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斤!”張洪淡定地端起放在旁邊的水碗,“去年產量不高,剛剛夠吃的。”


    “八萬斤啊,那是有點……”石岩還在頭疼部落的食物問題,隨口一迴,但突然意識到不對勁,“多少?”


    “8萬斤啊。”


    石岩瞪大了眼睛,雖然不知道8萬斤的粟堆在自己麵前是有多大,但基本的重量標準他還是有些了解的。


    隨著熊部落通過貿易隊與各個部落進行物資的交換和人員的運輸,傳播到這些部落的不僅僅有各種陶器、食鹽,各個部落也在日益擴大的交換過程中,逐漸接受了熊部落規定的各種度量衡,這對於各個部落來說,準確地知道自己部落的獸皮能夠換多少斤食鹽,也是個方便的事情。


    反正之前大家也隻是粗略估計,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有熊部落的規定反而在交換過程中不會吃太大的虧。


    “什麽?這麽多嗎?”石岩還是不敢相信,“你是說撒下去500斤的種子,到秋天收獲了8萬斤?”


    “沒錯,這還是我們後麵有一些土地新開墾,肥力不夠,等過兩年,這些土地變成熟地了,產量還會再上升的。”


    石岩十分想盤算一下,但是雙手手指豎起來後,也不知道要算什麽。


    今晚吃的這頭羊,按照熊部落的標準,宰殺放血去皮去內髒後,大概隻有90斤的純肉,就這已經能讓族人們飽飽地吃上兩天了(陶鍋煮的肉湯),可熊部落收獲的8萬斤粟,這得有多少羊才能有8萬斤啊?


    光是從直覺上就知道,種田是一個很有前途的事情,那這麽有前途的事情,我們部落怎麽就不能這樣做呢?


    “熊洪族長,你看,熊部落是不是可以指導我們石部落種地?”石岩盯著張洪,迫切地問道,“石灰去年迴來就勸我也種地,不過當時都快到冬天了,就沒有答應。依你看,我們是不是也能跟你們一樣,種上很多土地,種上很多穀子?”


    “那是自然,我來的時候就觀察了一下,石部落周圍適合開辟成田地的地方有不少,稍微整理一下,開春後就是很好的良田。”


    “那我們也要種田,該怎麽做,還請熊洪族長幫忙,”說著,石岩站起身就向張洪拜去。


    張洪沒想到石岩反應這麽大,連忙站起身扶起石岩。


    “石岩族長不用這樣,這次來就是商量開春後各個部落種地的事情。”


    扶起石岩後,張洪對石岩的這個舉動也很是感慨,能夠考慮更加長遠的事情,值得張洪把一些技術傳授給他們。


    “熊部落去年收獲的粟米,有多少你們應該都知道,現在各個部落還是以打獵、采集為主要的食物來源,不是說不合適,隻不過在種地麵前,它有很多劣勢。”


    “都交往了這麽久,在這個區域大家關係也都不錯,我們也希望你們能吃飽穿暖,所以我們今年有個計劃。”說著,張洪把在跟西線部落的族長們商定的事情也跟石岩說了一遍。


    “這還有什麽好猶豫的,隻要比捕獵收獲大,我當然要加入。”石岩聽完就大喜過望,他早就從石灰那邊了解到,熊部落這兩年憑借著馴養牲口和種地基本上擺脫了饑餓。部落周圍適合耕種的土地其實不少,認真種植收獲自然也不會少,“熊部落是不是可以先幫我們看看開墾多少合適?”


    在臨行前,張洪恰好對種多少畝田能養活一個族人進行簡單的核算。


    在《漢書》中有記載,一個普通成年人的飯量約為一天五升,一升約為如今的200毫升,按重量計大約為1.7斤米。作戰中的戰士需求量更大,每天要七升,約為2.4斤米。


    折算成粟米,以去年熊部落的畝產65公斤來算,要養活一個成年人,一年就得要620多斤的粟米,再去掉三成的殼,至少需要7-8畝地,所產出的粟,才能保證這個族人全年的消耗。


    當然,這個計算不考慮到吃的肉食、蔬菜這些,可即便是算上,也需要至少5-6畝地才能養活起一個成年的族人。


    石部落現在有人口85人,按照這樣的收成來算,至少要600畝地才行。可去年張洪他們也才開墾了600多畝的田,就這還花了很大的功夫,所以張洪有些猶豫,要不要幫助他們開墾出這麽多田出來。


