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羽部落新來的四個人,我們總人口也才五十七個,熊木他們五個人在狩獵和采集之餘還要做陶胚、研究燒窯、收集木炭,工作還是很重,得盡快找幾個有天賦的,讓他們脫產,專門製作陶器。”
“還有就是木炭,消耗的太快了,一根木頭隻能得到幾塊木炭,轉換過來的成本太高。”
“另外,部落中熊火熊灶要準備食物,白天還要去幫忙拾取木頭,對他們而言也不算輕鬆;我現在要做的事情也很多,捕獵是沒辦法經常去了,隻能這樣,讓熊大熊二帶著十三個人,熊奇和熊石帶著十五個人,一邊捕獵一邊收集野果,剩下的隻有巫帶著老弱,在附近采集……”
“哎,還是人太少,能用的更少。”躺在床上,張洪想著如何最大化地將部落的人口用起來,突然一陣喧囂聲打斷了他的思考。
“怎麽迴事?”張洪語氣不善,三個月以來,諸人都按照家庭為一個個單元,在一個個的小區域內休息,從來沒有在眾人休息的時候大聲喧嘩,影響他人。
“族長,他把我的石頭拿去了,”人群中,一個聲音小聲地說道,差點被淹沒在嘈雜的聲音中。
張洪循著聲音看去,是羽部落過來的新人羽落,
“這塊石頭是我前兩天打獵的時候找到的,熊山要,說好吃,我不答應,他就想搶過去。”
熊山被羽落指認出來,也沒有覺得哪裏做錯了,“族長,這塊石頭真的好吃,我又不是不給他東西,前兩天我還拿其他的石頭跟他換來著。”
張洪讓其他人安靜,來到兩人身邊,這兩個是在相親的時候認識的,現在都在熊奇的隊伍裏,兩人關係很好,張洪經常看到他倆勾肩搭背的,沒想到因為一塊石頭吵起來。
“拿過來”,張洪不容質疑地伸手,“熊山,拿別人的東西要經過人家同意,現在羽落是我們熊部落的人,你們關係不是很好嗎?就這樣欺負別人麽?”張洪越說越生氣,自己當上族長後,就已經跟他們說過很多次,族中不能有恃強淩弱的行為,沒想到居然還是有這種現象。
“熊山,你知道錯嗎?羽落得到的東西,隻要不是歸部落的,即便隻是一塊石頭,你想要,也必須得到對方的同意。”
熊部落跟其他部落一樣,族人所獲得的一切獵物、水果等,都是歸族中所有,由部落的族長進行分配。
在這個時代,族長通常都是族中戰力最強者,肩負著驅逐外來部落、保衛部落安全和帶領打獵戰鬥的任務,一般身體最為強壯。比族人高出快一個頭的張洪,站在熊山和羽落麵前,讓他們大氣也不敢出,在其他部落,早就被一人踹一腳,然後被攆到洞外值守了。
“族長,我知道錯了,”熊山訕訕地從把石頭從背後拿出來,放到張洪手上,“熊山沒有搶他的東西,隻是開玩笑,要是罰,就罰我一個人吧。”
“不是這樣的,族長,”羽落見到張洪生氣,害怕熊山被責罰,慌忙辯解,聲音也大了許多,“他前兩天就給我做了一把很好用的石斧,我是打算過兩天再去那邊打獵的時候給他找一塊這樣的石頭,今晚是我給他看了一下,並不是他搶的。”
聽到兩人著急的解釋,張洪臉色稍霽,沒有再繼續發火,
“一塊石頭而已,至於這麽……”
張洪話未說完,突然感覺手上的石頭有些不對勁,摸起來不像平常的石頭那樣沉重,而且表麵摸起來很粗糙。
拿著石頭快步走到火堆旁,就著火光仔細查看,雞蛋大小的石頭表麵在火光的照映下,反射著點點微光,張洪用手指摳下來一小塊,拇指和食指輕輕一撚,石頭便被撚成砂礫般的大小,捏起一點放到舌尖上嚐了嚐,有鹹味,還夾雜著一些苦、澀的味道。
“這東西從哪裏發現的?”
