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春之末夏之始。


    田野裏一片繁盛的景象,樹林裏,各種果實也開始褪去花瓣,結起一個個小果子。有些早熟的野果,泛著黃色、紅色等鮮豔的色彩,吸引過往的小鳥駐足品嚐。


    “嗯,這果子味道不錯,你們嚐嚐,”鹿皮跟族中的幾個“老人”來到圍牆外麵不遠處的小樹林,采摘一些野果和野菜迴去。


    繁忙的春耕和燒磚結束後,這兩天部落沒有太重的活,每隔幾天,張洪都會要求族人休息一天,連做飯的熊火和熊灶,也能有其他族人接替他們的工作。


    具體原因不明,反正族長說什麽“勞逸結合”,又說什麽“黑心”“福報”什麽莫名其妙的話,聽又聽不懂。總之能夠休息當然最好,尤其是對於像他這樣的熊孩子們來說,休息日,就是他們在外麵皮的日子。


    按照熊部落的算法,鹿皮才十歲,不過個子已經快趕上鹿部落的成年人高。來到這裏的幾個月,吃的用的要比原來好上太多:這裏居然一日三餐,有時有重活,但大多數很少讓他們這些孩子幹,幹完重活之後的母親,還會從食堂帶一些夜宵迴來,而每當母親晚上迴來的遲,他就會躺在床上哄著妹妹,等母親迴來再睡。


    妹妹也已經4歲了,跟部落裏一個叫熊丫的關係很好,經常在一起玩,而鹿皮和其他幾個同齡的,也能玩到一起,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在圍牆附近四處“探險”,除了後山的山洞不讓進,其他的地方,圍牆裏並沒有不讓他們去玩的地方。


    部落圍牆周圍一公裏的地方,屬於安全的範圍,這裏的樹木都給砍掉了,留下的隻有一些果樹形成的小樹林,並且由於磚瓦的大量使用,部落四個方向上都有著用於就近種植或者養殖所蓋的房子,每天也都會有族人在房頂上麵警戒,觀察遠方是否有野獸出沒。


    部落裏去年冬天的那次探險,族長又帶著人在雪地裏掏了幾窩狼,現在部落裏狼狗的數量不少,鹿皮很幸運地承擔了養狗的職責,今天出來玩,除了部落的一些孩子,還有幾隻小狗跟著。他們能夠在猛獸離的很遠就能提前預警,一直是部落打獵必帶的夥伴。


    “接住接住,這裏杏子和櫻桃快熟了,”鹿皮解開胸前的布條,將麻布衣服敞開一個口子,把采摘到的個大、飽滿的果子塞到懷裏,雙腳站在樹椏上,一隻手摘果子,一隻手往裏裝,“你們撿掉地上的吃,我摘一些好的帶迴去給族長和母親。”


    樹上的果子很多,而且個頭也要比去年的大上一些,這得益於開春的時候,張洪帶著人將一些樹枝給修剪掉,又在樹根旁撒上了不少混合著糞肥的土壤。


    這些果樹陪伴著部落也有十幾年的時間了,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有不少族人到這裏來摘果子,是部落裏為數不多的水果來源。


    鹿皮小小的口袋很快就裝滿了,他係上布條,俯身用雙手環住一根橫向生長的粗枝,身體順勢而下,吊在半空,接著雙腳蹬到樹幹上,向下看了一眼,感覺離地不高,就從樹上跳下來,把摘好的果子分給其他孩子一部分,剩下的就裝到放在一旁的籃子裏,等其他摘果子的夥伴們一起下來,就往其他地方去。


    他們一邊吃著果子,一邊在路上追逐玩耍。鹿皮的妹妹和熊丫也加入了他們,孩子們的笑聲在林間迴蕩。


    玩耍的時候盡量要在飯點迴去吃飯,否則就要挨熊黑的戒尺了,這些熊孩子們都被戒尺打過,看到這個就害怕。


    吃過午飯,家長們各自去休息或者聊天,孩子們又聚到一起,去另外的一處樹林裏摘果子。上午摘到的果子給了族長,他很高興,把他們好好表揚了一次,鹿皮等人決定再摘一些,讓其他族人都能吃到。


    張洪此時正在部落宗廟裏,吃過午飯有些乏,喝了一杯溫水後就想著睡覺,果然是春乏秋困,尤其是從外麵吹來的風暖暖的,讓他很快就睡著了。


    熊巫在原來圍牆裏養雞的地方新建了一個鴿子籠,把冬天逮到的近一百隻鴿子全部放在這裏。


    這些鴿子現在也熟悉了部落的生活環境,放出去之後都會飛迴來,現在巫的興趣之一,就是每天上午到這裏,把鴿子全部放出去,然後帶著幾個女性族人,把這裏打掃一遍,到下午的時候,再等這些鴿子飛迴來。


