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群臣震驚了,許良竟對女帝有如此影響!
無雙毒士:女帝叫我活閻王! 作者:南國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許良換了朝服,匆忙趕往皇宮。
剛下馬車,就見到當值的洪公公快步走來。
“許大人誒,您怎麽才來,陛下都問了兩次您到哪兒了!”
許良不由皺眉,伸手搭著他的手,不著痕跡地塞了十兩銀子。
“洪公公,什麽事?”
洪公公推迴銀子,“像是河西的事。”
許良心底一沉,將銀子又推迴去,撒了手,“我這就去麵見陛下。”
洪公公感歎著收了銀子,快步跟上,尖聲喊道:“陛下,許大人來了!”
“快宣!”
許良快步走進禦書房。
隻見禦書房內已經有好幾個朝中大員。
尚書閣首輔張居中,兵部左侍郎黃百韜,禁軍統領盧文炳,門下侍中甪裏言等,以及兵部各司屬官皆在一旁垂首侍立。
眾人見是許良,神色各異。
許良上前,“微臣許良,見過陛下!”
蕭綽、上官婉兒見是許良,不由鬆了一口氣。
“許愛卿免禮!”
“賜座!”
“黃愛卿,速速把事情說一遍!”
蕭綽不等許良反應過來就來了個三連,讓黃百韜介紹情況。
許良心底一沉,一股不妙的感覺襲上心頭。
而在場眾人對於女帝蕭綽的說法也極為震驚。
須知眼下能出現在禦書房內的,皆可謂能影響女帝決定乃至朝局走向的。
官位最低的是五品侍郎黃百韜,卻也是因為尚書馮源出使韓國後代表兵部參與這次小朝會。
如今卻要他跟許良說明情況!
眾人中,除卻張居中外,皆側目看向許良。
便連許良的直屬上官甪裏言也是神色嚴肅。
他自然早就知道許良簡在帝心,卻沒想到朝局大事都要許良過問的程度!
黃百韜微微頷首,沉聲道:“許大人,是河西戰事。”
“東城守將胡祿擋下左起襲城,擊殺魏武卒四千餘人,引得魏皇震怒,發兵十萬渡過浦津口……”
“劉懷忠將軍判斷魏軍會大舉進發東城,向南進發,占陰城、盧氏,切斷林北狂、王破虜兩位將軍伐韓後援。”
“萬沒想到,魏軍此次出兵不是為了援韓,純粹是趁火打劫!”
“左起先以三萬餘魏武卒先後佯攻韓原、浦津、東城,就是為了讓我大乾軍動起來,迷惑劉將軍……鎮西將軍王景率十萬大軍直取浦津,反過來切斷了韓原、東城二城!”
“劉懷忠將軍所率領的十萬大軍也被抵在了與浦津最近的洛平……”
許良不由皺眉。
果然,消息有滯後。
他從爺爺許定山那裏聽到的還都是好消息。
到了宮裏卻是戰況急轉直下。
他下意識看向蕭綽,發現後者正滿臉期待地看著他。
隻是上官婉兒看他的目光滿是擔憂。
但他沒有馬上開口,而是在心底盤算三個問題:
其一,顧春來在幹什麽,為何沒有他收劉懷忠兵權的消息?
其二,監軍陳慶之有沒有傳迴消息?
其三,禁軍副統領史綱帶的那三千禁軍到了哪裏?
眼見女帝沒有避開的意思,他隻得沉聲問道:“黃大人,這些消息是什麽時候發來的,由誰發出?”
“征東將軍與監軍先後發出消息,皆是如此。”
許良皺眉沉吟。
陳慶之發出的消息……
看情況應該是事情發展出乎所有人意料,顧春來跟陳慶之沒有理由臨陣奪權。
如今魏軍占了浦津,他現在是奉旨征東,拒守洛平,自動獲得洛平的生殺大權。
換而言之,等若是將他在河西三城的軍權挪到了洛平!
而他此前所說的“將計就計”被劉懷忠以一種誰也沒料到的方式給破了!
這個劉懷忠,有些東西!
而女帝蕭綽對於這個結果還無可奈何。
從某種情況來看,河西的失守正是因為劉懷忠不在。
而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正是因為女帝蕭綽此前削了劉懷忠的兵權!
事情到了這一步,顯然超出了蕭綽跟上官婉兒的預計。
若他不能解決這當前困局,必定要麵對女帝的怒火!
