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建成後第三天,還沒有睡夠“大床房”的巫,便帶著人繼續去其他部落貿易,想要趕著在夏季盡快地為部落帶迴一些人口或資源。
與以往不同,這次他們攜帶的物品多了食鹽、陶器,原本張洪打算親自過去,但巫以部落新建好房屋,食物需要儲備為由讓他留了下來。張洪略作思考,不再堅持,同意了巫的勸阻。
這次巫準備去南邊的“樹”部落交換物資和“相親”,這次相親的隊伍人數隻給了10個人,因為距離不算太遠,附近也很少有猛獸的出現,走上五天就能到。
臨行前的前一晚,張洪與巫交談了一番,從巫口中了解到樹部落的一些情況。
樹部落居住在熊部落南邊的一處山林裏,去年去的時候有大概七十多人,族長樹青打獵是一把好手,曾經有過獨自追殺一頭野豬一天的經曆,憑借這個被上一任族長看中,選為新任的族長。
樹部落那邊山林茂密,獵物也比熊部落這邊多,據巫說,他們部落的獸皮有不少,張洪這次讓巫過去,除了人口和食物,最主要的就是想換一些獸皮迴來。
熊部落有著源源不斷的陶器產出,熊木等人在製作陶器的過程中技藝愈發熟練,目前部落裏除了大大小小的陶盆、碗之外,還有大腹小口帶蓋的缶,用來盛水或者放水果的缸,陶器的種類十分豐富。
房子建好了,族人用到獸皮的地方也多了起來,比如張洪已經在腳下用麻繩和幾塊獸皮做成了一雙“皮鞋”,並在部落裏迅速風靡起來。
除了皮鞋,熊部落第一代的“皮衣”,也大受部落族人的歡迎。原來的獸皮,就是找一塊大一點的,隨便用植物纖維或者割成一條條的獸皮捆在腰上,身上更簡單,直接從腋下穿過,兩個肩膀都露在外麵,無論男女,都穿著“抹胸裝”。
第一代的“皮衣”,張洪根據後世沙灘褲和t恤的樣式,將獸皮裁好,用石刀一點點地割下來,然後用骨針在邊緣穿孔,然後用麻繩穿過去,縫好。因為獸皮經過初步的鞣製,變得柔軟,不像之前的衣服,跟鎧甲一樣堅硬。
這種樣式的衣服,有效地保護了一些重點部位,比如……無論男女,對這些衣服都很歡迎,因為在打獵和采集的過程中,經常會穿過灌木叢和森林,沒有衣服,很容易被樹枝等尖銳的物體劃傷。
一件新物品的誕生,總會影響著看起來與它無關的事物。
有了大容量的陶器,張洪也有了對獸皮進行初步鞣製的工具,先是將樹林裏采集到的栗樹皮混合清水,放到陶器中煮開並持續煮上一段時間,然後再加入一些草木灰,攪拌均勻後沉澱下來,隻取清澈的溶液。
在將獸皮放入之前,還要用石刀一點點地把獸皮上殘存的血液、脂肪給刮下來,如果需要兩麵都是光滑的皮革,那還需要將另外一麵的毛給拔下來。
接著就是浸泡,將已經去除油脂並曬幹的獸皮浸泡到溶液中,浸泡2-4周,每天還需要經常去攪動,等到毛皮軟化下來,在水中揉搓,使其更加柔軟,接著再取出控幹水分,掛在陰涼的地方陰幹。
這樣經過處理的毛皮,跟動物身上的毛皮差不多柔軟,有毛的一麵也不容易脫落,能夠存放的時間更長。
經過鞣製的毛皮在部落裏大受歡迎,就拿晚上蓋的毛皮來說,一張硬邦邦的毛皮板子無論如何也比不過軟綿綿的皮草,更別提在處理毛皮中發明的骨針等工具,讓幾塊毛皮能夠編成更大、更貼合身體的服裝。
當然讓每個人都能有一套皮衣是不太現實的,部落裏幾代人積累下來的毛皮數量也不多,而且多數已經用在了鋪床和族人的身上。
現在族人已經認識到毛皮的作用,其重要性在部落裏現在已經是僅次於鹽、陶器之後了。可是單純依靠狩獵的方式來獲取毛皮,所要的周期很長不說,還不太穩定,也不一定能夠獲得所需要的數量。
