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是,天神讓煙霧合在了一起。
兄妹倆近親結婚,沒生出傻瓜來?
按神話描述,隻要伏羲和女媧成婚生娃繁衍後代,現代的人都是智障。
所幸的是,天神讓煙霧合在了一起。
不然的話,哪裏會有人類?
慶幸的是,這個神話隻是人追溯遠古而製作出來的一個美好的神話故事。
通過神柱,我們確認無疑的可知道,伏羲是女媧媽媽造出來的。
女媧媽媽是外星人,外星來的智慧生命,和炎黃子孫長得一樣的外星人。
雖然我沒有見過女媧大神,但既然華夏民族全民族都認為女媧媽媽是我們的媽媽。
媽媽怎麽能和子女長得不一樣呢?這說不過去吧。
女媧一定是一個黃皮膚大眼睛的美麗女子。
她一定是一個內心充滿了愛的女子。
一個為了自己愛與和平理想奮鬥終身的女子。
她按照自己的樣子率先造出了第一批人。
伏羲們是她的第一批孩子。
女媧作為一個高級智慧生命,如何去向伏羲解釋造人的設備?
如何解釋飛碟?如何解釋基因造人工程?
她見伏羲們將自己當成了神仙,也隻將自己當成神,然後編造神話——編造隱藏了科學理論的寓言故事,解釋伏羲所問的一切問題。
比如,我怎麽來的?
比如我居住大地是麽個球東西?
比如西王母乘坐的那個大鳥為什麽死去又會活過來?
於是,盤古開天宇宙起源神話,女媧大神甩神鞭造人神話,鳳凰涅槃神話,就這麽出現了。
前兩個神話很簡單,一個是宇宙大爆炸,一個是基因造人工程,那最後一個鳳凰涅槃神話什麽意思呢?
很顯然指的是西王母乘坐的飛行器的降落和起飛。
飛行器停在那裏的時候,原始人認為這大鳥死了,但是忽然又冒火飛了,於是就說它在浴火重生。
除此之外,這裏麵還有更為深刻的含義。
傳說鳳凰是西王母神邊的神鳥,隻要鳳凰一出,天下太平。
可見鳳凰是一個和平的代名詞,它的功效如同和平鴿,不看功效看療效,在山海經中有記載說隻要鳳凰出現在哪裏,哪裏就沒有戰爭。
咱們已經知道西王母是“仙女星人”科考小組的紀律委員。
那麽她的工作就是乘坐飛行器四處調節糾紛。
隻要她乘坐的飛行器到的地方,本來的爭鬥就會消散。
所以這是鳳凰代表和平的真實含義,這和西王母的紀律委員的身份,也和神話傳說中西王母是是掌管刑罰的大神相一致。
女媧媽媽就這樣耐心的用故事教導著伏羲。
這就如我小時候問媽媽自己哪兒來的,媽媽告訴我說你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
多麽高明的迴答。
石頭縫?
嗬嗬。
想必伏羲問女媧他是從哪裏來的時候,女媧就告訴他你是我用泥巴捏的。
由此可見,神話是偶然之下,諸神對事件根源所作的解釋,隻不過碰巧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罷了。
伏羲兢兢業業的學習,認真的聽取女媧的寓言故事,但這些知識還不是讓他那麽滿足。
人一旦有了智慧,就會思考,所以伏羲一思考,女媧就發笑。
伏羲平日裏除了給女媧送飯,盡到一個上古第一廚師的責任之外,最愛做的一件事就是胡思亂想。
他很幸運,不僅有女媧媽媽教會他很多知識,而且狗矢運般的遇到了迫降在龍門山的龍馬星人。
那個死裏逃生的龍馬星人,教會了伏羲一套看待世間萬物的哲學方法論,而且還手把手教他畫出了一套八卦符號,易之流派由此誕生。
這個時候的伏羲,才正式開啟了心智成熟的智慧之路。
這個時候他也明白了,女媧不是神,女媧是人,一個來自天上星星的人。
當他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就別提多興奮了。
這種興奮源於原始衝動。
在與女媧日日夜夜接觸的日子裏,他在心底早愛上了女媧。
這也怪造人的女媧,為什麽偏偏在人類的“迷因序列”裏加入了“愛的迷因”?
