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張洪的影響下,即便是沒有讀過書的原始人,也知道這個道理。
去年製作的各種材質的農具,比如石锛、石鐮以及鐵犁等,由於使用頻繁加上質量不高,損壞了不少,很多都隻能迴爐。
好在張洪一直讓專人負責鐵器的製作和改進,經過一個冬天的研究,熊山等人現在打造出來的鐵犁,質量上已經沒有太大的問題,而且因為用料更多體型更大,再配合上沉重的木頭做成的犁身,自重也更重,犁地的時候隻要不碰到石頭或者樹根,基本上用到冬天也不會損壞,而且這種重型的曲轅犁翻土會翻的更深。
一部分健壯的族人在熊皮、熊奇的帶領下,拉著牛車和驢車,往鐵山和煤山走去,這段時間,他們的任務很重,需要為煉鐵提供足夠多的原料。
留在部落裏煉鐵也不輕鬆,張洪將另外一部分壯勞力也加強到這裏來,爐子也增加了不少,要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裏,至少再打造出50個鐵犁,200把鐵鍬頭,還有近200個鋤頭。
煉鐵坊這邊的煙囪,整個冬天幾乎就沒有停下來過,一直為部落提供一爐爐的鐵水,以及一件件鐵製的工具。灰白色的煙氣通過煙囪排到空氣中,甚至在下雪的時候,附近降下來的雪地裏,都覆蓋著一層黑色的顆粒。
不過現在不是談保護環境的時候,這點“汙染”對現在的時代來說,更像是一種文明的進步,所造成的負麵影響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這點煙霧的汙染,甚至沒有一次草原或者森林山火大。
在規劃接下來工作的同時,也要把部落現有的資源給清點一下,今年不比前兩年,各種產業的產出都有了一些增長,同樣也有很多消耗,隻有知道這些數據,才好安排今年的工作。
食鹽這邊倒是沒有太大的缺口,部落倉庫裏堆積的食鹽至少還有個200多包,而且鹽礦石還堆在那裏,依靠周圍部落的消耗量以及自己部落的產出,就算隻是依靠庫存量,也能撐上個兩三個月。
陶器就更不用說了,隨著工藝的進步,陶器的質量也越來越好。按道理來說,陶器可以使用、存放的時間非常長,隻要妥善保管並避免損壞,幾乎可以永久保存。例如後世出土的陶罐、彩陶文化等,經過幾千年的保存,仍然完好無損。
但是總有意外,使用時難免磕磕碰碰的,而且現在陶器兌換食物的比例也降低很多,導致部落的陶器現在處於生產過剩的階段,急需需要另外一個市場。這也是張洪為什麽想要探索更遠的地方,其中的一個原因吧。
說完了工具,再來說說部落喂養的一些牲口吧。
張洪計劃著在今年繼續加大養殖的規模,將現在肉食的來源,從狩獵和養殖各占一半,轉變成以養殖逐步替代狩獵。當然狩獵所占的比重一直會保持一定的比例,但不是肉食的唯一來源了,主要也隻是讓族人在狩獵中培養合作的意識、提升武器熟練度,保持戰鬥力。
而且保持狩獵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發現或馴化其他部落還沒有接觸到的生物。尤其是長毛象,張洪可是覬覦了很久,自從他初臨這個時代之後,就對這種生物念念不忘。
不是說非要吃這種大家夥的肉,隻是出於好奇心,可不是所有穿越眾都有機會捕獲活著的這種體型龐大、充滿未解之謎的生物。
當然除了長毛象,還有更多常見的牲口值得去抓捕,而在去年的一年中,從野外抓捕以及繁育的牲口,已經快塞滿了整個部落。
先是野馬,總數已經達到252匹,能夠用來騎乘和拉車的占到三分之二,剩下的要麽太小,要麽就是有些傷殘,這些馬匹殺掉用來吃肉有點可惜,基本上會挑選幾匹強壯的公馬,剩下的也要騸掉,防止野性難馴,這樣的話,繁育的規模就可以預期;
