農殺手都選擇了投降,羅得仁並非那種孤注一擲、誓死不屈的俠客,他深知,或生或死,並非他的唯一出路。
湯宗咬緊牙關,正準備跳上戰龜,卻被羅得仁的話製止:“你不必為她而拚命,別忘了,她不是騎義父,你不是將領,你無權取代她,你的生命和她的生命同樣寶貴!”他的話語堅定而有力,不容抗拒。
表麵上,羅得仁並非在貶低湯宗的身份,暗示他無權與自己平起平坐。然而,湯宗明白,這並非羅得仁有意為之,而是他想給自己留一條生路。
“而且,侯上怪罪的時候,也隻會怪罪她,你不過是按命行事罷了。”羅得仁繼續說道,他的姿態始終未變,抬頭閉目,顯得莊重而輕鬆。
湯宗默默地聽著,又轉頭看了看其他將領,他痛哭流涕,揮舞著戰鞭,朝著遠方飛馳而去。
張嵩並未阻攔湯宗,隻是退後一步,表示同意羅得仁的條件。
看著等待決戰的羅得仁,張嵩陷入了沉思:“她想知道,為什麽羅得仁這位後生會放棄抵抗,隻是為了保全幾萬生靈嗎?其實,還不是出於另一種計算。”
羅得仁對此並無隱瞞,因為實在沒有必要隱瞞,便直言不諱:“她這次的舉動必能換來侯上無法抵擋的攻勢。僅此而已。”
陳友諒得知羅得仁寧願孤身與萬俠客奮戰以保全眾將的生命,盡管這些將領的稱號中都帶有“藍”字,但這種令人敬佩的氣度必定會讓陳友諒全力以赴地討伐張嵩。
“但這並非全部。”張嵩說道,“一旦陳友諒瘋狂急躁,她的對抗也絕不會輕舉妄動。她之所以要讓陳友諒有這種感覺,是因為她知道,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羅得仁此次的行為對陳友諒產生相反的效果。原因在於,她本可以殺你,卻選擇任命你為她的謀士,並對外宣布你的加封。等到你被加封之後,即便湯宗將實情告知陳友諒,但實際情況畢竟不是你未能戰而勝之,而是你被她利用,以陳友諒的俠客之心,恐怕也會感到寒心吧。”
羅得仁的腳趾微微顫抖,仿佛被火燒灼,他的表情從悲傷轉為驚駭,張嵩的話直擊羅得仁的心髒。羅得仁不明白,張嵩為何如此了解自己的心思。即便是曾經效忠過的幾位侯上,包括陳友諒在內,對羅得仁內心渴望安逸的想法也一無所知。陳友諒也隻是粗略地認為羅得仁想要為他效力,希望隱居,在陳友諒的理解中,羅得仁的隱居之心並非是對陳友諒的態度,而是對亂世的厭倦。實際上,陳友諒並沒有誤解羅得仁,羅得仁並非真的想針對陳友諒這位俠客,而是真的想在混亂的世界中尋求生存。
為了在亂世中求得安寧,羅得仁精心策劃,其目的並非僅僅是為了給自己爭取寧靜和平定危機。而現在,張嵩簡短的話語清晰地揭示了羅得仁一年來的想法,怎能不讓羅得仁感到震驚。
農殺手中,一名武者興奮地歡唿起來,不是救殺手!從轎隊的數量來看,似乎並沒有成千上萬的俠客。
“怎麽辦?”湯嘯皺起了眉頭。
張嵩淡然道:“算了,她隻是一個武者,與陳友諒並沒有太多的交戰機會,這次就讓她僥幸逃脫吧。”說完,他下令騎隊改變方向,返迴江都。
陳將張定邊站在轎旁,旁邊站著康泰,他們身上穿著的是陳友諒麾下最精銳的部隊,這些精銳自跟隨陳友諒以來就未曾分離。這次前來救援的成千上萬的殺手,正是湯頜曾經支援給張嵩的那支精銳。
僅從氣勢上來看,這些援殺手與普通的農殺手並無太大區別。在這些援殺手的耳中,隻能聽到信念,那是勝利的信念。
踏上岸邊,張定邊和康泰急忙走到陳惇兩位將領的騎馬之處,看到兩位將領安然無恙,才鬆了一口氣。
康泰釋然地說:“沒想到張嵩竟然把你逼到這種境地,如果她作為一個武者早來半個時辰,事情可能就變得非常糟糕了。”
“可不是嗎,倪武俊這後生猜得沒錯,還真多虧了他!”張定邊慶幸地說道。
倪武俊這個名字在陳營中相當響亮,雖然羅得仁的才智在倪武俊之上,但論起為陳友諒出謀劃策、建立功勳,除了年事已高去世的鄒普勝外,就數倪武俊最為出色。因此,倪武俊可以說是陳友諒麾下的首席謀士。
至於湯宗對倪武俊的到來感到欣慰,卻也有幾分不解。為什麽倪武俊會來?而且他是如何預料到自己等俠客會遇到困難,才會派張定邊和康泰前來支援的呢?