    “石岩族長,不用那麽著急,”張洪反而勸他不要開墾這麽多了,“我們種子也有限,不能給你們無限地提供,這樣吧,我們每個部落會給你們提供大概300斤的粟種,合理種植的話能種上400多畝,到收獲的時候,你們也可以挑選一些好的做種子。”


    “300斤?也行,總比沒有好。”石岩對400畝地有多大沒有概念,但能多爭取到一些也總歸是一件好事。


    關於種地就這樣定了下來,但具體的細節還要再溝通溝通,在大體沒有什麽分歧之後,雙方就定下了這個約定。


    約定中,今年雪開始化之後,熊部落首先進行春耕,在忙完自己部落春耕任務之後,需要立馬派出幾支農耕隊,去石部落以及其他各個部落開荒和種地。


    作為交換,這些部落必須在春耕前將約定的勞動力送到熊部落,聽熊部落的安排來學習各種春耕的知識,並幫助熊部落春耕。結束後,熊部落就會派出支援隊伍,這其中,除了幾名技術骨幹,其他人必須是各部落自己的人。這樣一來,每個部落能夠得到支援,熊部落得到了幾個月的勞動力,大家都皆大歡喜。


    張洪稱這個協定為部落互助協議,除了在石部落,其他部落也是按照這樣的辦法來進行。


    約定裏還提到了,熊部落無償為各個部落訓練10-15人的農耕人才,因為各部落遠近不同,所以等張洪這次到水部落“送溫暖”之後,會迴來將沿途部落選定的人一起帶到熊部落。


    另外,熊部落馴化好的驢子或者牛,也會跟訓練好的農耕人才,一起到各個部落,加快開墾的速度。


    而這段時間並不是沒有事情可幹,不管是熊部落還是其他,開始春耕之前,需要自己先把選定的荒地、樹林給清理出來,方便耕牛和鐵犁的作業。


    對石部落來說,以暫時出讓這15名勞動力的“價格”,換迴了300斤的粟米種子,並得到熊部落承諾的指導——會在熊部落春耕結束後,安排5名族人和耕牛協助他們開荒。


    石岩很是高興,熊部落跟他們約定的事情,完全是雪中送炭:先是部落食物匱乏的時候送來了不少食物,然後又在食物匱乏的時候,帶十幾個石部落的族人去熊部落,管飯包住;而且在他們春耕結束後還會幫石部落開荒,怎麽看怎麽覺得自己部落占了個大便宜。


    這樣一來,雖然在春天到夏天這段時間,狩獵會有一些影響,可是相比較食物反而沒有那麽緊缺了,野外的野菜、果子,樹林裏的樹葉、蘑菇,水裏的遊魚,都能提供一些食物。隻要堅持到粟米收獲,部落就能有一大堆的存糧了。


    “我看了一下你們部落周圍,地形比較平坦的地方,在你們山洞對麵的山穀裏,大概有200畝左右,還有一塊出了穀口就是,這裏也能開出來300畝左右。”張洪拿著灰白色的麻布,用炭筆在上麵指著上麵的標記,“這裏和這裏,就是你們今年要開墾的地方,麻煩石岩族長過段時間,可以清理一下。”


    “行,這沒問題,這兩處我們部落這些年把樹給砍的差不多了,上麵就一些野草,等雪化了,就清理。”


    “好,有石岩族長這句話就行,那就不多說,我們要去下一個部落了。”張洪翻身上馬,向著石岩拱手,“再會了石岩族長,大概半個月以後我們還會再迴來的,到時候還請族長讓確定好的人員跟我們一起迴部落。”


    “好的,熊族長一路小心。”


    告別了石部落,接下來的行程大致相同:給各個部落送食物、展示熊部落種地的收獲、讓他們派人參與今年春耕……大部分部落都很痛快地答應了下來,畢竟熊部落粟米大豐收的事情,基本上每個部落都有人看到,比起狩獵,這種收獲更加穩定,也更加安全。


    當然不是沒有存在質疑的,比如木部落,就擔心自己派出這麽多人,會不會影響部落的安全,因為木部落周圍森林比較多,碰到猛獸的幾率也是各個部落中最高的。


    張洪為了解決木部落的後顧之憂,跟木部落的族長木青,額外補充了一條協議:除了協助春耕外,熊部落還會再提供15頭小豬,讓木部落喂養,減輕狩獵壓力。


    於是各個部落都歡快的接受了這些建議,並開始確定去參與春耕培訓的人選。


    張洪這次還特意跟各個部落說了,可以不讓打獵的好手過來,因為種地需要的人手,隻要有一定的行動能力就行,而且自己部落還有那麽多的犁和牲口,對於這些人的力氣要求倒沒有那麽高,重要的是學會用工具。