張洪心中一動,剛才的不快也瞬間煙消雲散,拽住羽落的胳膊急切地詢問道。
羽落從沒見過族長這麽著急,連忙怯生生地迴答,
“在北麵的山下,那裏有很多,前兩天我們狩獵的時候,我去布置陷阱看到有山羊在舔,我沒追上山羊,就拿了這塊石頭迴來。”
“好,我知道了,熊大熊二的隊伍,明天先不狩獵,跟我一起去那裏看一看,羽落你帶我們一起過去。”
被提到名字的幾個族人連忙應到,張洪又將手中的石頭把玩了一下,手汗濕潤了石頭的表麵,張洪用舌尖舔了一下自己的手心,有鹹味,不是錯覺,應該就是鹽礦。
“如果明天找到這種石頭,我就饒過你們兩個,今晚,讓熊火他們休息,你們替他們守夜。”規矩不可廢,將手中的石頭扔給羽落後,讓眾人迴去繼續睡覺。而張洪則迴憶著穿越小說中,如何提煉食鹽的方法。
後世的一個常識,鹽的來源可分為海鹽、井鹽、岩鹽等,而張洪穿越前的那個年代食用的食鹽大部分來自海鹽。
熊部落周圍都是一望無際的山林和草甸,暫時還沒有發現大海的蹤跡,故而張洪沒有去花費時間精力去尋找大海,等部落生產力水平提升了,人口增多了再去尋找估計也不遲。
本以為自己還要忍受很長時間的寡淡食物,羽落無意間撿到的鹽礦石,給了他一個驚喜,如果真是成片的鹽礦,那就太幸運了,而現在就要看北麵的鹽礦儲量有多少了。
天剛剛亮,張洪便將昨晚定好尋找鹽礦的族人喊了起來,興奮一夜、沒怎麽睡的張洪精神依舊抖擻,吩咐熊火給大家煮了一鍋混著野果的肉湯,吃完之後,一行十五人,提著長矛和獸皮,在熊大熊二和羽落的領路下,向北方進發。
約莫到了中午時分,眾人到達了羽落撿到鹽礦石的地方,在路上,張洪已經將羽落找到的那塊鹽礦石給大家傳看過,張洪將隊伍分成三個小隊,每隊五人,向不同的方向搜索鹽礦石的蹤跡。
張洪這隊有羽落和熊二,去的地方與上次撿到鹽礦的地方相似,因為羽落也不清楚自己從哪裏撿到的,隻知道一個大致的範圍。
“這裏!”
跑在張洪前麵的羽落大聲喊著,用手中的短矛使勁敲擊著麵前的石頭。一塊“石頭”破碎成幾個小塊,斷口處呈現出發黃的晶體狀態。這種鹽礦經過風吹日曬,外表經常被一層泥漿或塵土包裹,如不敲開,很難發現其實是鹽礦石,容易被當做普通的石頭或泥土給忽略了。
張洪等人跑到羽落身邊,分散不遠的另兩支小隊聞訊也圍攏了過來。張洪蹲下身子,用石塊敲擊著麵前一塊塊大小不一的鹽礦石,鹽礦石不比石頭結實,稍微一用力便碎開,露出裏麵或白或黃的鹽,這種天然礦鹽的純度一般都比海鹽要高,而張洪拿起來的一塊鹽礦,斷麵顯示除了周圍的雜質外,裏麵大部分都是類似冰糖的晶體,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就是這種石頭,大家把大塊的給破碎掉,外麵的泥土不要,剩下的用獸皮包好帶迴去。”
一聲令下,眾人忙碌起來,張洪沒有收拾地上的鹽礦石,他帶著熊二在四周查看了一番,對這個鹽礦的規模也很滿意,就把這裏稱作為鹽山。
整個鹽山從山腳到山頂的落差大概隻有50多米高,但延伸很廣,發現鹽礦石的區域大概長約3裏,寬2裏,其他地方有沒有或者地下還有沒有,張洪還不知道,但即便隻是眼前的這些鹽礦石,就足夠熊部落用上很多年了。
“以後發現不一樣的石頭,記得拿給我看”,張洪向羽落隨口說道,“平時你們狩獵的時候,也要注意收集一些沒見過的植物、石頭,搞不好就有大用了”
