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在這遊戲中,是十分搶手的,常被小姑娘們逼著扮「爸爸」或者「王子」。
但是等他答應下來,小姑娘們又去嘰嘰喳喳地討論自己娃娃的衣服好不好看、做飯先煮飯還是先炒菜之類的問題,他隻能呆呆坐一下午,還不讓走,實在是無聊又憋悶。
因此,一看到這遊戲便又想起當年被支配的恐懼。
但他看唐雪年目不轉睛地盯著看的樣子,還是問道:「年年,是想去一起玩麽?」
其實按著唐雪年的年齡,已經不適合玩這樣的遊戲,他隻是好奇為什麽她會關注這些孩子。
唐雪年沒迴答,李秀潔卻搖搖頭:「她隻是在觀察這個遊戲的規則。」
她看著這場景無奈地笑了笑,悠悠說起了多年前的往事,大概是冉雲陽安靜沉穩,有時候並不像是個孩子,讓她有時會產生可以跟著他聊聊的想法。
唐雪年自小長得清秀可愛,隻是內向靦腆,起初李秀潔也沒覺得這孩子有什麽異常,隻是有時你喊她,她不一定會理人,而且她並不怎麽愛和同齡孩子玩,經常自己一個人搭積木或是玩遊戲。
但她和唐旭也隻是覺得等長大些就會好了。
然而就在這過家家的遊戲裏,他們真正意識到唐雪年的情況,並不尋常。
「過家家」是每個孩子幼年的經典遊戲,然而唐雪年卻沒成功跟其他小朋友玩過一次。
過家家講究「入戲」。如果你是媽媽,那就要叉腰吩咐爸爸去買菜。如果你是孩子,就要時不時哇哇哭幾聲,讓媽媽來照顧你。
同時這遊戲裏所有的道具都要經過「假裝」,杯子裏要假裝有水,爐灶要假裝有火,盤子裏要假裝有點心,每一位成員都要假裝吃飯吃得很香。
這是約定俗稱的規則。
但是這規則,對唐雪年來說太難理解了,她根本不明白為什麽要假裝,也不知道要怎麽配合其他小朋友來作出反應。每次輪到她表演,她隻是站在那裏動也不動,歪著腦袋,似乎沒有明白遊戲規則。
後來小朋友們看她愣愣呆呆的,便不愛帶著她一起,她就隻能一個人坐在一邊,托著腮看他們跑來跑去。
而這問題進入幼兒園便愈加嚴重起來。剛去了學校兩天,老師便打來了電話家訪,說唐雪年不理人,和同坐的小女孩鬧了矛盾。人家小朋友找老師告狀,說唐雪年欺負她。
其實,這也不是真告狀,隻是小孩子間的埋怨。老師雖然沒當太大的事,卻還是跟李秀潔打了個電話,希望她加強對唐雪年的情感教育,要做個懂禮貌的孩子。
然而當李秀潔去問唐雪年,她的表現卻更讓人著急,隻是一個人呆呆地坐著,幾乎不開口和人交流。
李秀潔才發現原來女兒並不能識別出小朋友的臉孔,雖然他們長得不一樣,穿著也不同,但是在她眼裏,都是一樣的。
此後,唐家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和焦慮。盡管唐旭和她帶孩子看遍了知名醫院,但是因為當時的醫學技術有限,進展一直非常緩慢。
唐旭隻能更加努力工作,想辦法掙更多的錢,讓李秀潔可以全職在家裏照顧唐雪年。
幸而家具市場在那幾年行情不錯,才能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和唐雪年的治療。好在後來沈醫生介入唐雪年的治療後,引入了諸多國外的研究成果和療法後,一切才慢慢好轉起來。
