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安卻笑了:“既然抓到他們的把柄,那就好辦了。來,我們也給他們準備點‘驚喜’!”
楊守誠又來工地視察。
這次他特意帶來了幾個“工程專家”,說是要幫忙改進設計。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徐平安早就準備好了。
隻見工地上到處都是衙役,而且每個角落都安排了人手。
那幾個“專家”想搞破壞都沒機會。
不僅如此,徐平安還請來了州府的工部官員,專門監督施工。
這下楊守誠更是投鼠忌器,什麽也做不了。
“徐大人,”
楊守誠強忍著怒氣說,“你這是什麽意思?”
徐平安笑道:“楊大人說笑了。這都是為了工程安全。您看,昨天不是出了意外嗎?我們可不敢再大意了!”
楊守誠啞口無言,隻好灰溜溜地走了。
但是第二天,他又來了。
這次他帶來了一份文書,說是鹽運使司要派人進駐工地,全程監督。
“這……”
唐向文有些擔心,“讓他們進駐工地,豈不是讓狼進了羊圈?”
徐平安卻胸有成竹:“不要緊。他們不是要監督嗎?那就讓他們監督個夠!”
“這個徐平安,”
楊守誠咬牙切齒地說,“太狡猾了!”
他的一個手下說:“大人,要不要……”
“不行!”
楊守誠搖頭,“現在是光天化日,我們不能輕舉妄動。再等等看!”
鹽運使司的人想盡辦法刁難,徐平安他們則是步步為營,寸土不讓。
但是好景不長。
就在工程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突然發生了一件大事:工地發現了古墓!
這下可熱鬧了。
按照規矩,有古墓就要停工,等待朝廷派人來勘察。
“哈哈,”
楊守誠得意地說,“看來老天都在幫我們!這下你們不得不改地方了吧?”
徐平安卻笑而不語。
因為他已經發現,這哪是什麽古墓,分明是有人故意布置的!
但是這一次,他沒有馬上揭穿。
而是派人秘密去查,到底是誰在背後搞鬼。
同時,他也派人連夜去京城報信,請趙大人派人來查。
夜深人靜,徐平安的書房內燈火通明。
“少主,查到了!”
趙錢孫氣喘籲籲地跑進來,“那些古墓的道具,是從城外一個戲班子買來的!”
“繼續說。”
徐平安放下手中的茶杯。
“買東西的人是楊守誠的一個心腹。更有意思的是,”
趙錢孫壓低聲音,“那個戲班子的老板,竟然和京城的鹽商有關係!”
唐向文一拍桌子:“果然是他們搞的鬼!”
徐平安卻沒有馬上表態,而是沉思片刻後問道:“那些道具還在嗎?”
“都在。我已經讓人秘密保管起來了。”
“好!”
徐平安眼中精光一閃,“這就是他們的破綻!趙錢孫,你馬上去辦一件事……”
第二天一早,楊守誠又來到工地。
看著停工的場麵,他心裏別提多得意了。
“徐大人,”
他假惺惺地說,“這古墓的事,怕是要耽誤不少時日啊!”
徐平安麵色凝重:“是啊,我已經派人去京城報告了。隻是不知道朝廷什麽時候派人來勘察。”
“依我看,”
楊守誠趁機說道,“不如就改在上遊建吧。那裏地勢開闊,肯定沒有這些麻煩。”
正說著,突然有人跑來報告:“大人,不好了!又發現一處古墓!”
“什麽?”
楊守誠大喜,“在哪裏?”
“就在上遊您說的那個地方!”
楊守誠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徐平安卻笑了:“楊大人,看來上遊也不適合啊。要不,您再給指個地方?”
楊守誠這下真急了:“不可能!我親自勘察過的地方,怎麽會……”
話沒說完,他就意識到自己說漏了嘴。
徐平安冷冷地說:“楊大人,您是不是要解釋一下,為什麽這麽肯定上遊沒有古墓?”
就在這時,一隊官兵突然出現,為首的正是京城派來的欽差大臣!
“大膽!”
欽差怒喝道,“竟敢偽造古墓,阻撓朝廷工程!來人,把楊守誠給我拿下!”
