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下令派人送信,通知白馬忠誠者的一部分前往張嵩的營地匯報後,張嵩終於從進食中抬起頭來,假意謙虛地說:“將軍,您太客氣了。白馬忠誠者本是您的親衛隊,張嵩怎敢向他們提出要求……”
公孫瓚不禁翻了翻眼睛,心中暗想,你能更假裝一些嗎?你剛才在做什麽?
事情已經商定,公孫瓚決定留下來,而張燕不願意正麵與袁紹作戰,隻願意幫助公孫瓚防守易京。然而,張嵩卻是魯莽大膽,或者說簡直就是自殺性的勇氣,他計劃帶領騎兵南下,騷擾並分散袁紹的注意力。
宴會結束後,張嵩迴到了易京內的臨時營地,此時已是深夜。他沒有立即休息,而是親自生火,將陣亡士兵的遺骸進行焚燒,隨後將骨灰裝入甕中。接著,他親自探視傷員,仿佛在照顧他們,為他們清洗傷口,更換繃帶等。
完成這一切後,張嵩才去休息,但他卻難以入眠。他思考著,自己已經改變了一些曆史,因為易京尚未淪陷,公孫瓚還活著!然而,袁紹依舊強大,他並不完全有信心能夠擊敗他,尤其是因為他並不知道袁紹已經遭到了兒子的背叛。
對於接下來的戰鬥,張嵩並沒有打算親自參與太多,隻希望能夠拖延戰局。現在,他需要盡快南下尋找趙雲。這件事不能拖延,因為張嵩不確定趙雲何時會前往劉備處投誠。他迫切需要有能力的水軍官;他不會讓招募趙雲的機會從手中溜走!如果沒有部隊,他甚至願意借一些!
那個夜晚,袁紹的軍營燈火輝煌。
在袁紹的帳篷外,一群朝官和將領,包括田豐、沮授、張合、顏良等,以及那位堅韌不拔的文昭,都焦急地等待著。即使是勇敢無畏的文昭,此時也緊緊地裹著厚厚的衣物,在寒風中等待。袁紹的兒子袁尚跪在帳篷外的雪地中,哭得悲痛欲絕,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不過,他的哭泣並非源於極度的悲傷,而是因為嚴寒。無人敢將他扶起,就連鮮於輔也跪在他的身邊,顯得無能為力。
經過漫長的等待,軍醫終於從帳篷內走出,向大家傳達了袁紹的傷情已得到控製。大家得知袁紹隻是臉部被長劍劃破了一道深傷口,並未傷及眼睛,傷勢並不嚴重,這才紛紛鬆了一口氣。
隨後,侍衛們引領田豐等人進入帳篷,而袁尚和鮮於輔則緊跟其後,爬進了帳篷內。
帳篷內,袁紹裹著一件厚重的皮大衣,臉上的繃帶猶如包子狀,隻露出一隻眼睛,雙眼怒目圓睜,緊緊地盯著袁尚。
田豐勸說道:“主公,敵軍援兵已至,易京之圍已解,公孫瓚亦是從死地中逃脫,我軍不宜繼續在此逗留。雖然我們現在占據著絕對優勢,但這場戰鬥已經拖延得太久,我軍士兵疲憊不堪,後勤補給也日益緊張。我們最好盡快撤軍。”
田豐話語落下,袁紹不悅地哼了一聲,卻沒有反駁。袁紹如何能咽下這口氣?他原本隻需一步之遙就能捉住公孫瓚,卻沒想到會被幾百名騎兵伏擊,驚慌失措,最終還遭劍傷。
沮授擅長洞察人心,即使袁紹的臉龐有三之二被繃帶遮掩,他仍能準確把握情況。沮授開口道:“田豐所言不妥。常言道,‘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們已經將公孫瓚逼至絕境,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為何要撤退?公孫瓚手中隻剩下不到三萬士兵,如何能與我們十萬大軍相抗衡?張燕的八十萬大軍已經潰散,如同散落的雞群和破碎的碗碟,毫無戰鬥力可言。而張嵩手中僅有數百人,根本不足為患。”
田豐皺起眉頭,指出:“誠然,我軍的實力遠超公孫瓚和張燕的軍隊,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河南的曹操去年已成功占領徐州,並且在這幾個月裏,他基本上已經掌控了徐州的各個要點,使得他的後勤補給線安全無虞。如果我們與公孫瓚陷入持久的消耗戰,曹操突然派遣軍隊北上進攻鄴城,我們將如何應對這種前後夾擊的困境?這很可能導致我們遭受更大的損失!”
“曹操的處境甚至可能比我們更為危險;他真的敢冒險北上嗎?萬城的張繡已經背叛曹操,殺死了他親愛的兒子曹昂和忠誠的將軍典韋。如果曹操北上,我們或許可以暗中說服張繡對許昌發起攻擊。此外,荊州的劉表和東部的孫策也不會坐視曹操對我們發動攻擊;他們同樣可能會出兵牽製曹操。”
“張繡、劉表和孫策可能會考慮對曹操發起突然的襲擊,但這種可能性僅僅是假設。如果他們選擇不動呢?即便他們真的發動襲擊,這又能如何幫助我們?這隻會威脅到曹操,而無法真正拯救我們免受重創!”
