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灣的墳包子雖然陰森,卻不恐怖。


    我和鬥雞眼聊著天,穿過了白龍灣的墳包子地所在的楊樹林。


    大概又走了半個鍾頭,就來到了黃河邊的一處密林中。


    通過和高爺爺聊天,我已經得知,傳說中的白龍潭早已成為一口井,前幾年裏麵還有水,有水的時候,還曾有人投井自殺成功,當屍體被打撈上來的時候,麵目全非,似乎是被蛇蟲之類的東西咬噬過。


    那之後這口井附近就很少有人過來,後來一次幹旱,有人為了就近取水澆地,把那口井水抽幹了,被抽幹之後,那井就成為了一口枯井。


    來到枯井旁,我看到抓著井沿的鐵爪,看情形應該是莊羽和張含充匆匆下井,沒來的及收。


    鬥雞眼在枯井旁蹲下了身子,說道:“這口枯井是用紅色條子石砌成,井口直徑大約有兩米,縱深五十五米。”


    我拿手電向下照了照,根本看不到底,光線在井中氤氳開來,似蒙上了一層發光的白霧。


    我對鬥雞眼說道:“事不宜遲,咱們這就下去,我估計莊羽這兩個家夥應該沒走多遠,咱們應該能追上他們。”


    鬥雞眼蹲在井旁,有點膽怯:“你說井裏會不會有蛇之類的東西?我最怕蛇了!”


    我聽了這話,從背囊裏取出兩個香囊,扔給他一個,然後便將另一個往腰上掛,邊說:“這香囊裏麵裝的是雄黃,蛇最怕這玩意了。”


    “老弟,你想的真是周全。”


    我嘿嘿一笑,沒說話,他怎麽知道我其實最怕的也是蛇這種動物,每當見到蛇全身就不自覺的汗毛直立,背脊如同過電一樣打怵。


    鬥雞眼一邊將登山包向井下扔,一邊問道:“你說這口枯井真的是通往周宣墓穴的入口嗎?”


    “是還是不是,這不是我能確定的問題。但是莊羽那兩人很明顯就是從這口井下去的,而且下去估計就沒上來,應該是發現了什麽,多說無益,咱們直接下去便知分曉!”


    聽了這話,鬥雞眼戴上了一副軍用半截黑皮手套,攀住井沿,將身子吊了下去,然後抓住繩索就向下滑去,竟然極為熟練,這倒讓我有點刮目相看。


    他到底之後,晃了晃繩子,然後我依葫蘆畫瓢,也來到了井下。為了避免有人來到這裏發現這裏的異常,我三下五除二收了鐵爪攀岩索,然後拿著手電四處觀察起來。


    這個井底如同井口一樣,有兩米寬,顯得極為寬敞,手電掃了不到一圈,就發現了在井底最下方有一個形似盜洞的圓形土洞,打量了一下,立馬斷定這個盜洞不是莊羽他們挖的,洞內的土坷垃塊子很幹燥,應該存在好久了,看情形我們並不是第一個來光顧這裏的人。


    我在手臂上纏了個長二十厘米厚三厘米的鋼皮護腕。打了個唿哨,率先爬進盜洞,鬥雞眼緊隨爬入。


    鬥雞眼好奇的問我,你戴這麽笨重的玩意幹啥。


    我說,纏鋼皮護腕是早些年打架的習慣,纏上它進可攻退可守,刀砍斧劈都能抵擋一二。萬一遇到失去兵器的危險,總比赤手空拳用血肉之軀抵擋的好。


    盜洞還算開闊,並不感到壓抑,除了有些沉悶之外,倒沒有什麽不適。


    這個盜洞直來直去,並不是很長,五分鍾之後就到了頭,盡頭是一處開闊的空間,一扇普通不過的石門開著,似乎在迎接我們的到來。


    鬥雞眼站在我身旁,雙手揉搓,一副激動的樣子:“沒想到我有生之年,還能來古人的陰宅走上一遭,看來這個墓穴被人盜過了,如果空手而歸,可真對不起我親自下來一趟!”


    石門之後,是一條長長的甬道。


    我沒有去理會鬥雞眼的話,持手電仔細的觀察著甬道石壁。


    石壁似乎是用天然灰白色石灰岩石砌成,這種材料是一種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的灰色或灰白色沉積岩,有著防潮的功效。


    石壁並不太規則,上麵有許多凸起。


    在行走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石壁上有著海洋生物的骨骼化石,卻不知建造墓室的人是從什麽地方運來的。


    就在這時,走在前方的鬥雞眼忽然半個身子向下陷去,口中哎吆媽的叫了一聲。


    我立馬意識到這是遇到了陷落的機關,如不馬上救人,鬥雞眼這條命估計就交待在這裏了。電光火石之間,容不得我多考慮,說時遲那時快,我伸手向他抓去,堪堪抓住了他的手臂,然後使出吃奶的力氣,奮力向後一拽。


