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王林麻了:我們中計了!
無雙毒士:女帝叫我活閻王! 作者:南國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大人,我亦可寫出一份關於隴右的邊防奏陳……”
“王林!”
陳元甲怒喝,“你什麽意思?”
王林皺眉,“陳兄,偏你能自薦,我不能?”
陳元甲怒道,“既是如此,那就手底下見真章!”
說罷,他拱手朝向陳慶之,“陳大人,既要奏陳,如何呈遞陛下?”
“兩位將軍若願意,可於此地做一番沙盤推演,下官……於沙場之事也略懂一二。”
“嗯?”
陳元甲、王林皆皺眉看向陳慶之。
一個禮部郎中,說他懂兵法?
陳慶之微微一笑,“我知兩位將軍心中有疑惑,隻是兩位可知如今伐韓是誰力排眾議,敲定的?”
二人目光一凝,難不成是他?
雖說大乾實力遠在韓國之上,可若是伐韓,最大的難度有二。
其一是防止魏、楚等國的幹預。
其二是大乾內部的阻力。
魏、楚被許良以換國計、引水絕戶計掣肘,不敢動手。
大乾內部諸多親韓之人,一直反對伐韓。
陳慶之看著其貌不揚、品級不高,竟有本事排除朝中阻力,促成伐韓?
果然如此,倒是小看了此人。
陳慶之趕忙出聲,“是門下省諫議大夫許良許大人。”
“當日在兵部沙盤演練,許大人以一番沙盤推演戰勝兵部尚書馮大人。”
“下官雖不及許大人,卻也懂得兵略。”
“兩位將軍若願意,可在此時演練一番,下官或可參詳一二……”
陳元甲、王林不由皺眉。
一個外行,要當主將來點評他們兩個內行?
可剛想到他說的,許良一個門下省的諫議大夫都有此能耐,或許這個陳慶之也能?
更何況如今他還代表天子來此宣召?
二人各自沉吟。
陳慶之神色平靜,“如今王破虜、林北狂兩位薑軍率兵伐韓,一路高歌,眼看著就要立下不世功勳。”
“兩位將軍,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啊。”
“人這一生,能建功立業、名垂青史的機會可不多,錯過了,可就真的錯過了!”
二人轟然一震。
王林目光陡然變得堅定,“既然如此,我先來!”
他瞥了一眼陳元甲,微微一笑,“以王某認為,隴右之局勢現在對朝廷最大的威脅在於隨時可能叛亂,可以大軍臨境震懾……”
待其說完,陳慶之點頭道:“王將軍見地不凡。”
隨即轉向陳元甲,“陳將軍?”
“下官先得聲明,若陳大人所見與王大人相同,則此奏陳算作王將軍的。”
陳元甲自信一笑,“那是自然,不過陳某的法子與王兄並不同。”
陳慶之目光一亮,“願聞其詳。”
“甘泉郡陳典雖然被封為長樂王,卻依然是陳家人當郡守。此時若再對甘泉郡出手,難免會讓陳氏生出抵禦之心。
攻之愈急,甘泉郡陳氏愈堅。
可若暫緩對甘泉郡逼迫,則陳彪有很大可能要爭奪郡守之位。
放之愈寬,則彼兄弟互攻愈緊。
待其兄弟兩敗俱傷,我再以雷霆之君掃平……”
陳慶之眯眼而笑。
陳元甲的做法跟許大人的主張一致,就選陳元甲!
待其說完,陳慶之撫掌笑道:“陳將軍此法極妙,既考慮了大乾目前的整體形勢,又考慮到了實際消耗,還考慮到了朝廷在隴右百姓中的輿情……”
陳慶之一番點評,聽得陳元甲、王林、何景輝三人紛紛側目。
聽其言語,是個真懂兵略的?
不然何以知道此緩兵之策的關鍵所在?
陳元甲目光炯炯。
何景輝神采奕奕。
陳慶之懂得越多,越能證明女帝派他來是為了急於解決戰事,而非他們想象的那般想要削劉懷忠的兵權。
王林麵有懊惱,暗自握拳咬牙。
陳慶之拱手道:“三位將軍,密信、密旨下官已經帶到,三位將軍報效朝廷的意願下官也會如實稟報陛下。”
何景輝忍不住皺眉道:“陳大人,軍情緊急,莫非還要再等?”
陳元甲雖沒有開口,但麵上神色也說明了其態度。
顯然,二人不想夜長夢多,走漏風聲。
尤其是旁邊有個“落選”的王林!
陳慶之搖頭,拱手道:“軍情緊急,豈能如此拖延?”
他轉身看向史綱,“史統領?”
史綱走出,取出一方包裹,打開來,赫然是兵符、文書、印信!
“何將軍,此為鎮南將軍一應符印,你接了此印後需直接前往乾南,軍情緊急!”
何景輝目光瞬間灼熱起來,鎮南將軍!
如此一來,他從一個騎都尉躍升為跟劉懷忠品級相同的將軍了。
他拱手抱拳,“既是邊情緊急,微臣不敢因私廢公,煩請陳大人代何某謝陛下隆恩!”