牛則有400多頭,馴化好以及馴化中的有三分之一約150頭左右,這部分已經可以熟練地接受耕地或者拉車;剩下的有一部分懷孕,還有一些捕獲的時間尚短,還要再繼續馴化;
作為部落去年耕作主力的驢子,去年一年捕獲、繁殖倒是很多,大大小小有5、600頭了,雖然速度比不上馬,力氣沒有牛大,但勝在它是一種多功能型的牲口,各項能力比較均衡,可以用來給貿易隊拉貨和短途騎乘,也可以幫部落磨黃豆,甚至等過段時間,把驢車給改造改造,用來運輸種子、工具等,節省路上奔波的時間。
而且,不管是驢子還是馬、牛,在食物匱乏的緊急情況下,都是可以用來殺了取肉的。
當然這種在部落生產上麵有更大作用的牲口,嚴格來說更像是一種生產工具,輕易的不允許宰殺,除非特殊情況,現在部落要想吃一些肉食,還是有很多其他專門用來提供肉食的動物。
鹿,部落現在關注度並不高,而且出肉率一直不算太高,而且除了梅花鹿,還有一種體型更小的應該成為麋子的動物,經過陸陸續續兩年的抓捕和生育,也有200頭左右,主要是用來取皮和鹿茸;
從部落養殖反映的問題來說,鹿的性情非常膽小,很容易受到驚嚇,對周圍環境的安靜有很高要求。而且鹿又活潑好動,跑起來人追不上,蹦起來又能跨過圍欄,很難束縛。加上鹿的繁殖力低,很容易有基因遺傳類疾病,養殖的難度非常大,族人們自然不會太感興趣。要不是為了取鹿皮製作一些更加柔軟的皮衣,順便養殖一些作為肉食的備用,部落早就不大規模養這些鹿了。
另外是山羊,共有500多隻,裏麵經過選擇,按照他們的品種,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毛發較為旺盛,張洪準備今年春夏的時候給他們剪毛,用來織羊毛衣或者作為冬裝的填充物;還有一種是食用的,個頭要稍微大一些,所產出的肉也更鮮美。
除此之外,熊花用羊毛發明出來的毛氈,也需要很多的羊毛。雖然以現在部落處理羊毛的方法,很難將羊毛給處理的很幹淨,不過要隻是用在帳篷或者墊子上,那還是能用的。
至於部落去年重點繁殖的豬,沒有辜負張洪的期望,也用它們的實力證實了為什麽後世豬肉供應量要比其他肉類多很多。
經過一年多的繁殖和補充,野豬,現在應該叫家豬,現在快破千頭了,而且又有十幾頭母豬懷孕,平均下來,一頭母豬能產下8-12隻小豬,一年至少產兩次。在有食物吃的時候,大家普遍都不怎麽愛吃野豬肉尤其是公豬肉,肉裏的味道讓人難以下咽。不過閹割過的小豬肉,養到一歲多的時候,再殺來吃肉,肉裏就沒有那麽刺激的味道,而且體重要比野豬要重上一些。
部落的豬圈都已經有點不夠用了,在去年冬天到來之前臨時建了幾個小一點的豬圈,用來將這些被劁過的小豬和沒有劁過的大豬給分開,防止他們互相追逐、撕咬。
而在今年的計劃中,部落將在東邊的山包處,再建造幾處養殖地點,把圍牆裏放養的豬、牛、羊等牲口都分散關在裏麵。因為山包那邊,除了能夠開墾出大片的田地之外,還能種上很多用來作為青儲的苜蓿草、野菜等植物,不然光靠部落去年牧場的產出,很難養活急劇增多的牲口們。事實上,去年能養活這麽多牲口,已經算是個奇跡了,族人夜以繼日地采集野草、野菜,再加上部落裏節省下來的粟米,勉強才讓這些牲口吃飽。
除了這些牲口,還有家禽,單從數量上來說,這些卵生的動物,不僅生長快,繁殖速度更快,數量也更多。
在部落裏,雞是最多的。一年多的時間,現在已經繁殖到2000多隻的規模了,而且還不包括給各個部落支援、出售的小雞仔。因為氣溫升高,這段時間族中已經在挑選受精的雞蛋,給開始抱窩的母雞進行孵化,隻要再等上兩個月,至少能再多出500多個小雞。