“有張繡等人牽製,曹操絕對不敢對我們發起突襲!”
“話雖如此,但我們仍需做好最壞的打算;如果曹操真的不顧一切對我們發起突襲,我們將如何應對?”
兩人激烈地爭論著,袁紹情緒激動地拍桌而起,宣布:“夠了!我的決定是最終的決定;我們必須攻下易京!此外,立即下達命令給樓班、蘇燕和付,讓他們率領三十萬烏桓騎兵在易京周圍遊蕩。一旦張嵩出現,不論代價如何,都要將他包圍並殺死!我勢在必得張嵩的人頭!”
田豐還想繼續爭辯,但袁紹嚴厲的目光讓他退縮,隻能默默歎息。
在決定繼續圍攻易京後,眾人討論了一些具體計劃,然後各自退下。
袁尚和鮮於輔仍然跪在帳篷內。
袁紹一直偏愛袁尚,但此刻他真想把這個不爭氣的小子槍斃,當然,這隻是一種衝動。既然一開始沒有對他開槍,現在也不會真的將他處決。
經過短暫的沉思,袁紹對袁尚說道:“顯甫,你立刻返迴鄴城,去協助你二哥籌備婚禮;你不必留在這裏。”
“父親。”
“立刻出去……”
“明白了。”
袁尚遂順利地退出了帳篷。
隨著張嵩攻下易京的北門,張燕的援軍也陸續抵達,公孫瓚在危急時刻再次與袁紹陷入了對峙。黑山軍部署了大量部隊於易京北部,而袁紹的軍隊則在南東側營,與城市相對,戰鬥再次陷入了僵局。
數日以來,雙方都表現出了克製,沒有急於發動攻勢。
袁紹的傷勢雖然尷尬但並不致命,他依舊頑固地指揮戰鬥。袁紹軍隊未發起進攻的原因在於糧食短缺,他們正在等待袁譚運送補給。原本,在包圍城市後,他們打算活捉公孫瓚,因此認為囤積的糧食已足夠。然而,張嵩和黑山軍輪番攻擊營地,燒毀了大量糧食。再加上公孫瓚在張嵩的幫助下“死而複生”,糧食自然變得稀缺。
在這一方麵,公孫瓚雖然有意開戰,但城內的三十萬大軍已經苦戰太久,士氣低落。他隻能等待新招募的兩萬士兵到達後再作行動。張燕並無意與袁紹作戰,在他看來,拖到雙方撤退是最好的選擇。張嵩的死訊是否意味著曹操會派兵前來?那無疑是最好的結果!
八天後,袁尚騎著一匹走勢不穩的駿馬,身著節日的盛裝,身後跟著一隊身著五彩製服的衛兵。他走在前方,隨後是幾輛覆蓋著紅絲綢的馬車,隊伍的最後是那位堅不可摧的文昭。
原本,作為婚禮的正副使者,他們應穿著紅色服裝,走在隊伍的前列。然而,由於袁尚對文昭的不喜,以及文昭不願與袁尚過於接近,他們之間保持了一段安全的距離。
袁尚對文昭的不滿情有可原。首先,文昭對袁尚,這位深受寵愛的三兒子,並未展現出應有的尊重,心中似乎懷著怨恨。袁尚認為,自己被降級為婚禮使者,正是文昭的提議。正是文昭提出的建造泥濘道路的奇特策略,讓張嵩的騎兵得以爬上城牆。這一決策導致袁紹不得不匆忙撤退,最終致使袁尚在戰場上刺傷了自己的父親。在袁尚看來,自己的失敗和降級,都是因為文昭,這個家中的叛逆。這是他的第一次軍事行動,他原本決心在戰場上立下戰功,卻沒想到結果竟然是傷害了自己的父親。
文昭心中同樣充滿了怨恨。他對自己的策略仍然深信不疑,認為那是出自自己的聰明才智,並且確實起到了作用。然而,袁尚帶領的幾千精銳部隊未能成功包圍並消滅張嵩,反而被對方牽製。最終,張嵩巧妙地利用泥濘的道路爬上城牆,逃脫了包圍。文昭認為,主公對袁尚的輕視全是由於袁尚的愚蠢,這個不肖之徒。
使者們彼此指責,眉頭緊皺,目光向下,使得婚禮隊伍的氣氛變得緊張而詭異。
是的,這是一支婚禮的隊伍,車後的新娘是中山甄逸的女兒,甄家的掌門人。
袁尚自視甚高,他將自己的這種氣質視為與生俱來的高貴。然而,這實際上是一種誌向過高卻能力不足,自視過高的表現。這並不完全是袁尚的錯,畢竟他年紀尚輕,僅有十七歲。再者,袁紹對他過於溺愛,這也助長了他輕視他人的習慣。在袁尚眼中,文昭不過是袁家的一條狗,連向他搖尾巴都不配!