陳慶之點頭,“此是分內之事。”
史綱隨即召喚兩名禁軍,吩咐道:“你們兩個,放出信號,一路往南,沿途征調當地官府,確保何將軍以最快速度抵達清州!”
“是!”
陳慶之隨即看向陳元甲,“陳將軍,你自動而西,需過大乾,倒是可以先麵見陛下,再行上任。”
陳元甲微微皺眉,但想到何景輝都成了鎮南將軍,那他這個鎮西將軍也是跑不了的,旋即重重點頭,“陳某這就迴營交接一應防務,即刻前往隴右!”
不料陳慶之卻搖頭,“不,陳大人,陛下旨意也是你需進京複命,兩地形勢,必須有人能盡快穩住局麵,遲則生變。
軍中一應防務,自有下官帶的第二道密旨妥善安排。”
說著,他從左袖中取出一道有記號的密旨,遞了過去,又若有所指地看了一眼王林,後者滿心狐疑。
陳元甲眯眼,隱有所覺,點頭道:“倒是陳某多慮了。”
看來王林還是暗中聯絡了朝廷!
史綱再次喚出二人,“你二人也放出信號,召喚好手,護送陳將軍一路向西,如有意外,決不輕饒!”
“是!”
四人各自來到何景輝、陳元甲身旁,“兩位將軍,請吧!”
二人隱約覺得哪裏不對,內心惴惴。
何景輝摸了摸剛到手的符印,安心不少。
陳元甲則是看了王林之後咬牙在此衝陳慶之拱手,“有勞陳大人了!”
旋即帶著兩個禁軍,領著那一隊親衛扮作的小標往西而去。
待二人帶著兩隊人馬各自離開,小樹林中隻剩下陳慶之跟王林兩方人馬。
王林此時已然反應過來,自己三人已經中計。
隻是何景輝、陳元甲得了實在好處。
而他,成了那個最大的犧牲品!
他盯著陳慶之,咬牙切齒,“陳大人,如此算計劉將軍,此計究竟是誰所出?”
“陛下如此作為,就不怕河西之地生出大亂嗎?”
然而陳慶之搖頭道:“王將軍此言差矣,兩位將軍是報效朝廷,陛下拔擢也是選賢與能……”
眼看著王林目中怒意已經宛如實質,他隻得歎氣,又從懷中取出一道聖旨,看了一眼,確保沒有拿錯後才遞了過去,“王將軍,這是第三道密旨,你自己看吧。”
王林瞬間心神一緊,難以置信,“給,給我的?”
“王林!”
陳元甲怒喝,“你什麽意思?”
王林皺眉,“陳兄,偏你能自薦,我不能?”
陳元甲怒道,“既是如此,那就手底下見真章!”
說罷,他拱手朝向陳慶之,“陳大人,既要奏陳,如何呈遞陛下?”
“兩位將軍若願意,可於此地做一番沙盤推演,下官……於沙場之事也略懂一二。”
“嗯?”
陳元甲、王林皆皺眉看向陳慶之。
一個禮部郎中,說他懂兵法?
陳慶之微微一笑,“我知兩位將軍心中有疑惑,隻是兩位可知如今伐韓是誰力排眾議,敲定的?”
二人目光一凝,難不成是他?
雖說大乾實力遠在韓國之上,可若是伐韓,最大的難度有二。
其一是防止魏、楚等國的幹預。
其二是大乾內部的阻力。
魏、楚被許良以換國計、引水絕戶計掣肘,不敢動手。
大乾內部諸多親韓之人,一直反對伐韓。
陳慶之看著其貌不揚、品級不高,竟有本事排除朝中阻力,促成伐韓?
果然如此,倒是小看了此人。
陳慶之趕忙出聲,“是門下省諫議大夫許良許大人。”
“當日在兵部沙盤演練,許大人以一番沙盤推演戰勝兵部尚書馮大人。”
“下官雖不及許大人,卻也懂得兵略。”
“兩位將軍若願意,可在此時演練一番,下官或可參詳一二……”
陳元甲、王林不由皺眉。
一個外行,要當主將來點評他們兩個內行?
可剛想到他說的,許良一個門下省的諫議大夫都有此能耐,或許這個陳慶之也能?
更何況如今他還代表天子來此宣召?
二人各自沉吟。
陳慶之神色平靜,“如今王破虜、林北狂兩位薑軍率兵伐韓,一路高歌,眼看著就要立下不世功勳。”
“兩位將軍,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啊。”
“人這一生,能建功立業、名垂青史的機會可不多,錯過了,可就真的錯過了!”
二人轟然一震。
王林目光陡然變得堅定,“既然如此,我先來!”
他瞥了一眼陳元甲,微微一笑,“以王某認為,隴右之局勢現在對朝廷最大的威脅在於隨時可能叛亂,可以大軍臨境震懾……”
待其說完,陳慶之點頭道:“王將軍見地不凡。”
隨即轉向陳元甲,“陳將軍?”
