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行夜路——必見鬼
插話一
這個經曆我將仍舊以第一人稱來敘述。但是這個經曆中的“我”,相對於前麵長篇係列裏的瘋子的身份背景,並非完全重疊,而是真實的我。為了大家在看帖時,不引起閱讀上的困惑,我特意說明一下:這是個單篇,和以往的小說背景沒有任何的聯係。
插話二
你有沒有走過夜路……
不是行走在城市的路燈下,而是一個人在深夜,走在空曠的平原,或是樹木繁茂的山嶺。黑夜中,你走在遠離城市,人跡稀少的鄉間。隻有你孤單一人,你的身邊都是漆黑的夜空,把無邊無際的農田、河渠、樹木籠罩。你隻能靠著手中的微弱的電筒光線摸索前行。你看不到四周遠處到底隱藏著什麽,你隻能去想象,去猜測,用你身上各個毛細孔的神經觸梢去感覺……黑暗中,是不是有什麽東西在蠢蠢欲動。你莫名的心悸,身上的汗毛豎起,你也許會希望是某個路過的野獸。但這種希望往往是落空的,因為你知道,那些在黑暗中默默關注你,尾隨你的……到底是什麽東西。
你當然會盡量不去深入的思考這個問題,甚至相反,你會努力把這讓你毛骨悚然的想法,從你腦海中驅除,你會想一些開心的事情,比如剛才的晚宴吃了什麽樣的美食;比如你會開始唱歌,唱自己平時並不愛聽的歌,但那些歌的曲調,絕對是高亢而尖銳的;你還會跟自己說話,一對一答,努力讓自己沉浸在這個有趣的遊戲中……
可是沒有用,你會無奈的發現,你根本無法驅除這個攫著你心靈的恐怖念頭。你腦海還是能預感到一它們會突然出現在你麵前,或是從你背後把你緊緊掠住。於是你會迴頭看去,可是什麽都沒有,隻有黑暗——你知道它沒走,它隻是突然退遠而已,隱藏在濃濃的夜色中,它正等著你迴過身,伺機而動。你所懼怕的那個東西,也許是麵目猙獰的無常夜叉,也許是身體扭曲器官爆裂的煞屍,也許是安靜溫柔,卻壓抑不住殺機的白衣或紅衣女子……最沮喪的是,你根本就不知道你所害怕的,究竟是什麽模樣的物事。
你會突然感覺到身邊有一個物體在晃動,你連忙看去,可是眼前又什麽都沒有了。你安慰自己,眼花了。我在這裏告訴你,你沒眼花,你確實是看見了,其實你自己也知道。
當你勉強平定心神,卻忽然聽到身邊不遠處的一聲詭異的叫聲,你會突然嚇的跳起來,心髒彷佛要從胸腔裏蹦出來。別把這聲音當做昆蟲或是其他小型動物的鳴叫,來安撫自己受驚嚇的心神,你也知道,是它們……
它們來了。
插話三
人有魂魄,白日無所見。若是行走夜路,一魂魄會行於肉身前三步。替肉身試探前方有無陰煞邪氣。所以夜行,絕不能太快,必要慢慢行走,若是快了,超過身前魂魄,便兇險無比。遇到兇惡恐怖物事,千萬別驚慌失措,否則魂魄散去,無人可救。
行夜路從醜時起,人必定要警覺,眉毛聳動,眼皮跳,背後麻,耳朵鳴,都是惡鬼在身邊的征兆。可咬破中指,用鮮血辟邪。若不是太甚,點燃一支香煙,亦可。如果隻是覺得若有若無,拿出手上鐵器:鑰匙、水果刀之類。
千萬別在郊野行夜路的時候念咒或是佛經,千萬別念!除非你是道德高深的僧侶道士。
千萬不要在夜空中問沒有來曆的人物的姓名,也不要報上自己的家門。除非你是本領超強的術士。
千萬別跑,千萬別加大駕駛車輛的油門。一定要看清腳下的道路,不是用眼去看,要用腳尖去試探……
