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老子跟你不是一路人
帶著現代軍火穿越晚清 作者:縱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袁世凱這廝臉皮極厚,對於李海洋的嘲諷和警告,他隻當作沒聽見一樣,拱手對著李海洋說道:“李大人所言甚是,你我同朝為官,自當殫精竭慮,為朝廷分憂,至於所謂裏通外國的傳聞,那都是坊間對本官的惡毒構陷,李大人切勿被讒言所蒙蔽,本官一向心懷百姓,為國為民,絕不會同外族同流合汙。”
李海洋看著袁世凱的嘴臉,不由得心中冷笑,心想這老小子怪不得有篡國的本事,單看臉皮就如此厚顏無恥,且懂得識時務,如果任由他做大,以後一定會成為心腹大患,不過現在還不是跟袁世凱徹底翻臉的時候,既然他已經答應了交出山東,那眼下就沒必要再動幹戈。
“既然袁大人如此開明,那我隻能說聲佩服,袁大人,您公務繁忙,不如現在就帶人離開吧,這濟南府我也好久沒迴來了,甚是想念,正好迴去看看。”
袁世凱沒想到李海洋當場就給他下逐客令,要知道剛才這濟南府還是他的底盤,這讓袁世凱不由得有些尷尬,但是他很快神色就恢複如常:“李大人,有句話我袁某人要勸勸你,雖然你我皆有心效忠朝廷,但是眼下的局麵想必你也清楚,朝廷如今日漸式微,朝中各位大人之間彼此猜忌,水火不容,東南各省份早先就簽訂了互保協議,實際上已經與朝廷劃清了接線,其實早在太平天國之後,朝廷對於南方的掌控就已經形同虛設,隻剩下直隸地區還能勉強支撐,再加上外域列強接踵而至,大清實際上已經搖搖欲墜,風雨飄搖之際,很多人為求自保,都在暗中部署,隻等一個合適的實際,就可能會坐擁重兵揭竿而起,這樣的人在朝中可不止一個,而據我觀察,李大人你並非池中之物,如果天下大亂,不知道李大人到時候作何打算?”
“奧?依袁大人的意思,我又當如何呢?”
“嗬嗬,李大人是聰明人,何必裝糊塗,實不相瞞,我袁世凱雖無治世之才,但是卻自認有梟雄之能,這一點,即便是李鴻章和張之洞二位大人,也未必能及的上我,如果今後當天下大亂的那一天來臨,能夠平定亂世的,也一定是我袁世凱,李大人 ,如果你能助我一臂之力,你我攜手並進,共襄盛舉,他日功成名就,我必當一國士待之,甚至可以與你平分這天下,你意下如何?”
袁世凱說完,一雙虎目炯炯有神的看著李海洋,似乎在期待著他的迴答。
誰知道李海洋不緊不慢的低頭喝了一口茶,抬起頭對著袁世凱說道:“你說了半天廢話,還沒說到點子上,老子問你什麽時候滾蛋!”
袁世凱詫異的看著李海洋:“李大人,剛才這番肺腑之言,你一句都沒聽進去?難道你如此費心費力,所圖的不是這萬裏江山?”
李海洋沉吟半晌:“袁大頭,咱倆不是一路人,你就別費心思招安老子了,我知道你這廝野心極大,卻沒想到你居然早就開始謀劃了 ,我不知道外國人他娘的給了你什麽好處,但是我警告你,就算你在外國人的扶持下,竊國成功 ,但是你也隻不過是列強的傀儡,他們捏死你還是像捏死一隻螞蟻一樣容易,而你,卻為了區區虛名,不惜出賣中華民族的利益,這樣下去你的結局注定是被釘在民族曆史的恥辱柱上,而我所圖的,不是什麽高官厚祿萬裏江山,我要的是建立一個人人平等,安居樂業的富裕國家 ,一個軍事強盛,不懼任何外敵的強大國家,一個文化燦爛,政治開明的文明國家,我要讓那些在華夏大地上橫行霸道的列強,重新認識到中國的強大,俯首稱臣,讓華夏文明實現偉大的複興,而這些跟你袁世凱所想的,沒有絲毫的關係,所以我們注定不同路,在我的耐心消耗完之前,趕緊滾蛋,不要讓我再看到你,否則下次我就沒這麽好說話了!”