    用鴿子來傳遞信息,已經被證明是可行的了。


    熊欣十幾天前要去石部落送一些工具,張洪就讓他帶來兩隻鴿子,並給了熊欣兩小條麻布,叮囑他到了石部落之後,寫上信息綁在鴿子腿上放飛,看看這些小家夥能不能順利地迴到部落。


    熊欣到了石部落後,正好是天黑,拿出布條,用炭筆寫上“已到石部落”五個字,然後小心地綁在鴿子的腿上,緊接著往天空中一拋,兩隻鴿子一前一後地飛走了。


    熊欣也不知道它們飛哪去,當然也挺懷疑,不過族長篤定的認為它們可以傳遞信息,那一定就可以,等迴去問問就知道可不可以。


    送完工具後,第二天熊欣就踏上了迴去的路,對於鴿子傳信,這個新事務也很上心,畢竟在外麵如果遇到危險,鴿子要是能迅速地傳遞信息,他們麵臨的風險也就有更快的渠道讓族中知道,進行支援。


    巫在第二天下午興奮地拿著一根布條,到宗廟裏找張洪,張洪看到布條上的“已到石部落”五個字,不禁也開心地大笑了起來……


    另外一隻鴿子可能速度沒有那麽快,反正第三天一早,被發現已經迴到了鴿子籠這裏,至於是什麽時候迴來的,族中人不太清楚。


    不過往後與各部落之間的聯係就更方便了,尤其是部落的各支隊伍,以後不管去遠方探索還是去交換物資,有了這個,族中就能很快知道他們遇到的各種情況。


    但這隻是單程的,要想建造一個傳遞信息的網,還需要在各個部落、重要的鐵礦、鹽礦等地,也養上一些鴿子,這樣才能實現快速傳遞緊急的信息。


    至於一些不那麽重要的信息,完全可以騎馬去傳遞。


    熊欣在第五天的時候才迴來,知道鴿子成功飛迴,憑借在外經常行動的經驗,他立馬意識到,又一個很有用的東西可以投入使用了。


    張洪在睡夢中做了一個夢,夢到他帶著幾百人在荒原上狂奔,身後就是滔天的洪水,天空中不時地還落下一些隕石,更可怕的是,不知道從哪裏鑽出來一些藤蔓,將他牢牢捆住,不停地在空中搖晃……


    “族長,族長快醒醒,”熊黑黑著臉,將仍在睡夢中的張洪搖醒。


    “啊?怎麽了?”張洪被驚醒,反應了一會之後才發現不是在睡夢裏,“出什麽事了?”


    “是那些孩子們,他們……”


    “怎麽了,他們發生什麽事情了?”張洪一聽到是孩子們出事,立馬從炕上跳下,將鞋子穿上,跟著熊黑就往外麵跑去。


    在路上,他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原來鹿皮帶著十幾個熊孩子們在樹林裏摘水果,本來沒有什麽問題,誰知道一個跟鹿皮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往一個樹洞裏扔了一塊石頭。樹洞裏有蜂巢,受到攻擊的蜂群立馬飛了出來,四散尋找著“肇事者”,而在旁邊摘果子的熊孩子們就麻煩了,被蟄個正著,幸好出發時帶上了不少麻袋,身上的衣服也遮住了大部分皮膚,加上體毛較多,沒有被蟄的很嚴重。


    受傷最重的,是一隻狼狗,這個家夥忠誠地履行了職責,為了保護孩子們上躥下跳——當然也有可能被蟄的,導致整個臉都被蟄腫了,眼睛也都隻有一條縫能往外看。


    張洪來到部落用於醫治病人的地方,聞訊而來的族人和家屬們,已經把這裏圍了個水泄不通,到處是喊聲、孩子的哭聲。張洪心煩意亂,也不知道孩子們什麽情況,立馬怒吼一聲,“安靜!”