原來徐平安早就派人去京城報告了實情。
朝廷震怒,立即派人來查。
“冤枉啊!”
楊守誠跪地求饒,“小人隻是奉命行事!”
“奉誰的命?”
欽差問道。
楊守誠咬咬牙,終於說出了實情:原來是鹽運使司的某位大人,想借此機會控製碼頭,以保住他們的鹽運利益。
“好大的膽子!”
欽差大怒,“竟敢為了一己之私,妨礙朝廷大計!來人,立即去查,一個都不要放過!”
就這樣,這場鬧劇終於落下帷幕。
鹽運使司的陰謀敗露,幾個主謀都受到了嚴懲。
楊守誠被革職查辦,那些參與偽造古墓的人也都被抓了起來。
“徐大人,”
欽差對徐平安說,“這次你們辦得很好!朝廷已經下旨,命你們加緊施工,務必如期完工!”
“遵旨!”
徐平安和唐向文齊聲應道。
送走欽差後,唐向文感歎道:“總算是把這些人都收拾了!”
徐平安卻說:“還沒完。”
“還沒完?”
“你沒發現嗎?”
徐平安說,“範家和鹽運使司的人,來得都太巧了。他們背後,一定還有更大的勢力!”
唐向文倒吸一口冷氣:“你是說……”
“不錯!”
徐平安壓低聲音,“這些人不過是馬前卒。真正的對手,還在京城!”
就在他們說話的時候,京城的某個府邸內,幾個人正在密謀。
“楊守誠那個蠢貨!”
一個威嚴的聲音說,“居然被人抓了現行!”
“大人,現在怎麽辦?”
“哼!不過是個碼頭而已。等他們修好了,我們自然有辦法!”
原來,這些人是京城的鹽商集團。
他們壟斷著各地的鹽運生意,一直不願意讓出利益。
新碼頭的建設,必然會打破他們的壟斷。
所以他們一直在暗中阻撓。
得知這個消息後,徐平安立即召集心腹商議對策。
“少主,”
趙錢孫說,“要不要派人去京城打探?”
徐平安搖搖頭:“不用。他們既然敢明目張膽地對付我們,就說明根基很深。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把碼頭修好!”
楊守誠又來工地視察。
這次他特意帶來了幾個“工程專家”,說是要幫忙改進設計。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徐平安早就準備好了。
隻見工地上到處都是衙役,而且每個角落都安排了人手。
那幾個“專家”想搞破壞都沒機會。
不僅如此,徐平安還請來了州府的工部官員,專門監督施工。
這下楊守誠更是投鼠忌器,什麽也做不了。
“徐大人,”
楊守誠強忍著怒氣說,“你這是什麽意思?”
徐平安笑道:“楊大人說笑了。這都是為了工程安全。您看,昨天不是出了意外嗎?我們可不敢再大意了!”
楊守誠啞口無言,隻好灰溜溜地走了。
但是第二天,他又來了。
這次他帶來了一份文書,說是鹽運使司要派人進駐工地,全程監督。
“這……”
唐向文有些擔心,“讓他們進駐工地,豈不是讓狼進了羊圈?”
徐平安卻胸有成竹:“不要緊。他們不是要監督嗎?那就讓他們監督個夠!”
“這個徐平安,”
楊守誠咬牙切齒地說,“太狡猾了!”
他的一個手下說:“大人,要不要……”
“不行!”
楊守誠搖頭,“現在是光天化日,我們不能輕舉妄動。再等等看!”
鹽運使司的人想盡辦法刁難,徐平安他們則是步步為營,寸土不讓。
但是好景不長。
就在工程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突然發生了一件大事:工地發現了古墓!
這下可熱鬧了。
按照規矩,有古墓就要停工,等待朝廷派人來勘察。
“哈哈,”
楊守誠得意地說,“看來老天都在幫我們!這下你們不得不改地方了吧?”
徐平安卻笑而不語。
因為他已經發現,這哪是什麽古墓,分明是有人故意布置的!
但是這一次,他沒有馬上揭穿。
而是派人秘密去查,到底是誰在背後搞鬼。
同時,他也派人連夜去京城報信,請趙大人派人來查。
夜深人靜,徐平安的書房內燈火通明。
“少主,查到了!”
