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屬虛構,曆史架空,都是白話文,腦子寄存處)


    世家的本質是貪婪地,隻要沒有涉及他們的利益便可以和他們相安無事,若是涉及到了他們便會想方設法的給你使絆子。


    曹操和夏侯惇二人,雖此刻被束縛於營帳之內,但他那銳利的眼神中仍透露出不甘與堅毅。夏侯惇亦是如此,雖身處困境,卻依然保持著武將的威嚴與果敢。他們心中定然在思索著希望著,希望曹子孝、夏侯妙才、曹子廉能夠完成任務。


    那出去刺殺的曹洪、夏侯淵、曹仁三人,肩負著重要的使命。波才和張牛角率領的黃巾軍在營帳外喊殺聲震天,那聲音仿佛要將整個天地都震碎一般,可他們卻毫不畏懼,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刺殺之路。三人離開營帳後,如同鬼魅般消失在了亂軍之中,他們憑借著自身的武藝和機智,在那混亂的戰場上穿梭自如。


    看不見屬於曹操的營帳後,曹洪心中的憤怒如火山般噴發而出。他揮舞著手中的武器,如猛虎撲食般衝向黃巾軍,每一次攻擊都帶著無盡的狠勁,仿佛要將眼前的敵人全部斬殺殆盡。他的動作看似兇猛,實則暗藏心機,都是作秀給漢軍看的,不殺一些黃巾軍,又怎麽能讓漢軍相信自己,可謂是虛與委蛇。就是為了吸引黃巾軍和漢軍所有士卒的視線,以三人的實力隻要不碰上黃巾軍的將領,完全就是碾壓士卒的存在。


    不少宛若散沙的漢軍目睹了曹洪的英勇表現後,紛紛被其感染,心中湧起一股敬佩之情。他們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樣,紛紛向著曹洪靠攏,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這些漢軍雖然被夜襲了,缺乏組織和紀律,但在關鍵時刻,卻能夠凝聚在一起,展現出頑強的鬥誌。


    不一會兒的功夫,就聚集了不少的士卒,他們在曹洪的帶領下,逐漸有了一定的士兵基礎。三人相視一眼,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便一同向著皇甫嵩和朱儁的大部隊所靠攏。他們知道,隻有與大部隊匯合,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三人默默的為刺殺皇甫嵩和朱儁做巨大準備。


    至於那些遊離的漢軍為何那麽相信曹洪、夏侯淵、曹仁三人,這不得不細數曹操的輝煌戰績。曹操是朱儁麾下的,曹操以少勝多的戰役數不勝數,他的軍事才能和領導能力令人折服。


    這些漢軍士卒大多都是經曆過戰爭洗禮的老兵,他們對曹操麾下武將的威名早已耳熟能詳,深知這三人都是曹操麾下敢打敢拚的人物。因此,當他們看到曹洪等人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信任,並加入到他們的隊伍中。


    隨著人數的不斷增加,這支臨時拚湊起來的隊伍逐漸變得強大起來,他們猶如一把鋒利的寶劍,準備在戰場上斬斷黃巾軍的囂張氣焰,但這一把鋒利的寶劍卻在這種時候選擇歸鞘。


    一路奮勇拚殺,如疾風般迅猛地抵達了皇甫嵩和朱儁的大軍前方。那氣勢,仿佛要將天地都震顫開來,而他們三人卻始終沒有多說一句話。皇甫嵩和朱儁定睛一看,瞬間就認出了這三位熟悉的麵孔,心中不禁湧起一絲詫異,因為平日裏他們與夏侯惇和曹操總是形影不離,如今怎會隻見三人?戰事緊迫,時間容不得他們多想,隻能默默地用眼神相互示意,示意三人趕緊歸入漢軍中。


    三人皆是深知自己在軍中的特殊地位,不敢有絲毫懈怠,立刻帶著漢軍井然有序地融入了隊伍之中。隨後,他們便如同隱藏於暗夜中的獵豹,靜靜地潛伏著,雙眼緊緊盯著前方的戰場,時刻準備著伺機而動。


    而皇甫嵩和朱儁,也絕非泛泛之輩,他們憑借著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過人的膽識,在漢軍的顯眼之處從容不迫地指揮著戰鬥,猶如神明般揮斥方遒,將全局統籌得有條不紊,為抵抗夜襲而來的黃巾軍製造出了一連串不小的麻煩。他們的每一個決策、每一個手勢,都像是在戰場上跳動的音符,奏響著勝利的樂章。


    然而,就在這看似平靜的戰場上,卻有著三個“老六”悄然摸了過來。當朱儁和皇甫嵩有所察覺時,還誤以為是三人想要前來匯報什麽重要的軍事事件,便隻是隨意地點了點頭,並未太過在意。誰能想到,就在他們放鬆警惕的那一刻,那三人已經悄無聲息地摸到了他們的身邊,手中的白刀子如同死神的鐮刀,毫不猶豫地刺進了他們的胸膛,鮮紅的血液頓時噴湧而出,染紅了這片曾經充滿生機的土地。


    周邊那些原本一臉錯愕的士卒們,此刻臉上的表情愈發地精彩起來,那驚愕的神情如同漣漪般在人群中擴散開來,緊接著,那股子強烈的驚訝如潮水般將他們徹底淹沒,而隨之而來的,則是猶如火山噴發般的憤怒。


    要知道,能夠待在皇甫嵩和朱儁身旁的,可全都是他們最為親近的心腹家丁與護衛啊,如今親眼目睹自己的主子皇甫嵩和朱儁就這樣淒慘地命喪於這亂世之中,他們又怎會不怒從心頭起呢?


    在那個階級劃分極為嚴重的時代,主子一死,奴仆就得陪葬,這仿佛是鐵打的規矩。而今,主帥已亡,周邊的這些親衛們更是視死如歸,一個個都如同瘋狂的野獸一般,朝著曹洪、夏侯淵、曹仁等人所在的位置洶湧而去,那眼神中透露出的決絕與狠厲,仿佛要將眼前的三人碎屍萬段方才罷休。


    然而,漢軍此時卻宛如失去了主心骨,沒了皇甫嵩和朱儁二人的精準指揮,他們頓時亂了陣腳,很快便被黃巾軍敏銳地抓住了機會,黃巾軍開始有條不紊地逐步推進,一點點蠶食著漢軍的防線。波才和張牛角起初還以為這是漢軍設下的什麽詭計,但在短暫的猶豫之後,他們還是咬咬牙,硬著頭皮繼續指揮著手下的黃巾軍發起猛烈的進攻,仿佛要將所有的怨恨與怒火都傾瀉在漢軍身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黃巾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房東家的大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房東家的大鳥並收藏漢末黃巾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