    由於力氣過猛,我們兩人同時向後轟然倒地,頭部磕在地麵上發出了duang的脆響,頓時起了個大包,眼冒金星有點暈乎。


    我晃了晃腦袋,站起了身子,有點奇怪的用手電去照地麵。


    如果地麵是山石之類,頭部與之觸碰發出的聲響必然是沉悶的。


    一看之下,頓時大吃一驚,這地麵竟然是用鐵塊鋪設而成,由於年代久遠,雖然這裏防潮效果極佳,但是由於封門石已經被破壞,有空氣進入,也生出了鐵鏽。


    我對這些鋪設地麵的鐵磚很感興趣,於是掏出軍匕,使勁向下紮去,發現這甬道地麵的鋪設之物,貌似是用一種防腐漆木外麵包了一層鐵皮製作而成。


    我曾經看過一篇報道說,中國的冶鐵技術起源於淄博鐵山,專家匯聚淄博對齊故城闞家寨冶鐵作坊遺址做個考察,經過碳14測定,其年代早至西周晚期,所以在甬道裏見到用鐵包木的形式建設甬道地麵,我並不奇怪,但是我隱隱感覺這個鐵包木並不是簡簡單單的用作建設地麵行走這麽簡單。


    這個時候,鬥雞眼手撫胸口站起了身子,然後說道:“我的個娘唻,哪個龜兒子在地上挖陷阱,差點還得老子掉下去,多虧來寶兄弟及時出手,不然老子這條小命差不多就要摔個半死!”


    我沒有理他的牢騷,用手電向前方照去。


    剛才鬥雞眼陷落的地方在我將鬥雞眼拉出陷阱的時候恢複了原狀,此時於地麵呈一樣的色調,不容易分辨,又由於剛才猛烈的動作,向後不知撤了多少米,此時再去尋找陷阱,卻已不知道陷阱在何方。


    於是我小心挪動身子,一步一探,向前行去。


    鬥雞眼看我謹慎的樣子,也閉上了嘴巴,小心跟在身後。


    走了五米之後,我用腳尖點觸碰地麵的時候,發現那裏的地麵在一瞬間下降,隨後就見前方地麵如同地下有異物潛行一般,如m狀高低起伏,一直到甬道盡頭。


    我和鬥雞眼同時一驚,向後撤退了一步。


    鬥雞眼吞咽了一口唾沫,問道:“這是什麽古怪?”


    我皺了皺眉頭,說道:“咱們很有可能碰到了傳說中的連環翻板機關!”


    鬥雞眼憤憤地道:“這些古人為防盜可謂煞費苦心啊,咱們這剛下來就遇到了差點身死的危險,卻不知前方還有什麽危險等待著我們。”


    所謂連環翻板,就是在墓道中挖一陷坑,坑裏埋放刀錐形利器,坑頂上層平覆樹塊木板,木板中間有軸承,下綴一小型相同重量的物體,呈天平秤狀,如此作為,就很好的利用了平衡原理。


    隻要人一踏上去,木板一端失去平衡立馬向下陷落,一般人就直接落到刀坑裏交待了,就算武藝高強之人反應過來,提氣向前奔跑,然後會發現這個機關是連環翻板,就算能逃到中央,也基本交待了。


    這個甬道比較寬,人不可能用雙臂支撐在刀坑兩端,又加上這段連環翻板陣,從我們發現的地方,一直到這個通道的盡頭,翻板所用材料是鐵包木,跟地麵一個顏色,如不小心一腳踏入,基本就有來無迴了。


    其實過這個刀坑很簡單,隻要用豎梯下到刀坑裏麵,將刀坑裏的尖錐物體破壞掉,便會如履平地一般到達連環翻板陣的另一端。


    這個機關既然沒被破壞掉,那就證明莊羽和張含充不是從下麵通過的這個機關,於是我持手電向上照去。


    空中一段鋼絲繩索呈對角線插進了兩端的石壁當中,距離地麵五六米,繩索上的滑輪很顯然在對麵,除非有一個人先過去,將滑輪推迴來,這樣的話,我們兩人才能通過這裏。


    目測這段連環翻板的通道近百米,如果不借助滑輪,僅憑雙手淩空越過,過程中隻要稍有不慎,小手一抖,整個人就會掉到地麵,從而觸動連環翻板機關,直接掉入刀坑,立時便會了賬。


    我們兩人都不願冒這個風險,空中不能過去,隻能將希望寄托在下麵了。


    於是我對鬥雞眼說,掄鐵鎬,將這機關砸了!


    鬥雞眼聽到我的吩咐,掄起鐵鎬就要砸下去,就在這時,我發現一個背對著我的人影站在連環翻板陣的最中間,頓時將弩弓抽出,對準前方大叫道:“是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河生死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慕容關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慕容關康並收藏黃河生死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