李海洋話說完 ,袁世凱滿臉的驚懼之色,他原本以為自己所圖甚大,卻沒想到跟李海洋這這番話比起來,當真是小巫見大巫了,袁世凱知道再說下去也沒什麽用了,隻能狠狠的瞪了一眼李海洋,隨後隻能悻的跟部下一起離開了。
袁世凱帶著北洋新軍的殘餘部隊撤出之後,李海洋跟秦河等人進了城,沿著曾經熟悉的街道,他一路來到了當初海瀾堂的所在地,故地出遊,讓人感慨萬千,這裏如今已經被出租給了一家布行,牌匾都被改頭換麵了,但是李海洋卻還是感覺十分熟悉,往事浮上腦海,曆曆在目,他想到了當初來到濟南在此打拚的日子,想到了故去的洛青青,想到了不辭而別的可蓮,也不知道如今的可蓮身在何處,過的好不好。
濟南府還是跟往常一樣,車水馬龍,人煙興旺。
而隨著占據濟南府,進而可以輻射整個山東西部,再加上袁世凱的北洋新軍遭遇重創,接下來隻需要逐步的剔除袁世凱在山東各地培植的官員和勢力,替換成自己人 ,這樣一來李海洋就能掌握整個山東,這對於李海洋今後的計劃至關重要。
作為一個人口的自然資源都很豐富的省份,山東很適合作為李海洋的根據地,進一步發展實力,最後輻射全國。
“秦河,馬上給琅琊發電報,第一,讓張汝梅盡快擬訂一份關於山東各地官員的重新任命人選,我要將袁世凱的嫡係徹底清除出去。第二,命令鐵壁團抽調兩千人左右的兵力,攜帶輕重裝備前來濟南,今後擔負起濟南的守備任務。第三,讓煉油廠和化工廠分別抽調技術股幹組成石油勘探隊伍盡快前往東營,籌備石油開采,這第三件事是重中之重,所有部門務必全力配合,不得有誤!”李海洋對秦河說道。
“是!東家!
而在跟秦河交代完之後,李海洋又在腦子裏規劃著另外一件大事,他思籌良久,最後拿出紙筆,開始在紙上奮筆疾書:關於膠濟鐵路和青營鐵路的建設規劃項目計劃書!
李海洋看著袁世凱的嘴臉,不由得心中冷笑,心想這老小子怪不得有篡國的本事,單看臉皮就如此厚顏無恥,且懂得識時務,如果任由他做大,以後一定會成為心腹大患,不過現在還不是跟袁世凱徹底翻臉的時候,既然他已經答應了交出山東,那眼下就沒必要再動幹戈。
“既然袁大人如此開明,那我隻能說聲佩服,袁大人,您公務繁忙,不如現在就帶人離開吧,這濟南府我也好久沒迴來了,甚是想念,正好迴去看看。”
袁世凱沒想到李海洋當場就給他下逐客令,要知道剛才這濟南府還是他的底盤,這讓袁世凱不由得有些尷尬,但是他很快神色就恢複如常:“李大人,有句話我袁某人要勸勸你,雖然你我皆有心效忠朝廷,但是眼下的局麵想必你也清楚,朝廷如今日漸式微,朝中各位大人之間彼此猜忌,水火不容,東南各省份早先就簽訂了互保協議,實際上已經與朝廷劃清了接線,其實早在太平天國之後,朝廷對於南方的掌控就已經形同虛設,隻剩下直隸地區還能勉強支撐,再加上外域列強接踵而至,大清實際上已經搖搖欲墜,風雨飄搖之際,很多人為求自保,都在暗中部署,隻等一個合適的實際,就可能會坐擁重兵揭竿而起,這樣的人在朝中可不止一個,而據我觀察,李大人你並非池中之物,如果天下大亂,不知道李大人到時候作何打算?”
“奧?依袁大人的意思,我又當如何呢?”