野鴨子也不少,也有1500左右,主要是留到秋天的時候用來取鴨絨和鴨毛,所以去年冬天的時候沒有怎麽宰殺,而且這些鴨子的肉並不多,也不算好吃,他們最大的作用就是定期產出的鴨蛋,用鹽水醃了之後,不僅是族人們每天早上最渴望吃到的東西,甚至去年還出售給一些部落,換迴了不少獸皮。
另外就是抓到的大雁,經過這段時間的馴化,開始往原始鵝的方向發展,個個吃的很是肥胖,即便是翅膀沒有被剪羽,也快飛不起來了。現在有鵝500多隻,如果春天能再抓到一些大雁,那麽到秋天,鵝的族群能擴大到至少1000隻。
還有就是野鴿子了,這些小家夥中隻有一部分可以用來送信,剩下的張洪也準備發揮它們的剩餘價值,用來培育繁殖肉鴿。
鴿子湯可是好東西,烤乳鴿更是讓張洪念念不忘。
至於其他鳥類,就算部落抓到了不少,張洪也沒有打算吃。部落有充足的食物,現在並不缺這點點肉食(大雁這種體型大的除外),而且這些鳥類經常遷徙,搞不好就會攜帶病毒,萬一引起疾病,尤其是傳染性的,整個部落就得完蛋。後世為什麽要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除了這些動物稀少、要保證生態係統的平衡外,還有就是預防各種疾病。
畢竟無論是隔離還是捅嗓子眼,張洪都不想再經曆一次了。
……
遠處的森林裏似乎又傳來一聲慘叫,那種族人瀕死的聲音,這些天一直縈繞在鹿皮的耳邊。
不知道怎麽迴事,整個部落就如同摔在地上的泥巴,碎成無數的小泥點,鹿皮跟著族中的巫——鹿角,一腳深一腳淺地行走在茫茫的雪原中。
行走在旁邊的族人,是誰來著?鹿皮的思緒開始模糊,怎麽想也記不起她的名字。
連搖頭都有些費力了,還不如省點力氣再往前走一步。
記不記得起反正也無所謂了,自己或者她還能撐多久呢?
走在前麵的一個族人如同一截腐朽的木頭一樣,悄無聲息地倒在了雪地裏,要是以往,鹿皮跟族人怎麽著也會圍在這個族人的身邊,看看他的情況,如果確定死亡,就生一堆火,把他身上能吃的肉烤熟吃下去。
不過現在不行,後麵不遠處,還跟著一群狼,它們同樣艱難地行走在雪地中,但情況要比鹿皮這一群人好上太多。
至少他們還有時間去啃食族人的屍體。
在這裏根本無法生火,更沒有能夠遮擋寒風、抵禦狼群襲擊的地方,幾天前部落山洞上方的積雪滑下來,瞬間成堆的雪就湧到了山洞裏,將裏麵過冬的族人全部吞沒,掙紮了許久,以為自己要死掉的鹿皮在最後一刻被族人給拉了出來,僥幸逃過一劫。
活下來的族人不足一半,缺衣少食、暴露在寒冬裏的族人還沒有緩下來,經常在附近遊弋的狼群就發現了他們。
突如其來的戰鬥結束的很快,由於倉皇之間武器全部留在了山洞裏,沒有武器、人心惶惶的族人很快丟下幾具屍體就逃向其他地方。
一路被狼群追逐,不斷地有族人倒下,鹿皮,這個半大的孩子,此時也隻能撿起死去族人充當武器的木棍,留在隊伍後麵,警惕著狼群的攻擊。
晚上聚集在一起,隻能找一些雪窩,族人們擠在一起互相依偎,吃上一點從部落裏隨身帶出來的肉塊。
每天一早起來,都會有族人凍死,但他們的臉上卻保持著微笑,仿佛見到了非常美好的事情。
鹿皮看了看他臉上的笑,不由地打了個寒顫。
狼群不再追逐了,鹿角卻也迷失了迴到部落的方向。在這茫茫雪地上,族人們都知道迷失方向的後果。
可是沒有絲毫猶豫,或者說根本沒體力思考,鹿皮跟隨著前麵的族人,機械而麻木地走在雪地裏。隊伍被拉成長長的一條,除了幾個被族中女性抱在懷裏的孩子,偶爾還發出一聲兩聲哭聲外,其他人,就如同木偶一般,一步步往前走去。
