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全家穿越到古代[種田] 作者:貓咪魚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年,江州城固若金湯,不僅做出了不少進攻武器的圖紙,還做了不少防禦措施。
京城那邊也沒閑著,之後每個城都會這麽弄。
林景年還提議讓這些圖紙不要流傳出去,這樣往後剿匪、打仗都能事半功倍。
有了這些圖紙,再加上他和太子一起辦的水泥工坊和玻璃工坊,給國庫增加不少進項。
一時間,林景年的身份水漲船高。
林蘇葉也沾了光。
讓她有些意外的是,他們到京城,竟然是太子親自過來接他們。
林景年勞苦功高,作為他的妹妹,林蘇葉一到京城就接到聖旨,被封為綏陽縣主。
林蘇葉如今也是有府兵的人了。
聽說縣主能有三百府兵。
好傢夥,那可是三百張嘴啊!
林蘇葉第一反應不是覺得很有安全感,而是覺得,她根本就養不起!
她們家與京城這些站穩了腳跟的人相比,最缺的就是田產了。
京城那些達官貴人,誰家沒有兩個莊子?
古代最怕就是糧食短缺,而且運輸不便,容易被劫走,最好還是在京城附近有莊子來得好。
不過,她來到尚書府門口,整個人都愣住。
這尚書府的側門,竟是比刺史府的正門還要氣派!
-完-
第41章
◎嫂子◎
林蘇葉瞧見這尚書府, 忍不住問:「哥,這京官都這麽土豪麽?」
林景年便解釋道:「我在戰場有功,便賞賜了一個大宅院給我, 像禮部尚書的宅院,和咱們家在江州城那宅院差不多。」
林蘇葉看向他,一路上互損過來,可算是說了一句好話:「哥,你可真厲害, 我又可以當鹹魚了。」
林景年順手摸了一把她的腦袋, 一家子一起進了宅院。
這宅院一直有管家打理, 進去就能住人。
期間林景年讓人帶了話, 說要將院子簡單的拾掇一番, 管家還特地在給林蘇葉準備的小院裏麵栽種了幾顆紅梅。
裏麵的床鋪竟然是上等的梨花木。
屋子裏有不少擺件, 都很精緻。
來的時候已經是傍晚,吃過飯後, 林蘇葉早早地就休息下來。
雖說她一直覺得自己是個鹹魚, 到底也沒有啥事都不敢。
林蘇葉之前弄了一個首飾鋪子, 專門賣那些做工精巧的首飾,收益竟然還不錯。
第二天一早,她就去了一個閑置的鋪麵。
尚書府的管家陳伯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男人,辦事井井有條, 林景年不在京城的時候,置辦田產和鋪麵都是由他經手。
隻可惜, 京城附近的田產,實在是不好買, 也就是每個月林景年每月的俸祿都有不少職田也有不少糧食。
勉強夠用。
其實, 他們的銀錢買一個莊子也是夠用的, 就是覺得不劃算。
皇帝和太子賞賜了不少東西,那些都是可以保值的,拿去賣掉肯定是不劃算。
林蘇葉便想到了一個法子。
她將那鋪麵改建成二層樓的鋪子,取名為「珍寶閣」。
主要還是做珠寶首飾的買賣。
羅月桂原本還想繼續在京城開鋪子的。
不過有了這珍寶閣之後,她如今做繡活兒的時間越來越少,便不再單獨開一個鋪子。
珍寶閣裏麵主要賣的是一些首飾。
林景年雖說將玻璃的製法說給太子了,但是這年頭能做精巧的玻璃工藝品的還是太少,他們特地開了個玻璃工藝品的工坊。
特別是鏡子,賣的很是不錯。
要說這珍寶閣,最賺錢的不是玻璃工藝品,不是雙麵繡,也不是林蘇葉精心設計的珠寶首飾。
而是每月一次的拍賣會。
珍寶閣平時的價格已經定的很高了,也就是在京城,整個燕朝最繁華的地方,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客源。
每月一次的拍賣會,起拍價並不高,耐不住京城的土豪們一擲千金啊!
比如前幾天的望遠鏡,這玩意兒一般都是軍用的,得到太子首肯之後,他們珍寶閣每月都會拍兩個望遠鏡的。
還有萬花筒、漏鬥這種小玩意兒,竟然也被拍出了不低的價格。
林蘇葉一向都挺會營銷,他們珍寶閣中間有一個玻璃展櫃,都是不賣的藏品,等到一個月一次的拍賣會再拍賣。
有一串鑽石項鍊,她找工匠切割,做成小碎鑽,怎麽砸都砸不碎,被拍到了一千兩銀子。
還有林蘇葉自己設計的珠寶手串,和一些首飾,都能賣出不低的價格。
她娘親的雙麵繡,如今可都是拿去拍賣的,可以說是千金難求。
……
這天,剛經曆過一輪拍賣會,林蘇葉也攢下了不少銀子。
林家準備置辦一些田產和莊子。
京城的地確實很貴,莊子的價格更是貴到離譜。
換做半年前,林蘇葉一聽到那價格,連砍價的欲望都沒有了。
這短短的半年的時間,這珍寶閣賺的銀子就已經很多了。
這會兒再置辦一些田產,來年春耕就能種下去了。
哪怕林景年如今是二品大官,眼瞧著還能繼續升遷,林庚生還是繼續開酒樓,當大廚。
若是有個莊子,那些牛羊菜蔬都要方便很多。
林蘇葉算了算性價比,決定在離京城不遠處的雍州置辦一個大一些的莊子,至於京城附近,她則是安排了一個小一點的莊子。
京城那邊也沒閑著,之後每個城都會這麽弄。
林景年還提議讓這些圖紙不要流傳出去,這樣往後剿匪、打仗都能事半功倍。
有了這些圖紙,再加上他和太子一起辦的水泥工坊和玻璃工坊,給國庫增加不少進項。
一時間,林景年的身份水漲船高。
林蘇葉也沾了光。
讓她有些意外的是,他們到京城,竟然是太子親自過來接他們。
林景年勞苦功高,作為他的妹妹,林蘇葉一到京城就接到聖旨,被封為綏陽縣主。
林蘇葉如今也是有府兵的人了。
聽說縣主能有三百府兵。
好傢夥,那可是三百張嘴啊!
