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年間,在尼山深處的一個偏僻山村裏,住著這樣一戶人家。家中有雙目失明的老母親杜氏,常年外出販賣山貨的兒子趙勤遠,以及溫柔賢淑的兒媳林氏。


    趙勤遠為了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不辭辛勞地穿梭於山林與集市之間,家中裏裏外外的瑣事便都落在了林氏柔弱的肩頭。


    林氏心靈手巧,靠著給村裏的獵戶們縫補衣裳換些銅錢,操持著家中的柴米油鹽,每日精心照料婆婆,從無一絲懈怠。婆媳二人雖日子清苦,粗茶淡飯,但也相互扶持,和和睦睦。


    這一天,許久未歸的趙勤遠突然迴到家中,杜氏聽聞消息,喜得連連拍手,忙對兒媳說道:“兒啊,快把咱們家養的那隻鴨殺了,給我兒好好補補身子,迎他迴來。”


    林氏輕聲應下,利落地殺鴨、燉煮,不一會兒,香氣四溢的鴨肉就擺滿了一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享受著這難得的團聚之樂,滿室皆是溫馨。


    然而,誰也沒有料到,夜幕剛剛降臨,災禍便驟然降臨。趙勤遠毫無征兆地癱倒在床上,臉色青紫,全身劇烈地抽搐起來,僅僅片刻,便沒了氣息,竟是暴斃而亡。


    林氏嚇得花容失色,呆立在原地,片刻後才“哇”的一聲大哭起來。杜氏聽到聲響,摸索著來到房間,得知兒子噩耗,頓時悲慟欲絕,哭聲震天。


    這淒慘的哭聲引來了村裏的鄉親,眾人皆覺此事太過蹊蹺:白日裏還生龍活虎的趙勤遠,怎麽一到夜裏就突然離世?


    於是,村裏便漸漸有了流言蜚語:“會不會是他那媳婦耐不住寂寞,與外麵的野男人勾搭上了,為了能長相廝守,就下了毒手害死了自己的丈夫?”


    這些風言風語越傳越廣,鄉親們不敢耽擱,急忙派人去官府報了官。


    官府的衙役很快就趕到了,仵作一番查驗後,認定趙勤遠乃是中毒身亡。


    縣令聽聞了村裏的傳言,又見趙勤遠死得不明不白,心中便篤定地認為:必定是林氏與人私通,時間一長情根深種,為了能與奸夫雙宿雙飛,才狠心下此毒手。


    一旁的杜氏哭得肝腸寸斷,聲聲哭訴兒媳是個善良之人,絕不可能做出這般惡行,可縣令卻置若罔聞,大手一揮,便命人將林氏帶迴了衙門。


    公堂之上,林氏堅決不認這莫須有的罪名,縣令惱羞成怒,猛地一拍驚堂木,大聲吼道:“給我狠狠地用刑!”


    衙役們一擁而上,板子如雨點般落在林氏身上。林氏一介弱質女流,哪裏經得起這般折磨,沒幾下就疼得昏死過去。


    實在承受不住這皮肉之苦,林氏為求速死,絕望之下含冤承認是自己毒死了丈夫。縣令見狀,仍不罷休,惡狠狠地逼問:“奸夫究竟是誰?”


    林氏本是清白之身,此刻滿心絕望,腦海中突然閃過時常來家中幫襯的趙五郎。趙五郎與趙勤遠乃是同族兄弟,平日裏趙勤遠進山,總會囑托五郎照顧家中。


    五郎為人憨厚老實,做事認真負責,婆媳二人對他很是感激。林氏平日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除了丈夫,接觸最多的男子便是五郎,被逼無奈之下,她脫口而出:“是趙五郎。”


    話一出口,林氏便後悔萬分,滿心愧疚,覺得自己實在對不起這位好心的小叔。縣令當即派人去捉拿趙五郎。


    五郎不明所以地被帶到縣衙,一進大堂,就看到林氏哭得梨花帶雨地跪在地上,他滿心疑惑,上前一步,焦急地問道:“嫂嫂,這到底是怎麽迴事?你為何會在此處?”