張洪沒有想到正是他隨口說的一句話,族人每次狩獵迴來,都會給張洪帶一些稀奇古怪的動植物、石頭、野果迴來,從中發現了很多對部落有用的東西。
迴到營地已經是黃昏時分,張洪顧不得休息,指揮眾人將收集的一百多斤鹽礦石放到火堆旁,在一塊平坦的石頭上將鹽礦石破碎,有幾個機靈點的族人,見狀也拿起石塊,幫張洪砸開砸碎礦石。
從熊火那邊拿了一個陶盆,接了大半盆水,將砸碎的鹽礦石一點一點地倒入盆中,並用短棍慢慢地攪拌,讓鹽礦石充分的溶解到水中,清水逐漸變得渾濁。
鹽礦石裏含有不少的雜質和其他化合物,所以直接食用的話會有苦澀的味道,吃多的話還容易中毒,所以必須要進行過濾和提純。
直到添加的鹽礦石沒有繼續溶解,張洪知道鹽水已經飽和了,將盛滿鹽水的盆放在一旁,靜置一段時間,張洪又如法炮製,將這些天做好的陶盆、陶罐都盛滿了鹽水。
接著又找來一個幹淨的盆,張洪端起陶盆,小心的將鹽水倒到另外的盆中,而鹽水中的雜質,則在鹽水倒完後留在了盆底,在小溪裏涮了涮,清洗幹淨後,繼續溶解鹽礦石。
收集到的鹽礦石不是太多,在眾人的協作下,很快一百來斤的鹽礦石都溶解到了水中。直到閑下來,張洪才發覺肚子餓了,迴頭一看天色,太陽已經落山。
吃過晚飯,將靜置後的上層溶液重新倒到幹淨的陶鍋中,熊灶在下方生起了火,接下來的工作就簡單了,就是不停地加柴火,讓罐子裏的水分全部蒸發掉。
在鍋中水分越來越少的時候,需要用木棍不停地進行攪拌,讓鹽水更快地結晶。而隨著水分的蒸發,鍋中的水越來越少,而白色的鹽越來越多,漸漸地鋪滿了整個鍋底。
示意熊火把鍋底下的柴移走後,張洪用筷子粘了一點鹽放入嘴中,口感要比鹽礦石更好,而且沒有了那種很明顯的澀味,跟後世的粗鹽味道很是相似,但因為沒有進一步地提純,含有的雜質也不少,細細咀嚼還有一些砂礫硌牙。
等到整個陶鍋溫度降了下來,張洪用獸皮包著陶盆的邊緣,將陶盆從灶上端了下來。盆中鋪著一層厚厚的雪白色的鹽,顏色稍微泛黃,裏麵還夾雜著一些細小的砂礫。
張洪看過一個粗鹽提純的科普視頻,在沒有一些化學試劑和專業器材的情況下,也可以將粗鹽提純成口感更好的精鹽。
要想繼續提高鹽的純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鍋中的鹽加入清水、草木灰,待鹽充分溶解到水中後,用布或者細網再過濾一下雜質,再次用煮的辦法將鹽析出來,如此反複多次,就能得到跟後世差不多的精鹽了。
草木灰營地裏多的是,每個火堆旁都有一些,不夠的話可以采集一些草迴來燒,過濾網是一個問題,張洪如今能用的也隻有獸皮了。
取一塊獸皮,平鋪在一塊兩邊高,中間低的石板上,石板一頭稍稍翹起,將與草木灰、清水溶解過後的粗鹽水靜置一段時間,撇去上麵漂浮的雜物,然後從翹起的這頭緩慢地將鹽水倒下,石板低的地方用另一個幹淨的陶盆收集,這樣大部分的砂礫和雜質會被獸皮上的毛發給過濾掉,得到的溶液純度也更高。
鹽礦的純度要比海鹽要高很多,很多鹽礦甚至可以直接食用。經過多次的煮開、溶解、再煮開、再溶解之後,大約一個小時,原本約有一公斤的鹽礦石,最終形成了鋪在盆底、約一斤多一點的精鹽。