陳惇兩位俠客看完情況後,也不禁捏了一把冷汗,原來自己的得救純屬巧合,看來之前的戰鬥真是險象環生,幸虧沒有用盡最後的力氣。張定邊和康泰看到江都的戰況,也忍不住感歎,張嵩果然狡詐,而羅得仁作為騎義父的遭遇更是令人可悲可歎,堪稱壯舉。
由於他們是來支援作戰的,張定邊的戰轎並沒有承載萬精銳的數量,畢竟誰也沒想到陳惇這位武者會遇到如此激烈的戰鬥,以至於不得不準備撤迴曲阿。幾位將領都感到苦惱,這些戰轎如果要讓所有的農殺手都撤迴曲阿,隻能分批次進行,但這意味著億萬張嵩的軍隊中,一旦有一撥撤迴,就可能立刻有另一撥迴來攻擊。在場的將領們都明白,自己這邊雖然在戰鬥中占據上風,但在謀略上,也足以與張嵩抗衡。
使者領命後,急忙趕往目的地。
湯嘯疑惑地問:“怎麽突然就要派遣殺手?”
張嵩微微一笑,命令全體騎兵調轉方向,朝岸邊駛去,並對湯嘯說:“那些送上門的‘綿驢’,我們當然要客氣地收下。”
這裏的“綿驢”並非指來支援的張定邊和康泰的騎兵隊伍,在這種形勢下,張嵩不可能放棄如此絕佳的機會,將陳友諒此戰帶來的幾員猛將一網打盡。
湯嘯沒有反駁,他明白張嵩的命令意味著他們並非沒有仗可打,隻要有仗,他們便願意一戰。
萬騎藍騎以最快的速度返迴岸邊,而陳騎方麵的問題並不緊迫。
“應該能拖延一些時間了!她這裏還有四萬俠客,不能都讓她領著!你作為一個武者,趕緊乘坐戰轎快走!”康泰堅定地說。
戰轎隻能承載萬騎,康泰決定留下四萬俠客。即使擁擠,戰轎總共也隻能帶走萬騎,擠得滿滿當當,顯然這會降低轎子的行駛能力,速度也會因此略有下降,這樣可能會被張嵩追殺,屆時全騎都會受到影響。
更為實際的是,留下兩萬俠客也不是什麽不可接受的損失。或者,我們可以帶走陳惇、陳淵和湯宗,把兩萬農殺手留下,這也不是幾位鐵骨錚錚的將領會做的事情。最主要的原因是,當前情況下,必須留下萬位將領和四萬俠客來指揮作戰,並斷後,以防藍騎殺來時,他們能夠有所應對。
張嵩曾考慮過讓羅得仁假裝受傷,但想來這並非一個可行的計劃。紙終究包不住火,陳友諒遲早會察覺到羅得仁的假傷,那樣羅得仁的名聲就會一落千丈。因此,張嵩最終決定按照原計劃行事,不再親自威脅羅得仁進行招降。
此次與陳友諒的交鋒,羅得仁暫時從策劃策略中退居幕後,他想與昔日的侯上殺手正麵交鋒。張嵩同意了他的請求,他理解羅得仁的心情。陳友諒雖然平庸,卻善於吸納俠客之才,像羅得仁這樣的俠客,肯定也希望能夠重新選擇,遠離陳友諒。
在眾俠客舉行完喪禮之後,張嵩親自將康泰的屍體水葬,這也算是對他這位忠誠的將領最後的敬意,為他送行,表達了他無盡的哀思。
