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次確認了一下書寫痕跡開口道:“一般市麵上流通的手套有五種。第一種,棉紗類手套。這種手套是由純棉紗或者棉紗、化纖混紡以及雜色紗製成的手套,多用於國企或者大型私企的員工,比如煤礦、鋼廠等,包括我們勘查現場使用的手套也屬於這一類,這種手套價格較貴,所以它的編織工藝、花紋、規格大小均是國家統一的標準,這種手套印,會反映出固定的花紋特征。”


    “第二種,化纖手套。這種手套是最常見的民用手套,由於造價便宜,建築工地上的工人使用較多。而它經使用後,表麵纖維容易積結成球,就算是新的手套也避免不了,這些特征也會反映在手套印上。”


    “第三種,布類手套。可以做布手套的材質很多,手套除本身製作的原材料有區別之外,都是經過半機械、半手工製作而成的,所以手工藝的製作過程給手套留下了一些工藝製作特點。打個比方,有的布類手套為了美觀,會在手指尖的位置縫上圖案,或者縫上一些拚花,這些特征表現在手套印上,都是截然不同的特征。”


    “第四種,皮革類手套。皮革類手套有純皮、翻毛皮、人造革皮等幾種,這種手套的工藝製作過程與布類的相同,也有布類手套存在的特點。而一般來說,皮革類手套比一般的手套都要肥大一些;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翻毛皮手套指節與前手掌連接處有一不規則的切麵突出邊;有的皮手套還具有本身的皮革的花紋;人造革手套表麵還有龜裂印跡;這些在現場之中,都是比較好識別的特點。”


    “第五種,乳膠類手套。這種手套是一種燒製的專業工業手套。其特點就是彈性大,表麵光滑,在手套沒有破損的情況下,沒有什麽特定的特征。乳膠手套印,也最接近人手指的大小。”


    我換了一種站姿接著分析:“我在整個室內的所有客體上發現的手套印,幾乎都是接近人體的手指的大小,指印沒有任何特征。從這一點基本可以確定為乳膠類手套。如果之前隻是我大膽的猜測的話,那現場的血字就讓我更加確定了我的猜想。”


    “這怎麽說?”葉茜好像已經適應了案發現場血腥的場麵。


    我指了指牆麵的空白處:“咱們來看看現場的血字,用血量很多,說明嫌疑人所戴的手套吸收性很差,否則不可能在字跡下方出現流柱狀血痕。這就排除了吸收性很好的棉紗類、布類和化纖類手套,那麽剩下的隻有皮革手套和乳膠手套。”


    “我剛才也已經說過,一般皮革類手套比正常的手指都要肥大一些,如果嫌疑人戴的手套是這一類,在書寫的過程中,由於手指的擠壓,手套會有或多或少的變形,力度的大小決定了手套接觸麵積的粗與細,那麽他不可能在牆壁上寫出筆畫如此均勻的字跡。因此隻剩下最後一種與手指緊貼不變形的乳膠手套。”我一口氣說完了我的分析結果。


    “嗯,判斷沒有瑕疵,我同意你的觀點。”明哥點了點頭。


    “另外,從筆跡上來看,嫌疑人應該是一個心思縝密、處事不驚的人。”我又補充了一句。


    “哦?這又從何說起?”


    “我之前看過一些筆跡心理學的書籍,現場的犯罪筆跡其實就是犯罪分子心理痕跡的客觀記錄。比如寫字筆跡潦草,可反映出犯罪分子平時脾氣急躁;筆跡塗改較多,提示犯罪分子平時做事不果斷,顧慮重重;筆跡停頓較多,文章斷斷續續,反映出犯罪分子平時做事沒有毅力,拖拖拉拉,甚至會丟三落四。”


    說完我用指尖點了一下牆麵:“咱們來看看現場牆麵的這些血字,字跡一氣嗬成,筆法沉穩,而且寫的還是正楷。很顯然,嫌疑人應該是殺人以後才在牆麵上開始書寫,從字跡上不難看出,他在書寫的過程中十分沉著冷靜。試想,一個如此血腥的現場,還能如此淡定,這說明他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冷麵殺手。”


    “看來咱們接下來的勘查工作必須要細致地進行!”