此次前往常山真定的旅途並非戰場,亦非補給關鍵路線,因此張嵩麻痹地認為不會遭遇強大敵軍。因此,他放心地讓自己的妹妹呂玲綺率領隊伍。然而,這位勇猛的戰士意外地與文昭相遇。
文昭率領他的親衛隊向胡賓的精銳士兵發起衝鋒,明顯地猶豫了片刻。又是你?
隨後,文昭加速前進,高聲喊道:“呂玲綺,別想蒙混過關!看我砍下你的頭顱,用作尿壺!”
“衝啊!”
呂玲綺獨自一人騎馬衝向前方,而幾百名胡賓士兵還落後她一段距離。
文昭,眼中閃爍著紅光,被俘了。他聽說呂玲綺是張嵩的妹妹,這意味著她可能是呂布的女兒。盡管呂布有多個兒子,文昭知道那個敢於公然挑戰張嵩權威的魯莽之人地位非同小可。若能抓住她,將是巨大的成就,足以向主公報答。文昭思及此,立即改變了策略,從原本的橫向騷擾敵人轉變為率領他的親衛隊直接向呂玲綺發起衝擊。
呂玲綺孤身一人衝入敵陣,麵對文昭的二十多名騎手,如同狼入虎穴。
隨著他們接近至六十步的距離,呂玲綺下意識地迴頭一瞥,看到胡賓士兵在她身後整齊列隊,形成一條斜線,正向前彎曲形成鉗形攻勢。但無一人與她並肩衝鋒,她與胡賓士兵之間的距離約有十幾步之遙。
“哼……這幫膽小鬼!”
呂玲綺心中不禁感到一絲尷尬,心想這些家夥難道想讓我一個人去送死嗎?
而在文昭這邊,觀察到敵方的陣形,他感到一陣不安,但已經無法迴頭。他不能撤退,隻能緊咬牙關,催馬向前,希望能活捉呂玲綺,以此為自己爭取生存的機會。四十步。
文昭和他的親衛隊加速衝刺,全力以赴。
“你這老頑固!”
無人向前援助呂玲綺。事實上,她的坐騎奔得太快,她的雙腿已經開始感到酸軟。情況是,呂玲綺的坐騎極為出色,跑得極快,她身後的胡賓士兵焦慮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根本追不上!
箭矢射出。
胡賓士兵抽出弓箭,紛紛射出箭矢,箭矢如雨點般傾瀉而下。箭雨的拋物線軌跡巧妙地避開了呂玲綺,直奔文昭等人而去。
文昭的許多親衛隊被箭射中,有幾個騎手從馬上摔落。文昭自己也被箭矢射中肩膀,但他並未因此停止攻擊,反而以更加猛烈的勢頭衝向呂玲綺。
箭矢再次射出。
這次並非箭雨,而是投槍。呂玲綺兩側的胡賓士兵由於拉弓過慢,遂拔出投槍向文昭等人投擲。這些投槍是張嵩離開易京前為騎兵定製的武器,每個士兵配備三支。在這樣的近距離下,投槍的力量遠超箭矢,考慮到輕騎兵使用的弓通常是為投擲設計的軟弓,其力度本就不甚強勁。
投槍一輪後,文昭的親衛隊中又有十多人從馬上摔落。
當他們逼近至二十步開外,文昭的親衛隊僅剩七至八人,人人帶傷,文昭自身的狀況亦不容樂觀。在箭矢和投槍的輪番攻擊下,他們被壓製得無法抬頭,不得不彎腰伏在馬鞍上以躲避。待他們終於有機會抬頭時,呂玲綺已經衝到了他們的麵前。
文昭等人沒有料到呂玲綺騎乘的白狼馬能跑得如此迅捷。他們毫無準備,呂玲綺也感到震驚,手中的長戟幾乎拖得忘了舉起。
雙方交錯而過時,呂玲綺騎馬穿越了敵騎之間的縫隙,雙方都未能找到攻擊的機會。
然後,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
在穿越了幾名敵騎之後,呂玲綺的長戟突然鉤住了什麽東西,她瘦小的身體幾乎從馬上跌落。幸運的是,張嵩對馬鞍進行了改進,胡賓士兵現在使用的是高橋鞍。呂玲綺用一隻手緊緊抓住馬鞍的前部,這救了她的命,使她免於被拖下馬。騎行數十步後,呂玲綺感覺戰馬的速度開始減緩,長戟太重無法提起。她迴頭一看,嚇得在馬背上跳了起來。她看到長戟的鉤子勾住了一個長著絡腮胡子的大漢,他的小腿被戟鉤住。他痛苦得身體扭曲,雙手緊緊抓住戟杆以減輕腿部的疼痛。那個絡腮胡子的大漢不是別人,正是文昭。
呂玲綺稍作停頓,驚訝地看著文昭展現出的非凡勇氣。他的小腿骨被戟刺穿,但他仍然能夠轉身抓住呂玲綺的戟,掙紮著向前移動。
他真的打算爬過來嗎?