    林氏哭得泣不成聲,話也說不完整:“叔叔,奴家……”


    縣令見狀,怒目圓睜,拍案大罵:“你們這對不知廉恥的奸夫淫婦,公堂之上還敢交頭接耳,來人啊,給我重重地打!”


    五郎還沒弄清楚狀況,就被一頓毒打。縣令逼他認罪,五郎自然不肯,於是又招來更殘酷的刑罰,甚至用上了夾棍,疼得五郎冷汗如雨,幾近昏厥。


    他實在扛不住這鑽心之痛,為了免受這無盡的折磨,也隻好違心地認下了這罪名。


    縣令見二人都已招供,便草草結案,判處他們死罪,行刑的日子也漸漸臨近。


    幾日後,巡撫大人前來巡查案件。這位巡撫大人一向以清正廉明、寬厚仁慈著稱,深受百姓的敬重和愛戴。


    他翻閱趙勤遠一案的卷宗時,越看越覺得疑點重重。其一,趙勤遠常年在外,對妻子和堂弟信任有加,即便二人有私情,也沒有理由害死他,畢竟這種事為世俗所不容,林氏就算謀害親夫,也不可能與五郎有結果;其二,據林氏所言,當日吃鴨,婆婆、趙勤遠和她三人都動了筷子,為何唯獨趙勤遠中毒身亡?


    帶著滿心的疑惑,巡撫大人向正在專心研讀詩書的幕僚詢問。幕僚正沉浸在書海之中,心無旁騖,不耐煩地隨口應道:“案子都已經定了,聽說縣令費了不少心力才結案,想必不會有什麽冤屈。大人您事務繁忙,何必在這案子上浪費精力呢?”


    巡撫大人聽了,微微皺了皺眉頭,便沒有再追問下去,趙五郎和林氏的死刑判決眼看就要成為定局。


    當晚三更,幕僚正準備吹燈就寢,忽然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伴隨著一個女子的哭喊聲。幕僚心中一驚:這深更半夜,何來女子敲門?莫不是鬼魅作祟或是行為不端的女子?


    他滿心狐疑,坐在床上嗬斥道:“快走,莫要在此胡鬧!”


    門外女子卻厲聲迴應:“你不開門,難道我就進不來了嗎?”話音未落,幕僚驚恐地看見,門縫中緩緩伸進一隻蒼白的手,緊接著,一個披頭散發、渾身是血的女子飄然而至。


    女子怒目而視,伸手指著幕僚大罵:“你本是一個貧寒書生,靠著識得幾個字,有幸成為中丞大人的幕僚,得以享受榮華富貴,卻不知感恩迴報,敷衍塞責,全然不把人命放在心上。


    昨日,中丞大人本想為我洗雪冤屈,虛心向你求教,你若是能認真對待,我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可你呢?隻顧著自己讀書,敷衍大人,致使我冤沉海底!


    我死不足惜,可這謀害親夫、私通小叔的惡名卻要背負一生,我有何顏麵去麵對丈夫和小叔!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你不盡職盡責,實在是罪該萬死!等著吧,我已向天帝申訴冤情,天帝應允我來向你索命!”


    不用說,這女子正是含冤自殺而死的林氏。說完,林氏作勢便要撲向幕僚,幕僚嚇得癱倒在地,跪地磕頭如搗蒜:“我知錯了,我沒有盡到職責,害你丟了性命,確實是罪該萬死。隻是我離家多年,家中尚有八十高齡的老母親,求你容我迴家與母親告別,再來赴死。”


    林氏麵露猶豫之色,片刻後說道:“念你尚有一絲孝心,便給你一個月的時間,速去速迴,否則我絕不留情!”


    言罷,狠狠地轉身離去。幕僚嚇得魂飛魄散,頭發都豎了起來。


    天亮後,幕僚麵如死灰地向巡撫大人詳述了此事,隨後便匆匆忙忙地迴家去了。一個月後,幕僚竟無疾而終。


    巡撫大人得知此事後,心中大為震動,意識到這案子背後必定另有隱情。他當即換上便服,親自前往趙勤遠家中。


    隻見一位瞎眼老母親正艱難地摸索著生火做飯,巡撫大人裝作路人,上前詢問:“老人家,怎麽不見兒子、兒媳幫忙?”