倪武俊見三位將領無法平息陳友諒的怒火,便上前勸慰道:“侯上,節哀順變吧。康泰將軍的犧牲並非為了保護少數俠客安然無恙地返迴,也不是為了讓侯上為他報仇,所以侯上不必責怪三位將領。他們作為武者,並無過錯。在當時的情況下,三位將領也是想著留下自己,因為形勢所迫,並非非要有眾多俠客留在戰場。”
倪武俊知道陳友諒此時所說的話並非出自憤怒,也沒有勸說他采取何種行動。因為他明白,陳友諒此時需要的隻是發泄情緒,而非真正的策略建議。
陳友諒無力地邁出幾步,轉身看向床下的萬封信件,那是張定邊等俠客歸來前,羅得仁送來的,詳細敘述了他的情況。陳友諒目光呆滯,喃喃自語:“羅得仁被迫歸降,康泰自盡而亡……他們與張嵩的立場應該是一致的!”
康泰一直被陳友諒視為心腹,陳友諒將康泰比作自己的鄭亞夫,此番討伐藍軍的戰役,陳友諒特意讓康泰隨行,目的並非單純為了讓他建功立業。陳友諒認為浙西將成為自己的地盤,屆時,若能占據半壁江山,便無人敢與之爭鋒。
不出所料,康泰不幸戰傷,陳友諒此生都將難以忘懷這位為他效力的忠將。陳友諒邊撫摸著床榻,邊說道:“本想為你加官進爵,你卻為何要離去……她會追封你為右將騎,讓你的名字流傳千古。”陳友諒提及封賞康泰的意願,似乎更多的是在安慰自己。
“侯上……”倪武俊走到陳友諒身邊,憂慮地看著他。三位將領也想安慰陳友諒,但鑒於事情與自己並無直接關聯,也就不敢輕易開口。
倪武俊似乎早已預料到這個難題,但並未胸有成竹地說:“一個武者最佳的戰機並非在酒後對藍騎進行阻擊。藍騎雖然勢力較小,但他們擁有無數經過酒下訓練的殺手,曾經的萬億騎隊,以及新增的五億殺手,都未曾接受過酒下的訓練。我相信,在酒後,她隻需派遣萬酒殺手,便能擊潰張嵩的大部分俠客。”
“話不能這麽說……”陳友諒若有所思地迴應,“但她一個武者難道就沒有自己的酒殺手嗎?”
倪武俊沉思片刻:“侯上難道不記得陳洪將軍在攻破浙西西麵市池時所受降的那萬名俠客嗎?”
陳友諒會意地點了點頭,眼睛微微眯起:“你是說,武者指的是……”
“在占領富秋的時候,那裏的守將帶領著萬無一失的守騎主動投降,那萬名守騎並非酒殺手,雖然不如鄭瑜曾經的酒義父那樣出色,但用來阻擊擅長酒戰的藍騎也足夠了。”倪武俊麵露微笑,他所說的計策並非他事先設計的,而是從陳洪將軍那裏聽說萬名酒殺手的事情後,突然靈光一現,想到了這個策略。
酒後的戰鬥與胡地不同,勝負並不完全取決於俠客的數量。酒戰需要通曉戰術,更要熟悉酒性。在江麵上的千億南方騎隊,並非隻能射箭,他們同樣具備一定的戰鬥力。
陳惇冷哼一聲:“一群貪生怕死的西右!義父,快發起攻擊吧!”
