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上官婉兒麻了,你們君臣在演我?
無雙毒士:女帝叫我活閻王! 作者:南國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許愛卿莫非以為離了你,朕這大乾江山便守不住了?”
蕭綽聲音清亮,威嚴的目光盯著許良。
許良朗聲道:“陛下,微臣一片赤膽忠心,問心無愧!”
君臣二人聲音之大,響徹禦書房。
一旁的上官婉兒麵色一緊。
她與女帝為同齡人,對女帝的熟悉遠超旁人。
女帝如此神情,隻代表著一件事——她是真心動了火氣了!
即便此前她再覺得許良才幹、謀略非同一般,甚至都認為許良藏拙不發、為國露底,對許良感官大變,此時也難免陷入懷疑之中。
許良,到底是真心為國,還是挾私打擊劉懷忠?
那個叫陶紅的女子所說的,真的值得信賴?
若陶紅所說為真,當年平陽之戰是劉懷忠的陰謀,那如今劉懷忠重奪浦津作何解釋?
若她所說是假,是否意味著削劉懷忠兵權這件事自始至終都是陰謀?
感受到凝重緊張的氣氛,上官婉兒生生將這疑點壓下。
她知道,這個時候女帝已經生疑惑,這個時候再說出這段無疑會火上澆油。
許良說得也對,若殺他容易。
可若殺了他之後事情有了轉折,他還有力挽狂瀾的可能。
隻是他的“解釋”實在讓人惱火,聽上去似是整個大乾除了他無人能解決這個危局!
猶豫再三,上官婉兒終究緩緩開口,“陛下,許大人可能言辭上有些倨傲,但其此前種種,如魏、楚逼迫時所獻計策,確無私心。
此後賑災、張大人、伐韓等計策如何,微臣相信陛下心底自有公論。”
頓了頓,她似又想到了什麽,加了一句,“且許大人所獻計策,皆無後路!”
“嗯?”
許良詫異看向上官婉兒一眼,似沒想到她竟會在這個時候仗義執言。
隻是大姐,你確定這個時候說話不會讓事情越描越黑?
就沒看出來些別的什麽?
蕭綽聞言也是一愣,皺眉道:“婉兒,你也替他說話?”
上官婉兒身子一顫,趕忙躬身,“許大人在微臣這裏風評如何,陛下最是清楚。
隻是微臣覺得在事情水落石出之前就下結論,易出紕漏。”
“求陛下三思!”
蕭綽眉頭稍解。
如上官婉兒了解她一樣,她對上官婉兒也最為了解。
上官婉兒乃至上官家都奉行一個準則:效忠大乾。
整個上官家因其家族崛起的經曆被牢牢地跟蕭家綁定在一起,這就使得上官家不管誰是皇帝,都會忠心輔佐大乾皇帝。
此前大乾不是沒發生過旁支奪嫡的事情,但無一例外都會任用蕭家之人在朝中輔佐。
原因之一就是蕭家隻站皇帝,不會站隊朝臣。
在先皇下旨封蕭綽為帝後,上官家其餘兩位有意支持旁支的族人主動請辭。
朝臣中甚至有言“上官家比蕭家更在意大乾江山”。
蕭綽沉吟片刻,“那你覺得朕該如何處置他?”
上官婉兒目光沉吟,思索片刻後道:“將其留在宮中,派人嚴加看守。”
“同時派人通知鎮國公府,就說陛下有秘密朝政要與許大人議定,議定後自會放出。”
“另派人嚴密注意鎮國公府的動向……”
許良心下感慨。
這上官婉兒高冷是高冷了些,笨嘛也確實笨了些,到底是個麵冷心善的。
若是上官婉兒此時來一句“陛下可召陶紅來拷問”,麻煩就大了!
因為陶紅壓根就不在長安!
尤其是陶紅去平陽更是得到他的授意。
若真的提了陶紅,又給外人聽了去,麻煩更不小。
總而言之,上官婉兒的建議從目前看來最理智,最能消解女帝懷疑的。
果然,女帝聽後點頭,“就按你說的辦,來人呐——”
“將許良送去自省苑,沒朕的允許,不許他與任何人接觸。”
“違者,斬!”
“遵旨!”
大太監洪公公帶著四名太監,四名親衛走了過來,麵無表情,“許大人,清吧——”
許良瞥了一眼上官婉兒,拱手道:“多謝!”
後者神色不變,冷靜道:“許大人不必稱謝,本官隻是不想錯殺忠臣。
當然,若查明真相,事情果然與許大人脫不開關係,那時百官中第一個要殺許大人的,本官會是第一人。”
許良錯愕,旋即點頭離去。
待其離開禦書房,蕭綽才幽幽道:“婉兒,你剛才為何沒提那陶紅?”
