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一個著名的華人女作家的隨筆裏看到,她跟著自己的美國外交官丈夫在非洲生活。每天清早五點起床。靜心寫作。平時亦生活閑散,到處在非洲的土地上走動。在非洲的原始的環境裏,滌蕩自己被都市扭曲的心境。生活隨意悠閑,寫字僅僅是一個調劑心靈的娛樂。
迴國後,和宜昌的純文學前輩有幸吃過一頓飯。嚴銘老師和張永久老師的生活工作狀態也讓我心存欠羨。和文學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職業作家,可以隨心所欲地閱讀自己想看的書籍。然後在被文字的感染下,寫自己想寫的東西。
我很向往這種生活,不過我也知道,我永遠不可能走上這條道路。我隻是個業餘的網絡寫手——《宜昌鬼事》能出版,我終於可以承認自己是個寫手了。如果我每天也能如那個美國外交官夫人一樣,周遊世界,生活章奏緩慢。我想,我肯定是一個字都寫不出來的。
我的生活也如陰陽兩極,在總量守恆的時候,每天單調枯燥的工作之餘,就需要靠腦海裏的光怪陸離的幻想來平衡這種空虛。於是在巴基斯坦的工地上,百無聊賴的我,把寫作當作了生活中的一個狀態。彌補我蒼白無聊生活的一個手段。
初到工地,我並未意識到這點。零零散散的寫了兩三篇半成品的文章。如到巴國的見聞,後來又寫了一個人物集。都是平平開始,草草而終。
直到2010年四月的某一天。我忽然想起,宜昌版斑竹燕九哥哥,曾經說過,宜昌版若是有人能寫個恐怖類型的帖子,彌補一下空白就好了。
我就開始迴憶幼年時候,聽大人們在火爐旁聊天,講到那些流傳於民間的種種恐怖的詭異故事。印象最深的就是化生子的故事,行夜路的故事,走胎的故事,還有殯儀館的故事。
嗬嗬,最開始,我的寫作計劃,就是以上的內容。臨時又想起98年,三峽壩區轟動一時的墓地打茄樂的真實事件。
是的,我在word上打出“殯儀館”這個三個字的時候,寫作的框架,就是以上所有。我很有信心,這次我的點擊率能達到我的預期目的——一萬次。這將是我在宜昌版最為風光的一次發帖。也許能超越前輩,刷新一個記錄出來。
我就是這麽想的。然後,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最初的幾萬字,寫得很爽,很流暢。這些情章在我腦海裏已經無數次的閃現,我要做的,就是把它們整理,構架,潤色而已。當寫到墓地茄聲的時候,狀態達到了巔峰。連自己都覺得真是步步為營,峰迴路轉。寫完後,意猶未盡,又寫了個尾巴:阿金的恐懼。
此時的點擊率已經過萬,我的目的達到了。我準備結束這個《宜昌鬼事》的帖子,突然發現,停不下來。宜昌版的網友都希望我能繼續寫下去,而我,也不舍得放棄這麽舒適的寫作快意。
我思考再三,最終決定,豁得一身剮,這次要玩個大的。當時我是一天五千字以上的更新速度,最多的一天達到一萬字以上。
以我寫作環境,做出這個決定,冒了很大的風險。因為我不是個專業的作家,我隻是個技術員,白天工地上的工作很繁忙,加班也是司空見慣。我能堅持下去嗎。我當時心裏沒底。我這人,一無是處,但是有個性格,就是做事不愛半途而廢。要麽不做,做了就要做完,做得好不好倒在其次。
從借命開始,我開始注重人物的刻畫。為此,我請出了我腦袋裏的三個朋友:趙一二,瘋子,王八。
這三個人,本來是我一個夭折的玄幻小說的人物。那個小說是個以道教為背景的小說,玄幻的框架,和懸疑,和恐怖一點不相幹,甚至還想摻加點穿越的情章。本來是準備寫完了,然後發在起點上,看能不能混點煙錢啥的。可是寫了幾萬字,我放棄了。一個原因:寫得真是慘不忍睹。我把幾萬字的文檔刪除的時候,心裏不僅慶幸:幸虧沒發表出來。不然丟人丟大了。
這個失敗的教訓,讓我明白,我不是寫玄幻的料子。我還是安安心心的寫生活中的故事吧。比如一些忘不掉的人,比如趙長風的係列。
當我寫《宜昌鬼事》借命,我知道,我必須得改變主意了。於是乎,王八出場。
