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蔡邕,你女兒多大了?
魂穿漢末:朕要讓何皇後生二胎 作者:浪滔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禦書房內,劉伯溫看向劉宏點了點頭道:“陛下說的不錯,天下世家為首的幾大世家皆是關東世家,而區分世家的則是長安潼關,潼關以東視為關東,潼關以西到涼州邊界處視為關中,隨後的便是龍興之地,益州的巴蜀世家,以及荊州的世家,揚州的江東世家,自然,還有幽並兩州的世家。但是天下世家以關東世家為首,其中,袁氏以及楊氏不分伯仲。”
劉宏點了點頭道:“沒錯,袁楊兩家,皆是四世三公,如今執掌天下世家的確實乃是袁楊兩家。”
劉伯溫點了點頭拱手行禮道:“陛下,可以先分化袁楊兩家,陛下扶持一家,打壓一家之後,兩家必生間隙,而且陛下也可扶持孔家,畢竟天下儒生以孔家為首,孔家的能量也是不容小覷的,畢竟孔家掌握著天下儒生的輿論方向。”
“伯溫,你說的不錯,袁楊兩家再加上至聖孔子的孔家,倒也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麵。”
“陛下,不止於此,如今天下寒門士子也不在少數,陛下也可征召一些寒門士子進入朝堂,那些寒門士子能夠被陛下征召,定以陛下馬首是瞻,如此以來,朝堂之上有分化的世家聯盟,有儒家之首的孔家,又有寒門士子,陛下必可在朝堂爭鬥之中完成執掌朝堂的心願。”
“伯溫,雖然如此一來,朕能夠執掌朝堂,但是各地的世家子弟門生官吏,朕又該如何行事?”
“陛下,隻要掌握朝堂,便可繼續向各州郡下發政令,如有不從者,便可有理由討伐,但是討伐的大軍不是來自洛陽,出自陛下之手,陛下可以行驅虎吞狼之計。”
“哈哈哈,好,好一個驅虎吞狼之計,待兩路諸侯兩敗俱傷之時,朕再以討伐為由,漁翁得利,哈哈哈,伯溫,你倒是一語驚醒了夢中人啊。”
劉宏說的沒錯,劉伯溫確實一句話提醒了劉宏,曹操在曆史上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如今劉宏自己就是天子,遠非曆史上的曹操可比。
“還是陛下聖明的緣故。”
“好了,無需奉承朕,既然想要扶持寒門,自然有一人必須讓其來洛陽任職,伯溫,擬草聖旨。”
“諾。”
劉宏隨手扔給了劉伯溫一個空白的聖旨,隨後開口道:“傳朕旨意,安喜縣令劉備,在黃巾之亂時戰功卓著,朝廷未能明察功過,沒有賞罰分明,現責令劉備率領關羽、張飛前來洛陽述職,朕有重用,欽此。”
劉伯溫很快便書寫完成了聖旨,隨即一臉疑惑之色道:“陛下,這劉備是何人?竟然身為縣令卻能被陛下如此看重?”
“劉備此人不過是織席販履之輩,不過他乃是漢室宗親,隻不過宗親的身份還需仔細考究一番,但是此人做事頗有手段,麾下有兩名義弟皆是當世萬人敵的猛將,所以在黃巾之亂時期,劉備兄弟三人頗有功績,隻不過沒有什麽人脈,所以隻得了一個縣令之職。”
“難道陛下準備扶持劉備?讓其以宗親的身份在朝堂之上有一席之地?”