問題是現在戰局出乎所有人意料,女帝不好臨陣換將,陳慶之、顧春來也無法找到理由奪兵權。
除非,讓劉懷忠主動放棄,亦或者找到跟魏軍聯絡的證據,讓顧春來陣前奪權。
許良皺眉思索,暗中掃視眾人一眼,最後落在黃百韜身上。
這個黃百韜剛才的說法很有意思,將局麵說成了魏軍狡猾,而劉懷忠判斷失誤……
聯想此前黃百韜在殿前諫言讓劉懷忠鎮守河西之事,許良心生明悟。
再聯想到虞夏、陶紅所說,公孫行在長安潛藏布局多年……
許良拱手道:“迴陛下,按照黃大人所說,當務之急是要劉將軍穩住洛平,設法跟韓原、東城兩地守軍取得聯係,呈三麵夾擊之勢奪迴浦津。”
頓了頓,他又朗聲道,“況且有史統領所率的三萬騎軍,用的還是微臣特製的穿甲弓,可從洛平向北與韓原守軍匯合,從孟津渡口與河北守軍匯合,襲取平陽……一樣實施微臣的此前的換國計!”
“如此一來,可配合劉將軍奪迴孟津!”
蕭綽愣了一下,三萬?穿甲弓?
不是三千的守軍……嗯?
蕭綽反應過來,許良獻計多次,何曾犯過如此錯誤?
她隨即點頭,不給幾人反應時間,“不愧是許愛卿,此計甚妙!”
“幾位愛卿可有異議?”
不等張居中、甪裏言開口,她就再次開口,“既然沒有,那就按照許愛卿所說的行事。”
“擬旨,調河北軍進韓原,與史統領三萬破甲軍襲取平陽……”
待蕭綽說完,黃百韜率先拱手,“遵旨!”
在場眾臣無不側目。
如此軍國大事竟被許良如此簡單的言語便敲定了方向?
女帝陛下幾乎是照著他的話複述了一遍!
群臣拱手,一一告辭,出門的時候無不側目瞥了許良一眼。
許良官職最低,走在眾人身後,瞅著眾人不注意,趕忙看向女帝跟上官婉兒,示意留他下來。
結果自然是不出所料,上官婉兒一句話將其留下。
待眾人都已遠去,許良趕忙說道:“微臣懇請陛下著人嚴密監視今日參加朝會的諸位大臣!”
“他們之中,或許有通敵賣國者!”
剛下馬車,就見到當值的洪公公快步走來。
“許大人誒,您怎麽才來,陛下都問了兩次您到哪兒了!”
許良不由皺眉,伸手搭著他的手,不著痕跡地塞了十兩銀子。
“洪公公,什麽事?”
洪公公推迴銀子,“像是河西的事。”
許良心底一沉,將銀子又推迴去,撒了手,“我這就去麵見陛下。”
洪公公感歎著收了銀子,快步跟上,尖聲喊道:“陛下,許大人來了!”
“快宣!”
許良快步走進禦書房。
隻見禦書房內已經有好幾個朝中大員。
尚書閣首輔張居中,兵部左侍郎黃百韜,禁軍統領盧文炳,門下侍中甪裏言等,以及兵部各司屬官皆在一旁垂首侍立。
眾人見是許良,神色各異。
許良上前,“微臣許良,見過陛下!”
蕭綽、上官婉兒見是許良,不由鬆了一口氣。
“許愛卿免禮!”
“賜座!”
“黃愛卿,速速把事情說一遍!”
蕭綽不等許良反應過來就來了個三連,讓黃百韜介紹情況。
許良心底一沉,一股不妙的感覺襲上心頭。
而在場眾人對於女帝蕭綽的說法也極為震驚。
須知眼下能出現在禦書房內的,皆可謂能影響女帝決定乃至朝局走向的。
官位最低的是五品侍郎黃百韜,卻也是因為尚書馮源出使韓國後代表兵部參與這次小朝會。
如今卻要他跟許良說明情況!
眾人中,除卻張居中外,皆側目看向許良。
便連許良的直屬上官甪裏言也是神色嚴肅。
他自然早就知道許良簡在帝心,卻沒想到朝局大事都要許良過問的程度!
黃百韜微微頷首,沉聲道:“許大人,是河西戰事。”
“東城守將胡祿擋下左起襲城,擊殺魏武卒四千餘人,引得魏皇震怒,發兵十萬渡過浦津口……”
“劉懷忠將軍判斷魏軍會大舉進發東城,向南進發,占陰城、盧氏,切斷林北狂、王破虜兩位將軍伐韓後援。”
“萬沒想到,魏軍此次出兵不是為了援韓,純粹是趁火打劫!”