……
在張洪的影響下,即便是沒有讀過書的原始人,也知道這個道理。
去年製作的各種材質的農具,比如石锛、石鐮以及鐵犁等,由於使用頻繁加上質量不高,損壞了不少,很多都隻能迴爐。
好在張洪一直讓專人負責鐵器的製作和改進,經過一個冬天的研究,熊山等人現在打造出來的鐵犁,質量上已經沒有太大的問題,而且因為用料更多體型更大,再配合上沉重的木頭做成的犁身,自重也更重,犁地的時候隻要不碰到石頭或者樹根,基本上用到冬天也不會損壞,而且這種重型的曲轅犁翻土會翻的更深。
一部分健壯的族人在熊皮、熊奇的帶領下,拉著牛車和驢車,往鐵山和煤山走去,這段時間,他們的任務很重,需要為煉鐵提供足夠多的原料。
留在部落裏煉鐵也不輕鬆,張洪將另外一部分壯勞力也加強到這裏來,爐子也增加了不少,要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裏,至少再打造出50個鐵犁,200把鐵鍬頭,還有近200個鋤頭。
煉鐵坊這邊的煙囪,整個冬天幾乎就沒有停下來過,一直為部落提供一爐爐的鐵水,以及一件件鐵製的工具。灰白色的煙氣通過煙囪排到空氣中,甚至在下雪的時候,附近降下來的雪地裏,都覆蓋著一層黑色的顆粒。
不過現在不是談保護環境的時候,這點“汙染”對現在的時代來說,更像是一種文明的進步,所造成的負麵影響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這點煙霧的汙染,甚至沒有一次草原或者森林山火大。
在規劃接下來工作的同時,也要把部落現有的資源給清點一下,今年不比前兩年,各種產業的產出都有了一些增長,同樣也有很多消耗,隻有知道這些數據,才好安排今年的工作。
食鹽這邊倒是沒有太大的缺口,部落倉庫裏堆積的食鹽至少還有個200多包,而且鹽礦石還堆在那裏,依靠周圍部落的消耗量以及自己部落的產出,就算隻是依靠庫存量,也能撐上個兩三個月。
陶器就更不用說了,隨著工藝的進步,陶器的質量也越來越好。按道理來說,陶器可以使用、存放的時間非常長,隻要妥善保管並避免損壞,幾乎可以永久保存。例如後世出土的陶罐、彩陶文化等,經過幾千年的保存,仍然完好無損。
但是總有意外,使用時難免磕磕碰碰的,而且現在陶器兌換食物的比例也降低很多,導致部落的陶器現在處於生產過剩的階段,急需需要另外一個市場。這也是張洪為什麽想要探索更遠的地方,其中的一個原因吧。
說完了工具,再來說說部落喂養的一些牲口吧。
張洪計劃著在今年繼續加大養殖的規模,將現在肉食的來源,從狩獵和養殖各占一半,轉變成以養殖逐步替代狩獵。當然狩獵所占的比重一直會保持一定的比例,但不是肉食的唯一來源了,主要也隻是讓族人在狩獵中培養合作的意識、提升武器熟練度,保持戰鬥力。
而且保持狩獵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發現或馴化其他部落還沒有接觸到的生物。尤其是長毛象,張洪可是覬覦了很久,自從他初臨這個時代之後,就對這種生物念念不忘。
不是說非要吃這種大家夥的肉,隻是出於好奇心,可不是所有穿越眾都有機會捕獲活著的這種體型龐大、充滿未解之謎的生物。
當然除了長毛象,還有更多常見的牲口值得去抓捕,而在去年的一年中,從野外抓捕以及繁育的牲口,已經快塞滿了整個部落。
先是野馬,總數已經達到252匹,能夠用來騎乘和拉車的占到三分之二,剩下的要麽太小,要麽就是有些傷殘,這些馬匹殺掉用來吃肉有點可惜,基本上會挑選幾匹強壯的公馬,剩下的也要騸掉,防止野性難馴,這樣的話,繁育的規模就可以預期;
