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沒事啊,有哥哥在就好了
讓你做尋親節目,你做等著我? 作者:冰封的暴風大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這句話,隻是一個略顯慘淡的玩笑。
但仍然還是譚僑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應小夥的要求,之後前往醫院輸血的過程,並未錄製。
而且全程,他的臉上都打了一層薄薄的馬賽克。
盡管譚僑本人,是很希望展現出這位小夥積極樂觀向上的麵貌的。
但既然他本人對此有些抗拒...
那自然還是要以這位小夥的感覺為主。
總之,最後也一直非常順利。
小夥子隻是因為太過心急,沒有檢查車輛的情況,才導致了遮擋號牌的情況發生。
而譚僑,也順利將小夥送到了醫院,陪同他一起完成了輸血。
盡管沒有後半段的錄製,小夥臉上也全程都打了馬賽克。
但這段故事,在播出之後,應該仍然能獲得不少人的共鳴。
一個將自己的一切都捐贈出去的白血病小夥...
一個積極樂觀,對抗病魔的英雄...
離開醫院時,李陽望著小夥所在的病房,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不過,對於他...
對於《等著你》來說,這位小夥終究還隻是一個插曲。
錄製結束後,李陽便與譚僑一同,繼續前往了求助人所在的地方。
這一次的求助人,名叫周玲玲。
從小與哥哥相依為命的她,因為一場拐賣,與自己最親的哥哥失散。
而在時隔多年之後,她終於踏上了尋找自己哥哥的旅途。
不同的故事,卻透露著相同的內核。
便是認清生活的真相,看清現實的殘酷之後...
依然選擇熱愛。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能明白世界的規則,坦然麵對生活的不公,便是認清生活的真相。
而在此之下,依舊保持對生活的信心和熱情,繼續努力認真地去尊重生活,便是真正的英雄主義。
《等著你》,講述了無數人的團圓與離別。
但歸根結底,都不過是頑強的人,在努力對抗生活的縮影。
世界本就暗淡,多虧形形色色的人們,令其繽紛多彩。
結束與求助人的對話之後,便是熟悉的流程。
進入係統,根據線索求取信息。
得到位置,隨後轉交給譚僑。
接下來的,便是耐心等待。
...
時間一轉,便又是熟悉的時間。
周六晚八點,華夏各處,無數人準時圍坐在電視機前,共同守候著這檔越來越火,越來越廣為人知的節目。
燈光亮起,舞台浮現。
李陽步履輕盈,三兩步走到了舞台正中。
望著台下眾人的眼睛,以及無數透過攝像機傳來的視線,深吸一口氣。
而後緩緩地,念出了熟悉的台詞:
“歡迎各位準時收看大型公益尋人節目《等著你》。”
“我是主持人,李陽。”
“話不多說,直接有請我們的求助人上台。”
大手一揮,燈光變暗。
頭頂上的大屏幕中,播放出了提前錄製好的視頻。
一個留著短發,眉毛略粗。
臉頰微紅,臉上時刻帶著笑容的女子,出現在了屏幕當中。
她叫周琳琳,今年二十八歲。
在她身邊的,是她四歲的兒子。
明明已經成為人母。
她臉上的笑容 ,卻一直凸顯出某種少女般的活力。
而根據她的自述。
她這次過來,是為了自己的哥哥...
...
轉眼,鏡頭中那位穿著粉色風衣的周琳琳,已經出現在了眾人的眼前。
她快步從後台位置走出。
一邊與眾人打著招唿,一邊快步朝著舞台正中走來。
走到正中後,她第一件事,便是麵帶著些許靦腆的微笑,朝著李陽微微鞠了一躬:
“主持人你好。”
隨後,才在李陽的示意下,坐在了旁邊的沙發上。
看著周琳琳臉上幾乎永不消逝的開朗笑顏,李陽也不由得被帶動了情緒。
臉上稍稍浮現出了些許悅顏,開口招唿起來:
“總之...先給我們介紹一下你自己吧。”
“怎麽稱唿,從哪裏來,現在在做什麽工作?”
對麵的周琳琳欣然一笑,點了點頭:
“好!”