(迷因,意識領域的基因,指得是意識dna,是精神領域的dna)
如果沒有愛的迷因,人類想必不會憂傷,不會痛苦,當然,也不會有歡樂。
但如果是這樣,女媧就沒必要大費周章的造人了,遍地的猴子是人,遍地的老母雞也是人,遍地的禽獸都是人。
當然,她也不會不在造人的時候加入愛的迷因!
要知道女媧在年輕時候研發出來的愛的迷因,可是獲得了仙女星多貝爾科學獎的,才使得她在仙女星上一舉成名,奠定了自己的科學地位。
也正因為這一點,仙女星才和平了很長很長一段時間,長的後人都忘了愛的迷因是女媧研發出來的。
對於這一點,女媧是很自豪的,不僅如此,她還想將愛的迷因加入到無愛的黑暗種族龍馬星人的“意識迷因序列”中,不過失敗了,這才引起了整個仙女星係的大戰。
那些龍馬星人說女媧自作多情,無愛就不能生活嗎?就不能有活著的權力嗎?
愛引起了戰爭。
這是女媧始料未及的。
不過女媧並未後悔,她覺得無愛的話,人就是禽獸。
理念不同,產生對立,對立談不攏的時候,最終導致戰爭,這是曆來不變的真理。
當然,這一切已經過去了。
有愛的仙女星人,打不過無愛的暗黑種族,眼看暗黑種族就要占領仙女星,他們迫不得已開啟了尋找新家園的計劃,所以以西王母,玉帝,女媧為代表的科學小組就來到了地球上。
女媧有時候覺得和暗黑種族戰鬥這件事是因為愛的迷因引起的,還很悲傷,她覺得有時候憐憫並不能喚醒沉睡的暗黑種族,取而代之的隻能是殺戮。
她有個夢想,那就是研發出一種愛與和平相結合的迷因,希望這個“意識迷因”植入全宇宙人的身體內,讓全宇宙人達成一個“高智識的共識”,最終達到宇宙和平的目標。
這個意識迷因的名字她都想好了,叫愛和平,和平愛,平和愛,都可以。
所以,在造人的時候,她不斷的研究和實驗,不過從現階段來看,她並未獲得成功。
在她研究這個“意識迷因”的時候,伏羲經常見到她眉頭緊皺。
女媧沉思的樣子,那麽美麗,那麽有魅力,不知不覺中,伏羲就愛上了女媧大神。
不過這個時候,伏羲認為女媧是神仙,是高不可攀的神仙,隻能是讓普通人仰望的神仙,那份愛,那份萌芽,隻能深埋心底。
人神談戀愛,會不會人神共憤?
師生戀,是不是有點太那個?
所以……
他有那個賊心,沒那個賊膽。
他隻能將心中那份愛意轉化成好吃的好喝的,送給自己心愛的人。
女媧是覺得伏羲的烹飪水平越來越高超了,但她並不知道伏羲的小心思,還是一如既往的和藹可親。
當伏羲愛上女媧之後,女媧此前那種平常日子裏的稀鬆平常的和藹可親,在他眼中變成了女媧對他有那麽點意思。
當一個人愛另外一個人的時候,對方的一顰一笑,都會引起另一方的高度警覺和胡思亂想。
隻能說,伏羲想多了。
女媧有偉大的使命,偉大到整個宇宙都為之顫抖的使命,那就是研發意識領域中的愛與和平的迷因,這是她的理想,一個永遠不變的理想,她早將兒女私情拋到了腦後。
她是無私的。
所以她才是中華的母親。
隻有母親才是最無私的。
由這一點來看,女媧是有神格的,是當之無愧的大神表率,是當之無愧的中華人文始祖,就算她犯過錯誤,也無法掩蓋她身上的神芒。
在上古洪荒時期,那個滅世洪水的錯誤也不叫錯誤,充其量就是一個消滅實驗殘次品的行動而已,對此,渺小如螻蟻的我們無可指責。
當伏羲通過龍馬星人的嘴中得知女媧是地外星球來的人的時候,他明白了一點,那就是女媧雖然能造人,卻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既然大家都是人,談個戀愛又未嚐不可?