呂玲綺心中一驚,她的第一反應並非放下長戟,而是瘋狂地策馬奔逃。
因此,整個胡賓部隊的速度隨之放緩,驚愕地看著呂玲綺在開闊地上來迴馳騁,仿佛在戲弄文昭。他們認為這位年輕女士實在太過野蠻;即便是與曹仁嬉戲的小侯爺,也沒有如此殘忍!實際上,呂玲綺嚇得臉色蒼白,幾乎要哭出聲來。她來迴騎行隻是為了嚐試擺脫文昭,並非真的想如此殘忍。
“嗷嗚……”文昭的慘叫聲響徹雲霄,身體顫抖,仿佛靈魂也在抽搐。他心中無數次問自己:為什麽我總是這麽倒黴!
龐統,騎術不佳,緩緩從後麵追上來,目睹了呂玲綺的殘忍一幕。他的心情頓時好轉,覺得自己能從文昭的拖拽中解脫出來真是太幸運了。他擦去額頭上的汗水,心中默默詛咒呂玲綺。“還好我們單位有三百虎騎,他們的箭術和投槍投擲有效地阻擋了敵人。”
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呂玲綺終於停下馬來,後悔自己未能擺脫文昭。長戟已經穿透了文昭的膝蓋,緊緊卡住,短時間內無法拔出。同時,呂玲綺傲然宣稱自己的武力,稱自己獨自麵對二十多名敵人,甚至俘虜了河北的第一猛將。龐統以及幾百名胡賓士兵轉過頭去,露出悲傷的神情,不忍目睹眼前的一切。
文昭對此並未迴應——他已經暈了過去。不言而喻,文昭的二十多名親衛隊已經被胡賓士兵徹底消滅。
遠處,袁尚已經驚恐至極。婚禮隊伍僅有大約三四百人,因此他不敢抵抗。尤其是看到文昭的二十多名騎手瞬間消失,然後目睹文昭被殘忍地拖著狂奔,袁尚嚇得尿了褲子。他害怕同樣的事情很快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因此在尿濕褲子後,袁尚揮了揮手,帶著親衛隊逃跑了,把他的妻子留在了後麵。甄逸本就不是個勇敢的人,他被袁尚的親衛隊帶走了,完全忽略了妹妹的安全。後麵的十多輛馬車也被遺棄了,攜帶它們逃跑是不可能的。
呂玲綺立刻忘記了先前的恐懼,看到敵人的婚禮馬車,她興奮起來。她帶著一種奇怪而可怕的笑聲衝了過去,嚇哭了車上一群哭喊著絕望的侍女和老婦人。然後呂玲綺走到新娘的馬車前,新娘尖銳的尖叫聲立刻迴蕩開來。胡賓士兵更加羞愧,低下了頭,認為這位兇猛的女士一定做了什麽邪惡的事情。盡管他們知道她是個女人,但她上馬車前的笑容實在太過陰森。
實際上,呂玲綺並未對新娘做出任何粗魯行為;她隻是緊緊地抓住了新娘的麵頰,目光緊緊盯著她。這個女子太過美麗,美得讓人心碎。隨後,作為一名女性,呂玲綺不禁感到羞愧,因為自己的口水讓新娘像鬼魂般哭泣。
在呂玲綺大膽地引領她的部隊伏擊婚禮隊伍時,張嵩仍在後方二十裏之外。接到消息後,他立即率軍匆匆趕來。他清楚自己的妹妹絕非普通女子,因此對她是否能安全歸來感到擔憂,尤其是她是否會連累龐統。
盡管龐統在她身邊,張嵩能想象龐統肯定無法有效地指揮呂玲綺。相反,龐統會被呂玲綺拖累。這並非因為龐統不夠聰明;而是呂玲綺的思維方式非常獨特。通常,麵對龐統的勸說,她的迴應簡單而直接——一拳打在龐統的臉上,再是一抓,之後龐統就會默默地屈服。在整個胡賓軍隊中,隻有張嵩能在短時間內讓呂玲綺屈服;其他人都不配與她相比。如今,呂石成了呂玲綺的傀儡。隻要呂玲綺威脅他,提及袁尚和他們的婚禮,呂石就會立刻跪地求饒,毫無骨氣可言。
此次,張嵩帶領胡賓士兵秘密前往常山,不僅是為了尋找趙雲,更是為了避開向南推進的三千烏丸鐵騎。張嵩已經下令切勿主動攻擊敵人,以免暴露行蹤。龐統決不會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因此毫不猶豫地發起攻擊的決定,必定是呂玲綺的命令。張嵩沒有猜錯;確實是出於呂玲綺的命令。等到龐統追趕上時,已經為時已晚,他隻能順其自然。
有了龐統處理善後事宜,張嵩無需再做過多指示。他跳下馬,憤怒地握著馬鞭,走向呂玲綺。看到張嵩靠近,呂玲綺躲在一輛馬車後麵,膽怯地探出頭來,拒絕下車。顯然,她事後的明智讓她意識到自己過於衝動。然而,張嵩對她的智力本無期待,知道龐統很可能後來向她解釋了可能的後果。
公孫瓚不禁翻了翻眼睛,心中暗想,你能更假裝一些嗎?你剛才在做什麽?