    杜氏一聽,頓時老淚縱橫,又哭又罵:“客人啊,你不知道,我兒死得好慘啊,官府不分青紅皂白,冤枉了我那賢惠的兒媳,實在是天大的冤屈啊!”


    巡撫大人又問:“老人家,您怎麽知道兒媳是被冤枉的呢?”


    杜氏泣不成聲地說道:“客人啊,我與兒媳雖說是婆媳,可情分卻如同親生母女一般,她每日守在我身邊,有沒有私情我怎麽會不清楚?本指望巡撫大人能為我兒伸冤,誰知道他也和那糊塗縣令一樣,讓我兒媳蒙冤受屈。若不是我這把老骨頭眼睛又瞎了,定要去京城告禦狀!”


    巡撫大人再問:“聽聞林氏與趙五郎私通,這趙五郎是何人?”


    杜氏抹了一把眼淚,說道:“他是我的親人,與我兒是堂兄弟,待我就像親娘一樣。我兒出門,常托他照料家裏,他從來沒有過一絲馬虎,我們婆媳都感激不盡。可憐如今,反倒害了他,這是造了什麽孽啊!”


    巡撫大人長歎一聲,詳細詢問當日吃鴨的種種細節,諸如殺鴨的地方、煮熟的地點、用餐的場所等等,杜氏一一如實作答。


    巡撫大人反複琢磨、推敲,發覺吃鴨的地方似乎有些不對勁。他當即命人買來一隻鴨,煮熟後放在一處老舊的瓜架下。


    巡撫大人目不轉睛地盯著,他眼神敏銳,片刻後,發現鴨塊熱氣騰騰之際,瓜架上有一條極細的白絲飄落,悄無聲息地落入碗中,若不仔細查看,根本難以察覺。


    巡撫大人心中一動,又買來一隻兔子,喂以那碗中的鴨肉,兔子吃下不久,便抽搐了幾下,中毒身亡。


    巡撫大人心中有了主意,趕忙對杜氏說:“老人家,您兒媳的冤屈,我一定能幫她洗刷幹淨,您且安心等著消息。”


    杜氏雖然不明白其中緣由,但還是合手稱謝。巡撫大人帶著剩下的鴨肉返迴衙門,召集所有官員,詳述了在杜氏家的所見所聞。


    眾人麵麵相覷,臉上露出懷疑之色。巡撫大人見狀,命人牽來一條羊,將鴨肉喂給它,羊吃後沒多久,口吐白沫,倒地而亡。這下眾人都相信了,卻又疑惑鴨肉怎麽會有毒。


    巡撫大人神情凝重地說道:“我將鴨肉放在瓜架下時,發現一條白絲落入碗中,想來那便是關鍵所在。咱們這就去搜一搜,一定能真相大白。”


    眾人來到杜氏家,一番仔細搜尋,在瓜架上發現一條足有三寸多長的大蜈蚣,那落下的白絲,正是蜈蚣口中吐出的毒液。


    至此,真相終於大白。原來,那日一家三口將煮熟的鴨盛了三碗,放在瓜架下準備享用。因鴨塊尚熱,便先擱在地上晾涼。


    趙勤遠那碗鴨塊熱氣上衝,驚擾了架上的蜈蚣,蜈蚣受驚吐出毒液,而這毒液含有劇毒,恰好落入碗中,趙勤遠吃下,故而中毒身亡。杜氏與林氏的碗未沾毒液,自然平安無事。


    真相大白後,縣令受到了嚴厲的懲處,不僅被革職查辦,還被罰了數年的俸祿,這些錢全部用來贍養趙勤遠的母親。


    巡撫大人上表朝廷,追封林氏為賢德貞婦,趙五郎無罪釋放,並給予官府補償,認定他為義士。杜氏此後由官府悉心照料,直到壽終正寢。


    唉,倘若當初幕僚不沉迷於詩書,能認真對待巡撫大人的詢問,林氏或許就不會含冤而死,這案子也能早日水落石出。


    為官者,當以此為戒,處理事務務必謹慎小心,不經意間的幾句話,或許就會決定他人的生死命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村聊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滿故事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滿故事亭並收藏山村聊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