這個想法一出現,他就激動起來,如同孩子一般蹦蹦跳跳,哪怕這個時候他已經是三十好幾的人了。
於是他開始在送飯的時候進行愛的暗示。
不過女媧對此一無所覺。
在她心目中,伏羲還是最初的那個伏羲,那個孩子般的伏羲,她不知道伏羲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長大了,而且還無師自通的學會了暗戀和婚外戀。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伏羲已經有了配偶和孩子,不然宓妃怎麽出來的,不然九嬰怎麽又和宓妃發生糾纏?
這個配偶是女媧為伏羲選定的,是一場包辦婚姻。
女媧有權威,伏羲雖然看不上那個長相醜陋的女人,但還是和那女人結婚了。
這個時候他並不知道愛的滋味是什麽,雖然他和那女人生娃了。
過去的他們生娃如同生產,不一定因愛而起。
最原始的衝動就能引起這個生產的前奏工作。
現代的女人願意為男人生娃,多多少少是愛的,不然要個拖油瓶幹啥?
一時快感和一世牽絆,是不一樣的。
所以,一個願意為你生孩子的人,值得你去疼。
事實上,事情就是如此簡單。
這個世界原本就很簡單,一點兒也不複雜,隻不過我們過著過著就把世界過複雜了。
原因是什麽?
很簡單,人類太卑鄙了,隻能用規矩去約束,所以我們的規矩越來越多。
規矩越來越多,說明我們越來越卑鄙。
然而如果沒有規矩,我們又徹底的成為了最初時候的我們,那就是動物,徹底的會開啟一個叢林法則之路。
作為高等動物的我們,其實低級的很,永遠不會開啟高級的自我自覺之路。
我覺得女媧大神就很牛,她早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一直妄想研發愛與和平的迷因,加入到我們的意識之中。
也隻有高智識迷因,才能讓我們變得高級吧。
最初的我們,雖然簡單的和動物一樣,但還是有點可愛的,雖然他們手裏也有血腥,但是他們隻會為了生存而去獵殺動物。
不像現在的人,是為了愉悅自己的心情而去打獵,是為了吃飽之外的饞蟲而去獵殺動物,是為了吃飯的時候有麵子而去獵殺動物。
事實上,如果追根溯源,所有動物都有一條根,都有一個母親,那就是大地。
所有的生命都是大地之母和海洋之母孕育而成。
是一種從無到有的化生,和宇宙生發的過程是一模一樣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在我們還不如最初是“猴子”的時候。
最初是猴子的我們,簡單又直白,天塌了都不管,就知道吃飽不害餓,小白的有點可愛,不過,該死的龍馬星人見到了伏羲,喝大茶聊天的時候,才讓他明白了愛是什麽。
伏羲這才知道,每天見不到女媧,覺得心裏空落落的就是愛。
他這才知道,見到女媧開心的吃著自己的飯,自己就別提多高興了也是愛。
他這才知道,看到女媧皺眉沉思,他心裏也緊張擔憂掛念也是愛。
他這才知道,為什麽在自己眼中女媧的每一個動作都讓他牽腸掛肚。
原來這都是愛,原來愛不一定是結婚和生孩子。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龍馬星人也並非不知道愛是什麽,不過他們就是瞧不上女媧的自以為是,好似全天下的人就她一個知道愛是什麽似的。
或許,愛的迷因隻是女媧的夢。
一場虛無縹緲的夢。
或許這個意識領域中的“愛的迷因”在終極造物主造物的時候,就已經將其隱藏在了萬物精神之海之中,隱藏在了我們潛意識之海的深處,隻等我們徹底“覺醒”。
但是,人類徹底覺醒的路,還很長,很長,長得讓人看不到希望。
或許女媧研究的那個所謂的愛的迷因,隻是能激發本初就存在萬物體內愛的迷因的某種密碼。我覺得這一切都有可能。
愛與和平注定是一個女媧做不完的夢。
也是一個人類永遠做著的夢。
一個人類寧願在這個夢中死去,而不願醒來的夢!
打著和平旗號的戰爭不是戰爭?
不流血的情報戰,貨幣戰不是戰爭?
所以和平隻能是夢。
女媧偉大的愛與和平的迷因夢,注定是夢。
夢?
伏羲也有夢。
他沒有女媧那麽高尚,他的夢想隻是和女媧雙宿雙飛,策馬奔騰,瀟瀟灑灑。
最好……
在一起……
再一起,生一大堆,一大堆娃娃!
一大堆,一大堆,十個手指頭都數不清的娃娃!