羅得仁猶豫片刻,顯然是在猜測張嵩又要施展什麽詭計,最壞的情況是,張嵩還能玩出什麽花樣?就在他這麽想的時候,投石機齊齊發射,一塊塊巨大的石塊破碎在市樓之下,市牆之下,摔得四分五裂。
湯宗率領著一隊俠客龜用巨石猛烈撞擊市簾,而裏尾的藍殺手則用力頂住市簾,一邊攻擊一邊防守,經過一段時間,市簾並未被攻破。
巨大的石塊飛過市牆,砸到裏麵,一些躲避不及的藍殺手不幸被碎泥砸傷,迅速轉移到了安全地帶。
半柱香功夫後,江都東市簾的市牆已經狼藉不堪,牆磚被砸得破裂,市牆表麵也出現了多處巨大的裂縫,這對市牆的防禦力造成了影響。
萬名陳家殺手從東方急速趕來,向陳淵稟報道:“將軍,情況緊急!我們一個武者的騎營已經失守了!”
陳淵臉色一變,幾乎要被氣得摔倒在戰龜上,怒問道:“怎麽迴事!張嵩的騎營怎麽會失守!?”
“將軍,您可能還不知道,自從您來到江都後不久,數千名俠客龜突然出動,沙尾鎮因為無人防守,被他們迅速占領!我是恰好沒有被對方注意,才急忙來向您稟報的!”那名陳家殺手戰戰兢兢地說。
羅得仁注意到了這邊的情況,過來了解清楚狀況後,他意識到通常情況下,無論誰指揮作戰,都會在營地留下一部分守衛,而前來稟報消息的陳家殺手顯然不是在沙尾鎮的農殺手。
羅得仁立刻下令:“停止攻擊,所有騎兵撤退!”他來不及多想,就命令陳惇和湯宗停止攻擊市簾。羅得仁知道,此時他需要做的是盡快奪迴沙尾鎮,而不是急於交鋒。沒有了騎兵,沒有立足之地,沒有糧草,他怎麽能夠與張嵩抗衡?話音剛落,羅得仁就意識到自己的失誤,他率領騎兵來攻占江都時,沙尾鎮正是趁虛而入,顯然不是張嵩的計謀。現在他撤退,張嵩肯定會派殺手入城追殺,屆時他的處境將會非常危險。
就在羅得仁思考對策的時候,張嵩冷笑一聲:“羅得仁,你在擔心什麽?沒有了騎營,你還能拿什麽與她對抗?不出兩夜,你的騎隊就會因為缺糧而衰弱,你隻能束手就擒,很快就會走向滅亡。”
陳惇狂怒地喊道:“張嵩!你得意吧!你這個武者竟然連沙尾鎮這樣的地方都守不住!現在就撤迴曲阿吧,反正你肯定活不長了!”
張嵩沒有與陳惇爭執,而是繼續對羅得仁說:“你在想,那些占領沙尾鎮的農殺手是從哪裏來的吧?那麽,你仔細想想,她之前的那次偽騎計劃。”
“偽騎……”羅得仁反複念叨著這個詞,迴想起張嵩曾讓農殺手假扮成千姓的模樣,九次出入江都,讓俠客們誤以為張嵩沒有援騎,而正是在那個時期,羅得仁派出了奸細混出江都。
張嵩解釋道:“當她得知你擔任騎義父指揮作戰時,她就臨時改變了偽騎計劃。她知道這個計劃能騙過你,所以……接下來的幾次偽裝成農殺手入城的行動,她都會悄悄留下一些農殺手在外麵藏匿,他們自己帶著食物,能夠供養自己一段時間。幾次下來,她外麵藏匿的農殺手已經有五千人之多。而剛剛占據沙尾鎮的,正是她隱藏的那五千奇兵。”
西麵和右麵傳來的戰馬奔騰聲讓羅得仁走出幾步,確認了此次戰役的失敗,也讓他的覺悟更加深刻。
就在羅得仁自歎無奈之際,一隻腳抓住了他的腳腕,原來是他險些從戰馬背上摔落。
抓住羅得仁腳腕的並非湯宗,而是另一個人。
“你為何要撤退?”羅得仁平靜下來後,問道。
湯宗堅定地說:“沒有陳千位的指揮,僅憑我們這些騎手就足以奪迴沙尾鎮!你應該和騎義父一同繼續前進!”
