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來人往的賞心樓前,漸漸聚集不少人。


    蔡萬壽站窗前,臉色陰沉,“粥中有靈力?”


    見蔡萬年點頭,蔡萬壽捶窗子,“好啊,為砸我們的招牌可真下本錢。”


    若非天材地寶,粥中怎會有靈力?


    蔡萬年道:“會不會是三大家合手整我們?”


    他把早上周九章三人在樓上等著喝粥,甚至招來兄弟,造噱頭招攬客人的事兒說了。


    蔡萬壽拿不定主意。


    城內唯有三大家有用天材地寶熬粥的大手筆。


    但三大家若整賞心樓,犯不上做這等脫褲子放屁的事。


    蔡萬壽低頭苦思時,見賞心樓走出一中年漢子向對麵粥攤去了。


    “黃師弟?”他訝然出聲。


    賞心樓招牌有二,一個是“揚州第一粥”,另一個便是這位黃師弟了。


    揚州城內公認四大名廚,分別為一刀,一鬼,一豬,一丐,坊間有時也會加上一“粥”。


    這一“粥”正是賞心樓的這位黃師弟。


    賞心樓為蔡萬壽爺爺所建。


    當時城主領友人在粥攤上喝了一碗河祗粥,讚賞不已,蔡家生意從此紅火起來。


    碧澗羹和河祗粥手藝經蔡萬壽父親傳到他們兄弟倆手上。


    但兄弟倆天分實在欠缺,為不使家傳手藝失傳,老人家又收了一位天分很高的徒弟。


    這徒弟就是蔡萬年的黃師弟,黃曉初。


    黃曉初不僅完美繼承了蔡老爺子的衣缽,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為賞心樓博得了揚州第一粥的招牌。


    當然,因粥實在上不得台麵,若為揚州城廚子排名,黃曉初壓根進不去前五。


    現在能被坊間列入五大廚,黃曉初該感謝的不是旁人,而是揚州庖廚公敵,人送“九把刀”的尋味齋歸一刀。


    這也是黃曉初堅持不把自己列入五大廚的的原因。


    身為“揚州第一粥”的名廚,黃曉初也是有自己驕傲的。


    他在後麵聽到旁人對門口粥攤的議論,不由得起了一探究竟的心思。


    他倒要看看這粥何德何能敢起“八荒六合唯我獨尊粥”的名字。


    至於粥中有靈力,他倒不在意,在庖廚之中口味才是王道,不然都去喝藥得了。


    粥攤外麵站著很多人,但坐下喝粥的人不多,畢竟五百錢太貴了,城裏人也喝不起。


    小鎮鄉親若知曉定會得意的,因為他們雖也喝不起,但今兒早上還是成功截獲一桶粥。


    黃曉初擠進去,見攤上坐著四個人正津津有味的喝粥,渾然忘記有人圍觀。


    “一碗粥。”黃曉初坐下,將五百錢放在桌子上。


    餘生正趴在桌子上懶散無聊的盯著左前方鮑魚之肆內的鹹魚。


    他有些思念鹹魚飯了。


    餘生把錢手了,吩咐白高興端一碗粥,繼續盯著魚肆。


    他見有一漢子,作武師打扮,腰間挎著不是刀,而是一條長鹹魚進了魚肆。


    或許是錯覺,他覺著漢子腰間挎著的鹹魚在看他。


    ……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粥端上來,黃曉初一看就知這粥差不了。


    常說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但做到水與米正合適並不容易。


    水和米多寡的把握,柴火和熬粥時間的把握都得做到萬無一失方成。


    黃曉初初學河祗粥時,師父隻用一根長柴禾安在灶內,就熬好了一小鍋粥。


    他是跟隨師父很多年才掌握這個度的。


    黃曉初用勺子攪動粥,舀起一勺又澆落,見裏麵有不下十餘種食材。


    他慢喝一口,閉上眼仔細品嚐,待粥慢慢落入胃中後忍不住一拍桌子,“好粥!”


    的確好粥,水、米和火候的把握已經很難,十餘種食材融合於粥中更難。


    這並非煮爛就可以了,而是根據食材特性依次放入,讓它們不失本味又渾然一體。


    他問攤後三人,“這粥誰熬的?”


    “是我熬的。”餘生說。


    料不到熬粥之人竟是一少年,黃曉初有些驚訝。


    他拱手道:“我是黃曉初。”


    黃曉初認為他們來砸賞心樓招牌,定是衝他來的,理應知道他才是。


    豈料餘生和腦袋中的東西都是二愣子,什麽也沒打聽就來找場子了。


    餘生直起身子,客氣道:“我叫餘生。”


    黃曉初見他不為所動,提醒他,“我是賞心樓大廚。”


    餘生一怔,“失敬失敬,您這名字一聽就是當大廚的料。”


    他念頭還在鹹魚肆,把名字聽成了黃小廚。


    黃曉初樂了,“你的名字也不差,定是做魚的料。”


    餘生擺擺手,“別提魚,我戒了。”


    黃曉初又飲一口粥,“粥熬得真不錯,你贏了。”


    “我不找你。”餘生擺擺手,“我來找他們蔡家。”


    黃曉初喝著粥,聽餘生把來龍去脈講清楚。


    “你們這些年輕人啊。”黃曉初搖搖頭,放下幹淨粥碗迴賞心樓去了。


    既然不是衝他來的,黃曉初也就不把這事放心上。


    粥不如他,繼續鑽研就是了。


    對黃曉初而言,做人做事如熬粥,這也是蔡老爺子認為他有天賦的原因。


    蔡家兄弟卻不曾領悟。


    他們隻知道,別人已找上門來,若不給點顏色,旁人會以為賞心樓是軟柿子。


    一群家丁、仆人帶著家夥氣勢洶洶向粥攤走來。


    “讓開,讓開,別妨礙別人做生意。”他們粗暴的把人推開。


    餘生把眼神從鹹魚鋪收迴。


    雙方人目光一對,蔡家家丁條件反射的胯下一痛。


    一高高的漢子後退一步,“是,是你!”


    “是你。”餘生也站起來,怒道:“你這個隻會偷襲的賤人。”


    “你個隻會下三濫招式的癟三。”漢子迴他。


    這漢子不是旁人,正是那日感謝餘生不踢蛋蛋之恩,然後又恩將仇報送餘生一黑眼圈的家夥。


    漢子對餘生記憶太深刻了,木杖那一捅,差點讓他戴了頂綠帽子。


    仇人見麵分外眼紅,漢子一舉手,“兄弟們,戴著護具沒?”


    “戴著呢。”


    以防自己戴帽子,漢子不舉時曾向高人討一鎖節操的鐵褲衩。


    到了,媳婦沒用到,他卻得到啟發,想到了對付餘生的招式。


    夏日炎炎,酷熱難耐,他們之所以堅持,就是為了一雪前恥,現在機會終於來了。


    漢子“嘿嘿”一笑,一揮手,“給我打,讓他們嚐嚐那滋味。”


    餘生技能卡欠缺,當然打不了,他後退一步喊道:“毛毛,毛毛呢?”


    白高興一指,餘生順勢看去,見毛毛在遠處正和一頭驢依依惜別。


    原來那牙人撮合的生意不是旁的,正是一頭小母驢的買賣。


    “再不迴來,迴去吃驢肉火燒。”餘生大吼時,機靈的躲開漢子一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有妖氣客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程硯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程硯秋並收藏有妖氣客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