兄妹倆近親結婚,沒生出傻瓜來?
按神話描述,隻要伏羲和女媧成婚生娃繁衍後代,現代的人都是智障。
所幸的是,天神讓煙霧合在了一起。
不然的話,哪裏會有人類?
慶幸的是,這個神話隻是人追溯遠古而製作出來的一個美好的神話故事。
通過神柱,我們確認無疑的可知道,伏羲是女媧媽媽造出來的。
女媧媽媽是外星人,外星來的智慧生命,和炎黃子孫長得一樣的外星人。
雖然我沒有見過女媧大神,但既然華夏民族全民族都認為女媧媽媽是我們的媽媽。
媽媽怎麽能和子女長得不一樣呢?這說不過去吧。
女媧一定是一個黃皮膚大眼睛的美麗女子。
她一定是一個內心充滿了愛的女子。
一個為了自己愛與和平理想奮鬥終身的女子。
她按照自己的樣子率先造出了第一批人。
伏羲們是她的第一批孩子。
女媧作為一個高級智慧生命,如何去向伏羲解釋造人的設備?
如何解釋飛碟?如何解釋基因造人工程?
她見伏羲們將自己當成了神仙,也隻將自己當成神,然後編造神話——編造隱藏了科學理論的寓言故事,解釋伏羲所問的一切問題。
比如,我怎麽來的?
比如我居住大地是麽個球東西?
比如西王母乘坐的那個大鳥為什麽死去又會活過來?
於是,盤古開天宇宙起源神話,女媧大神甩神鞭造人神話,鳳凰涅槃神話,就這麽出現了。
前兩個神話很簡單,一個是宇宙大爆炸,一個是基因造人工程,那最後一個鳳凰涅槃神話什麽意思呢?
很顯然指的是西王母乘坐的飛行器的降落和起飛。
飛行器停在那裏的時候,原始人認為這大鳥死了,但是忽然又冒火飛了,於是就說它在浴火重生。
除此之外,這裏麵還有更為深刻的含義。
傳說鳳凰是西王母神邊的神鳥,隻要鳳凰一出,天下太平。
可見鳳凰是一個和平的代名詞,它的功效如同和平鴿,不看功效看療效,在山海經中有記載說隻要鳳凰出現在哪裏,哪裏就沒有戰爭。
咱們已經知道西王母是“仙女星人”科考小組的紀律委員。
那麽她的工作就是乘坐飛行器四處調節糾紛。
隻要她乘坐的飛行器到的地方,本來的爭鬥就會消散。
所以這是鳳凰代表和平的真實含義,這和西王母的紀律委員的身份,也和神話傳說中西王母是是掌管刑罰的大神相一致。
女媧媽媽就這樣耐心的用故事教導著伏羲。
這就如我小時候問媽媽自己哪兒來的,媽媽告訴我說你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
多麽高明的迴答。
石頭縫?
嗬嗬。
想必伏羲問女媧他是從哪裏來的時候,女媧就告訴他你是我用泥巴捏的。
由此可見,神話是偶然之下,諸神對事件根源所作的解釋,隻不過碰巧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罷了。
伏羲兢兢業業的學習,認真的聽取女媧的寓言故事,但這些知識還不是讓他那麽滿足。
人一旦有了智慧,就會思考,所以伏羲一思考,女媧就發笑。
伏羲平日裏除了給女媧送飯,盡到一個上古第一廚師的責任之外,最愛做的一件事就是胡思亂想。
他很幸運,不僅有女媧媽媽教會他很多知識,而且狗矢運般的遇到了迫降在龍門山的龍馬星人。
那個死裏逃生的龍馬星人,教會了伏羲一套看待世間萬物的哲學方法論,而且還手把手教他畫出了一套八卦符號,易之流派由此誕生。
這個時候的伏羲,才正式開啟了心智成熟的智慧之路。
這個時候他也明白了,女媧不是神,女媧是人,一個來自天上星星的人。
當他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就別提多興奮了。
這種興奮源於原始衝動。
在與女媧日日夜夜接觸的日子裏,他在心底早愛上了女媧。
這也怪造人的女媧,為什麽偏偏在人類的“迷因序列”裏加入了“愛的迷因”?