其實你照做了也沒用,該找上你的,就不會放過你……
:
湖北省興山縣,位於宜昌市西北,南部與宜昌縣(現夷陵區)霧渡河鎮交界。霧渡河往東南方向是地勢較為平坦的丘陵地貌。過了霧渡河大橋,地勢陡然升高,海拔提升,進入連綿的崇山,進入興山界內,便是典型的高山地形。興山縣北部與神農架交界,西部峽口與秭歸縣相鄰。人口較平原地區稀少,山村辟野,古時風俗,至今流傳。
八十年代《黑暗傳》被學者從鄉間土壤裏發掘出來,全國風俗文化學界都轟動一時。《黑暗傳》被發現的地區,就是興山。那些遠古流傳下來的喪歌,至今還在打喪鼓的藝人口裏傳唱。在葬禮的夜晚裏上唱誦。代代相傳。
我有個好朋友是興山人,小時候我們一起長大,是非常要好的夥伴。他的母親的戶口一直在興山沒有轉到宜昌市內,所以他的戶口也一直在興山的一個鄉裏,那個鄉地處高嵐和興山城關(老縣城,如今縣城因為三峽水位的原因,搬遷到古夫)之間的省道上。夾在高山之間的一個峽穀出口。
我那個好朋友叫李夷,在讀書學的是醫科,我們同年畢業,當時都在宜昌市很難找到工作,但他的派遣證在興山老家還是起了作用。在那個鄉醫院裏當了臨床醫生。而我,卻無處收留,在家裏閑著。一呆就是一年,在家裏遊手好閑。
李夷知道我一直沒有找到工作,一次迴宜昌看望他父母後,找到我,叫我和他一起迴興山,到大山裏散散心。我當時的確在家裏呆的煩悶透頂。馬上就答應了他的好意。
於是第二天就收拾好幾件換洗衣服,跟著李夷到興山去。到興山的客車本來是下午就要發車的,可是不停的在市內繞著圈子,多載了幾個客人。到了五點多鍾,才從宜昌出發,走過小溪塔,往無窮盡的山巒裏開去。
車還沒到黃花,天就黑了。
我在車上睡覺,被山路上上快速迴旋的客車顛簸抖醒,往窗外看去,客車正在順著盤山公路,從山巔向山下飛速駛去。山下有個繁華的集鎮,密集的燈火,一片輝煌,那就是水月寺。
車過了水月寺又上了一個大山,這時候時間已經是半夜十二點左右。山上空寂無人,可我突然看見路邊一個人在慢慢的行走。
我連忙問我身邊的李夷,“為什麽這個人要在晚上,走在這偏僻的山路上。”
李夷對我的問題很奇怪,“既然住在大山裏,走夜路當然稀疏平常。”
“難道不害怕的嗎?”我問李夷。
李夷愣住了,看來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客車過了高嵐,高嵐號稱十裏畫廊,可惜黑夜裏,我沒有機會去觀賞。
車過了高嵐二三十分鍾後,我們到了李夷的家鄉,那個地處於大山之間的峽穀出口。
李夷的好朋友在停車的位置等著我們。我下了車,在黑夜裏打量這個鄉集:在大山裏,這算是個人口很集中的集鎮了。省道的兩邊都是私人的小洋樓。離公路更遠一些,可以看到,一邊是開闊的河灘,一邊是較為平緩(相對宜昌的地勢而言)的山坡。河灘上的民居更密集一些。而山坡上的建築就稀稀拉拉的點綴在各處。
李夷的好朋友是個初中老師,這個鄉的初中就建在山坡上,教學樓和教室的寢室樓,與陡峭的懸崖幾乎平齊貼著。
李夷帶著我到了他的好朋友的寢室,我進去了看見裏麵還坐了幾個人,都是年輕男女。一一介紹,分別是鄉郵局、鄉政府、水電站上班的職員,我同學是醫生。
