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屬虛構,曆史架空,都是白話文,腦子寄存處)


    老而不死是為賊,越是久居高位的人,越是貪戀自己手中的權柄,畏懼死亡。


    董卓斜睨著眼,嘴角掛著一抹輕蔑的笑容,仿佛在看一場滑稽可笑的鬧劇一般注視著袁隗的一舉一動。隻見那袁隗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講述著什麽,講到激動處甚至聳動著身子,若不是有士卒押著,這袁隗高低得抱著董卓的大腿痛哭流涕求饒起來,但他的言辭對於董卓來說毫無意義。


    為了活著不寒磣,隻要今日董卓放過了袁隗,袁隗必然發動各個世家百倍報複!


    終於,在袁隗說得口幹舌燥之時,董卓不耐煩地揮了揮手,然後輕輕拍了幾下手掌。刹那間,一群人從府邸外被士卒押解著緩緩走了出來。


    這些人皆曾頻繁出入袁隗的府邸,與他一同密謀策劃各種陰謀詭計。此刻,他們一個個人頭低垂,神情萎靡不振,好似霜打的茄子般無精打采。再仔細一看,大多數人的官服已然殘破不堪,上麵布滿了汙漬和血跡,顯然是在前來此地之前就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其悲慘境遇可見一斑。


    天牢之中,一陣淩厲的鞭笞聲響起,伴隨著慘叫聲此起彼伏。一頓嚴刑拷打之後,大部分人再也無法忍受肉體上的痛苦,紛紛選擇了招供,而這些招供的人董卓有所大用。


    這些提前招供的人董卓將他們帶到此處就是為了和袁隗對峙避免落人口實。


    當然,其中仍有一些硬骨頭,縱使被打得遍體鱗傷,依舊咬緊牙關,堅決不肯吐露半個字。對於這些寧死不屈之人,董卓早已命牛輔將他們關押至天牢之中,並授意牛輔好生“伺候”,至於他們何時會性命不保,則取決於他們何時願意開口招供以及董卓最終下達的命令。


    與此同時,那些被劉協親自蓋章聖旨所判定為叛黨的官員們,他們的府邸自然也難逃一劫。此時,李傕正率領著一隊士兵氣勢洶洶地前往各處抄家,誓要將這些逆賊的家產搜刮一空。


    袁隗眼睜睜地看著那些昔日與自己把酒言歡、暢談未來並共同籌謀大計的人如今竟落得這般淒慘下場,頓時心如死灰,麵色慘白如紙,整個人仿佛瞬間蒼老了數十歲。


    作為在官場上摸爬滾打多年、深諳其中門道的老手,袁隗深知此時保持沉默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無論麵對怎樣的威逼利誘,他都絕不會輕易地吐出哪怕隻言片語有關此事的消息。


    畢竟,那些毫無頭腦的腦殘劇中常見的橋段——在關鍵時刻竹筒倒豆子般全盤托出自己所做過的事情,簡直就是愚蠢至極的行為,隻會讓人貽笑大方。這般行事作風無疑是自降智商,若真的全部坦白交代,那豈不是意味著整個家族都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然而,如果咬緊牙關堅決不認賬,興許還能憑借著“禍不及家人”這一不成文的規矩,保住袁家的些許血脈和殘存勢力。


    就在眾人僵持不下之際,董卓突然打破了這片死寂。


    隻見董卓麵色陰沉如水,目光冷冽如刀,口中緩緩吐出的話語更是充滿了令人膽寒的冰冷之意:“袁次陽啊袁次陽,不得不說,你倒是養育出了一群出色的子孫後代!他們竟然如此大膽包天,膽敢公然與我作對!不僅糾集起了整整十九路諸侯大軍前來攻打汜水關,而且還毫不留情地斬殺了我心愛的得力戰將!事已至此,倘若之前大家能夠相安無事,彼此井水不犯河水,那麽一切或許還有轉圜的餘地。可惜啊可惜,如今既然已經釀成了這般不可收拾的局麵,那就休怪我心狠手辣,定要讓你們整個袁氏一族統統為我死去的愛將陪葬!”


    就在董卓那低沉而威嚴的話音剛剛落下之際,他那粗壯有力的手掌猛地一揮而下,仿佛這一揮就決定了無數人的生死命運。站在一旁的袁隗,滿臉驚恐之色,嘴唇顫抖著,剛要開口求饒,並哀求董卓能夠放過自己和家人一條生路的時候,董卓卻連看都不再看他一眼,毅然決然地轉過身去,帶領著他的親信衛隊迅速離開了袁隗的府邸。


    董卓心裏很清楚,他手下那些跟隨他多年、從西涼一路打拚過來的老臣子們,自然懂得如何處理好後續的一切事宜。


    果不其然,董卓離開沒過多久,袁隗府邸傳出了此起彼伏的求饒聲、咒罵聲,以及恐懼的聲音。


    袁家在洛陽的滿門老小,無論是男女老少,還是仆從婢女,統統都死在了西涼士卒無情的屠刀之下。


    董卓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包括他冷酷無情的手段,無不在向世人展示著他的狠辣與決絕。然而,這一係列舉動背後真正的目的,卻是為了牢牢收攏住西涼一派眾人的心。他深知,隻有讓這些跟隨著自己出生入死的將士們死心塌地效忠於他,才能鞏固自己在這亂世之中的地位和權力。


    或許在其中還有對華雄這一名愛將的情誼所在,否則也不會屠戮滿門,而是選擇息事寧人隻誅殺袁隗一人。


    整個行動幹淨利落,毫不拖泥帶水,如此雷厲風行的作風令西涼一派的人們紛紛為之折服驚歎。他們心中暗自感歎,選擇在董卓帳下效力,或許真的是他們這輩子所做出的最為正確的一個抉擇。


    此時,一直在旁默默觀察的李儒,其實內心深處原本是有意想要上前勸解董卓幾句的。


    畢竟,如此大規模的殺戮,難免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和非議。可是,當李儒看到董卓那張陰沉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烏雲密布的臉龐時,到嘴邊的話語又生生咽了迴去。因為他明白,此刻的董卓心意已決,任何勸諫都可能隻是徒勞無功,甚至還會招來董卓的臭罵。


    於是,李儒最終隻能無奈地搖了搖頭,默默地退到了一邊為董卓做善後處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黃巾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房東家的大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房東家的大鳥並收藏漢末黃巾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