當然這種製鹽的辦法不是沒有缺點,首先需要大量的人工將鹽礦石破碎,然後需要陶盆裝滿水,溶解、過濾後再次煮開,然後重複這一過程,期間需要很多燃料,需要人員一直看著。
張洪想了一個辦法,在接下來的時間裏,白天,由熊大帶著十個人和陶器去鹽礦山收集礦石,不管采集多少全部運送迴部落。
而在部落裏留守的老弱,將采集下來的礦石初步細碎後直接投到陶盆中,加水浸泡溶解,然後靜置,去掉上層漂浮的雜質後,倒出盆中的鹵水,這時盆底還有一些未溶解的鹽礦,繼續加礦石和水。
在第一步收集到的鹵水中,加入草木灰沉澱,取出幹淨的鹵水,這為第二步;
然後通過鋪草的辦法,把鹵水中的雜質濾出來,此為第三步;
鹵水經過這三步,其中包含的雜質就很少了,隻要煮幹或者曬幹,得到的鹽就完全可以食用。
甚至後續可以考慮在鹽礦山那邊直接挖一個大池子,做好滲水的工作後直接將鹽礦石倒入池子裏,加入草木灰進行沉澱,需要製作食鹽,就從池子裏舀鹵水出來,煮或者曬,就能得到純淨度較高的食鹽了。
以現在部落的體量,剛剛製成的一斤多食鹽,省著點夠族中吃飯用個把月的了,但張洪知道,鹽除了食用外,在史前時代最大的功能就是能長久地保存食物,尤其是肉類。後世我們吃的鹽,包裝上的保質期,其實不是鹽的保質期,而是包裝袋的保質期。正常而言,純淨的鹽,任何細菌和微生物都無法在上麵生存。
關於鹽的威力,張洪小時候經常把食鹽倒在蛞蝓或者螞蟥身上,然後看著它們化為一灘膿水。
在後世農村,張洪家裏經常在過年前的臘月醃製一些魚、豬肉、雞鴨之類的肉食,俗稱臘肉,醃製好後能夠保存很久,保存得當甚至可以達到2-3年不變質。
而這些鹽對部落最大的作用,就是保存打獵到的新鮮肉食。
“還有就是木炭,消耗的太快了,一根木頭隻能得到幾塊木炭,轉換過來的成本太高。”
“另外,部落中熊火熊灶要準備食物,白天還要去幫忙拾取木頭,對他們而言也不算輕鬆;我現在要做的事情也很多,捕獵是沒辦法經常去了,隻能這樣,讓熊大熊二帶著十三個人,熊奇和熊石帶著十五個人,一邊捕獵一邊收集野果,剩下的隻有巫帶著老弱,在附近采集……”
“哎,還是人太少,能用的更少。”躺在床上,張洪想著如何最大化地將部落的人口用起來,突然一陣喧囂聲打斷了他的思考。
“怎麽迴事?”張洪語氣不善,三個月以來,諸人都按照家庭為一個個單元,在一個個的小區域內休息,從來沒有在眾人休息的時候大聲喧嘩,影響他人。
“族長,他把我的石頭拿去了,”人群中,一個聲音小聲地說道,差點被淹沒在嘈雜的聲音中。
張洪循著聲音看去,是羽部落過來的新人羽落,
“這塊石頭是我前兩天打獵的時候找到的,熊山要,說好吃,我不答應,他就想搶過去。”
熊山被羽落指認出來,也沒有覺得哪裏做錯了,“族長,這塊石頭真的好吃,我又不是不給他東西,前兩天我還拿其他的石頭跟他換來著。”
張洪讓其他人安靜,來到兩人身邊,這兩個是在相親的時候認識的,現在都在熊奇的隊伍裏,兩人關係很好,張洪經常看到他倆勾肩搭背的,沒想到因為一塊石頭吵起來。
“拿過來”,張洪不容質疑地伸手,“熊山,拿別人的東西要經過人家同意,現在羽落是我們熊部落的人,你們關係不是很好嗎?就這樣欺負別人麽?”張洪越說越生氣,自己當上族長後,就已經跟他們說過很多次,族中不能有恃強淩弱的行為,沒想到居然還是有這種現象。
“熊山,你知道錯嗎?羽落得到的東西,隻要不是歸部落的,即便隻是一塊石頭,你想要,也必須得到對方的同意。”