他們年齡相仿,又在鄉裏的要害部門上班,都是讀了書分配迴來的。所以大家都談得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朋友圈子。
我有了種欠羨的感覺,但生分感很快消散。
因為有酒喝。
李夷在上車前,就打電話通知了他的老師朋友,所以我一進門,就聞到了撲鼻而來的香氣。臘肉和鮮魚煮火鍋的香味。如今十多年過去,我仍記得,那晚吃的臘肉和魚肉的鮮美,還在齒間留香。火鍋裏還有一種醃製的植物根莖,味道酸酸的,無比美味。我同學說是芋頭杆,醃好了,佐餐下火鍋都很合適。這東西隻有興山這一片才有。別處少見。
酒喝的是當地村民自家釀造的苞穀酒。六十多度,醇和芬香,入口是苞穀的一股甜糊味,下了喉,就如同一條火線燃燒,一直燒到胃裏。
幾個年輕男女,在鬥室裏飲酒聊天,屋外的山風刮的格格作響。間雜著一聲怪叫,我聽得害怕。他們哈哈笑起來,說徐哥你的膽子好小,這是貓頭鷹叫的聲音呢。
“聽說貓頭鷹叫的時候,就是有人死掉。”我問他們:“是不是真的。”
“每晚這麽多貓頭鷹叫,那裏來的這麽多人去死啊。”他們笑我疑神疑鬼。
我也釋然,也笑起來,繼續和他們喝酒。
酒喝到尾聲的時候,其他的幾個朋友就走了,出了門走進山間的夜色。我不禁替他們擔心。想起了來的時候,在路上看見的那個走夜路的人。
把這個事情,又對李夷和他的老師朋友給說了一遍。
老師朋友聽了之後,對我說:“既然你這麽感興趣,我就給你講個我們這裏走夜路的事情。”
李夷插嘴說道:“是不是前幾年上包坪的那個事情啊?”
“是的。”老師說道:“我給徐哥說說,當個故事講一講。”
我酒喝的多了點,點了點頭,示意我很感興趣。
插話一
這個經曆我將仍舊以第一人稱來敘述。但是這個經曆中的“我”,相對於前麵長篇係列裏的瘋子的身份背景,並非完全重疊,而是真實的我。為了大家在看帖時,不引起閱讀上的困惑,我特意說明一下:這是個單篇,和以往的小說背景沒有任何的聯係。
插話二
你有沒有走過夜路……
不是行走在城市的路燈下,而是一個人在深夜,走在空曠的平原,或是樹木繁茂的山嶺。黑夜中,你走在遠離城市,人跡稀少的鄉間。隻有你孤單一人,你的身邊都是漆黑的夜空,把無邊無際的農田、河渠、樹木籠罩。你隻能靠著手中的微弱的電筒光線摸索前行。你看不到四周遠處到底隱藏著什麽,你隻能去想象,去猜測,用你身上各個毛細孔的神經觸梢去感覺……黑暗中,是不是有什麽東西在蠢蠢欲動。你莫名的心悸,身上的汗毛豎起,你也許會希望是某個路過的野獸。但這種希望往往是落空的,因為你知道,那些在黑暗中默默關注你,尾隨你的……到底是什麽東西。
你當然會盡量不去深入的思考這個問題,甚至相反,你會努力把這讓你毛骨悚然的想法,從你腦海中驅除,你會想一些開心的事情,比如剛才的晚宴吃了什麽樣的美食;比如你會開始唱歌,唱自己平時並不愛聽的歌,但那些歌的曲調,絕對是高亢而尖銳的;你還會跟自己說話,一對一答,努力讓自己沉浸在這個有趣的遊戲中……
可是沒有用,你會無奈的發現,你根本無法驅除這個攫著你心靈的恐怖念頭。你腦海還是能預感到一它們會突然出現在你麵前,或是從你背後把你緊緊掠住。於是你會迴頭看去,可是什麽都沒有,隻有黑暗——你知道它沒走,它隻是突然退遠而已,隱藏在濃濃的夜色中,它正等著你迴過身,伺機而動。你所懼怕的那個東西,也許是麵目猙獰的無常夜叉,也許是身體扭曲器官爆裂的煞屍,也許是安靜溫柔,卻壓抑不住殺機的白衣或紅衣女子……最沮喪的是,你根本就不知道你所害怕的,究竟是什麽模樣的物事。