有鑒於此,張洪便有意地發展養殖業,部落周圍經常出現的野鹿和山羊,成為他重點照顧的對象。
部落現在有幾隻活著的山羊和鹿,但現有的鹿群和羊群,急需快速的擴充,一方麵是出於儲存食物的需要,另一方麵就是毛皮了。
因為有魚肉代替了部分獸類的肉食產出,捕捉到的鹿和山羊,隻要不是重傷的,基本上都會被圈養在獸欄中,醃肉和熏肉的需求也不大,族中還剩的一些則被存放在陶缸中用碎草和草木灰、炭一同存放,可以保存更長的時間,春天的這段時間,基本上以采集野菜配合著一些肉幹來煮糊糊,隔幾天才會取出一條肉幹或者鹹魚給族人換換口味。
部落裏被圈養的鹿,據巫的觀察,目前已經有兩頭懷上了崽子,而山羊這邊情況更好一些,有四隻懷上。這意味著如果冬季來臨的時候族中存糧吃完了,隨時可以將圈中的鹿和羊宰來吃掉,挺過最艱難漫長的冬季,而代價僅僅是每天給他們喂的野草。
巫特別喜歡看到族中有這些生物的活動,看著圈裏走來走去的鹿和低頭吃草的山羊,眼裏滿是歡喜,仿佛看到了一條條移動的肉幹和獸皮。
部落裏有高大堅固、能夠遮風擋雨的房子,後院儲藏的食物也還算豐富,還有眼前這些“可愛”的動物,想必今年的冬天不會太難過吧,等到“相親”歸來,怕是能夠見到幾隻新出生的小鹿了吧。
左思右想著,出發的隊伍集合完畢,張洪將戀戀不舍的巫他們送到小溪與河流匯集處,再一次叮囑他們一定要注意安全,早日歸來。
在巫走後,張洪也行動了起來,巫這次去能夠帶迴多少獸皮目前還不清楚,但部落這邊的狩獵依舊不能停,無論是囤積肉食還是尋找獸皮,都得有動物的“支持”。
不到萬不得已,張洪不準備將圈養的動物們宰殺掉,現有的鹿和羊數量都很少,來到原始社會就安全感極度缺失的張洪,急需更多的鹿和羊或者其他的動物,來充實他的部落。
在巫離開後,張洪集結起隊伍,以熊大熊二等人為主力,循著前幾天鹿群的蹤跡追蹤過去。
來到原始社會這麽多天,張洪收起了對原始人的輕視。
不能小看這些原始人,除了沒有後世的知識和見識,他們的野外生存能力、觀察能力、捕獵技巧和配合都讓張洪刮目相看。
比如采集野果,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即使憑借著後世的經驗,但很多植物他也叫不出名,更不知道有什麽作用;還有狩獵及追蹤,前世可沒有機會讓你嚐試,但要不是這次熊二發現了鹿群走過的痕跡,張洪根本不知道,在他們休息的時候,一群鹿已經靜悄悄地從他們的部落附近向南方遷移了。
這個鹿群發現的比較偶然,根據巫以往的觀察,鹿群隻有在樹林裏樹葉黃了的時候才往南遷徙,而現在,離他們遷徙的時間還有一個月。這可能跟鹿群遭受到北方不明動物種群的攻擊有關。
熊二在去溪邊捕魚的時候發現了一些痕跡,如被踩倒的灌木、溪邊淩亂密集的腳步、隱藏在灌木中的糞便,經過判斷是一個規模不小的鹿群。迴到部落告訴張洪後,張洪確認無疑後,便帶上族中的漁網、木矛,給每個人發放了一雙毛皮鞋,一路向南,沿著鹿群留下的痕跡,向南方搜索而去。
晝夜溫差變大了,而且白天的溫度逐漸有了降低的趨勢,動物們也明顯地活躍了起來。鹿群以及其他以植物為食的動物們,大多數都棲息在靠近水源的地方,順著水源的方向遷徙,但在遷徙的過程中,也有著其他猛獸的跟蹤與襲擊。
一路上張洪發現追蹤者不止他們一隊,狼群、老虎、豺以及其他的捕獵者,都悄悄尾隨者鹿群,而且盡量避免與其他捕獵者的衝突,想要在享受到饕餮大餐之前,保存實力。而在有鹿群的情況下,原本互相敵視的獵手們,也能相安無事地處在一起。