熊部落跟其他部落一樣,族人所獲得的一切獵物、水果等,都是歸族中所有,由部落的族長進行分配。
在這個時代,族長通常都是族中戰力最強者,肩負著驅逐外來部落、保衛部落安全和帶領打獵戰鬥的任務,一般身體最為強壯。比族人高出快一個頭的張洪,站在熊山和羽落麵前,讓他們大氣也不敢出,在其他部落,早就被一人踹一腳,然後被攆到洞外值守了。
“族長,我知道錯了,”熊山訕訕地從把石頭從背後拿出來,放到張洪手上,“熊山沒有搶他的東西,隻是開玩笑,要是罰,就罰我一個人吧。”
“不是這樣的,族長,”羽落見到張洪生氣,害怕熊山被責罰,慌忙辯解,聲音也大了許多,“他前兩天就給我做了一把很好用的石斧,我是打算過兩天再去那邊打獵的時候給他找一塊這樣的石頭,今晚是我給他看了一下,並不是他搶的。”
聽到兩人著急的解釋,張洪臉色稍霽,沒有再繼續發火,
“一塊石頭而已,至於這麽……”
張洪話未說完,突然感覺手上的石頭有些不對勁,摸起來不像平常的石頭那樣沉重,而且表麵摸起來很粗糙。
拿著石頭快步走到火堆旁,就著火光仔細查看,雞蛋大小的石頭表麵在火光的照映下,反射著點點微光,張洪用手指摳下來一小塊,拇指和食指輕輕一撚,石頭便被撚成砂礫般的大小,捏起一點放到舌尖上嚐了嚐,有鹹味,還夾雜著一些苦、澀的味道。
“這東西從哪裏發現的?”
張洪心中一動,剛才的不快也瞬間煙消雲散,拽住羽落的胳膊急切地詢問道。
羽落從沒見過族長這麽著急,連忙怯生生地迴答,
“在北麵的山下,那裏有很多,前兩天我們狩獵的時候,我去布置陷阱看到有山羊在舔,我沒追上山羊,就拿了這塊石頭迴來。”
“好,我知道了,熊大熊二的隊伍,明天先不狩獵,跟我一起去那裏看一看,羽落你帶我們一起過去。”
被提到名字的幾個族人連忙應到,張洪又將手中的石頭把玩了一下,手汗濕潤了石頭的表麵,張洪用舌尖舔了一下自己的手心,有鹹味,不是錯覺,應該就是鹽礦。
“如果明天找到這種石頭,我就饒過你們兩個,今晚,讓熊火他們休息,你們替他們守夜。”規矩不可廢,將手中的石頭扔給羽落後,讓眾人迴去繼續睡覺。而張洪則迴憶著穿越小說中,如何提煉食鹽的方法。
後世的一個常識,鹽的來源可分為海鹽、井鹽、岩鹽等,而張洪穿越前的那個年代食用的食鹽大部分來自海鹽。
熊部落周圍都是一望無際的山林和草甸,暫時還沒有發現大海的蹤跡,故而張洪沒有去花費時間精力去尋找大海,等部落生產力水平提升了,人口增多了再去尋找估計也不遲。
本以為自己還要忍受很長時間的寡淡食物,羽落無意間撿到的鹽礦石,給了他一個驚喜,如果真是成片的鹽礦,那就太幸運了,而現在就要看北麵的鹽礦儲量有多少了。
天剛剛亮,張洪便將昨晚定好尋找鹽礦的族人喊了起來,興奮一夜、沒怎麽睡的張洪精神依舊抖擻,吩咐熊火給大家煮了一鍋混著野果的肉湯,吃完之後,一行十五人,提著長矛和獸皮,在熊大熊二和羽落的領路下,向北方進發。
約莫到了中午時分,眾人到達了羽落撿到鹽礦石的地方,在路上,張洪已經將羽落找到的那塊鹽礦石給大家傳看過,張洪將隊伍分成三個小隊,每隊五人,向不同的方向搜索鹽礦石的蹤跡。
張洪這隊有羽落和熊二,去的地方與上次撿到鹽礦的地方相似,因為羽落也不清楚自己從哪裏撿到的,隻知道一個大致的範圍。
“這裏!”