事情已經商定,公孫瓚決定留下來,而張燕不願意正麵與袁紹作戰,隻願意幫助公孫瓚防守易京。然而,張嵩卻是魯莽大膽,或者說簡直就是自殺性的勇氣,他計劃帶領騎兵南下,騷擾並分散袁紹的注意力。
宴會結束後,張嵩迴到了易京內的臨時營地,此時已是深夜。他沒有立即休息,而是親自生火,將陣亡士兵的遺骸進行焚燒,隨後將骨灰裝入甕中。接著,他親自探視傷員,仿佛在照顧他們,為他們清洗傷口,更換繃帶等。
完成這一切後,張嵩才去休息,但他卻難以入眠。他思考著,自己已經改變了一些曆史,因為易京尚未淪陷,公孫瓚還活著!然而,袁紹依舊強大,他並不完全有信心能夠擊敗他,尤其是因為他並不知道袁紹已經遭到了兒子的背叛。
對於接下來的戰鬥,張嵩並沒有打算親自參與太多,隻希望能夠拖延戰局。現在,他需要盡快南下尋找趙雲。這件事不能拖延,因為張嵩不確定趙雲何時會前往劉備處投誠。他迫切需要有能力的水軍官;他不會讓招募趙雲的機會從手中溜走!如果沒有部隊,他甚至願意借一些!
那個夜晚,袁紹的軍營燈火輝煌。
在袁紹的帳篷外,一群朝官和將領,包括田豐、沮授、張合、顏良等,以及那位堅韌不拔的文昭,都焦急地等待著。即使是勇敢無畏的文昭,此時也緊緊地裹著厚厚的衣物,在寒風中等待。袁紹的兒子袁尚跪在帳篷外的雪地中,哭得悲痛欲絕,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不過,他的哭泣並非源於極度的悲傷,而是因為嚴寒。無人敢將他扶起,就連鮮於輔也跪在他的身邊,顯得無能為力。
經過漫長的等待,軍醫終於從帳篷內走出,向大家傳達了袁紹的傷情已得到控製。大家得知袁紹隻是臉部被長劍劃破了一道深傷口,並未傷及眼睛,傷勢並不嚴重,這才紛紛鬆了一口氣。
隨後,侍衛們引領田豐等人進入帳篷,而袁尚和鮮於輔則緊跟其後,爬進了帳篷內。
帳篷內,袁紹裹著一件厚重的皮大衣,臉上的繃帶猶如包子狀,隻露出一隻眼睛,雙眼怒目圓睜,緊緊地盯著袁尚。
田豐勸說道:“主公,敵軍援兵已至,易京之圍已解,公孫瓚亦是從死地中逃脫,我軍不宜繼續在此逗留。雖然我們現在占據著絕對優勢,但這場戰鬥已經拖延得太久,我軍士兵疲憊不堪,後勤補給也日益緊張。我們最好盡快撤軍。”
田豐話語落下,袁紹不悅地哼了一聲,卻沒有反駁。袁紹如何能咽下這口氣?他原本隻需一步之遙就能捉住公孫瓚,卻沒想到會被幾百名騎兵伏擊,驚慌失措,最終還遭劍傷。
沮授擅長洞察人心,即使袁紹的臉龐有三之二被繃帶遮掩,他仍能準確把握情況。沮授開口道:“田豐所言不妥。常言道,‘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們已經將公孫瓚逼至絕境,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為何要撤退?公孫瓚手中隻剩下不到三萬士兵,如何能與我們十萬大軍相抗衡?張燕的八十萬大軍已經潰散,如同散落的雞群和破碎的碗碟,毫無戰鬥力可言。而張嵩手中僅有數百人,根本不足為患。”
田豐皺起眉頭,指出:“誠然,我軍的實力遠超公孫瓚和張燕的軍隊,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河南的曹操去年已成功占領徐州,並且在這幾個月裏,他基本上已經掌控了徐州的各個要點,使得他的後勤補給線安全無虞。如果我們與公孫瓚陷入持久的消耗戰,曹操突然派遣軍隊北上進攻鄴城,我們將如何應對這種前後夾擊的困境?這很可能導致我們遭受更大的損失!”
“曹操的處境甚至可能比我們更為危險;他真的敢冒險北上嗎?萬城的張繡已經背叛曹操,殺死了他親愛的兒子曹昂和忠誠的將軍典韋。如果曹操北上,我們或許可以暗中說服張繡對許昌發起攻擊。此外,荊州的劉表和東部的孫策也不會坐視曹操對我們發動攻擊;他們同樣可能會出兵牽製曹操。”
“張繡、劉表和孫策可能會考慮對曹操發起突然的襲擊,但這種可能性僅僅是假設。如果他們選擇不動呢?即便他們真的發動襲擊,這又能如何幫助我們?這隻會威脅到曹操,而無法真正拯救我們免受重創!”