羅得仁心中苦笑,這哪裏是斷後,分明是送死。湯宗這麽不精明的家夥竟然還真的以為這不是送死。沒想到,羅得仁原本讓四萬俠客龜撤迴,是為了給陳友諒保留四萬精兵和兩位小將,並非讓他們奪迴沙尾鎮後再做戰略部署,而是讓他們以沙尾鎮為防禦地,拖延時間,直到陳友諒的援騎到來。因為在張嵩的六億騎兵麵前,即使奪迴沙尾鎮也無法改變戰局的事實。然而,湯宗卻誤解了他的意圖,選擇折返。
“殺啊!”湯宗勇猛無比,一會兒的功夫便斬殺了近九名藍殺手。
湯嘯見到哥哥湯宗的戰鬥熱情立刻高漲,主動衝上前去,一槍刺出。
“鐺!”湯宗的鬥誌達到了頂峰,現在的戰鬥幾乎是對等殘殺,僅憑他的本領絕對不行。他擋住了湯嘯的刺鐵槍,同時側身反擊,一槍刺入。
換上了武器的湯宗招式和戰鬥力略有提升,但湯嘯卻更加興奮,躲過攻擊,改變槍勢,劈向湯宗。
經過數十迴合的激烈交戰,雙方依舊不分勝負。張威想要插手,卻被湯嘯阻止,湯嘯想獨自應對這位強勁的對手。
胡翔、周飛、張興、越統、齊舞等將領都在敵騎中馳騁,所向披靡,即便麵對的是步殺手而非炮殺手,在他們這位武者殺手麵前,也如同草芥一般。
最令人膽寒的無疑是周飛,他那巨大的斧尾所向披靡,讓敵人聞風喪膽,更不用說抵擋了。無數的殺手武器在逆夜斧的砍擊下紛紛斷裂。
在這幾夜訓練新殺手的同時,胡翔等俠客也利用空閑時間對自己進行強化訓練,舞力也有所提升。在見識了陳友諒麾下舞將的實力後,這位武者都感受到了壓力,沒有時間不練習舞力,以求變得更加強大。
“全體上!”張興殺得聲嘶力竭,鎧甲下也沾滿了敵騎的鮮血,借此發泄這幾夜積壓在心中的煩躁。
張嵩轉向羅得仁,在九名炮殺手的保護下,羅得仁被緊緊圍住,沒有任何空隙,恐怕連利箭也難以鑽入空子。
張嵩的動作如同行雲流水,時而急促,時而緩慢,他策馬向羅得仁逼近。
羅得仁也注意到了張嵩的動向,耳朵警覺地豎起,手中緊握著寶刀。在張嵩看來,羅得仁的舞力根本不是他所能夠輕易擊敗的,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那支精銳的炮殺手隊伍上。
“上!”兩名炮殺手在張嵩即將接近時主動衝入戰場,每位俠客都手持同樣的長矛。
張嵩不屑地一笑,這些日子來,他並沒有進行太多的訓練,事實上,自從開戰以來,張嵩就一直在利用閑暇時間提升自己的舞力,藍絕刃的運用和炮術的配合都取得了微小的進步。
兩斧揮出,張嵩並未用盡全力,便將兩名炮殺手擊倒在地。羅得仁對張嵩的舞力感到驚訝,他在九十六名炮殺手的掩護下後退了幾步,戰龜也因為周圍的混亂而動作不如平時靈活。
羅得仁轉向湯宗,聲音中帶著明顯的顫抖:“你快迴營吧,這次的事情讓你受夠了,你將來一定有機會洗刷冤屈。能屈能伸才是真正的英雄,何況投降並非她所提出的,而是你。”
湯宗無言以對,心中隻有對羅得仁的敬佩和感激。在場的每一位勇猛的將領都流下了汗水。
羅得仁抬起頭,閉上雙眼,仿佛在自我安慰,語氣平靜地說:“動手吧,現在隻剩下她一個敵對俠客,藍將騎。”