上官婉兒忙不迭躬身道:“迴陛下,削兵權之事,皆起於那陶紅口供。
此事若果真是許大人或鎮國公府所設計,冒然提陶紅必然會引起鎮國公府的警惕,甚至引發異動。”
“大乾此時在韓國、河西皆有戰事,若鎮國公府再生異狀,微臣恐怕……”
她沒有說完,意思卻非常明了。
蕭綽點頭,認可了她的說法。
不料蕭綽忽然又問了一句,“那他在禦書房外竹林隨地小解之事你為何也不提?”
上官婉身子一晃,心思急轉,忙道:“是陛下先前說要用人要能容人之短,又教微臣不要對他心存偏見……”
蕭綽耐心聽她說完,微笑點頭,“看來朕此前說的你都聽進去了。”
頓了頓,蕭綽又問了一句,“婉兒,你還有事情沒告訴朕的嗎?”
上官婉兒神色慌亂,“啊?”
蕭綽笑問,“比如說你是不是對許良動心了?”
上官婉心底一緊,趕忙搖頭,“怎麽會!”
蕭綽不置可否,負手起身,看向窗外,似在自言自語:“削劉懷忠的兵權是朕的意思,河西之變如此快速,顯然是有人推波助瀾……
而最有希望平定河西之變的人選,自然是劉懷忠……”
上官婉兒身子一顫,低聲驚唿,“陛下,您……您都知道?那為何……”
蕭綽迴頭一笑,“情況不明,隻能出此下策,朕也隻能借用許愛卿的計策,引蛇出洞了。”
上官婉兒趕忙低下頭去,“可是如此一來,隻怕許大人他要……”
“他?”蕭綽搖頭笑道,“放心吧,他不會的。”
“不會?”上官婉兒茫然了,下意識問了一句,“為什麽?”
蕭綽笑道:“劉懷忠奪迴浦津城,此事太過突然,估計他一時半會也想不到什麽好理由奪他兵權了。
最好的情況不過是待魏兵退去,按朝廷例朕另派主將鎮守。
隻是他收複浦津之功不好辦……”
上官婉兒心底一凜,“所以……”
蕭綽指了指宮外的太監,“給他們看的。”
上官婉兒麻了,鬧了半天,這對君臣在演她!
蕭綽聲音清亮,威嚴的目光盯著許良。
許良朗聲道:“陛下,微臣一片赤膽忠心,問心無愧!”
君臣二人聲音之大,響徹禦書房。
一旁的上官婉兒麵色一緊。
她與女帝為同齡人,對女帝的熟悉遠超旁人。
女帝如此神情,隻代表著一件事——她是真心動了火氣了!
即便此前她再覺得許良才幹、謀略非同一般,甚至都認為許良藏拙不發、為國露底,對許良感官大變,此時也難免陷入懷疑之中。
許良,到底是真心為國,還是挾私打擊劉懷忠?
那個叫陶紅的女子所說的,真的值得信賴?
若陶紅所說為真,當年平陽之戰是劉懷忠的陰謀,那如今劉懷忠重奪浦津作何解釋?
若她所說是假,是否意味著削劉懷忠兵權這件事自始至終都是陰謀?
感受到凝重緊張的氣氛,上官婉兒生生將這疑點壓下。
她知道,這個時候女帝已經生疑惑,這個時候再說出這段無疑會火上澆油。
許良說得也對,若殺他容易。
可若殺了他之後事情有了轉折,他還有力挽狂瀾的可能。
隻是他的“解釋”實在讓人惱火,聽上去似是整個大乾除了他無人能解決這個危局!
猶豫再三,上官婉兒終究緩緩開口,“陛下,許大人可能言辭上有些倨傲,但其此前種種,如魏、楚逼迫時所獻計策,確無私心。
此後賑災、張大人、伐韓等計策如何,微臣相信陛下心底自有公論。”
頓了頓,她似又想到了什麽,加了一句,“且許大人所獻計策,皆無後路!”
“嗯?”
許良詫異看向上官婉兒一眼,似沒想到她竟會在這個時候仗義執言。
隻是大姐,你確定這個時候說話不會讓事情越描越黑?
就沒看出來些別的什麽?
蕭綽聞言也是一愣,皺眉道:“婉兒,你也替他說話?”
上官婉兒身子一顫,趕忙躬身,“許大人在微臣這裏風評如何,陛下最是清楚。
隻是微臣覺得在事情水落石出之前就下結論,易出紕漏。”
“求陛下三思!”