(迷因,意識領域的基因,指得是意識dna,是精神領域的dna)
如果沒有愛的迷因,人類想必不會憂傷,不會痛苦,當然,也不會有歡樂。
但如果是這樣,女媧就沒必要大費周章的造人了,遍地的猴子是人,遍地的老母雞也是人,遍地的禽獸都是人。
當然,她也不會不在造人的時候加入愛的迷因!
要知道女媧在年輕時候研發出來的愛的迷因,可是獲得了仙女星多貝爾科學獎的,才使得她在仙女星上一舉成名,奠定了自己的科學地位。
也正因為這一點,仙女星才和平了很長很長一段時間,長的後人都忘了愛的迷因是女媧研發出來的。
對於這一點,女媧是很自豪的,不僅如此,她還想將愛的迷因加入到無愛的黑暗種族龍馬星人的“意識迷因序列”中,不過失敗了,這才引起了整個仙女星係的大戰。
那些龍馬星人說女媧自作多情,無愛就不能生活嗎?就不能有活著的權力嗎?
愛引起了戰爭。
這是女媧始料未及的。
不過女媧並未後悔,她覺得無愛的話,人就是禽獸。
理念不同,產生對立,對立談不攏的時候,最終導致戰爭,這是曆來不變的真理。
當然,這一切已經過去了。
有愛的仙女星人,打不過無愛的暗黑種族,眼看暗黑種族就要占領仙女星,他們迫不得已開啟了尋找新家園的計劃,所以以西王母,玉帝,女媧為代表的科學小組就來到了地球上。
女媧有時候覺得和暗黑種族戰鬥這件事是因為愛的迷因引起的,還很悲傷,她覺得有時候憐憫並不能喚醒沉睡的暗黑種族,取而代之的隻能是殺戮。
她有個夢想,那就是研發出一種愛與和平相結合的迷因,希望這個“意識迷因”植入全宇宙人的身體內,讓全宇宙人達成一個“高智識的共識”,最終達到宇宙和平的目標。
這個意識迷因的名字她都想好了,叫愛和平,和平愛,平和愛,都可以。
所以,在造人的時候,她不斷的研究和實驗,不過從現階段來看,她並未獲得成功。
在她研究這個“意識迷因”的時候,伏羲經常見到她眉頭緊皺。
女媧沉思的樣子,那麽美麗,那麽有魅力,不知不覺中,伏羲就愛上了女媧大神。
不過這個時候,伏羲認為女媧是神仙,是高不可攀的神仙,隻能是讓普通人仰望的神仙,那份愛,那份萌芽,隻能深埋心底。
人神談戀愛,會不會人神共憤?
師生戀,是不是有點太那個?
所以……
他有那個賊心,沒那個賊膽。
他隻能將心中那份愛意轉化成好吃的好喝的,送給自己心愛的人。
女媧是覺得伏羲的烹飪水平越來越高超了,但她並不知道伏羲的小心思,還是一如既往的和藹可親。
當伏羲愛上女媧之後,女媧此前那種平常日子裏的稀鬆平常的和藹可親,在他眼中變成了女媧對他有那麽點意思。
當一個人愛另外一個人的時候,對方的一顰一笑,都會引起另一方的高度警覺和胡思亂想。
隻能說,伏羲想多了。
女媧有偉大的使命,偉大到整個宇宙都為之顫抖的使命,那就是研發意識領域中的愛與和平的迷因,這是她的理想,一個永遠不變的理想,她早將兒女私情拋到了腦後。
她是無私的。
所以她才是中華的母親。
隻有母親才是最無私的。
由這一點來看,女媧是有神格的,是當之無愧的大神表率,是當之無愧的中華人文始祖,就算她犯過錯誤,也無法掩蓋她身上的神芒。
在上古洪荒時期,那個滅世洪水的錯誤也不叫錯誤,充其量就是一個消滅實驗殘次品的行動而已,對此,渺小如螻蟻的我們無可指責。
當伏羲通過龍馬星人的嘴中得知女媧是地外星球來的人的時候,他明白了一點,那就是女媧雖然能造人,卻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既然大家都是人,談個戀愛又未嚐不可?