“有張繡等人牽製,曹操絕對不敢對我們發起突襲!”
“話雖如此,但我們仍需做好最壞的打算;如果曹操真的不顧一切對我們發起突襲,我們將如何應對?”
兩人激烈地爭論著,袁紹情緒激動地拍桌而起,宣布:“夠了!我的決定是最終的決定;我們必須攻下易京!此外,立即下達命令給樓班、蘇燕和付,讓他們率領三十萬烏桓騎兵在易京周圍遊蕩。一旦張嵩出現,不論代價如何,都要將他包圍並殺死!我勢在必得張嵩的人頭!”
田豐還想繼續爭辯,但袁紹嚴厲的目光讓他退縮,隻能默默歎息。
在決定繼續圍攻易京後,眾人討論了一些具體計劃,然後各自退下。
袁尚和鮮於輔仍然跪在帳篷內。
袁紹一直偏愛袁尚,但此刻他真想把這個不爭氣的小子槍斃,當然,這隻是一種衝動。既然一開始沒有對他開槍,現在也不會真的將他處決。
經過短暫的沉思,袁紹對袁尚說道:“顯甫,你立刻返迴鄴城,去協助你二哥籌備婚禮;你不必留在這裏。”
“父親。”
“立刻出去……”
“明白了。”
袁尚遂順利地退出了帳篷。
隨著張嵩攻下易京的北門,張燕的援軍也陸續抵達,公孫瓚在危急時刻再次與袁紹陷入了對峙。黑山軍部署了大量部隊於易京北部,而袁紹的軍隊則在南東側營,與城市相對,戰鬥再次陷入了僵局。
數日以來,雙方都表現出了克製,沒有急於發動攻勢。
袁紹的傷勢雖然尷尬但並不致命,他依舊頑固地指揮戰鬥。袁紹軍隊未發起進攻的原因在於糧食短缺,他們正在等待袁譚運送補給。原本,在包圍城市後,他們打算活捉公孫瓚,因此認為囤積的糧食已足夠。然而,張嵩和黑山軍輪番攻擊營地,燒毀了大量糧食。再加上公孫瓚在張嵩的幫助下“死而複生”,糧食自然變得稀缺。
在這一方麵,公孫瓚雖然有意開戰,但城內的三十萬大軍已經苦戰太久,士氣低落。他隻能等待新招募的兩萬士兵到達後再作行動。張燕並無意與袁紹作戰,在他看來,拖到雙方撤退是最好的選擇。張嵩的死訊是否意味著曹操會派兵前來?那無疑是最好的結果!
八天後,袁尚騎著一匹走勢不穩的駿馬,身著節日的盛裝,身後跟著一隊身著五彩製服的衛兵。他走在前方,隨後是幾輛覆蓋著紅絲綢的馬車,隊伍的最後是那位堅不可摧的文昭。
原本,作為婚禮的正副使者,他們應穿著紅色服裝,走在隊伍的前列。然而,由於袁尚對文昭的不喜,以及文昭不願與袁尚過於接近,他們之間保持了一段安全的距離。
袁尚對文昭的不滿情有可原。首先,文昭對袁尚,這位深受寵愛的三兒子,並未展現出應有的尊重,心中似乎懷著怨恨。袁尚認為,自己被降級為婚禮使者,正是文昭的提議。正是文昭提出的建造泥濘道路的奇特策略,讓張嵩的騎兵得以爬上城牆。這一決策導致袁紹不得不匆忙撤退,最終致使袁尚在戰場上刺傷了自己的父親。在袁尚看來,自己的失敗和降級,都是因為文昭,這個家中的叛逆。這是他的第一次軍事行動,他原本決心在戰場上立下戰功,卻沒想到結果竟然是傷害了自己的父親。
文昭心中同樣充滿了怨恨。他對自己的策略仍然深信不疑,認為那是出自自己的聰明才智,並且確實起到了作用。然而,袁尚帶領的幾千精銳部隊未能成功包圍並消滅張嵩,反而被對方牽製。最終,張嵩巧妙地利用泥濘的道路爬上城牆,逃脫了包圍。文昭認為,主公對袁尚的輕視全是由於袁尚的愚蠢,這個不肖之徒。
使者們彼此指責,眉頭緊皺,目光向下,使得婚禮隊伍的氣氛變得緊張而詭異。
是的,這是一支婚禮的隊伍,車後的新娘是中山甄逸的女兒,甄家的掌門人。
袁尚自視甚高,他將自己的這種氣質視為與生俱來的高貴。然而,這實際上是一種誌向過高卻能力不足,自視過高的表現。這並不完全是袁尚的錯,畢竟他年紀尚輕,僅有十七歲。再者,袁紹對他過於溺愛,這也助長了他輕視他人的習慣。在袁尚眼中,文昭不過是袁家的一條狗,連向他搖尾巴都不配!