“沒錯,不過朕看重的不是劉備,而是其麾下的兩名義弟,並州、幽州以及涼州邊境皆有異族對我大漢虎視眈眈,雖然幽州有劉虞,並州有丁原,涼州有董卓,但是他們一個對異族行懷柔政策,一個對異族視而不見,董卓更甚,好像還與異族合作,所以朕要盡早謀劃。”
劉伯溫聞言點了點頭後向劉宏行了一禮道:“陛下,分化世家,扶持寒門、宗親,如此一來朝堂之上必定精彩許多。”
“無妨,伯溫,讓你麾下的錦衣衛去給朕查查潁川荀氏的荀彧現在何處,朕要征辟他,找到他後,讓他來見朕。”
“臣,遵旨。”
“先去安排人傳旨吧,朕要想些事情,晚間你再來尋朕,朕會給你一份名單,你按照名單派人去尋找。”
“臣領旨。”
劉伯溫離開之後,劉宏便開始思索在野的人才,劉宏首先想到的便是曹操的兩大護衛。
典韋與許褚。
如果尋到這兩人,那麽劉宏的守衛統領非兩人莫屬,典韋可以率領虎賁,許褚則是率領羽林。
“許褚好像是譙國譙人,應該是許家莊的人,隻是典韋,現在在哪裏還不知道。”
典韋好像是身上有人命官司,所以隱居在山林之中,才有了驅虎逐澗的典故。
除了典韋、許褚,還有在公孫瓚處的趙雲,劉宏也想不到其他的了。
呂布如今是丁原的義子,丁原現在是並州牧,劉宏不確定現在招丁原入洛陽,是對還是錯。
萬一牽一發而動全身,就得不償失了。
“啟奏陛下,蔡邕求見。”
禦書房外,貂蟬的聲音響起,劉宏眼眸一亮,想要起身去迎接,但是想到自己的身份,還是算了吧。
“宣。”
“諾。”
禦書房的門打開,一名中年儒者的身影出現在了劉宏麵前。
那儒者看向龍椅之上的劉宏,竟然眼眸一紅,俯身便行了一個大禮。
“庶民蔡邕,拜見陛下,陛下萬年。”
劉宏起身走到了蔡邕身邊,將其扶起笑道:“蔡伯喈,你可不是庶民,你乃我大漢的大儒,更是朝廷的中流砥柱,以往是宦官亂政,致使愛卿受了委屈,朕心難安。”
“陛下,蔡邕受委屈,不重要,陛下能龍體康健,更能除去了宦官亂政的十常侍,實乃我大漢之福啊。”
劉宏點了點頭輕笑道:“愛卿先入座,朕有很多話想與你說,貂蟬奉茶。”
“諾。”
劉宏也返迴了龍椅入座,貂蟬也很快給蔡邕奉上了香茗。
“庶民多謝陛下。”
劉宏搖頭輕笑道:“愛卿不必如此,傳朕旨意,加封蔡邕為光祿大夫,享二品俸祿。”
“臣蔡邕叩謝陛下。”
“免禮吧,蔡卿,來,朕有個事情交代你辦。”
蔡邕躬身來到劉宏的禦書案旁,劉宏在書案之上的錦布寫了一個繁體漢,又寫了個簡體漢。
蔡邕一臉的疑惑之色道:“陛下,這是?”
“蔡卿,此事先等等,朕聽聞你有一愛女,不知如今芳齡幾何?”
劉宏點了點頭道:“沒錯,袁楊兩家,皆是四世三公,如今執掌天下世家的確實乃是袁楊兩家。”
劉伯溫點了點頭拱手行禮道:“陛下,可以先分化袁楊兩家,陛下扶持一家,打壓一家之後,兩家必生間隙,而且陛下也可扶持孔家,畢竟天下儒生以孔家為首,孔家的能量也是不容小覷的,畢竟孔家掌握著天下儒生的輿論方向。”
“伯溫,你說的不錯,袁楊兩家再加上至聖孔子的孔家,倒也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麵。”
“陛下,不止於此,如今天下寒門士子也不在少數,陛下也可征召一些寒門士子進入朝堂,那些寒門士子能夠被陛下征召,定以陛下馬首是瞻,如此以來,朝堂之上有分化的世家聯盟,有儒家之首的孔家,又有寒門士子,陛下必可在朝堂爭鬥之中完成執掌朝堂的心願。”
“伯溫,雖然如此一來,朕能夠執掌朝堂,但是各地的世家子弟門生官吏,朕又該如何行事?”
“陛下,隻要掌握朝堂,便可繼續向各州郡下發政令,如有不從者,便可有理由討伐,但是討伐的大軍不是來自洛陽,出自陛下之手,陛下可以行驅虎吞狼之計。”
“哈哈哈,好,好一個驅虎吞狼之計,待兩路諸侯兩敗俱傷之時,朕再以討伐為由,漁翁得利,哈哈哈,伯溫,你倒是一語驚醒了夢中人啊。”
劉宏說的沒錯,劉伯溫確實一句話提醒了劉宏,曹操在曆史上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如今劉宏自己就是天子,遠非曆史上的曹操可比。
“還是陛下聖明的緣故。”
“好了,無需奉承朕,既然想要扶持寒門,自然有一人必須讓其來洛陽任職,伯溫,擬草聖旨。”
“諾。”
劉宏隨手扔給了劉伯溫一個空白的聖旨,隨後開口道:“傳朕旨意,安喜縣令劉備,在黃巾之亂時戰功卓著,朝廷未能明察功過,沒有賞罰分明,現責令劉備率領關羽、張飛前來洛陽述職,朕有重用,欽此。”
劉伯溫很快便書寫完成了聖旨,隨即一臉疑惑之色道:“陛下,這劉備是何人?竟然身為縣令卻能被陛下如此看重?”