順著溪流而下,在天色將晚的時候,張洪等人追上了鹿群。這個鹿群大概有200多隻鹿,其中有不少的小鹿,被一些雄鹿圍在中間保護著,張洪到達的時候,周圍已經有幾隻鹿的屍體倒在地上,幾隻狼和一隻老虎各自撕咬著鹿肉,遠遠地對峙著。
張洪指了指鹿群,又指了指自己的嘴巴,讓大家不要出聲防止驚動鹿群和其他動物,防止狼群和老虎的攻擊,又用手比劃著,讓熊二爬上一棵高樹進行觀察,其他人迴到離鹿群200多米的一處空地,商量著捕獵的辦法。
“熊大,你跟熊奇熊石去這邊進行布置,等鹿群驚動了,我們趕一些到這裏來。熊雨,你帶著幾個人去那邊,等到我們這邊動起來,你們那邊也向鹿群投木矛,讓他們亂起來。”張洪吩咐著,“至於剩下的人,等會我們先投矛,在鹿群亂起來後,將鹿群尾巴的那部分往熊大這邊趕,能夠抓住多少,就看我們能夠趕多少過來了。”
很多人都以為原始人打獵就是一窩蜂地朝前猛衝,將眼前看到的生物全部殺掉,但其實,人類是個群居性的動物,從成為人類開始,就知道怎麽去配合。
在熊部落,經常打獵的一隊就是熊大熊二這支了,彼此間無需用語言溝通,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就能讓隊友明白要做什麽,準備做什麽。根據張洪的吩咐,很快2個3人小隊就到達了指定的位置,而張洪他們也將漁網平鋪在草地上,兩端用繩子綁在樹上、石頭上,並且在沒有網覆蓋的地方,還搬了一些樹枝和大石頭製造阻礙,逼迫逃往這個方向的鹿一頭紮進這個陷阱。
誘捕地點布置好之後,張洪在這處的北麵、南麵、東麵各安排了1個由3人組成的小隊,防止掙脫陷阱的鹿逃脫。這次的抓捕,以抓活的為目標,但要是威脅到自己和族人的安全,張洪也吩咐過,直接擊殺,不要猶豫,避免族人承受不必要的傷亡。
一切準備就緒,看著對峙的狼群和老虎、警惕的鹿群,張洪唿哨一聲,聽到指令的熊雨抓緊手中的短矛,一個側步向前,借用身體的慣性和手臂的投擲力量,短矛以很快的速度飛向鹿群邊緣,向一隻正在跟狼群對峙的雄鹿身上,短矛因為用石頭打磨過,矛頭很是尖銳,加上附加在上麵的力量,這頭中矛的鹿慘叫一聲,支持不住身體的虛弱,往地上倒去。
這聲悲鳴讓整個鹿群和周圍的兇獸們都愣了一下,隨即,鹿群中守衛族群的雄鹿如同吃了興奮劑一般,兇悍地向眼前的狼群和老虎頂去,而吃飽的狼群和老虎,以及其他狩獵者,頓時一哄而散,追著因陣型崩潰而四散逃跑的鹿群,或者被激怒的雄鹿們追逐,原本空氣中緊張的氣氛一掃而空,變得混亂起來。
混亂中,各種兇獸和鹿群被打散,各自廝殺著,其中有二十幾隻鹿往東邊跑來,張洪看準時機,在最後一頭鹿踏入包圍圈的同時,立馬從隱藏著的灌木叢中站出來,一遍高聲喊叫著一遍把手上的短矛投向鹿群,其他族人根據分工,要麽攔截想要跑出包圍圈的鹿,要麽用短矛、石塊投擲鹿群,讓鹿群更加混亂。
很快,在眾人的配合下,二十幾隻鹿除了一兩隻從其他方向跑掉外,剩下的全部落入漁網中。野鹿的蹄子從網眼中穿過,絆倒在地上,越是掙紮,網纏的越緊,反而限製了行動的自由。
很快,在收拾掉幾隻力氣大,掙脫網準備逃跑的鹿之外,其他的鹿都被圍住。張洪在剩下的二十來隻鹿中挑了一個看起來強壯一些的鹿,先用麻繩把它的脖子給套起來,然後又用短繩將鹿前後腿拴在一起,可以走動,但不能奔跑,隨後一隻隻地解開纏住鹿的漁網,並用繩子將它們的脖子給連到一起,防止逃跑。