趙錢孫氣喘籲籲地跑進來,“那些古墓的道具,是從城外一個戲班子買來的!”
“繼續說。”
徐平安放下手中的茶杯。
“買東西的人是楊守誠的一個心腹。更有意思的是,”
趙錢孫壓低聲音,“那個戲班子的老板,竟然和京城的鹽商有關係!”
唐向文一拍桌子:“果然是他們搞的鬼!”
徐平安卻沒有馬上表態,而是沉思片刻後問道:“那些道具還在嗎?”
“都在。我已經讓人秘密保管起來了。”
“好!”
徐平安眼中精光一閃,“這就是他們的破綻!趙錢孫,你馬上去辦一件事……”
第二天一早,楊守誠又來到工地。
看著停工的場麵,他心裏別提多得意了。
“徐大人,”
他假惺惺地說,“這古墓的事,怕是要耽誤不少時日啊!”
徐平安麵色凝重:“是啊,我已經派人去京城報告了。隻是不知道朝廷什麽時候派人來勘察。”
“依我看,”
楊守誠趁機說道,“不如就改在上遊建吧。那裏地勢開闊,肯定沒有這些麻煩。”
正說著,突然有人跑來報告:“大人,不好了!又發現一處古墓!”
“什麽?”
楊守誠大喜,“在哪裏?”
“就在上遊您說的那個地方!”
楊守誠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徐平安卻笑了:“楊大人,看來上遊也不適合啊。要不,您再給指個地方?”
楊守誠這下真急了:“不可能!我親自勘察過的地方,怎麽會……”
話沒說完,他就意識到自己說漏了嘴。
徐平安冷冷地說:“楊大人,您是不是要解釋一下,為什麽這麽肯定上遊沒有古墓?”
就在這時,一隊官兵突然出現,為首的正是京城派來的欽差大臣!
“大膽!”
欽差怒喝道,“竟敢偽造古墓,阻撓朝廷工程!來人,把楊守誠給我拿下!”
原來徐平安早就派人去京城報告了實情。
朝廷震怒,立即派人來查。
“冤枉啊!”
楊守誠跪地求饒,“小人隻是奉命行事!”
“奉誰的命?”
欽差問道。
楊守誠咬咬牙,終於說出了實情:原來是鹽運使司的某位大人,想借此機會控製碼頭,以保住他們的鹽運利益。
“好大的膽子!”
欽差大怒,“竟敢為了一己之私,妨礙朝廷大計!來人,立即去查,一個都不要放過!”
就這樣,這場鬧劇終於落下帷幕。
鹽運使司的陰謀敗露,幾個主謀都受到了嚴懲。
楊守誠被革職查辦,那些參與偽造古墓的人也都被抓了起來。
“徐大人,”
欽差對徐平安說,“這次你們辦得很好!朝廷已經下旨,命你們加緊施工,務必如期完工!”
“遵旨!”
徐平安和唐向文齊聲應道。
送走欽差後,唐向文感歎道:“總算是把這些人都收拾了!”
徐平安卻說:“還沒完。”
“還沒完?”
“你沒發現嗎?”
徐平安說,“範家和鹽運使司的人,來得都太巧了。他們背後,一定還有更大的勢力!”
唐向文倒吸一口冷氣:“你是說……”
“不錯!”
徐平安壓低聲音,“這些人不過是馬前卒。真正的對手,還在京城!”
就在他們說話的時候,京城的某個府邸內,幾個人正在密謀。
“楊守誠那個蠢貨!”
一個威嚴的聲音說,“居然被人抓了現行!”
“大人,現在怎麽辦?”
“哼!不過是個碼頭而已。等他們修好了,我們自然有辦法!”
原來,這些人是京城的鹽商集團。
他們壟斷著各地的鹽運生意,一直不願意讓出利益。
新碼頭的建設,必然會打破他們的壟斷。
所以他們一直在暗中阻撓。
得知這個消息後,徐平安立即召集心腹商議對策。
“少主,”
趙錢孫說,“要不要派人去京城打探?”
徐平安搖搖頭:“不用。他們既然敢明目張膽地對付我們,就說明根基很深。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把碼頭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