借命之後。文章就必須要轉折,不能老是寫一些故事,長篇大論的文章,光寫故事是無法支撐起這麽大的台麵的。必須要寫人。
迴國後,和宜昌的純文學前輩有幸吃過一頓飯。嚴銘老師和張永久老師的生活工作狀態也讓我心存欠羨。和文學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職業作家,可以隨心所欲地閱讀自己想看的書籍。然後在被文字的感染下,寫自己想寫的東西。
我很向往這種生活,不過我也知道,我永遠不可能走上這條道路。我隻是個業餘的網絡寫手——《宜昌鬼事》能出版,我終於可以承認自己是個寫手了。如果我每天也能如那個美國外交官夫人一樣,周遊世界,生活章奏緩慢。我想,我肯定是一個字都寫不出來的。
我的生活也如陰陽兩極,在總量守恆的時候,每天單調枯燥的工作之餘,就需要靠腦海裏的光怪陸離的幻想來平衡這種空虛。於是在巴基斯坦的工地上,百無聊賴的我,把寫作當作了生活中的一個狀態。彌補我蒼白無聊生活的一個手段。
初到工地,我並未意識到這點。零零散散的寫了兩三篇半成品的文章。如到巴國的見聞,後來又寫了一個人物集。都是平平開始,草草而終。
直到2010年四月的某一天。我忽然想起,宜昌版斑竹燕九哥哥,曾經說過,宜昌版若是有人能寫個恐怖類型的帖子,彌補一下空白就好了。
我就開始迴憶幼年時候,聽大人們在火爐旁聊天,講到那些流傳於民間的種種恐怖的詭異故事。印象最深的就是化生子的故事,行夜路的故事,走胎的故事,還有殯儀館的故事。
嗬嗬,最開始,我的寫作計劃,就是以上的內容。臨時又想起98年,三峽壩區轟動一時的墓地打茄樂的真實事件。
是的,我在word上打出“殯儀館”這個三個字的時候,寫作的框架,就是以上所有。我很有信心,這次我的點擊率能達到我的預期目的——一萬次。這將是我在宜昌版最為風光的一次發帖。也許能超越前輩,刷新一個記錄出來。
我就是這麽想的。然後,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最初的幾萬字,寫得很爽,很流暢。這些情章在我腦海裏已經無數次的閃現,我要做的,就是把它們整理,構架,潤色而已。當寫到墓地茄聲的時候,狀態達到了巔峰。連自己都覺得真是步步為營,峰迴路轉。寫完後,意猶未盡,又寫了個尾巴:阿金的恐懼。
此時的點擊率已經過萬,我的目的達到了。我準備結束這個《宜昌鬼事》的帖子,突然發現,停不下來。宜昌版的網友都希望我能繼續寫下去,而我,也不舍得放棄這麽舒適的寫作快意。
我思考再三,最終決定,豁得一身剮,這次要玩個大的。當時我是一天五千字以上的更新速度,最多的一天達到一萬字以上。
以我寫作環境,做出這個決定,冒了很大的風險。因為我不是個專業的作家,我隻是個技術員,白天工地上的工作很繁忙,加班也是司空見慣。我能堅持下去嗎。我當時心裏沒底。我這人,一無是處,但是有個性格,就是做事不愛半途而廢。要麽不做,做了就要做完,做得好不好倒在其次。
從借命開始,我開始注重人物的刻畫。為此,我請出了我腦袋裏的三個朋友:趙一二,瘋子,王八。
這三個人,本來是我一個夭折的玄幻小說的人物。那個小說是個以道教為背景的小說,玄幻的框架,和懸疑,和恐怖一點不相幹,甚至還想摻加點穿越的情章。本來是準備寫完了,然後發在起點上,看能不能混點煙錢啥的。可是寫了幾萬字,我放棄了。一個原因:寫得真是慘不忍睹。我把幾萬字的文檔刪除的時候,心裏不僅慶幸:幸虧沒發表出來。不然丟人丟大了。
這個失敗的教訓,讓我明白,我不是寫玄幻的料子。我還是安安心心的寫生活中的故事吧。比如一些忘不掉的人,比如趙長風的係列。
當我寫《宜昌鬼事》借命,我知道,我必須得改變主意了。於是乎,王八出場。
借命之後。文章就必須要轉折,不能老是寫一些故事,長篇大論的文章,光寫故事是無法支撐起這麽大的台麵的。必須要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