蕭綽眉頭稍解。
如上官婉兒了解她一樣,她對上官婉兒也最為了解。
上官婉兒乃至上官家都奉行一個準則:效忠大乾。
整個上官家因其家族崛起的經曆被牢牢地跟蕭家綁定在一起,這就使得上官家不管誰是皇帝,都會忠心輔佐大乾皇帝。
此前大乾不是沒發生過旁支奪嫡的事情,但無一例外都會任用蕭家之人在朝中輔佐。
原因之一就是蕭家隻站皇帝,不會站隊朝臣。
在先皇下旨封蕭綽為帝後,上官家其餘兩位有意支持旁支的族人主動請辭。
朝臣中甚至有言“上官家比蕭家更在意大乾江山”。
蕭綽沉吟片刻,“那你覺得朕該如何處置他?”
上官婉兒目光沉吟,思索片刻後道:“將其留在宮中,派人嚴加看守。”
“同時派人通知鎮國公府,就說陛下有秘密朝政要與許大人議定,議定後自會放出。”
“另派人嚴密注意鎮國公府的動向……”
許良心下感慨。
這上官婉兒高冷是高冷了些,笨嘛也確實笨了些,到底是個麵冷心善的。
若是上官婉兒此時來一句“陛下可召陶紅來拷問”,麻煩就大了!
因為陶紅壓根就不在長安!
尤其是陶紅去平陽更是得到他的授意。
若真的提了陶紅,又給外人聽了去,麻煩更不小。
總而言之,上官婉兒的建議從目前看來最理智,最能消解女帝懷疑的。
果然,女帝聽後點頭,“就按你說的辦,來人呐——”
“將許良送去自省苑,沒朕的允許,不許他與任何人接觸。”
“違者,斬!”
“遵旨!”
大太監洪公公帶著四名太監,四名親衛走了過來,麵無表情,“許大人,清吧——”
許良瞥了一眼上官婉兒,拱手道:“多謝!”
後者神色不變,冷靜道:“許大人不必稱謝,本官隻是不想錯殺忠臣。
當然,若查明真相,事情果然與許大人脫不開關係,那時百官中第一個要殺許大人的,本官會是第一人。”
許良錯愕,旋即點頭離去。
待其離開禦書房,蕭綽才幽幽道:“婉兒,你剛才為何沒提那陶紅?”
上官婉兒忙不迭躬身道:“迴陛下,削兵權之事,皆起於那陶紅口供。
此事若果真是許大人或鎮國公府所設計,冒然提陶紅必然會引起鎮國公府的警惕,甚至引發異動。”
“大乾此時在韓國、河西皆有戰事,若鎮國公府再生異狀,微臣恐怕……”
她沒有說完,意思卻非常明了。
蕭綽點頭,認可了她的說法。
不料蕭綽忽然又問了一句,“那他在禦書房外竹林隨地小解之事你為何也不提?”
上官婉身子一晃,心思急轉,忙道:“是陛下先前說要用人要能容人之短,又教微臣不要對他心存偏見……”
蕭綽耐心聽她說完,微笑點頭,“看來朕此前說的你都聽進去了。”
頓了頓,蕭綽又問了一句,“婉兒,你還有事情沒告訴朕的嗎?”
上官婉兒神色慌亂,“啊?”
蕭綽笑問,“比如說你是不是對許良動心了?”
上官婉心底一緊,趕忙搖頭,“怎麽會!”
蕭綽不置可否,負手起身,看向窗外,似在自言自語:“削劉懷忠的兵權是朕的意思,河西之變如此快速,顯然是有人推波助瀾……
而最有希望平定河西之變的人選,自然是劉懷忠……”
上官婉兒身子一顫,低聲驚唿,“陛下,您……您都知道?那為何……”
蕭綽迴頭一笑,“情況不明,隻能出此下策,朕也隻能借用許愛卿的計策,引蛇出洞了。”
上官婉兒趕忙低下頭去,“可是如此一來,隻怕許大人他要……”
“他?”蕭綽搖頭笑道,“放心吧,他不會的。”
“不會?”上官婉兒茫然了,下意識問了一句,“為什麽?”
蕭綽笑道:“劉懷忠奪迴浦津城,此事太過突然,估計他一時半會也想不到什麽好理由奪他兵權了。
最好的情況不過是待魏兵退去,按朝廷例朕另派主將鎮守。
隻是他收複浦津之功不好辦……”
上官婉兒心底一凜,“所以……”
蕭綽指了指宮外的太監,“給他們看的。”
上官婉兒麻了,鬧了半天,這對君臣在演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