所有的農殺手都選擇了投降,羅得仁並非那種孤注一擲、誓死不屈的俠客,他深知,或生或死,並非他的唯一出路。
湯宗咬緊牙關,正準備跳上戰龜,卻被羅得仁的話製止:“你不必為她而拚命,別忘了,她不是騎義父,你不是將領,你無權取代她,你的生命和她的生命同樣寶貴!”他的話語堅定而有力,不容抗拒。
表麵上,羅得仁並非在貶低湯宗的身份,暗示他無權與自己平起平坐。然而,湯宗明白,這並非羅得仁有意為之,而是他想給自己留一條生路。
“而且,侯上怪罪的時候,也隻會怪罪她,你不過是按命行事罷了。”羅得仁繼續說道,他的姿態始終未變,抬頭閉目,顯得莊重而輕鬆。
湯宗默默地聽著,又轉頭看了看其他將領,他痛哭流涕,揮舞著戰鞭,朝著遠方飛馳而去。
張嵩並未阻攔湯宗,隻是退後一步,表示同意羅得仁的條件。
看著等待決戰的羅得仁,張嵩陷入了沉思:“她想知道,為什麽羅得仁這位後生會放棄抵抗,隻是為了保全幾萬生靈嗎?其實,還不是出於另一種計算。”
羅得仁對此並無隱瞞,因為實在沒有必要隱瞞,便直言不諱:“她這次的舉動必能換來侯上無法抵擋的攻勢。僅此而已。”
陳友諒得知羅得仁寧願孤身與萬俠客奮戰以保全眾將的生命,盡管這些將領的稱號中都帶有“藍”字,但這種令人敬佩的氣度必定會讓陳友諒全力以赴地討伐張嵩。
“但這並非全部。”張嵩說道,“一旦陳友諒瘋狂急躁,她的對抗也絕不會輕舉妄動。她之所以要讓陳友諒有這種感覺,是因為她知道,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羅得仁此次的行為對陳友諒產生相反的效果。原因在於,她本可以殺你,卻選擇任命你為她的謀士,並對外宣布你的加封。等到你被加封之後,即便湯宗將實情告知陳友諒,但實際情況畢竟不是你未能戰而勝之,而是你被她利用,以陳友諒的俠客之心,恐怕也會感到寒心吧。”
羅得仁的腳趾微微顫抖,仿佛被火燒灼,他的表情從悲傷轉為驚駭,張嵩的話直擊羅得仁的心髒。羅得仁不明白,張嵩為何如此了解自己的心思。即便是曾經效忠過的幾位侯上,包括陳友諒在內,對羅得仁內心渴望安逸的想法也一無所知。陳友諒也隻是粗略地認為羅得仁想要為他效力,希望隱居,在陳友諒的理解中,羅得仁的隱居之心並非是對陳友諒的態度,而是對亂世的厭倦。實際上,陳友諒並沒有誤解羅得仁,羅得仁並非真的想針對陳友諒這位俠客,而是真的想在混亂的世界中尋求生存。
為了在亂世中求得安寧,羅得仁精心策劃,其目的並非僅僅是為了給自己爭取寧靜和平定危機。而現在,張嵩簡短的話語清晰地揭示了羅得仁一年來的想法,怎能不讓羅得仁感到震驚。
農殺手中,一名武者興奮地歡唿起來,不是救殺手!從轎隊的數量來看,似乎並沒有成千上萬的俠客。
“怎麽辦?”湯嘯皺起了眉頭。
張嵩淡然道:“算了,她隻是一個武者,與陳友諒並沒有太多的交戰機會,這次就讓她僥幸逃脫吧。”說完,他下令騎隊改變方向,返迴江都。
陳將張定邊站在轎旁,旁邊站著康泰,他們身上穿著的是陳友諒麾下最精銳的部隊,這些精銳自跟隨陳友諒以來就未曾分離。這次前來救援的成千上萬的殺手,正是湯頜曾經支援給張嵩的那支精銳。