至於在抓捕的過程中,逃跑摔斷腿、被短矛命中而死的傷鹿、死鹿,張洪也沒有丟下,用漁網一捆,就放在活著的鹿身上駝迴去。
與以往不同,這次他們攜帶的物品多了食鹽、陶器,原本張洪打算親自過去,但巫以部落新建好房屋,食物需要儲備為由讓他留了下來。張洪略作思考,不再堅持,同意了巫的勸阻。
這次巫準備去南邊的“樹”部落交換物資和“相親”,這次相親的隊伍人數隻給了10個人,因為距離不算太遠,附近也很少有猛獸的出現,走上五天就能到。
臨行前的前一晚,張洪與巫交談了一番,從巫口中了解到樹部落的一些情況。
樹部落居住在熊部落南邊的一處山林裏,去年去的時候有大概七十多人,族長樹青打獵是一把好手,曾經有過獨自追殺一頭野豬一天的經曆,憑借這個被上一任族長看中,選為新任的族長。
樹部落那邊山林茂密,獵物也比熊部落這邊多,據巫說,他們部落的獸皮有不少,張洪這次讓巫過去,除了人口和食物,最主要的就是想換一些獸皮迴來。
熊部落有著源源不斷的陶器產出,熊木等人在製作陶器的過程中技藝愈發熟練,目前部落裏除了大大小小的陶盆、碗之外,還有大腹小口帶蓋的缶,用來盛水或者放水果的缸,陶器的種類十分豐富。
房子建好了,族人用到獸皮的地方也多了起來,比如張洪已經在腳下用麻繩和幾塊獸皮做成了一雙“皮鞋”,並在部落裏迅速風靡起來。
除了皮鞋,熊部落第一代的“皮衣”,也大受部落族人的歡迎。原來的獸皮,就是找一塊大一點的,隨便用植物纖維或者割成一條條的獸皮捆在腰上,身上更簡單,直接從腋下穿過,兩個肩膀都露在外麵,無論男女,都穿著“抹胸裝”。
第一代的“皮衣”,張洪根據後世沙灘褲和t恤的樣式,將獸皮裁好,用石刀一點點地割下來,然後用骨針在邊緣穿孔,然後用麻繩穿過去,縫好。因為獸皮經過初步的鞣製,變得柔軟,不像之前的衣服,跟鎧甲一樣堅硬。
這種樣式的衣服,有效地保護了一些重點部位,比如……無論男女,對這些衣服都很歡迎,因為在打獵和采集的過程中,經常會穿過灌木叢和森林,沒有衣服,很容易被樹枝等尖銳的物體劃傷。
一件新物品的誕生,總會影響著看起來與它無關的事物。
有了大容量的陶器,張洪也有了對獸皮進行初步鞣製的工具,先是將樹林裏采集到的栗樹皮混合清水,放到陶器中煮開並持續煮上一段時間,然後再加入一些草木灰,攪拌均勻後沉澱下來,隻取清澈的溶液。
在將獸皮放入之前,還要用石刀一點點地把獸皮上殘存的血液、脂肪給刮下來,如果需要兩麵都是光滑的皮革,那還需要將另外一麵的毛給拔下來。
接著就是浸泡,將已經去除油脂並曬幹的獸皮浸泡到溶液中,浸泡2-4周,每天還需要經常去攪動,等到毛皮軟化下來,在水中揉搓,使其更加柔軟,接著再取出控幹水分,掛在陰涼的地方陰幹。
這樣經過處理的毛皮,跟動物身上的毛皮差不多柔軟,有毛的一麵也不容易脫落,能夠存放的時間更長。
經過鞣製的毛皮在部落裏大受歡迎,就拿晚上蓋的毛皮來說,一張硬邦邦的毛皮板子無論如何也比不過軟綿綿的皮草,更別提在處理毛皮中發明的骨針等工具,讓幾塊毛皮能夠編成更大、更貼合身體的服裝。
當然讓每個人都能有一套皮衣是不太現實的,部落裏幾代人積累下來的毛皮數量也不多,而且多數已經用在了鋪床和族人的身上。
現在族人已經認識到毛皮的作用,其重要性在部落裏現在已經是僅次於鹽、陶器之後了。可是單純依靠狩獵的方式來獲取毛皮,所要的周期很長不說,還不太穩定,也不一定能夠獲得所需要的數量。
有鑒於此,張洪便有意地發展養殖業,部落周圍經常出現的野鹿和山羊,成為他重點照顧的對象。