林蘇葉第一反應不是覺得很有安全感,而是覺得,她根本就養不起!
她們家與京城這些站穩了腳跟的人相比,最缺的就是田產了。
京城那些達官貴人,誰家沒有兩個莊子?
古代最怕就是糧食短缺,而且運輸不便,容易被劫走,最好還是在京城附近有莊子來得好。
不過,她來到尚書府門口,整個人都愣住。
這尚書府的側門,竟是比刺史府的正門還要氣派!
-完-
第41章
◎嫂子◎
林蘇葉瞧見這尚書府, 忍不住問:「哥,這京官都這麽土豪麽?」
林景年便解釋道:「我在戰場有功,便賞賜了一個大宅院給我, 像禮部尚書的宅院,和咱們家在江州城那宅院差不多。」
林蘇葉看向他,一路上互損過來,可算是說了一句好話:「哥,你可真厲害, 我又可以當鹹魚了。」
林景年順手摸了一把她的腦袋, 一家子一起進了宅院。
這宅院一直有管家打理, 進去就能住人。
期間林景年讓人帶了話, 說要將院子簡單的拾掇一番, 管家還特地在給林蘇葉準備的小院裏麵栽種了幾顆紅梅。
裏麵的床鋪竟然是上等的梨花木。
屋子裏有不少擺件, 都很精緻。
來的時候已經是傍晚,吃過飯後, 林蘇葉早早地就休息下來。
雖說她一直覺得自己是個鹹魚, 到底也沒有啥事都不敢。
林蘇葉之前弄了一個首飾鋪子, 專門賣那些做工精巧的首飾,收益竟然還不錯。
第二天一早,她就去了一個閑置的鋪麵。
尚書府的管家陳伯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男人,辦事井井有條, 林景年不在京城的時候,置辦田產和鋪麵都是由他經手。
隻可惜, 京城附近的田產,實在是不好買, 也就是每個月林景年每月的俸祿都有不少職田也有不少糧食。
勉強夠用。
其實, 他們的銀錢買一個莊子也是夠用的, 就是覺得不劃算。
皇帝和太子賞賜了不少東西,那些都是可以保值的,拿去賣掉肯定是不劃算。
林蘇葉便想到了一個法子。
她將那鋪麵改建成二層樓的鋪子,取名為「珍寶閣」。
主要還是做珠寶首飾的買賣。
羅月桂原本還想繼續在京城開鋪子的。
不過有了這珍寶閣之後,她如今做繡活兒的時間越來越少,便不再單獨開一個鋪子。
珍寶閣裏麵主要賣的是一些首飾。
林景年雖說將玻璃的製法說給太子了,但是這年頭能做精巧的玻璃工藝品的還是太少,他們特地開了個玻璃工藝品的工坊。
特別是鏡子,賣的很是不錯。
要說這珍寶閣,最賺錢的不是玻璃工藝品,不是雙麵繡,也不是林蘇葉精心設計的珠寶首飾。
而是每月一次的拍賣會。
珍寶閣平時的價格已經定的很高了,也就是在京城,整個燕朝最繁華的地方,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客源。
每月一次的拍賣會,起拍價並不高,耐不住京城的土豪們一擲千金啊!
比如前幾天的望遠鏡,這玩意兒一般都是軍用的,得到太子首肯之後,他們珍寶閣每月都會拍兩個望遠鏡的。
還有萬花筒、漏鬥這種小玩意兒,竟然也被拍出了不低的價格。
林蘇葉一向都挺會營銷,他們珍寶閣中間有一個玻璃展櫃,都是不賣的藏品,等到一個月一次的拍賣會再拍賣。
有一串鑽石項鍊,她找工匠切割,做成小碎鑽,怎麽砸都砸不碎,被拍到了一千兩銀子。
還有林蘇葉自己設計的珠寶手串,和一些首飾,都能賣出不低的價格。
她娘親的雙麵繡,如今可都是拿去拍賣的,可以說是千金難求。
……
這天,剛經曆過一輪拍賣會,林蘇葉也攢下了不少銀子。
林家準備置辦一些田產和莊子。
京城的地確實很貴,莊子的價格更是貴到離譜。
換做半年前,林蘇葉一聽到那價格,連砍價的欲望都沒有了。
這短短的半年的時間,這珍寶閣賺的銀子就已經很多了。
這會兒再置辦一些田產,來年春耕就能種下去了。
哪怕林景年如今是二品大官,眼瞧著還能繼續升遷,林庚生還是繼續開酒樓,當大廚。
若是有個莊子,那些牛羊菜蔬都要方便很多。
林蘇葉算了算性價比,決定在離京城不遠處的雍州置辦一個大一些的莊子,至於京城附近,她則是安排了一個小一點的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