冉雲陽看著唐雪年的身影,孩子們的遊戲已經進入了尾聲,但是她好像還是捨不得似的,仍然沒有轉過頭來。
他想,或許她是沒有理解這個規則,但是這並不代表她不想跟他們一起玩,隻是需要多一些時間去學習,去了解,也被了解。
「我去陪年年玩一會。」冉雲陽對李秀潔說,李秀潔笑一笑,點點頭。
他走到鞦韆的背後,輕輕推了一把,唐雪年慢慢轉過頭,仰起臉來看他。
」想蕩鞦韆麽,我來推你?」他試著提議。
唐雪年就著仰頭的姿勢看了他一會,又轉迴去,接著背對著他,上下搖晃了一下腦袋,同意了。
臨近夜晚的天光靜謐又清亮,夕陽一時璀璨如金,一會又燦爛如火。
鞦韆悠悠蕩出去,又蕩迴來,帶起一陣夏日的涼風。
那天晚飯後,唐雪年拿出了紙和筆在紙上塗塗畫畫。冉雲陽看了看,線條很雜亂看不出是什麽,但是顏色搭配的倒是挺好看,橙色、黃色、和粉紅色,讓人想起夕陽或者雲霞之類的傍晚場景。
冉雲陽便走近了一些,問道:「在畫什麽?」
但是唐雪年卻像沒有聽見似的,連塗抹得動作也沒有停頓一點。
冉雲陽想她大概是在畫下午的夕陽,蹲在一邊看了會,便也覺得無趣,站起來準備去倒杯水,卻覺得袖子被拉了一下。
他低頭一看,一雙手遞過來一支筆和一張紙。
此時唐雪年的身體開始轉向他了,不過還是沒有直視著他,隻是距離上靠近了一些。
「想讓我陪你一起畫麽?」冉雲陽覺得有點好笑,想起樓下的流浪貓,人靠近的時候,它們對人類毫無關注,但是當人要離開的時候,它們又開始喵喵叫了起來,期待人類的餵食。
「幫我,畫一棵樹。」她慢慢地說出口,對他提了一個要求。
冉雲陽從她手中接過筆來,不過他對自己的畫工並沒有什麽信心,也不知道為什麽唐雪年會讓自己來幫忙。
但是等他答應下來,小姑娘們又去嘰嘰喳喳地討論自己娃娃的衣服好不好看、做飯先煮飯還是先炒菜之類的問題,他隻能呆呆坐一下午,還不讓走,實在是無聊又憋悶。
因此,一看到這遊戲便又想起當年被支配的恐懼。
但他看唐雪年目不轉睛地盯著看的樣子,還是問道:「年年,是想去一起玩麽?」
其實按著唐雪年的年齡,已經不適合玩這樣的遊戲,他隻是好奇為什麽她會關注這些孩子。
唐雪年沒迴答,李秀潔卻搖搖頭:「她隻是在觀察這個遊戲的規則。」
她看著這場景無奈地笑了笑,悠悠說起了多年前的往事,大概是冉雲陽安靜沉穩,有時候並不像是個孩子,讓她有時會產生可以跟著他聊聊的想法。
唐雪年自小長得清秀可愛,隻是內向靦腆,起初李秀潔也沒覺得這孩子有什麽異常,隻是有時你喊她,她不一定會理人,而且她並不怎麽愛和同齡孩子玩,經常自己一個人搭積木或是玩遊戲。
但她和唐旭也隻是覺得等長大些就會好了。
然而就在這過家家的遊戲裏,他們真正意識到唐雪年的情況,並不尋常。
「過家家」是每個孩子幼年的經典遊戲,然而唐雪年卻沒成功跟其他小朋友玩過一次。
過家家講究「入戲」。如果你是媽媽,那就要叉腰吩咐爸爸去買菜。如果你是孩子,就要時不時哇哇哭幾聲,讓媽媽來照顧你。
同時這遊戲裏所有的道具都要經過「假裝」,杯子裏要假裝有水,爐灶要假裝有火,盤子裏要假裝有點心,每一位成員都要假裝吃飯吃得很香。
這是約定俗稱的規則。
但是這規則,對唐雪年來說太難理解了,她根本不明白為什麽要假裝,也不知道要怎麽配合其他小朋友來作出反應。每次輪到她表演,她隻是站在那裏動也不動,歪著腦袋,似乎沒有明白遊戲規則。