    族人很少見張洪發火,這一嗓子連在一旁哼哼唧唧的狼狗都安靜了下來,張洪不管其他人,連忙走到鹿皮麵前,抬手翻看他那被蟄成豬頭的臉。


    “幸好,這些蜂攻擊性並不強,我已經把紮在他們身體裏的毒針給挑了出來,”熊薑一邊用木杵搗著草藥,一邊跟張洪說,“敷上這些草藥,在家裏躺一天就好,最多兩天就消腫了,族長不用擔心。”


    聽聞此話,張洪才放下心來,這個時候看著十幾個小孩子鼻青臉腫地在這個房間裏,又好氣又好笑,擦了擦熊丫的眼淚,便拿起桌子上的蜂子屍體挨個查看。


    它們有短粗的身體,毛茸茸的胸部,絕大部分的蜜蜂尾部已經沒有毒刺的存在,從體型上來看,這些蜂很明顯是蜜蜂,雖然蜇人也挺痛的,但好在毒性並不算太強,要是碰到馬蜂或者熊蜂,那樂子可就大了,搞不好會出人命。


    雖然這些蜜蜂用生命給熊部落的小家夥們上了一課——不要亂掏樹洞,但其實它們也有很重要的作用:采蜜與傳播花粉。


    植物的繁殖離不開這些小東西幫忙傳播花粉,尤其是在現在滿地油菜花的時候,紛飛的蜜蜂就是很好的傳播使者。


    “好了,丫丫不哭,”張洪將熊丫抱到懷裏,輕拍後背,“等族長明天給你帶些好吃的。”


    轉身看往身後一群男孩子,開口訓斥道:“瞧你們這點出息,看丫丫都不哭了,你們還哭個什麽勁。”


    “我沒哭,是眼睛腫了,流淚……”


    看到這些蜜蜂的屍體,張洪突然想到,是不是可以把這些蜜蜂給利用起來?


    這個想法雖然是靈光一現,但仔細想想還是有操作的可能:這幫熊孩子們找到了蜂巢,部落裏也有不少木板用來製造蜂巢,還有周圍的花也很多,各種植物的花,總歸是有一些適合這些蜜蜂采集的。而且冬天部落裏也可以給這些蜜蜂蓋個擋風避寒的地方……


    “這個真的能行嗎?”熊黑和熊巫互相看了一眼,狐疑地問道,“這些蜜蜂會飛啊,而且個頭也太小了,還蜇人,怎麽去控製他們?”


    “對啊,還要把他們的住所給掏出來,放到你說的那個蜂箱裏,它們就會老老實實地鑽進去,在裏麵築巢嗎?”


    “一時半會解釋不清,反正相信我就行,”張洪也有些不太自信,更不知道怎麽跟他們說明人工養蜂的可能,“既然野雞野鴨、牛馬這些我們都能馴化成功,那這些小蜜蜂們,也基本上能夠成功的,就算不成功,也費不了多少事。”


    最終熊黑熊巫等人還是同意了張洪的“建議”。


    張洪跟在鹿皮後麵,找到了那一群蜜蜂的藏身地。


    這裏在圍牆外東麵的樹林裏,離山坡和更東邊的灌木叢、粟田不遠。而且東邊的土地直到土丘那裏,沿途有很多油菜花和其他植物的花,從蜜蜂的角度來看,是個很好的采蜜場所。


    部落裏現在有鹹味,有酸味,也有甜味,不過基本上都是各種水果帶來的,甜度有限。如果能夠把這些蜜蜂用在人工養殖上,就能穩定地產蜜,不僅僅可以吃,而且還有很多用途,而最重要的也是張洪最看重的,就是它可以敷在傷口上,起到消炎、止痛、快速恢複的效果。


    既然被發現,那就加入部落光榮的人工馴化吧。


    廣泛的家禽定義裏,蜜蜂也是屬於家禽的一種。


    抓捕野外蜜蜂,需要把他們的蜂巢,至少要把蜂後給抓到,好在蜂後都會在蜂巢中。


    張洪讓人用最細密的麻布製作了一件衣服,把手腳以及脖子附近的皮膚都給嚴嚴實實地蓋住,然後又讓人編了一頂竹帽,有很寬的帽簷,仿照後世養蜂人的裝備,在帽簷四周圍上麻布,並與衣服固定。


    做好這些防護裝具後,還要準備蜂箱。


    蜂箱在人工養蜂過程中,供蜜蜂繁衍生息的處所,是最基本的養蜂工具。1857年美國人郎氏發明了活框蜂箱與隨後發明的巢礎機和分蜜機一起被稱為蜂具的三大發明,而正是這些養蜂工具的使用,結束了數千年傳統養蜂采用土窩、毀巢取蜜的生產方式,奠定了新式養蜂的基礎,使養蜂生產出現巨大的飛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前部落生存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隻想鏟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隻想鏟屎並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