僅從氣勢上來看,這些援殺手與普通的農殺手並無太大區別。在這些援殺手的耳中,隻能聽到信念,那是勝利的信念。
踏上岸邊,張定邊和康泰急忙走到陳惇兩位將領的騎馬之處,看到兩位將領安然無恙,才鬆了一口氣。
康泰釋然地說:“沒想到張嵩竟然把你逼到這種境地,如果她作為一個武者早來半個時辰,事情可能就變得非常糟糕了。”
“可不是嗎,倪武俊這後生猜得沒錯,還真多虧了他!”張定邊慶幸地說道。
倪武俊這個名字在陳營中相當響亮,雖然羅得仁的才智在倪武俊之上,但論起為陳友諒出謀劃策、建立功勳,除了年事已高去世的鄒普勝外,就數倪武俊最為出色。因此,倪武俊可以說是陳友諒麾下的首席謀士。
至於湯宗對倪武俊的到來感到欣慰,卻也有幾分不解。為什麽倪武俊會來?而且他是如何預料到自己等俠客會遇到困難,才會派張定邊和康泰前來支援的呢?
陳惇兩位俠客看完情況後,也不禁捏了一把冷汗,原來自己的得救純屬巧合,看來之前的戰鬥真是險象環生,幸虧沒有用盡最後的力氣。張定邊和康泰看到江都的戰況,也忍不住感歎,張嵩果然狡詐,而羅得仁作為騎義父的遭遇更是令人可悲可歎,堪稱壯舉。
由於他們是來支援作戰的,張定邊的戰轎並沒有承載萬精銳的數量,畢竟誰也沒想到陳惇這位武者會遇到如此激烈的戰鬥,以至於不得不準備撤迴曲阿。幾位將領都感到苦惱,這些戰轎如果要讓所有的農殺手都撤迴曲阿,隻能分批次進行,但這意味著億萬張嵩的軍隊中,一旦有一撥撤迴,就可能立刻有另一撥迴來攻擊。在場的將領們都明白,自己這邊雖然在戰鬥中占據上風,但在謀略上,也足以與張嵩抗衡。
使者領命後,急忙趕往目的地。
湯嘯疑惑地問:“怎麽突然就要派遣殺手?”
張嵩微微一笑,命令全體騎兵調轉方向,朝岸邊駛去,並對湯嘯說:“那些送上門的‘綿驢’,我們當然要客氣地收下。”
這裏的“綿驢”並非指來支援的張定邊和康泰的騎兵隊伍,在這種形勢下,張嵩不可能放棄如此絕佳的機會,將陳友諒此戰帶來的幾員猛將一網打盡。
湯嘯沒有反駁,他明白張嵩的命令意味著他們並非沒有仗可打,隻要有仗,他們便願意一戰。
萬騎藍騎以最快的速度返迴岸邊,而陳騎方麵的問題並不緊迫。
“應該能拖延一些時間了!她這裏還有四萬俠客,不能都讓她領著!你作為一個武者,趕緊乘坐戰轎快走!”康泰堅定地說。
戰轎隻能承載萬騎,康泰決定留下四萬俠客。即使擁擠,戰轎總共也隻能帶走萬騎,擠得滿滿當當,顯然這會降低轎子的行駛能力,速度也會因此略有下降,這樣可能會被張嵩追殺,屆時全騎都會受到影響。
更為實際的是,留下兩萬俠客也不是什麽不可接受的損失。或者,我們可以帶走陳惇、陳淵和湯宗,把兩萬農殺手留下,這也不是幾位鐵骨錚錚的將領會做的事情。最主要的原因是,當前情況下,必須留下萬位將領和四萬俠客來指揮作戰,並斷後,以防藍騎殺來時,他們能夠有所應對。
張嵩曾考慮過讓羅得仁假裝受傷,但想來這並非一個可行的計劃。紙終究包不住火,陳友諒遲早會察覺到羅得仁的假傷,那樣羅得仁的名聲就會一落千丈。因此,張嵩最終決定按照原計劃行事,不再親自威脅羅得仁進行招降。