    明哥說完,便開始低頭觀察那個被嫌疑人砍下的死者頭部。


    “重度顱腦損傷,傷口足以致命。”明哥用手扒開掛滿血塊的頭發看了一眼碎裂的傷口。觀察結束,他開始在室內尋找致傷物。


    明哥的目光如手電筒的光束一般,開始分析屋內的每一件物品。


    最終,他把目標鎖定在有些傾斜的床頭櫃上。


    在櫃子的尖角處有一小處幹涸的血跡,血跡之上還粘著幾根長發。因為棕紅色的床頭櫃和血液顏色相近,在提取指紋時,這一重要的位置,我並沒有察覺。


    “死者的下體有性行為的跡象。”老賢扶了扶掛在鼻梁上的眼鏡片。


    明哥看了一眼死者紅腫的陰部:“迴頭提取一下陰道擦拭物,看看能不能檢驗出dna。”


    “小龍,屍體現在交給我和老賢,你帶著葉茜把室內再重新勘查一遍,不要漏掉任何一個細節。”明哥吩咐了一句。


    我點了點頭,提起自己的勘查箱和葉茜朝陽台走去。


    雖然案發現場室內麵積不大,但是涉及的痕跡物證卻很多,我們足足用了三個小時,才完成勘查工作,把屍體送至殯儀館進行解剖。


    作為痕跡檢驗員,整個現場我隻提取到了一個對案件偵辦沒有任何作用的釘鞋鞋印,鞋印沒有研究價值,所以我跟明哥他們一道去殯儀館搭把手。


    按照我們市局的規定,涉及屍體的解剖,都必須在殯儀館進行,一方麵是因為殯儀館有相關配套的屍體存儲設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屍體冷凍櫃;另一方麵也是出於對死者的尊重。咱們中國人有一個傳統的觀念,死者要入土為安,在安葬之前,殯儀館是屍體最好的歸宿。


    我們雲汐市殯儀館內建有配套完善的法醫解剖室,因為市局對我們刑事技術室相當認可,所以解剖室的設備也比其他地市高出了不止一個檔次。


    半個小時後,屍體被從藍色的裝屍袋中取出,像膠水一樣黏稠的條狀血塊隨著屍體的移動牢牢地吸附在解剖床上。


    明哥從一個印著“開顱電鋸”的工具箱中拿出一把小號電鋸,電源線被他快速地插在解剖床的三相插座上,電流接通的那一刻,伴著嗡的一聲響,切割齒輪開始飛速地旋轉起來。


    明哥用拇指按住手柄上的紅色按鈕,電鋸從“狂怒”變得“安靜”了許多。


    調試完畢,他把電鋸放在一邊備用,左手從一包排列有序的解剖工具中抽出一把“柳葉刀”,做著細致的消毒工作。


    看來明哥準備先從死者的頭部開始解剖。我站在一旁沒有出聲。


    嘩啦。明哥右手捏住刀片,左手穩住死者的頭部,沿著太陽穴的位置快速地畫了一個圈。


    當啷!使用過的柳葉刀被明哥扔在了解剖床的凹槽裏,發出一聲清脆的金屬撞擊聲。


    隻見他雙手扶住死者的頭部,手指在切口處上下撥弄,找尋適合發力的切口。


    刺啦,隨著一陣頭皮被掀開的聲音,一個布滿毛細血管的白色腦殼出現在我們的麵前。腦殼上有一個很紮眼的三角形凹陷狀骨裂。


    嗡,嗡,開顱電鋸的聲響再次在解剖室內響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屍案調查科(1、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滴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滴水並收藏屍案調查科(1、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