後來小朋友們看她愣愣呆呆的,便不愛帶著她一起,她就隻能一個人坐在一邊,托著腮看他們跑來跑去。
而這問題進入幼兒園便愈加嚴重起來。剛去了學校兩天,老師便打來了電話家訪,說唐雪年不理人,和同坐的小女孩鬧了矛盾。人家小朋友找老師告狀,說唐雪年欺負她。
其實,這也不是真告狀,隻是小孩子間的埋怨。老師雖然沒當太大的事,卻還是跟李秀潔打了個電話,希望她加強對唐雪年的情感教育,要做個懂禮貌的孩子。
然而當李秀潔去問唐雪年,她的表現卻更讓人著急,隻是一個人呆呆地坐著,幾乎不開口和人交流。
李秀潔才發現原來女兒並不能識別出小朋友的臉孔,雖然他們長得不一樣,穿著也不同,但是在她眼裏,都是一樣的。
此後,唐家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和焦慮。盡管唐旭和她帶孩子看遍了知名醫院,但是因為當時的醫學技術有限,進展一直非常緩慢。
唐旭隻能更加努力工作,想辦法掙更多的錢,讓李秀潔可以全職在家裏照顧唐雪年。
幸而家具市場在那幾年行情不錯,才能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和唐雪年的治療。好在後來沈醫生介入唐雪年的治療後,引入了諸多國外的研究成果和療法後,一切才慢慢好轉起來。
冉雲陽看著唐雪年的身影,孩子們的遊戲已經進入了尾聲,但是她好像還是捨不得似的,仍然沒有轉過頭來。
他想,或許她是沒有理解這個規則,但是這並不代表她不想跟他們一起玩,隻是需要多一些時間去學習,去了解,也被了解。
「我去陪年年玩一會。」冉雲陽對李秀潔說,李秀潔笑一笑,點點頭。
他走到鞦韆的背後,輕輕推了一把,唐雪年慢慢轉過頭,仰起臉來看他。
」想蕩鞦韆麽,我來推你?」他試著提議。
唐雪年就著仰頭的姿勢看了他一會,又轉迴去,接著背對著他,上下搖晃了一下腦袋,同意了。
臨近夜晚的天光靜謐又清亮,夕陽一時璀璨如金,一會又燦爛如火。
鞦韆悠悠蕩出去,又蕩迴來,帶起一陣夏日的涼風。
那天晚飯後,唐雪年拿出了紙和筆在紙上塗塗畫畫。冉雲陽看了看,線條很雜亂看不出是什麽,但是顏色搭配的倒是挺好看,橙色、黃色、和粉紅色,讓人想起夕陽或者雲霞之類的傍晚場景。
冉雲陽便走近了一些,問道:「在畫什麽?」
但是唐雪年卻像沒有聽見似的,連塗抹得動作也沒有停頓一點。
冉雲陽想她大概是在畫下午的夕陽,蹲在一邊看了會,便也覺得無趣,站起來準備去倒杯水,卻覺得袖子被拉了一下。
他低頭一看,一雙手遞過來一支筆和一張紙。
此時唐雪年的身體開始轉向他了,不過還是沒有直視著他,隻是距離上靠近了一些。
「想讓我陪你一起畫麽?」冉雲陽覺得有點好笑,想起樓下的流浪貓,人靠近的時候,它們對人類毫無關注,但是當人要離開的時候,它們又開始喵喵叫了起來,期待人類的餵食。
「幫我,畫一棵樹。」她慢慢地說出口,對他提了一個要求。
冉雲陽從她手中接過筆來,不過他對自己的畫工並沒有什麽信心,也不知道為什麽唐雪年會讓自己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