跑在張洪前麵的羽落大聲喊著,用手中的短矛使勁敲擊著麵前的石頭。一塊“石頭”破碎成幾個小塊,斷口處呈現出發黃的晶體狀態。這種鹽礦經過風吹日曬,外表經常被一層泥漿或塵土包裹,如不敲開,很難發現其實是鹽礦石,容易被當做普通的石頭或泥土給忽略了。
張洪等人跑到羽落身邊,分散不遠的另兩支小隊聞訊也圍攏了過來。張洪蹲下身子,用石塊敲擊著麵前一塊塊大小不一的鹽礦石,鹽礦石不比石頭結實,稍微一用力便碎開,露出裏麵或白或黃的鹽,這種天然礦鹽的純度一般都比海鹽要高,而張洪拿起來的一塊鹽礦,斷麵顯示除了周圍的雜質外,裏麵大部分都是類似冰糖的晶體,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就是這種石頭,大家把大塊的給破碎掉,外麵的泥土不要,剩下的用獸皮包好帶迴去。”
一聲令下,眾人忙碌起來,張洪沒有收拾地上的鹽礦石,他帶著熊二在四周查看了一番,對這個鹽礦的規模也很滿意,就把這裏稱作為鹽山。
整個鹽山從山腳到山頂的落差大概隻有50多米高,但延伸很廣,發現鹽礦石的區域大概長約3裏,寬2裏,其他地方有沒有或者地下還有沒有,張洪還不知道,但即便隻是眼前的這些鹽礦石,就足夠熊部落用上很多年了。
“以後發現不一樣的石頭,記得拿給我看”,張洪向羽落隨口說道,“平時你們狩獵的時候,也要注意收集一些沒見過的植物、石頭,搞不好就有大用了”
張洪沒有想到正是他隨口說的一句話,族人每次狩獵迴來,都會給張洪帶一些稀奇古怪的動植物、石頭、野果迴來,從中發現了很多對部落有用的東西。
迴到營地已經是黃昏時分,張洪顧不得休息,指揮眾人將收集的一百多斤鹽礦石放到火堆旁,在一塊平坦的石頭上將鹽礦石破碎,有幾個機靈點的族人,見狀也拿起石塊,幫張洪砸開砸碎礦石。
從熊火那邊拿了一個陶盆,接了大半盆水,將砸碎的鹽礦石一點一點地倒入盆中,並用短棍慢慢地攪拌,讓鹽礦石充分的溶解到水中,清水逐漸變得渾濁。
鹽礦石裏含有不少的雜質和其他化合物,所以直接食用的話會有苦澀的味道,吃多的話還容易中毒,所以必須要進行過濾和提純。
直到添加的鹽礦石沒有繼續溶解,張洪知道鹽水已經飽和了,將盛滿鹽水的盆放在一旁,靜置一段時間,張洪又如法炮製,將這些天做好的陶盆、陶罐都盛滿了鹽水。
接著又找來一個幹淨的盆,張洪端起陶盆,小心的將鹽水倒到另外的盆中,而鹽水中的雜質,則在鹽水倒完後留在了盆底,在小溪裏涮了涮,清洗幹淨後,繼續溶解鹽礦石。
收集到的鹽礦石不是太多,在眾人的協作下,很快一百來斤的鹽礦石都溶解到了水中。直到閑下來,張洪才發覺肚子餓了,迴頭一看天色,太陽已經落山。
吃過晚飯,將靜置後的上層溶液重新倒到幹淨的陶鍋中,熊灶在下方生起了火,接下來的工作就簡單了,就是不停地加柴火,讓罐子裏的水分全部蒸發掉。
在鍋中水分越來越少的時候,需要用木棍不停地進行攪拌,讓鹽水更快地結晶。而隨著水分的蒸發,鍋中的水越來越少,而白色的鹽越來越多,漸漸地鋪滿了整個鍋底。
示意熊火把鍋底下的柴移走後,張洪用筷子粘了一點鹽放入嘴中,口感要比鹽礦石更好,而且沒有了那種很明顯的澀味,跟後世的粗鹽味道很是相似,但因為沒有進一步地提純,含有的雜質也不少,細細咀嚼還有一些砂礫硌牙。