牛則有400多頭,馴化好以及馴化中的有三分之一約150頭左右,這部分已經可以熟練地接受耕地或者拉車;剩下的有一部分懷孕,還有一些捕獲的時間尚短,還要再繼續馴化;
作為部落去年耕作主力的驢子,去年一年捕獲、繁殖倒是很多,大大小小有5、600頭了,雖然速度比不上馬,力氣沒有牛大,但勝在它是一種多功能型的牲口,各項能力比較均衡,可以用來給貿易隊拉貨和短途騎乘,也可以幫部落磨黃豆,甚至等過段時間,把驢車給改造改造,用來運輸種子、工具等,節省路上奔波的時間。
而且,不管是驢子還是馬、牛,在食物匱乏的緊急情況下,都是可以用來殺了取肉的。
當然這種在部落生產上麵有更大作用的牲口,嚴格來說更像是一種生產工具,輕易的不允許宰殺,除非特殊情況,現在部落要想吃一些肉食,還是有很多其他專門用來提供肉食的動物。
鹿,部落現在關注度並不高,而且出肉率一直不算太高,而且除了梅花鹿,還有一種體型更小的應該成為麋子的動物,經過陸陸續續兩年的抓捕和生育,也有200頭左右,主要是用來取皮和鹿茸;
從部落養殖反映的問題來說,鹿的性情非常膽小,很容易受到驚嚇,對周圍環境的安靜有很高要求。而且鹿又活潑好動,跑起來人追不上,蹦起來又能跨過圍欄,很難束縛。加上鹿的繁殖力低,很容易有基因遺傳類疾病,養殖的難度非常大,族人們自然不會太感興趣。要不是為了取鹿皮製作一些更加柔軟的皮衣,順便養殖一些作為肉食的備用,部落早就不大規模養這些鹿了。
另外是山羊,共有500多隻,裏麵經過選擇,按照他們的品種,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毛發較為旺盛,張洪準備今年春夏的時候給他們剪毛,用來織羊毛衣或者作為冬裝的填充物;還有一種是食用的,個頭要稍微大一些,所產出的肉也更鮮美。
除此之外,熊花用羊毛發明出來的毛氈,也需要很多的羊毛。雖然以現在部落處理羊毛的方法,很難將羊毛給處理的很幹淨,不過要隻是用在帳篷或者墊子上,那還是能用的。
至於部落去年重點繁殖的豬,沒有辜負張洪的期望,也用它們的實力證實了為什麽後世豬肉供應量要比其他肉類多很多。
經過一年多的繁殖和補充,野豬,現在應該叫家豬,現在快破千頭了,而且又有十幾頭母豬懷孕,平均下來,一頭母豬能產下8-12隻小豬,一年至少產兩次。在有食物吃的時候,大家普遍都不怎麽愛吃野豬肉尤其是公豬肉,肉裏的味道讓人難以下咽。不過閹割過的小豬肉,養到一歲多的時候,再殺來吃肉,肉裏就沒有那麽刺激的味道,而且體重要比野豬要重上一些。
部落的豬圈都已經有點不夠用了,在去年冬天到來之前臨時建了幾個小一點的豬圈,用來將這些被劁過的小豬和沒有劁過的大豬給分開,防止他們互相追逐、撕咬。
而在今年的計劃中,部落將在東邊的山包處,再建造幾處養殖地點,把圍牆裏放養的豬、牛、羊等牲口都分散關在裏麵。因為山包那邊,除了能夠開墾出大片的田地之外,還能種上很多用來作為青儲的苜蓿草、野菜等植物,不然光靠部落去年牧場的產出,很難養活急劇增多的牲口們。事實上,去年能養活這麽多牲口,已經算是個奇跡了,族人夜以繼日地采集野草、野菜,再加上部落裏節省下來的粟米,勉強才讓這些牲口吃飽。
除了這些牲口,還有家禽,單從數量上來說,這些卵生的動物,不僅生長快,繁殖速度更快,數量也更多。
在部落裏,雞是最多的。一年多的時間,現在已經繁殖到2000多隻的規模了,而且還不包括給各個部落支援、出售的小雞仔。因為氣溫升高,這段時間族中已經在挑選受精的雞蛋,給開始抱窩的母雞進行孵化,隻要再等上兩個月,至少能再多出500多個小雞。
