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裏,婦人們正在耕作,忽然看見南山起了濃煙。


    她們放下手裏的農具,驚訝的看著樹林裏的濃煙,許久不說話。


    一直到山坡上出現兩個人影。


    在竹竿妖怪的帶領下,小和尚背著竹簍,從山上走下來。


    老婦人從村子裏走出來,驚訝的看著小和尚,看著他穿過墓地。


    此時,草木枯黃,一陣風吹來,猶如一群枯黃的蝴蝶,在空中飛舞,歡唿。


    它們掠過天空,掠過墓碑,掠過小和尚的僧袍,劃出一道肅穆的痕跡。


    西麵的斜陽,把小和尚他們的身影拉的長長的。


    村子裏的婦人們握著農具,戒備的看著小和尚麵前的妖怪,狐疑的看著他身上那件血染僧袍。


    “阿彌陀佛”,小和尚向她們雙手合十,“那些妖怪已經去往輪迴,諸位施主可以安心了。”


    至於麵前這隻妖怪。


    “此去中原,路上得有人伺候,暫留它一條狗命,諸位放心,它將永生受苦。”小和尚說。


    婦人這才迴過神,激動之情難以言表,有些人甚至想跪拜感謝小和尚。


    這被小和尚繞過了。


    他隻求婦人們為他準備一些幹糧,又在祠堂休整一晚後,迫不及待上路了。


    婦人們告訴他,自他被妖怪抓走到現在,已經過去三個月有餘。


    此時,已入深秋。


    ……


    揚州客棧。


    三個月的時間一閃而過,鎮子並無太大變化,唯一說的上的變化是書堂。


    老頭,或者說老夫子在嚐了餘生的手藝,尤其被一道新菜梅菜扣肉折服後,二話不說走馬上任,安心在鎮子當起了書堂先生。


    至於書,餘生最不缺的就是這個,客棧所到之處,第一件事便是買書。


    現在,餘生在東荒的客棧不計其數,三毛所過之處,凡有城池,必有客棧。


    這些新客棧隻需要招募一兩個小二招唿客人即可,這些小二還都是客棧從揚州城招募的。


    至於廚子,他們集中在石嶺客棧的後廚,做好後直接為各客棧的客人端上桌。


    至於客棧灑掃,有王婆時刻不停歇的忙碌著。


    她真切體會到了什麽是煎熬。


    更折磨她的是,因為被封印,聽命於餘生的緣故,即使無人監督,她也不能停下來。


    還好,她還有倆幫手。


    胡三和虎妞夫婦,除了做菜之外,也得在夜深人靜,再也無客人的時候陪王婆灑掃各個客棧。


    他們每天很累,但又累不死,單調乏味,看不到希望還不能反抗,他們的世界是一片灰色。


    現在,一千年對他們而言,太漫長了。


    不過餘生對胡三夫婦很滿意。


    倆人不愧是燒牛肉的好手。


    在餘生兌換一係列牛肉菜譜後,他們燒出來的牛肉菜是所有廚子裏最美味的,僅次於餘生。


    牛肉幹更是成了來往的客人在買幹糧時必不可少的美味。


    這其中,也有牛肉好的緣故,


    石嶺後麵的石頭城,作為一座小城,並不富裕,城主過得日子也很緊巴。


    他們以打獵為主,同時在石嶺的巨石空隙中開墾一些土地,種上一些耐旱的莊稼,靠天吃飯。


    然而,打獵意味著要進入深山老林,不免碰見妖獸毒蟲。


    小城裏,很少有幾戶口人家裏的親戚沒有因此而喪身的,百姓們深受其苦。


    也有好的一方麵,在石城,百姓們馴化了一種黃牛。


    當然,也可能是他們被此牛馴化了。


    當地人把此牛成為石頭牛,又名石牛,簡而言之,脾氣跟石頭一樣又臭又硬。


    想讓它耕田,必須伺候的服服帖帖,牛大爺高興了才成。既然是在石山上開墾的土地,可想而知,也大不了多少,而且如牛皮癬一般,左一塊,右一塊,不在一起。