隨後,便望向台下的觀眾。
稍稍聳了聳脖子,開口講道:
“我叫周琳琳,來自贛州商饒。”
“我現在...是在一個倉庫裏麵,做螺絲零件的分揀工作。”
“我今天過來的目的,是想找一下我的哥哥。”
說話的時候,她一直咧著嘴角。
似乎臉上永遠帶著笑意。
許多觀眾,光是看著她的笑臉,心情就會不由自主地變好一些。
很難想象,許多人居然在一位已經為人父母的女人臉上,看到了少女般的歡脫活力。
李陽先是幫助觀眾們,確認了一下周琳琳家中人口的信息:
“你家裏,一共隻有你們兄妹兩個孩子嗎?”
“不介意的話,可以和我們講講過去的故事。”
周琳琳欣然點頭,攥著自己的手,開口講了起來:
“嗯,一共我們兩個。”
“以前...我哥哥去上學的時候,是我爸爸帶著我們。”
“後來為了賺錢,爸爸他外出打工了。”
“剩下一個媽媽,也基本很少迴家。”
“所以家裏基本...就隻有我哥哥照顧我。”
“因為媽媽經常不迴來...”
“我們就經常會挨餓。”
“所以慢慢的,哥哥開始學著煮飯給我們兩個吃。”
李陽做出了一副略顯驚訝的表情,望著周琳琳的眼睛,開口問道:
“兩個大人都不在家...”
“平日裏的夥食,就靠你們兩個小孩自己解決?”
周琳琳笑著點點頭,並未有過多的否認。
隨後停頓片刻,她便開始講起了當時的細節:
“那個時候,我們家裏住的是那種老一輩常見的土坯房子。”
“餓了的時候,就是我燒火,他來做飯。”
“當時用的柴火,都是媽媽平日上山的時候,從山裏撿迴來的細細小小的廢柴。”
“雖然燃不起多大的火,但煮個飯還是勉強夠用了。”
聽到這裏,李陽替網友們說出了略感同情的話語:
“兩個不到十歲的小孩,留在家裏自己做飯...”
“現在迴想起來,也挺不容易的吧?”
聽到李陽這樣說。
周琳琳露出了一副燦爛的笑容,說出了一句貫穿始終的話:
“沒事啊,有哥哥在就好了。”
但仍然還是譚僑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應小夥的要求,之後前往醫院輸血的過程,並未錄製。
而且全程,他的臉上都打了一層薄薄的馬賽克。
盡管譚僑本人,是很希望展現出這位小夥積極樂觀向上的麵貌的。
但既然他本人對此有些抗拒...
那自然還是要以這位小夥的感覺為主。
總之,最後也一直非常順利。
小夥子隻是因為太過心急,沒有檢查車輛的情況,才導致了遮擋號牌的情況發生。
而譚僑,也順利將小夥送到了醫院,陪同他一起完成了輸血。
盡管沒有後半段的錄製,小夥臉上也全程都打了馬賽克。
但這段故事,在播出之後,應該仍然能獲得不少人的共鳴。
一個將自己的一切都捐贈出去的白血病小夥...
一個積極樂觀,對抗病魔的英雄...
離開醫院時,李陽望著小夥所在的病房,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不過,對於他...
對於《等著你》來說,這位小夥終究還隻是一個插曲。
錄製結束後,李陽便與譚僑一同,繼續前往了求助人所在的地方。
這一次的求助人,名叫周玲玲。
從小與哥哥相依為命的她,因為一場拐賣,與自己最親的哥哥失散。
而在時隔多年之後,她終於踏上了尋找自己哥哥的旅途。
不同的故事,卻透露著相同的內核。
便是認清生活的真相,看清現實的殘酷之後...
依然選擇熱愛。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能明白世界的規則,坦然麵對生活的不公,便是認清生活的真相。
而在此之下,依舊保持對生活的信心和熱情,繼續努力認真地去尊重生活,便是真正的英雄主義。
《等著你》,講述了無數人的團圓與離別。
但歸根結底,都不過是頑強的人,在努力對抗生活的縮影。
世界本就暗淡,多虧形形色色的人們,令其繽紛多彩。
結束與求助人的對話之後,便是熟悉的流程。
進入係統,根據線索求取信息。
得到位置,隨後轉交給譚僑。
接下來的,便是耐心等待。
...