部落現在有幾隻活著的山羊和鹿,但現有的鹿群和羊群,急需快速的擴充,一方麵是出於儲存食物的需要,另一方麵就是毛皮了。
因為有魚肉代替了部分獸類的肉食產出,捕捉到的鹿和山羊,隻要不是重傷的,基本上都會被圈養在獸欄中,醃肉和熏肉的需求也不大,族中還剩的一些則被存放在陶缸中用碎草和草木灰、炭一同存放,可以保存更長的時間,春天的這段時間,基本上以采集野菜配合著一些肉幹來煮糊糊,隔幾天才會取出一條肉幹或者鹹魚給族人換換口味。
部落裏被圈養的鹿,據巫的觀察,目前已經有兩頭懷上了崽子,而山羊這邊情況更好一些,有四隻懷上。這意味著如果冬季來臨的時候族中存糧吃完了,隨時可以將圈中的鹿和羊宰來吃掉,挺過最艱難漫長的冬季,而代價僅僅是每天給他們喂的野草。
巫特別喜歡看到族中有這些生物的活動,看著圈裏走來走去的鹿和低頭吃草的山羊,眼裏滿是歡喜,仿佛看到了一條條移動的肉幹和獸皮。
部落裏有高大堅固、能夠遮風擋雨的房子,後院儲藏的食物也還算豐富,還有眼前這些“可愛”的動物,想必今年的冬天不會太難過吧,等到“相親”歸來,怕是能夠見到幾隻新出生的小鹿了吧。
左思右想著,出發的隊伍集合完畢,張洪將戀戀不舍的巫他們送到小溪與河流匯集處,再一次叮囑他們一定要注意安全,早日歸來。
在巫走後,張洪也行動了起來,巫這次去能夠帶迴多少獸皮目前還不清楚,但部落這邊的狩獵依舊不能停,無論是囤積肉食還是尋找獸皮,都得有動物的“支持”。
不到萬不得已,張洪不準備將圈養的動物們宰殺掉,現有的鹿和羊數量都很少,來到原始社會就安全感極度缺失的張洪,急需更多的鹿和羊或者其他的動物,來充實他的部落。
在巫離開後,張洪集結起隊伍,以熊大熊二等人為主力,循著前幾天鹿群的蹤跡追蹤過去。
來到原始社會這麽多天,張洪收起了對原始人的輕視。
不能小看這些原始人,除了沒有後世的知識和見識,他們的野外生存能力、觀察能力、捕獵技巧和配合都讓張洪刮目相看。
比如采集野果,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即使憑借著後世的經驗,但很多植物他也叫不出名,更不知道有什麽作用;還有狩獵及追蹤,前世可沒有機會讓你嚐試,但要不是這次熊二發現了鹿群走過的痕跡,張洪根本不知道,在他們休息的時候,一群鹿已經靜悄悄地從他們的部落附近向南方遷移了。
這個鹿群發現的比較偶然,根據巫以往的觀察,鹿群隻有在樹林裏樹葉黃了的時候才往南遷徙,而現在,離他們遷徙的時間還有一個月。這可能跟鹿群遭受到北方不明動物種群的攻擊有關。
熊二在去溪邊捕魚的時候發現了一些痕跡,如被踩倒的灌木、溪邊淩亂密集的腳步、隱藏在灌木中的糞便,經過判斷是一個規模不小的鹿群。迴到部落告訴張洪後,張洪確認無疑後,便帶上族中的漁網、木矛,給每個人發放了一雙毛皮鞋,一路向南,沿著鹿群留下的痕跡,向南方搜索而去。
晝夜溫差變大了,而且白天的溫度逐漸有了降低的趨勢,動物們也明顯地活躍了起來。鹿群以及其他以植物為食的動物們,大多數都棲息在靠近水源的地方,順著水源的方向遷徙,但在遷徙的過程中,也有著其他猛獸的跟蹤與襲擊。
一路上張洪發現追蹤者不止他們一隊,狼群、老虎、豺以及其他的捕獵者,都悄悄尾隨者鹿群,而且盡量避免與其他捕獵者的衝突,想要在享受到饕餮大餐之前,保存實力。而在有鹿群的情況下,原本互相敵視的獵手們,也能相安無事地處在一起。
順著溪流而下,在天色將晚的時候,張洪等人追上了鹿群。這個鹿群大概有200多隻鹿,其中有不少的小鹿,被一些雄鹿圍在中間保護著,張洪到達的時候,周圍已經有幾隻鹿的屍體倒在地上,幾隻狼和一隻老虎各自撕咬著鹿肉,遠遠地對峙著。