“下官先得聲明,若陳大人所見與王大人相同,則此奏陳算作王將軍的。”
陳元甲自信一笑,“那是自然,不過陳某的法子與王兄並不同。”
陳慶之目光一亮,“願聞其詳。”
“甘泉郡陳典雖然被封為長樂王,卻依然是陳家人當郡守。此時若再對甘泉郡出手,難免會讓陳氏生出抵禦之心。
攻之愈急,甘泉郡陳氏愈堅。
可若暫緩對甘泉郡逼迫,則陳彪有很大可能要爭奪郡守之位。
放之愈寬,則彼兄弟互攻愈緊。
待其兄弟兩敗俱傷,我再以雷霆之君掃平……”
陳慶之眯眼而笑。
陳元甲的做法跟許大人的主張一致,就選陳元甲!
待其說完,陳慶之撫掌笑道:“陳將軍此法極妙,既考慮了大乾目前的整體形勢,又考慮到了實際消耗,還考慮到了朝廷在隴右百姓中的輿情……”
陳慶之一番點評,聽得陳元甲、王林、何景輝三人紛紛側目。
聽其言語,是個真懂兵略的?
不然何以知道此緩兵之策的關鍵所在?
陳元甲目光炯炯。
何景輝神采奕奕。
陳慶之懂得越多,越能證明女帝派他來是為了急於解決戰事,而非他們想象的那般想要削劉懷忠的兵權。
王林麵有懊惱,暗自握拳咬牙。
陳慶之拱手道:“三位將軍,密信、密旨下官已經帶到,三位將軍報效朝廷的意願下官也會如實稟報陛下。”
何景輝忍不住皺眉道:“陳大人,軍情緊急,莫非還要再等?”
陳元甲雖沒有開口,但麵上神色也說明了其態度。
顯然,二人不想夜長夢多,走漏風聲。
尤其是旁邊有個“落選”的王林!
陳慶之搖頭,拱手道:“軍情緊急,豈能如此拖延?”
他轉身看向史綱,“史統領?”
史綱走出,取出一方包裹,打開來,赫然是兵符、文書、印信!
“何將軍,此為鎮南將軍一應符印,你接了此印後需直接前往乾南,軍情緊急!”
何景輝目光瞬間灼熱起來,鎮南將軍!
如此一來,他從一個騎都尉躍升為跟劉懷忠品級相同的將軍了。
他拱手抱拳,“既是邊情緊急,微臣不敢因私廢公,煩請陳大人代何某謝陛下隆恩!”
陳慶之點頭,“此是分內之事。”
史綱隨即召喚兩名禁軍,吩咐道:“你們兩個,放出信號,一路往南,沿途征調當地官府,確保何將軍以最快速度抵達清州!”
“是!”
陳慶之隨即看向陳元甲,“陳將軍,你自動而西,需過大乾,倒是可以先麵見陛下,再行上任。”
陳元甲微微皺眉,但想到何景輝都成了鎮南將軍,那他這個鎮西將軍也是跑不了的,旋即重重點頭,“陳某這就迴營交接一應防務,即刻前往隴右!”
不料陳慶之卻搖頭,“不,陳大人,陛下旨意也是你需進京複命,兩地形勢,必須有人能盡快穩住局麵,遲則生變。
軍中一應防務,自有下官帶的第二道密旨妥善安排。”
說著,他從左袖中取出一道有記號的密旨,遞了過去,又若有所指地看了一眼王林,後者滿心狐疑。
陳元甲眯眼,隱有所覺,點頭道:“倒是陳某多慮了。”
看來王林還是暗中聯絡了朝廷!
史綱再次喚出二人,“你二人也放出信號,召喚好手,護送陳將軍一路向西,如有意外,決不輕饒!”
“是!”
四人各自來到何景輝、陳元甲身旁,“兩位將軍,請吧!”
二人隱約覺得哪裏不對,內心惴惴。
何景輝摸了摸剛到手的符印,安心不少。
陳元甲則是看了王林之後咬牙在此衝陳慶之拱手,“有勞陳大人了!”
旋即帶著兩個禁軍,領著那一隊親衛扮作的小標往西而去。
待二人帶著兩隊人馬各自離開,小樹林中隻剩下陳慶之跟王林兩方人馬。
王林此時已然反應過來,自己三人已經中計。
隻是何景輝、陳元甲得了實在好處。
而他,成了那個最大的犧牲品!
他盯著陳慶之,咬牙切齒,“陳大人,如此算計劉將軍,此計究竟是誰所出?”
“陛下如此作為,就不怕河西之地生出大亂嗎?”
然而陳慶之搖頭道:“王將軍此言差矣,兩位將軍是報效朝廷,陛下拔擢也是選賢與能……”
眼看著王林目中怒意已經宛如實質,他隻得歎氣,又從懷中取出一道聖旨,看了一眼,確保沒有拿錯後才遞了過去,“王將軍,這是第三道密旨,你自己看吧。”
王林瞬間心神一緊,難以置信,“給,給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