    這樣一來,原本擔心抽調部落青壯影響狩獵的部落,基本上都同意了這樣的做法,而且張洪還承諾,等到春耕結束,熊部落可以把一些馴化好的家禽和豬、鹿這些牲口,提前送到各個部落,讓他們學會如何喂養,等秋收後,再把這些牲口的費用,用收獲的粟米來償還。


    一想到熊部落種地能收獲那麽多的粟米,各個部落就開始不淡定了。


    一頭小豬需要100斤粟,一頭鹿需要150斤,雞鴨幼崽一隻需要10斤……熊部落還準備了很多牲口的交換價格,在熊部落看來,這已經是很低的價格了,而且換迴來的也是可以自己再進行繁殖,並且熊部落會在指導他們種地的間隙,告訴他們怎樣喂養這些牲口。


    東線旅程的最後一站就是水部落,張洪對水部落的族長水草很有好感,水草很年輕,是各個族長裏年紀最小的,而且對熊部落的做法很是認同,從去年砍伐竹子的時候,張洪就知道這個族長一定會按照熊部落的想法來發展的,果不其然,去年秋天的時候,水草就帶著族人先開荒了一片土地,一把火燒了老大一片的森林和灌木叢,並且按照熊欣等人的建議,一點點地把上麵的樹根給刨出來。隻要開春後再把剩下的一些樹根給清理完畢,稍加耕作就能得到幾百畝的土地。


    “熊洪族長,”水草滿是仰慕的眼神,“我也想像你一樣,讓部落壯大。”


    “會的!”張洪握著水草的手,“我們的經驗會傳授給你們,隻要認真學,今年必定會有收獲。”


    在水部落待了幾天,一是長途跋涉族人們都很累,需要好好休養,還有就是等待水部落組織人手、整理行裝。


    吸取上次在西線的教訓,張洪這次帶來更多的冬裝,而且對爬犁也進行了升級,路上耽擱的次數變少,行進速度要比之前更快一些。


    在等待的這段時間,張洪還在水部落的周圍探索了一下,不過這次隻是看一下地形,沒有去刻意捕捉獵物。


    盡管如此,可能由於天氣暖和了一些,在路上的這段時間,還是發現了不少動物活動的蹤跡,並有所收獲,30多頭野牛又給部落的牲口群壯大不少。


    一個多月的時間,張洪帶著近百人和成群的牲口,又迴到了熊部落。


    “……把這些牲口給帶到牛棚那邊去,好好照料,休息一天就可以嚐試讓它們拉犁,在外麵實驗一下。”張洪剛剛走到圍牆的東門,就叮囑趕來迎接的族人,“告訴巫一聲,東線各部落的來人都到齊了,安排房間給他們先住下。”


    東線的7個部落,明顯要比西線的實力強上一些,每個部落都派了10-15個族人加入,算上西線部落派過來的30人,部落的總人口猛然間又增加了120人,達到了280人以上,規模也隻比去年夏天修建圍牆差了一點。


    這麽多人的衣食住行不是一個很容易解決的事情,好在有去年修建圍牆的經驗,才讓熊巫不至於被突然增加的人口搞的手足無措。


    “新到的90人,按照部落劃分,分在了9個沒改造過的房間裏,雖然擠了一些,好歹有住的地方,而且據他們反映要比在自己部落好上許多,”熊欣將記錄詳細數字的竹簡在桌子上展開,“這90人裏麵,絕大部分是各個部落派來學習種地的中老年以及婦女,能打獵的很少。”


    “這些家夥,”熊巫有些生氣,在他看來,各個部落應該把精壯的力量多派一點過來,“他們難道不知道種地帶來的收益要比打獵更高嗎?”


    “恐怕他們是不知道的,”張洪笑著指了指手中竹簡,“也不能怪這些部落的族長,去年熊部落的豐收畢竟他們沒有親眼見到,更沒有從頭到尾參與到種植收獲的過程中,出現這種情況,很正常。”


    “而且他們派部落裏麵的老弱過來,留在部落裏的精壯力量就沒有太多後顧之憂,打獵也好、開荒也好,效率反而會提升不少。”


    “至於在我們部落的這些老弱,我們現在用牲口來幹很多重活,也不需要那麽多精壯的族人,這些人用來打打下手、幹一些不重但重複的工作正適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前部落生存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隻想鏟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隻想鏟屎並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