“劉備此人不過是織席販履之輩,不過他乃是漢室宗親,隻不過宗親的身份還需仔細考究一番,但是此人做事頗有手段,麾下有兩名義弟皆是當世萬人敵的猛將,所以在黃巾之亂時期,劉備兄弟三人頗有功績,隻不過沒有什麽人脈,所以隻得了一個縣令之職。”
“難道陛下準備扶持劉備?讓其以宗親的身份在朝堂之上有一席之地?”
“沒錯,不過朕看重的不是劉備,而是其麾下的兩名義弟,並州、幽州以及涼州邊境皆有異族對我大漢虎視眈眈,雖然幽州有劉虞,並州有丁原,涼州有董卓,但是他們一個對異族行懷柔政策,一個對異族視而不見,董卓更甚,好像還與異族合作,所以朕要盡早謀劃。”
劉伯溫聞言點了點頭後向劉宏行了一禮道:“陛下,分化世家,扶持寒門、宗親,如此一來朝堂之上必定精彩許多。”
“無妨,伯溫,讓你麾下的錦衣衛去給朕查查潁川荀氏的荀彧現在何處,朕要征辟他,找到他後,讓他來見朕。”
“臣,遵旨。”
“先去安排人傳旨吧,朕要想些事情,晚間你再來尋朕,朕會給你一份名單,你按照名單派人去尋找。”
“臣領旨。”
劉伯溫離開之後,劉宏便開始思索在野的人才,劉宏首先想到的便是曹操的兩大護衛。
典韋與許褚。
如果尋到這兩人,那麽劉宏的守衛統領非兩人莫屬,典韋可以率領虎賁,許褚則是率領羽林。
“許褚好像是譙國譙人,應該是許家莊的人,隻是典韋,現在在哪裏還不知道。”
典韋好像是身上有人命官司,所以隱居在山林之中,才有了驅虎逐澗的典故。
除了典韋、許褚,還有在公孫瓚處的趙雲,劉宏也想不到其他的了。
呂布如今是丁原的義子,丁原現在是並州牧,劉宏不確定現在招丁原入洛陽,是對還是錯。
萬一牽一發而動全身,就得不償失了。
“啟奏陛下,蔡邕求見。”
禦書房外,貂蟬的聲音響起,劉宏眼眸一亮,想要起身去迎接,但是想到自己的身份,還是算了吧。
“宣。”
“諾。”
禦書房的門打開,一名中年儒者的身影出現在了劉宏麵前。
那儒者看向龍椅之上的劉宏,竟然眼眸一紅,俯身便行了一個大禮。
“庶民蔡邕,拜見陛下,陛下萬年。”
劉宏起身走到了蔡邕身邊,將其扶起笑道:“蔡伯喈,你可不是庶民,你乃我大漢的大儒,更是朝廷的中流砥柱,以往是宦官亂政,致使愛卿受了委屈,朕心難安。”
“陛下,蔡邕受委屈,不重要,陛下能龍體康健,更能除去了宦官亂政的十常侍,實乃我大漢之福啊。”
劉宏點了點頭輕笑道:“愛卿先入座,朕有很多話想與你說,貂蟬奉茶。”
“諾。”
劉宏也返迴了龍椅入座,貂蟬也很快給蔡邕奉上了香茗。
“庶民多謝陛下。”
劉宏搖頭輕笑道:“愛卿不必如此,傳朕旨意,加封蔡邕為光祿大夫,享二品俸祿。”
“臣蔡邕叩謝陛下。”
“免禮吧,蔡卿,來,朕有個事情交代你辦。”
蔡邕躬身來到劉宏的禦書案旁,劉宏在書案之上的錦布寫了一個繁體漢,又寫了個簡體漢。
蔡邕一臉的疑惑之色道:“陛下,這是?”
“蔡卿,此事先等等,朕聽聞你有一愛女,不知如今芳齡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