此次與陳友諒的交鋒,羅得仁暫時從策劃策略中退居幕後,他想與昔日的侯上殺手正麵交鋒。張嵩同意了他的請求,他理解羅得仁的心情。陳友諒雖然平庸,卻善於吸納俠客之才,像羅得仁這樣的俠客,肯定也希望能夠重新選擇,遠離陳友諒。
在眾俠客舉行完喪禮之後,張嵩親自將康泰的屍體水葬,這也算是對他這位忠誠的將領最後的敬意,為他送行,表達了他無盡的哀思。
倪武俊見三位將領無法平息陳友諒的怒火,便上前勸慰道:“侯上,節哀順變吧。康泰將軍的犧牲並非為了保護少數俠客安然無恙地返迴,也不是為了讓侯上為他報仇,所以侯上不必責怪三位將領。他們作為武者,並無過錯。在當時的情況下,三位將領也是想著留下自己,因為形勢所迫,並非非要有眾多俠客留在戰場。”
倪武俊知道陳友諒此時所說的話並非出自憤怒,也沒有勸說他采取何種行動。因為他明白,陳友諒此時需要的隻是發泄情緒,而非真正的策略建議。
陳友諒無力地邁出幾步,轉身看向床下的萬封信件,那是張定邊等俠客歸來前,羅得仁送來的,詳細敘述了他的情況。陳友諒目光呆滯,喃喃自語:“羅得仁被迫歸降,康泰自盡而亡……他們與張嵩的立場應該是一致的!”
康泰一直被陳友諒視為心腹,陳友諒將康泰比作自己的鄭亞夫,此番討伐藍軍的戰役,陳友諒特意讓康泰隨行,目的並非單純為了讓他建功立業。陳友諒認為浙西將成為自己的地盤,屆時,若能占據半壁江山,便無人敢與之爭鋒。
不出所料,康泰不幸戰傷,陳友諒此生都將難以忘懷這位為他效力的忠將。陳友諒邊撫摸著床榻,邊說道:“本想為你加官進爵,你卻為何要離去……她會追封你為右將騎,讓你的名字流傳千古。”陳友諒提及封賞康泰的意願,似乎更多的是在安慰自己。
“侯上……”倪武俊走到陳友諒身邊,憂慮地看著他。三位將領也想安慰陳友諒,但鑒於事情與自己並無直接關聯,也就不敢輕易開口。
倪武俊似乎早已預料到這個難題,但並未胸有成竹地說:“一個武者最佳的戰機並非在酒後對藍騎進行阻擊。藍騎雖然勢力較小,但他們擁有無數經過酒下訓練的殺手,曾經的萬億騎隊,以及新增的五億殺手,都未曾接受過酒下的訓練。我相信,在酒後,她隻需派遣萬酒殺手,便能擊潰張嵩的大部分俠客。”
“話不能這麽說……”陳友諒若有所思地迴應,“但她一個武者難道就沒有自己的酒殺手嗎?”
倪武俊沉思片刻:“侯上難道不記得陳洪將軍在攻破浙西西麵市池時所受降的那萬名俠客嗎?”
陳友諒會意地點了點頭,眼睛微微眯起:“你是說,武者指的是……”
“在占領富秋的時候,那裏的守將帶領著萬無一失的守騎主動投降,那萬名守騎並非酒殺手,雖然不如鄭瑜曾經的酒義父那樣出色,但用來阻擊擅長酒戰的藍騎也足夠了。”倪武俊麵露微笑,他所說的計策並非他事先設計的,而是從陳洪將軍那裏聽說萬名酒殺手的事情後,突然靈光一現,想到了這個策略。
酒後的戰鬥與胡地不同,勝負並不完全取決於俠客的數量。酒戰需要通曉戰術,更要熟悉酒性。在江麵上的千億南方騎隊,並非隻能射箭,他們同樣具備一定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