你會突然感覺到身邊有一個物體在晃動,你連忙看去,可是眼前又什麽都沒有了。你安慰自己,眼花了。我在這裏告訴你,你沒眼花,你確實是看見了,其實你自己也知道。
當你勉強平定心神,卻忽然聽到身邊不遠處的一聲詭異的叫聲,你會突然嚇的跳起來,心髒彷佛要從胸腔裏蹦出來。別把這聲音當做昆蟲或是其他小型動物的鳴叫,來安撫自己受驚嚇的心神,你也知道,是它們……
它們來了。
插話三
人有魂魄,白日無所見。若是行走夜路,一魂魄會行於肉身前三步。替肉身試探前方有無陰煞邪氣。所以夜行,絕不能太快,必要慢慢行走,若是快了,超過身前魂魄,便兇險無比。遇到兇惡恐怖物事,千萬別驚慌失措,否則魂魄散去,無人可救。
行夜路從醜時起,人必定要警覺,眉毛聳動,眼皮跳,背後麻,耳朵鳴,都是惡鬼在身邊的征兆。可咬破中指,用鮮血辟邪。若不是太甚,點燃一支香煙,亦可。如果隻是覺得若有若無,拿出手上鐵器:鑰匙、水果刀之類。
千萬別在郊野行夜路的時候念咒或是佛經,千萬別念!除非你是道德高深的僧侶道士。
千萬不要在夜空中問沒有來曆的人物的姓名,也不要報上自己的家門。除非你是本領超強的術士。
千萬別跑,千萬別加大駕駛車輛的油門。一定要看清腳下的道路,不是用眼去看,要用腳尖去試探……
其實你照做了也沒用,該找上你的,就不會放過你……
:
湖北省興山縣,位於宜昌市西北,南部與宜昌縣(現夷陵區)霧渡河鎮交界。霧渡河往東南方向是地勢較為平坦的丘陵地貌。過了霧渡河大橋,地勢陡然升高,海拔提升,進入連綿的崇山,進入興山界內,便是典型的高山地形。興山縣北部與神農架交界,西部峽口與秭歸縣相鄰。人口較平原地區稀少,山村辟野,古時風俗,至今流傳。
八十年代《黑暗傳》被學者從鄉間土壤裏發掘出來,全國風俗文化學界都轟動一時。《黑暗傳》被發現的地區,就是興山。那些遠古流傳下來的喪歌,至今還在打喪鼓的藝人口裏傳唱。在葬禮的夜晚裏上唱誦。代代相傳。
我有個好朋友是興山人,小時候我們一起長大,是非常要好的夥伴。他的母親的戶口一直在興山沒有轉到宜昌市內,所以他的戶口也一直在興山的一個鄉裏,那個鄉地處高嵐和興山城關(老縣城,如今縣城因為三峽水位的原因,搬遷到古夫)之間的省道上。夾在高山之間的一個峽穀出口。
我那個好朋友叫李夷,在讀書學的是醫科,我們同年畢業,當時都在宜昌市很難找到工作,但他的派遣證在興山老家還是起了作用。在那個鄉醫院裏當了臨床醫生。而我,卻無處收留,在家裏閑著。一呆就是一年,在家裏遊手好閑。
李夷知道我一直沒有找到工作,一次迴宜昌看望他父母後,找到我,叫我和他一起迴興山,到大山裏散散心。我當時的確在家裏呆的煩悶透頂。馬上就答應了他的好意。
於是第二天就收拾好幾件換洗衣服,跟著李夷到興山去。到興山的客車本來是下午就要發車的,可是不停的在市內繞著圈子,多載了幾個客人。到了五點多鍾,才從宜昌出發,走過小溪塔,往無窮盡的山巒裏開去。
車還沒到黃花,天就黑了。