野鴨子也不少,也有1500左右,主要是留到秋天的時候用來取鴨絨和鴨毛,所以去年冬天的時候沒有怎麽宰殺,而且這些鴨子的肉並不多,也不算好吃,他們最大的作用就是定期產出的鴨蛋,用鹽水醃了之後,不僅是族人們每天早上最渴望吃到的東西,甚至去年還出售給一些部落,換迴了不少獸皮。
另外就是抓到的大雁,經過這段時間的馴化,開始往原始鵝的方向發展,個個吃的很是肥胖,即便是翅膀沒有被剪羽,也快飛不起來了。現在有鵝500多隻,如果春天能再抓到一些大雁,那麽到秋天,鵝的族群能擴大到至少1000隻。
還有就是野鴿子了,這些小家夥中隻有一部分可以用來送信,剩下的張洪也準備發揮它們的剩餘價值,用來培育繁殖肉鴿。
鴿子湯可是好東西,烤乳鴿更是讓張洪念念不忘。
至於其他鳥類,就算部落抓到了不少,張洪也沒有打算吃。部落有充足的食物,現在並不缺這點點肉食(大雁這種體型大的除外),而且這些鳥類經常遷徙,搞不好就會攜帶病毒,萬一引起疾病,尤其是傳染性的,整個部落就得完蛋。後世為什麽要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除了這些動物稀少、要保證生態係統的平衡外,還有就是預防各種疾病。
畢竟無論是隔離還是捅嗓子眼,張洪都不想再經曆一次了。
……
遠處的森林裏似乎又傳來一聲慘叫,那種族人瀕死的聲音,這些天一直縈繞在鹿皮的耳邊。
不知道怎麽迴事,整個部落就如同摔在地上的泥巴,碎成無數的小泥點,鹿皮跟著族中的巫——鹿角,一腳深一腳淺地行走在茫茫的雪原中。
行走在旁邊的族人,是誰來著?鹿皮的思緒開始模糊,怎麽想也記不起她的名字。
連搖頭都有些費力了,還不如省點力氣再往前走一步。
記不記得起反正也無所謂了,自己或者她還能撐多久呢?
走在前麵的一個族人如同一截腐朽的木頭一樣,悄無聲息地倒在了雪地裏,要是以往,鹿皮跟族人怎麽著也會圍在這個族人的身邊,看看他的情況,如果確定死亡,就生一堆火,把他身上能吃的肉烤熟吃下去。
不過現在不行,後麵不遠處,還跟著一群狼,它們同樣艱難地行走在雪地中,但情況要比鹿皮這一群人好上太多。
至少他們還有時間去啃食族人的屍體。
在這裏根本無法生火,更沒有能夠遮擋寒風、抵禦狼群襲擊的地方,幾天前部落山洞上方的積雪滑下來,瞬間成堆的雪就湧到了山洞裏,將裏麵過冬的族人全部吞沒,掙紮了許久,以為自己要死掉的鹿皮在最後一刻被族人給拉了出來,僥幸逃過一劫。
活下來的族人不足一半,缺衣少食、暴露在寒冬裏的族人還沒有緩下來,經常在附近遊弋的狼群就發現了他們。
突如其來的戰鬥結束的很快,由於倉皇之間武器全部留在了山洞裏,沒有武器、人心惶惶的族人很快丟下幾具屍體就逃向其他地方。
一路被狼群追逐,不斷地有族人倒下,鹿皮,這個半大的孩子,此時也隻能撿起死去族人充當武器的木棍,留在隊伍後麵,警惕著狼群的攻擊。
晚上聚集在一起,隻能找一些雪窩,族人們擠在一起互相依偎,吃上一點從部落裏隨身帶出來的肉塊。
每天一早起來,都會有族人凍死,但他們的臉上卻保持著微笑,仿佛見到了非常美好的事情。
鹿皮看了看他臉上的笑,不由地打了個寒顫。
狼群不再追逐了,鹿角卻也迷失了迴到部落的方向。在這茫茫雪地上,族人們都知道迷失方向的後果。
可是沒有絲毫猶豫,或者說根本沒體力思考,鹿皮跟隨著前麵的族人,機械而麻木地走在雪地裏。隊伍被拉成長長的一條,除了幾個被族中女性抱在懷裏的孩子,偶爾還發出一聲兩聲哭聲外,其他人,就如同木偶一般,一步步往前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