張洪指了指鹿群,又指了指自己的嘴巴,讓大家不要出聲防止驚動鹿群和其他動物,防止狼群和老虎的攻擊,又用手比劃著,讓熊二爬上一棵高樹進行觀察,其他人迴到離鹿群200多米的一處空地,商量著捕獵的辦法。
“熊大,你跟熊奇熊石去這邊進行布置,等鹿群驚動了,我們趕一些到這裏來。熊雨,你帶著幾個人去那邊,等到我們這邊動起來,你們那邊也向鹿群投木矛,讓他們亂起來。”張洪吩咐著,“至於剩下的人,等會我們先投矛,在鹿群亂起來後,將鹿群尾巴的那部分往熊大這邊趕,能夠抓住多少,就看我們能夠趕多少過來了。”
很多人都以為原始人打獵就是一窩蜂地朝前猛衝,將眼前看到的生物全部殺掉,但其實,人類是個群居性的動物,從成為人類開始,就知道怎麽去配合。
在熊部落,經常打獵的一隊就是熊大熊二這支了,彼此間無需用語言溝通,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就能讓隊友明白要做什麽,準備做什麽。根據張洪的吩咐,很快2個3人小隊就到達了指定的位置,而張洪他們也將漁網平鋪在草地上,兩端用繩子綁在樹上、石頭上,並且在沒有網覆蓋的地方,還搬了一些樹枝和大石頭製造阻礙,逼迫逃往這個方向的鹿一頭紮進這個陷阱。
誘捕地點布置好之後,張洪在這處的北麵、南麵、東麵各安排了1個由3人組成的小隊,防止掙脫陷阱的鹿逃脫。這次的抓捕,以抓活的為目標,但要是威脅到自己和族人的安全,張洪也吩咐過,直接擊殺,不要猶豫,避免族人承受不必要的傷亡。
一切準備就緒,看著對峙的狼群和老虎、警惕的鹿群,張洪唿哨一聲,聽到指令的熊雨抓緊手中的短矛,一個側步向前,借用身體的慣性和手臂的投擲力量,短矛以很快的速度飛向鹿群邊緣,向一隻正在跟狼群對峙的雄鹿身上,短矛因為用石頭打磨過,矛頭很是尖銳,加上附加在上麵的力量,這頭中矛的鹿慘叫一聲,支持不住身體的虛弱,往地上倒去。
這聲悲鳴讓整個鹿群和周圍的兇獸們都愣了一下,隨即,鹿群中守衛族群的雄鹿如同吃了興奮劑一般,兇悍地向眼前的狼群和老虎頂去,而吃飽的狼群和老虎,以及其他狩獵者,頓時一哄而散,追著因陣型崩潰而四散逃跑的鹿群,或者被激怒的雄鹿們追逐,原本空氣中緊張的氣氛一掃而空,變得混亂起來。
混亂中,各種兇獸和鹿群被打散,各自廝殺著,其中有二十幾隻鹿往東邊跑來,張洪看準時機,在最後一頭鹿踏入包圍圈的同時,立馬從隱藏著的灌木叢中站出來,一遍高聲喊叫著一遍把手上的短矛投向鹿群,其他族人根據分工,要麽攔截想要跑出包圍圈的鹿,要麽用短矛、石塊投擲鹿群,讓鹿群更加混亂。
很快,在眾人的配合下,二十幾隻鹿除了一兩隻從其他方向跑掉外,剩下的全部落入漁網中。野鹿的蹄子從網眼中穿過,絆倒在地上,越是掙紮,網纏的越緊,反而限製了行動的自由。
很快,在收拾掉幾隻力氣大,掙脫網準備逃跑的鹿之外,其他的鹿都被圍住。張洪在剩下的二十來隻鹿中挑了一個看起來強壯一些的鹿,先用麻繩把它的脖子給套起來,然後又用短繩將鹿前後腿拴在一起,可以走動,但不能奔跑,隨後一隻隻地解開纏住鹿的漁網,並用繩子將它們的脖子給連到一起,防止逃跑。
至於在抓捕的過程中,逃跑摔斷腿、被短矛命中而死的傷鹿、死鹿,張洪也沒有丟下,用漁網一捆,就放在活著的鹿身上駝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