等到整個陶鍋溫度降了下來,張洪用獸皮包著陶盆的邊緣,將陶盆從灶上端了下來。盆中鋪著一層厚厚的雪白色的鹽,顏色稍微泛黃,裏麵還夾雜著一些細小的砂礫。
張洪看過一個粗鹽提純的科普視頻,在沒有一些化學試劑和專業器材的情況下,也可以將粗鹽提純成口感更好的精鹽。
要想繼續提高鹽的純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鍋中的鹽加入清水、草木灰,待鹽充分溶解到水中後,用布或者細網再過濾一下雜質,再次用煮的辦法將鹽析出來,如此反複多次,就能得到跟後世差不多的精鹽了。
草木灰營地裏多的是,每個火堆旁都有一些,不夠的話可以采集一些草迴來燒,過濾網是一個問題,張洪如今能用的也隻有獸皮了。
取一塊獸皮,平鋪在一塊兩邊高,中間低的石板上,石板一頭稍稍翹起,將與草木灰、清水溶解過後的粗鹽水靜置一段時間,撇去上麵漂浮的雜物,然後從翹起的這頭緩慢地將鹽水倒下,石板低的地方用另一個幹淨的陶盆收集,這樣大部分的砂礫和雜質會被獸皮上的毛發給過濾掉,得到的溶液純度也更高。
鹽礦的純度要比海鹽要高很多,很多鹽礦甚至可以直接食用。經過多次的煮開、溶解、再煮開、再溶解之後,大約一個小時,原本約有一公斤的鹽礦石,最終形成了鋪在盆底、約一斤多一點的精鹽。
當然這種製鹽的辦法不是沒有缺點,首先需要大量的人工將鹽礦石破碎,然後需要陶盆裝滿水,溶解、過濾後再次煮開,然後重複這一過程,期間需要很多燃料,需要人員一直看著。
張洪想了一個辦法,在接下來的時間裏,白天,由熊大帶著十個人和陶器去鹽礦山收集礦石,不管采集多少全部運送迴部落。
而在部落裏留守的老弱,將采集下來的礦石初步細碎後直接投到陶盆中,加水浸泡溶解,然後靜置,去掉上層漂浮的雜質後,倒出盆中的鹵水,這時盆底還有一些未溶解的鹽礦,繼續加礦石和水。
在第一步收集到的鹵水中,加入草木灰沉澱,取出幹淨的鹵水,這為第二步;
然後通過鋪草的辦法,把鹵水中的雜質濾出來,此為第三步;
鹵水經過這三步,其中包含的雜質就很少了,隻要煮幹或者曬幹,得到的鹽就完全可以食用。
甚至後續可以考慮在鹽礦山那邊直接挖一個大池子,做好滲水的工作後直接將鹽礦石倒入池子裏,加入草木灰進行沉澱,需要製作食鹽,就從池子裏舀鹵水出來,煮或者曬,就能得到純淨度較高的食鹽了。
以現在部落的體量,剛剛製成的一斤多食鹽,省著點夠族中吃飯用個把月的了,但張洪知道,鹽除了食用外,在史前時代最大的功能就是能長久地保存食物,尤其是肉類。後世我們吃的鹽,包裝上的保質期,其實不是鹽的保質期,而是包裝袋的保質期。正常而言,純淨的鹽,任何細菌和微生物都無法在上麵生存。
關於鹽的威力,張洪小時候經常把食鹽倒在蛞蝓或者螞蟥身上,然後看著它們化為一灘膿水。
在後世農村,張洪家裏經常在過年前的臘月醃製一些魚、豬肉、雞鴨之類的肉食,俗稱臘肉,醃製好後能夠保存很久,保存得當甚至可以達到2-3年不變質。
而這些鹽對部落最大的作用,就是保存打獵到的新鮮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