我在車上睡覺,被山路上上快速迴旋的客車顛簸抖醒,往窗外看去,客車正在順著盤山公路,從山巔向山下飛速駛去。山下有個繁華的集鎮,密集的燈火,一片輝煌,那就是水月寺。
車過了水月寺又上了一個大山,這時候時間已經是半夜十二點左右。山上空寂無人,可我突然看見路邊一個人在慢慢的行走。
我連忙問我身邊的李夷,“為什麽這個人要在晚上,走在這偏僻的山路上。”
李夷對我的問題很奇怪,“既然住在大山裏,走夜路當然稀疏平常。”
“難道不害怕的嗎?”我問李夷。
李夷愣住了,看來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客車過了高嵐,高嵐號稱十裏畫廊,可惜黑夜裏,我沒有機會去觀賞。
車過了高嵐二三十分鍾後,我們到了李夷的家鄉,那個地處於大山之間的峽穀出口。
李夷的好朋友在停車的位置等著我們。我下了車,在黑夜裏打量這個鄉集:在大山裏,這算是個人口很集中的集鎮了。省道的兩邊都是私人的小洋樓。離公路更遠一些,可以看到,一邊是開闊的河灘,一邊是較為平緩(相對宜昌的地勢而言)的山坡。河灘上的民居更密集一些。而山坡上的建築就稀稀拉拉的點綴在各處。
李夷的好朋友是個初中老師,這個鄉的初中就建在山坡上,教學樓和教室的寢室樓,與陡峭的懸崖幾乎平齊貼著。
李夷帶著我到了他的好朋友的寢室,我進去了看見裏麵還坐了幾個人,都是年輕男女。一一介紹,分別是鄉郵局、鄉政府、水電站上班的職員,我同學是醫生。
他們年齡相仿,又在鄉裏的要害部門上班,都是讀了書分配迴來的。所以大家都談得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朋友圈子。
我有了種欠羨的感覺,但生分感很快消散。
因為有酒喝。
李夷在上車前,就打電話通知了他的老師朋友,所以我一進門,就聞到了撲鼻而來的香氣。臘肉和鮮魚煮火鍋的香味。如今十多年過去,我仍記得,那晚吃的臘肉和魚肉的鮮美,還在齒間留香。火鍋裏還有一種醃製的植物根莖,味道酸酸的,無比美味。我同學說是芋頭杆,醃好了,佐餐下火鍋都很合適。這東西隻有興山這一片才有。別處少見。
酒喝的是當地村民自家釀造的苞穀酒。六十多度,醇和芬香,入口是苞穀的一股甜糊味,下了喉,就如同一條火線燃燒,一直燒到胃裏。
幾個年輕男女,在鬥室裏飲酒聊天,屋外的山風刮的格格作響。間雜著一聲怪叫,我聽得害怕。他們哈哈笑起來,說徐哥你的膽子好小,這是貓頭鷹叫的聲音呢。
“聽說貓頭鷹叫的時候,就是有人死掉。”我問他們:“是不是真的。”
“每晚這麽多貓頭鷹叫,那裏來的這麽多人去死啊。”他們笑我疑神疑鬼。
我也釋然,也笑起來,繼續和他們喝酒。
酒喝到尾聲的時候,其他的幾個朋友就走了,出了門走進山間的夜色。我不禁替他們擔心。想起了來的時候,在路上看見的那個走夜路的人。
把這個事情,又對李夷和他的老師朋友給說了一遍。
老師朋友聽了之後,對我說:“既然你這麽感興趣,我就給你講個我們這裏走夜路的事情。”
李夷插嘴說道:“是不是前幾年上包坪的那個事情啊?”
“是的。”老師說道:“我給徐哥說說,當個故事講一講。”
我酒喝的多了點,點了點頭,示意我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