此次前往常山真定的旅途並非戰場,亦非補給關鍵路線,因此張嵩麻痹地認為不會遭遇強大敵軍。因此,他放心地讓自己的妹妹呂玲綺率領隊伍。然而,這位勇猛的戰士意外地與文昭相遇。
文昭率領他的親衛隊向胡賓的精銳士兵發起衝鋒,明顯地猶豫了片刻。又是你?
隨後,文昭加速前進,高聲喊道:“呂玲綺,別想蒙混過關!看我砍下你的頭顱,用作尿壺!”
“衝啊!”
呂玲綺獨自一人騎馬衝向前方,而幾百名胡賓士兵還落後她一段距離。
文昭,眼中閃爍著紅光,被俘了。他聽說呂玲綺是張嵩的妹妹,這意味著她可能是呂布的女兒。盡管呂布有多個兒子,文昭知道那個敢於公然挑戰張嵩權威的魯莽之人地位非同小可。若能抓住她,將是巨大的成就,足以向主公報答。文昭思及此,立即改變了策略,從原本的橫向騷擾敵人轉變為率領他的親衛隊直接向呂玲綺發起衝擊。
呂玲綺孤身一人衝入敵陣,麵對文昭的二十多名騎手,如同狼入虎穴。
隨著他們接近至六十步的距離,呂玲綺下意識地迴頭一瞥,看到胡賓士兵在她身後整齊列隊,形成一條斜線,正向前彎曲形成鉗形攻勢。但無一人與她並肩衝鋒,她與胡賓士兵之間的距離約有十幾步之遙。
“哼……這幫膽小鬼!”
呂玲綺心中不禁感到一絲尷尬,心想這些家夥難道想讓我一個人去送死嗎?
而在文昭這邊,觀察到敵方的陣形,他感到一陣不安,但已經無法迴頭。他不能撤退,隻能緊咬牙關,催馬向前,希望能活捉呂玲綺,以此為自己爭取生存的機會。四十步。
文昭和他的親衛隊加速衝刺,全力以赴。
“你這老頑固!”
無人向前援助呂玲綺。事實上,她的坐騎奔得太快,她的雙腿已經開始感到酸軟。情況是,呂玲綺的坐騎極為出色,跑得極快,她身後的胡賓士兵焦慮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根本追不上!
箭矢射出。
胡賓士兵抽出弓箭,紛紛射出箭矢,箭矢如雨點般傾瀉而下。箭雨的拋物線軌跡巧妙地避開了呂玲綺,直奔文昭等人而去。
文昭的許多親衛隊被箭射中,有幾個騎手從馬上摔落。文昭自己也被箭矢射中肩膀,但他並未因此停止攻擊,反而以更加猛烈的勢頭衝向呂玲綺。
箭矢再次射出。
這次並非箭雨,而是投槍。呂玲綺兩側的胡賓士兵由於拉弓過慢,遂拔出投槍向文昭等人投擲。這些投槍是張嵩離開易京前為騎兵定製的武器,每個士兵配備三支。在這樣的近距離下,投槍的力量遠超箭矢,考慮到輕騎兵使用的弓通常是為投擲設計的軟弓,其力度本就不甚強勁。
投槍一輪後,文昭的親衛隊中又有十多人從馬上摔落。
當他們逼近至二十步開外,文昭的親衛隊僅剩七至八人,人人帶傷,文昭自身的狀況亦不容樂觀。在箭矢和投槍的輪番攻擊下,他們被壓製得無法抬頭,不得不彎腰伏在馬鞍上以躲避。待他們終於有機會抬頭時,呂玲綺已經衝到了他們的麵前。
文昭等人沒有料到呂玲綺騎乘的白狼馬能跑得如此迅捷。他們毫無準備,呂玲綺也感到震驚,手中的長戟幾乎拖得忘了舉起。
雙方交錯而過時,呂玲綺騎馬穿越了敵騎之間的縫隙,雙方都未能找到攻擊的機會。
然後,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
在穿越了幾名敵騎之後,呂玲綺的長戟突然鉤住了什麽東西,她瘦小的身體幾乎從馬上跌落。幸運的是,張嵩對馬鞍進行了改進,胡賓士兵現在使用的是高橋鞍。呂玲綺用一隻手緊緊抓住馬鞍的前部,這救了她的命,使她免於被拖下馬。騎行數十步後,呂玲綺感覺戰馬的速度開始減緩,長戟太重無法提起。她迴頭一看,嚇得在馬背上跳了起來。她看到長戟的鉤子勾住了一個長著絡腮胡子的大漢,他的小腿被戟鉤住。他痛苦得身體扭曲,雙手緊緊抓住戟杆以減輕腿部的疼痛。那個絡腮胡子的大漢不是別人,正是文昭。
呂玲綺稍作停頓,驚訝地看著文昭展現出的非凡勇氣。他的小腿骨被戟刺穿,但他仍然能夠轉身抓住呂玲綺的戟,掙紮著向前移動。
他真的打算爬過來嗎?