    這牛半天隻耕一塊,然後就再也不動彈。


    此牛的爛不止如此。


    在石頭城並沒有放牛這一說,許多孩子學會的第一件事是割牛草,也就是得把草割迴來,喂到牛跟前,它這才吃,不然它寧肯餓的瘦骨嶙峋也懶得自己尋食。


    所以在石頭城,評價一個孩子勤不勤勞,主要看牛。


    既然此牛如此大爺,又何必要養呢?


    石山田地太難開墾是一方麵原因,更重要的是這牛太美味了。


    或許懶的緣故,這種石牛的肉十分美味,入口即化。


    客棧進到石頭城後,在清姨和石頭城主的商量下,石頭城現在的百姓開始誠心飼養這群大爺以賣給客棧。而客棧,則以低價賣給石城糧食和別的蔬菜。


    這樣一來,石城的百姓就不用頻繁上山去打獵了,大大改善了石城的現狀。


    為此,餘生還收到係統獎勵的一大筆功德值。


    餘生發現,這樣一城又一城的收割功德值,相比那一樁樁,一件件的收割功德值快多了。


    當然,單單石牛,並不能滿足客棧,此時就體現出公孫不吹的大義滅親了。


    不愧是在不夜城,就著稷山葡萄酒吃牛肉的主兒,他自告奮勇的向客棧提供牛肉。


    不止如此,現在還大張旗鼓的養起了牛。


    餘生常想,大悲山的豬神若也有這般覺悟就好了。


    客棧一座座的開,錢撒出去不少,若不是有大悲山的礦山在做支撐,餘生還真會肉疼。


    當然,也有迴報。


    客棧所到之處,先以有靈力的菜肴打響名聲,引起全城追捧,繼而以廚藝服人。


    既有便宜的菜肴,又有奢侈有靈力的佳肴,所有的城池,人們下館子都願意到客棧。


    以至於客棧排隊是常事。


    因為餓死鬼一路向北,忽略了周圍的城池,不少城主府為此還趕到鄰城妖氣客棧請求在他們的城裏也開一座。


    也有不少妖怪喬裝打扮一番,到客棧裏享用有靈力的飯菜。


    在不小心露出馬腳的時候,免不了一場打鬥。


    不過自從客棧在禁止打架的妖怪或人進出客棧後,一下子安穩許多。


    畢竟,現在進不去客棧,修為提升跟不上周圍的人,到時候在外麵打架也打不過對方了。


    客棧多了,人手不夠用。


    為此,餘生去了一趟前塘村客棧。


    他本想把那群餓死鬼如三毛那般,讓他們吃頓好的,然後悟道,收為己用的。


    但是吃了三頓,無人悟道。


    倒是在餘生佳肴的折磨下,他們更餓了,對他們而言,世上再無比這更殘忍的事了。


    餘生轉念一想,問他們願不願意擺脫饑餓。


    得到肯定的答案後,餘生直接把他們封印了,讓他們在客棧幹起了活兒。


    如此一來,廚子多了不少。


    這些餓死鬼因對食物的留戀而停留世間,因此對美味格外敏感,是難得的好廚子。


    這讓餘生認識到了餓死鬼的好處,特意發了客棧布告:現誠招餓死鬼,餓死時間越久越好,待遇優渥,可長生,可擺脫饑餓,亦可隨時享受客棧難得美食。


    這布告同狗子的畫像在一起,成了客棧的招牌,特立獨行。


    也別說,還真引來幾個餓死鬼。


    餘生還留下不少布告,等自己生日,也就是鬼行日的時候再張貼出去。


    到時候鬼那麽多,少不了碰見餓死鬼,人手問題迎刃而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有妖氣客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程硯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程硯秋並收藏有妖氣客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