這個想法一出現,他就激動起來,如同孩子一般蹦蹦跳跳,哪怕這個時候他已經是三十好幾的人了。
於是他開始在送飯的時候進行愛的暗示。
不過女媧對此一無所覺。
在她心目中,伏羲還是最初的那個伏羲,那個孩子般的伏羲,她不知道伏羲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長大了,而且還無師自通的學會了暗戀和婚外戀。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伏羲已經有了配偶和孩子,不然宓妃怎麽出來的,不然九嬰怎麽又和宓妃發生糾纏?
這個配偶是女媧為伏羲選定的,是一場包辦婚姻。
女媧有權威,伏羲雖然看不上那個長相醜陋的女人,但還是和那女人結婚了。
這個時候他並不知道愛的滋味是什麽,雖然他和那女人生娃了。
過去的他們生娃如同生產,不一定因愛而起。
最原始的衝動就能引起這個生產的前奏工作。
現代的女人願意為男人生娃,多多少少是愛的,不然要個拖油瓶幹啥?
一時快感和一世牽絆,是不一樣的。
所以,一個願意為你生孩子的人,值得你去疼。
事實上,事情就是如此簡單。
這個世界原本就很簡單,一點兒也不複雜,隻不過我們過著過著就把世界過複雜了。
原因是什麽?
很簡單,人類太卑鄙了,隻能用規矩去約束,所以我們的規矩越來越多。
規矩越來越多,說明我們越來越卑鄙。
然而如果沒有規矩,我們又徹底的成為了最初時候的我們,那就是動物,徹底的會開啟一個叢林法則之路。
作為高等動物的我們,其實低級的很,永遠不會開啟高級的自我自覺之路。
我覺得女媧大神就很牛,她早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一直妄想研發愛與和平的迷因,加入到我們的意識之中。
也隻有高智識迷因,才能讓我們變得高級吧。
最初的我們,雖然簡單的和動物一樣,但還是有點可愛的,雖然他們手裏也有血腥,但是他們隻會為了生存而去獵殺動物。
不像現在的人,是為了愉悅自己的心情而去打獵,是為了吃飽之外的饞蟲而去獵殺動物,是為了吃飯的時候有麵子而去獵殺動物。
事實上,如果追根溯源,所有動物都有一條根,都有一個母親,那就是大地。
所有的生命都是大地之母和海洋之母孕育而成。
是一種從無到有的化生,和宇宙生發的過程是一模一樣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在我們還不如最初是“猴子”的時候。
最初是猴子的我們,簡單又直白,天塌了都不管,就知道吃飽不害餓,小白的有點可愛,不過,該死的龍馬星人見到了伏羲,喝大茶聊天的時候,才讓他明白了愛是什麽。
伏羲這才知道,每天見不到女媧,覺得心裏空落落的就是愛。
他這才知道,見到女媧開心的吃著自己的飯,自己就別提多高興了也是愛。
他這才知道,看到女媧皺眉沉思,他心裏也緊張擔憂掛念也是愛。
他這才知道,為什麽在自己眼中女媧的每一個動作都讓他牽腸掛肚。
原來這都是愛,原來愛不一定是結婚和生孩子。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龍馬星人也並非不知道愛是什麽,不過他們就是瞧不上女媧的自以為是,好似全天下的人就她一個知道愛是什麽似的。
或許,愛的迷因隻是女媧的夢。
一場虛無縹緲的夢。
或許這個意識領域中的“愛的迷因”在終極造物主造物的時候,就已經將其隱藏在了萬物精神之海之中,隱藏在了我們潛意識之海的深處,隻等我們徹底“覺醒”。
但是,人類徹底覺醒的路,還很長,很長,長得讓人看不到希望。
或許女媧研究的那個所謂的愛的迷因,隻是能激發本初就存在萬物體內愛的迷因的某種密碼。我覺得這一切都有可能。
愛與和平注定是一個女媧做不完的夢。
也是一個人類永遠做著的夢。
一個人類寧願在這個夢中死去,而不願醒來的夢!
打著和平旗號的戰爭不是戰爭?
不流血的情報戰,貨幣戰不是戰爭?
所以和平隻能是夢。
女媧偉大的愛與和平的迷因夢,注定是夢。
夢?
伏羲也有夢。
他沒有女媧那麽高尚,他的夢想隻是和女媧雙宿雙飛,策馬奔騰,瀟瀟灑灑。
最好……
在一起……
再一起,生一大堆,一大堆娃娃!
一大堆,一大堆,十個手指頭都數不清的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