呂玲綺心中一驚,她的第一反應並非放下長戟,而是瘋狂地策馬奔逃。
因此,整個胡賓部隊的速度隨之放緩,驚愕地看著呂玲綺在開闊地上來迴馳騁,仿佛在戲弄文昭。他們認為這位年輕女士實在太過野蠻;即便是與曹仁嬉戲的小侯爺,也沒有如此殘忍!實際上,呂玲綺嚇得臉色蒼白,幾乎要哭出聲來。她來迴騎行隻是為了嚐試擺脫文昭,並非真的想如此殘忍。
“嗷嗚……”文昭的慘叫聲響徹雲霄,身體顫抖,仿佛靈魂也在抽搐。他心中無數次問自己:為什麽我總是這麽倒黴!
龐統,騎術不佳,緩緩從後麵追上來,目睹了呂玲綺的殘忍一幕。他的心情頓時好轉,覺得自己能從文昭的拖拽中解脫出來真是太幸運了。他擦去額頭上的汗水,心中默默詛咒呂玲綺。“還好我們單位有三百虎騎,他們的箭術和投槍投擲有效地阻擋了敵人。”
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呂玲綺終於停下馬來,後悔自己未能擺脫文昭。長戟已經穿透了文昭的膝蓋,緊緊卡住,短時間內無法拔出。同時,呂玲綺傲然宣稱自己的武力,稱自己獨自麵對二十多名敵人,甚至俘虜了河北的第一猛將。龐統以及幾百名胡賓士兵轉過頭去,露出悲傷的神情,不忍目睹眼前的一切。
文昭對此並未迴應——他已經暈了過去。不言而喻,文昭的二十多名親衛隊已經被胡賓士兵徹底消滅。
遠處,袁尚已經驚恐至極。婚禮隊伍僅有大約三四百人,因此他不敢抵抗。尤其是看到文昭的二十多名騎手瞬間消失,然後目睹文昭被殘忍地拖著狂奔,袁尚嚇得尿了褲子。他害怕同樣的事情很快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因此在尿濕褲子後,袁尚揮了揮手,帶著親衛隊逃跑了,把他的妻子留在了後麵。甄逸本就不是個勇敢的人,他被袁尚的親衛隊帶走了,完全忽略了妹妹的安全。後麵的十多輛馬車也被遺棄了,攜帶它們逃跑是不可能的。
呂玲綺立刻忘記了先前的恐懼,看到敵人的婚禮馬車,她興奮起來。她帶著一種奇怪而可怕的笑聲衝了過去,嚇哭了車上一群哭喊著絕望的侍女和老婦人。然後呂玲綺走到新娘的馬車前,新娘尖銳的尖叫聲立刻迴蕩開來。胡賓士兵更加羞愧,低下了頭,認為這位兇猛的女士一定做了什麽邪惡的事情。盡管他們知道她是個女人,但她上馬車前的笑容實在太過陰森。
實際上,呂玲綺並未對新娘做出任何粗魯行為;她隻是緊緊地抓住了新娘的麵頰,目光緊緊盯著她。這個女子太過美麗,美得讓人心碎。隨後,作為一名女性,呂玲綺不禁感到羞愧,因為自己的口水讓新娘像鬼魂般哭泣。
在呂玲綺大膽地引領她的部隊伏擊婚禮隊伍時,張嵩仍在後方二十裏之外。接到消息後,他立即率軍匆匆趕來。他清楚自己的妹妹絕非普通女子,因此對她是否能安全歸來感到擔憂,尤其是她是否會連累龐統。
盡管龐統在她身邊,張嵩能想象龐統肯定無法有效地指揮呂玲綺。相反,龐統會被呂玲綺拖累。這並非因為龐統不夠聰明;而是呂玲綺的思維方式非常獨特。通常,麵對龐統的勸說,她的迴應簡單而直接——一拳打在龐統的臉上,再是一抓,之後龐統就會默默地屈服。在整個胡賓軍隊中,隻有張嵩能在短時間內讓呂玲綺屈服;其他人都不配與她相比。如今,呂石成了呂玲綺的傀儡。隻要呂玲綺威脅他,提及袁尚和他們的婚禮,呂石就會立刻跪地求饒,毫無骨氣可言。
此次,張嵩帶領胡賓士兵秘密前往常山,不僅是為了尋找趙雲,更是為了避開向南推進的三千烏丸鐵騎。張嵩已經下令切勿主動攻擊敵人,以免暴露行蹤。龐統決不會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因此毫不猶豫地發起攻擊的決定,必定是呂玲綺的命令。張嵩沒有猜錯;確實是出於呂玲綺的命令。等到龐統追趕上時,已經為時已晚,他隻能順其自然。
有了龐統處理善後事宜,張嵩無需再做過多指示。他跳下馬,憤怒地握著馬鞭,走向呂玲綺。看到張嵩靠近,呂玲綺躲在一輛馬車後麵,膽怯地探出頭來,拒絕下車。顯然,她事後的明智讓她意識到自己過於衝動。然而,張嵩對她的智力本無期待,知道龐統很可能後來向她解釋了可能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