“嗬嗬,李大人是聰明人,何必裝糊塗,實不相瞞,我袁世凱雖無治世之才,但是卻自認有梟雄之能,這一點,即便是李鴻章和張之洞二位大人,也未必能及的上我,如果今後當天下大亂的那一天來臨,能夠平定亂世的,也一定是我袁世凱,李大人 ,如果你能助我一臂之力,你我攜手並進,共襄盛舉,他日功成名就,我必當一國士待之,甚至可以與你平分這天下,你意下如何?”
袁世凱說完,一雙虎目炯炯有神的看著李海洋,似乎在期待著他的迴答。
誰知道李海洋不緊不慢的低頭喝了一口茶,抬起頭對著袁世凱說道:“你說了半天廢話,還沒說到點子上,老子問你什麽時候滾蛋!”
袁世凱詫異的看著李海洋:“李大人,剛才這番肺腑之言,你一句都沒聽進去?難道你如此費心費力,所圖的不是這萬裏江山?”
李海洋沉吟半晌:“袁大頭,咱倆不是一路人,你就別費心思招安老子了,我知道你這廝野心極大,卻沒想到你居然早就開始謀劃了 ,我不知道外國人他娘的給了你什麽好處,但是我警告你,就算你在外國人的扶持下,竊國成功 ,但是你也隻不過是列強的傀儡,他們捏死你還是像捏死一隻螞蟻一樣容易,而你,卻為了區區虛名,不惜出賣中華民族的利益,這樣下去你的結局注定是被釘在民族曆史的恥辱柱上,而我所圖的,不是什麽高官厚祿萬裏江山,我要的是建立一個人人平等,安居樂業的富裕國家 ,一個軍事強盛,不懼任何外敵的強大國家,一個文化燦爛,政治開明的文明國家,我要讓那些在華夏大地上橫行霸道的列強,重新認識到中國的強大,俯首稱臣,讓華夏文明實現偉大的複興,而這些跟你袁世凱所想的,沒有絲毫的關係,所以我們注定不同路,在我的耐心消耗完之前,趕緊滾蛋,不要讓我再看到你,否則下次我就沒這麽好說話了!”
李海洋話說完 ,袁世凱滿臉的驚懼之色,他原本以為自己所圖甚大,卻沒想到跟李海洋這這番話比起來,當真是小巫見大巫了,袁世凱知道再說下去也沒什麽用了,隻能狠狠的瞪了一眼李海洋,隨後隻能悻的跟部下一起離開了。
袁世凱帶著北洋新軍的殘餘部隊撤出之後,李海洋跟秦河等人進了城,沿著曾經熟悉的街道,他一路來到了當初海瀾堂的所在地,故地出遊,讓人感慨萬千,這裏如今已經被出租給了一家布行,牌匾都被改頭換麵了,但是李海洋卻還是感覺十分熟悉,往事浮上腦海,曆曆在目,他想到了當初來到濟南在此打拚的日子,想到了故去的洛青青,想到了不辭而別的可蓮,也不知道如今的可蓮身在何處,過的好不好。
濟南府還是跟往常一樣,車水馬龍,人煙興旺。
而隨著占據濟南府,進而可以輻射整個山東西部,再加上袁世凱的北洋新軍遭遇重創,接下來隻需要逐步的剔除袁世凱在山東各地培植的官員和勢力,替換成自己人 ,這樣一來李海洋就能掌握整個山東,這對於李海洋今後的計劃至關重要。
作為一個人口的自然資源都很豐富的省份,山東很適合作為李海洋的根據地,進一步發展實力,最後輻射全國。
“秦河,馬上給琅琊發電報,第一,讓張汝梅盡快擬訂一份關於山東各地官員的重新任命人選,我要將袁世凱的嫡係徹底清除出去。第二,命令鐵壁團抽調兩千人左右的兵力,攜帶輕重裝備前來濟南,今後擔負起濟南的守備任務。第三,讓煉油廠和化工廠分別抽調技術股幹組成石油勘探隊伍盡快前往東營,籌備石油開采,這第三件事是重中之重,所有部門務必全力配合,不得有誤!”李海洋對秦河說道。
“是!東家!
而在跟秦河交代完之後,李海洋又在腦子裏規劃著另外一件大事,他思籌良久,最後拿出紙筆,開始在紙上奮筆疾書:關於膠濟鐵路和青營鐵路的建設規劃項目計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