“左起先以三萬餘魏武卒先後佯攻韓原、浦津、東城,就是為了讓我大乾軍動起來,迷惑劉將軍……鎮西將軍王景率十萬大軍直取浦津,反過來切斷了韓原、東城二城!”
“劉懷忠將軍所率領的十萬大軍也被抵在了與浦津最近的洛平……”
許良不由皺眉。
果然,消息有滯後。
他從爺爺許定山那裏聽到的還都是好消息。
到了宮裏卻是戰況急轉直下。
他下意識看向蕭綽,發現後者正滿臉期待地看著他。
隻是上官婉兒看他的目光滿是擔憂。
但他沒有馬上開口,而是在心底盤算三個問題:
其一,顧春來在幹什麽,為何沒有他收劉懷忠兵權的消息?
其二,監軍陳慶之有沒有傳迴消息?
其三,禁軍副統領史綱帶的那三千禁軍到了哪裏?
眼見女帝沒有避開的意思,他隻得沉聲問道:“黃大人,這些消息是什麽時候發來的,由誰發出?”
“征東將軍與監軍先後發出消息,皆是如此。”
許良皺眉沉吟。
陳慶之發出的消息……
看情況應該是事情發展出乎所有人意料,顧春來跟陳慶之沒有理由臨陣奪權。
如今魏軍占了浦津,他現在是奉旨征東,拒守洛平,自動獲得洛平的生殺大權。
換而言之,等若是將他在河西三城的軍權挪到了洛平!
而他此前所說的“將計就計”被劉懷忠以一種誰也沒料到的方式給破了!
這個劉懷忠,有些東西!
而女帝蕭綽對於這個結果還無可奈何。
從某種情況來看,河西的失守正是因為劉懷忠不在。
而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正是因為女帝蕭綽此前削了劉懷忠的兵權!
事情到了這一步,顯然超出了蕭綽跟上官婉兒的預計。
若他不能解決這當前困局,必定要麵對女帝的怒火!
問題是現在戰局出乎所有人意料,女帝不好臨陣換將,陳慶之、顧春來也無法找到理由奪兵權。
除非,讓劉懷忠主動放棄,亦或者找到跟魏軍聯絡的證據,讓顧春來陣前奪權。
許良皺眉思索,暗中掃視眾人一眼,最後落在黃百韜身上。
這個黃百韜剛才的說法很有意思,將局麵說成了魏軍狡猾,而劉懷忠判斷失誤……
聯想此前黃百韜在殿前諫言讓劉懷忠鎮守河西之事,許良心生明悟。
再聯想到虞夏、陶紅所說,公孫行在長安潛藏布局多年……
許良拱手道:“迴陛下,按照黃大人所說,當務之急是要劉將軍穩住洛平,設法跟韓原、東城兩地守軍取得聯係,呈三麵夾擊之勢奪迴浦津。”
頓了頓,他又朗聲道,“況且有史統領所率的三萬騎軍,用的還是微臣特製的穿甲弓,可從洛平向北與韓原守軍匯合,從孟津渡口與河北守軍匯合,襲取平陽……一樣實施微臣的此前的換國計!”
“如此一來,可配合劉將軍奪迴孟津!”
蕭綽愣了一下,三萬?穿甲弓?
不是三千的守軍……嗯?
蕭綽反應過來,許良獻計多次,何曾犯過如此錯誤?
她隨即點頭,不給幾人反應時間,“不愧是許愛卿,此計甚妙!”
“幾位愛卿可有異議?”
不等張居中、甪裏言開口,她就再次開口,“既然沒有,那就按照許愛卿所說的行事。”
“擬旨,調河北軍進韓原,與史統領三萬破甲軍襲取平陽……”
待蕭綽說完,黃百韜率先拱手,“遵旨!”
在場眾臣無不側目。
如此軍國大事竟被許良如此簡單的言語便敲定了方向?
女帝陛下幾乎是照著他的話複述了一遍!
群臣拱手,一一告辭,出門的時候無不側目瞥了許良一眼。
許良官職最低,走在眾人身後,瞅著眾人不注意,趕忙看向女帝跟上官婉兒,示意留他下來。
結果自然是不出所料,上官婉兒一句話將其留下。
待眾人都已遠去,許良趕忙說道:“微臣懇請陛下著人嚴密監視今日參加朝會的諸位大臣!”
“他們之中,或許有通敵賣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