時間一轉,便又是熟悉的時間。
周六晚八點,華夏各處,無數人準時圍坐在電視機前,共同守候著這檔越來越火,越來越廣為人知的節目。
燈光亮起,舞台浮現。
李陽步履輕盈,三兩步走到了舞台正中。
望著台下眾人的眼睛,以及無數透過攝像機傳來的視線,深吸一口氣。
而後緩緩地,念出了熟悉的台詞:
“歡迎各位準時收看大型公益尋人節目《等著你》。”
“我是主持人,李陽。”
“話不多說,直接有請我們的求助人上台。”
大手一揮,燈光變暗。
頭頂上的大屏幕中,播放出了提前錄製好的視頻。
一個留著短發,眉毛略粗。
臉頰微紅,臉上時刻帶著笑容的女子,出現在了屏幕當中。
她叫周琳琳,今年二十八歲。
在她身邊的,是她四歲的兒子。
明明已經成為人母。
她臉上的笑容 ,卻一直凸顯出某種少女般的活力。
而根據她的自述。
她這次過來,是為了自己的哥哥...
...
轉眼,鏡頭中那位穿著粉色風衣的周琳琳,已經出現在了眾人的眼前。
她快步從後台位置走出。
一邊與眾人打著招唿,一邊快步朝著舞台正中走來。
走到正中後,她第一件事,便是麵帶著些許靦腆的微笑,朝著李陽微微鞠了一躬:
“主持人你好。”
隨後,才在李陽的示意下,坐在了旁邊的沙發上。
看著周琳琳臉上幾乎永不消逝的開朗笑顏,李陽也不由得被帶動了情緒。
臉上稍稍浮現出了些許悅顏,開口招唿起來:
“總之...先給我們介紹一下你自己吧。”
“怎麽稱唿,從哪裏來,現在在做什麽工作?”
對麵的周琳琳欣然一笑,點了點頭:
“好!”
隨後,便望向台下的觀眾。
稍稍聳了聳脖子,開口講道:
“我叫周琳琳,來自贛州商饒。”
“我現在...是在一個倉庫裏麵,做螺絲零件的分揀工作。”
“我今天過來的目的,是想找一下我的哥哥。”
說話的時候,她一直咧著嘴角。
似乎臉上永遠帶著笑意。
許多觀眾,光是看著她的笑臉,心情就會不由自主地變好一些。
很難想象,許多人居然在一位已經為人父母的女人臉上,看到了少女般的歡脫活力。
李陽先是幫助觀眾們,確認了一下周琳琳家中人口的信息:
“你家裏,一共隻有你們兄妹兩個孩子嗎?”
“不介意的話,可以和我們講講過去的故事。”
周琳琳欣然點頭,攥著自己的手,開口講了起來:
“嗯,一共我們兩個。”
“以前...我哥哥去上學的時候,是我爸爸帶著我們。”
“後來為了賺錢,爸爸他外出打工了。”
“剩下一個媽媽,也基本很少迴家。”
“所以家裏基本...就隻有我哥哥照顧我。”
“因為媽媽經常不迴來...”
“我們就經常會挨餓。”
“所以慢慢的,哥哥開始學著煮飯給我們兩個吃。”
李陽做出了一副略顯驚訝的表情,望著周琳琳的眼睛,開口問道:
“兩個大人都不在家...”
“平日裏的夥食,就靠你們兩個小孩自己解決?”
周琳琳笑著點點頭,並未有過多的否認。
隨後停頓片刻,她便開始講起了當時的細節:
“那個時候,我們家裏住的是那種老一輩常見的土坯房子。”
“餓了的時候,就是我燒火,他來做飯。”
“當時用的柴火,都是媽媽平日上山的時候,從山裏撿迴來的細細小小的廢柴。”
“雖然燃不起多大的火,但煮個飯還是勉強夠用了。”
聽到這裏,李陽替網友們說出了略感同情的話語:
“兩個不到十歲的小孩,留在家裏自己做飯...”
“現在迴想起來,也挺不容易的吧?”
聽到李陽這樣說。
周琳琳露出了一副燦爛的笑容,說出了一句貫穿始終的話:
“沒事啊,有哥哥在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