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9年11月26日。夜間10時25分。第七封印總部。技術標準局局長辦公室。
播放器中的畫麵凝定於第三個夢境終止處。那並非全然黯黑,而是由小學遊樂場的夕暉中逐漸泛白淡出。然而此刻,畫麵外,大片黑暗正盤踞於局長辦公室的空闊中;僅存的白色微光則來自畫麵上停滯的夢境。仿佛古典時代的顯像管屏幕,於某一時刻,缺乏內容影像之實存,而屏幕電源卻確實被點亮時,那般固有的、遲疑而空無的光。
沉思中的k又思及另一問題:第三個夢境中,於小學遊樂場(k的“初生體驗”)片段出現前,存在著另外兩個與自己的初生記憶並不相幹的片段——其一是湛藍天空之空鏡(持續約109秒);其二則是成人與孩童間的畫外音對話(持續約424秒)。
這兩段看似不相幹的片段,究竟代表何種意義?
它們何以在此處出現?它們與顯有明確意義的“初生體驗”,又有什麽關係?
難道那也是k初生體驗的一部分?隻是被k所遺忘了?
相較下,比起第一和第二個夢境,這第三個夢境似乎更為隱晦,結構也更複雜。k知道,根據古典精神分析,夢中對象(尤其是某些看來與夢中故事毫無關聯,隨機出現,而形象卻異常鮮明的對象)往往是隱喻的關鍵。如若這樣的看法成立,那麽在第三個夢境中,無論是湛藍天空之空鏡,抑或是那畫外音之童言童語,都可能藏有不可忽略的重要線索。
然而僅作此想,卻又對當下情況並無幫助。畢竟這二則多餘片段與k之自身體驗毫無關聯,也並未令k產生熟悉之感。換言之,若是想要進一步解析這兩則片段之意義,可能必須自此一“初生記憶之夢”的做夢者著手。也因此,在目前無法確認做夢者身份的情況下,意欲有所突破,難度是相當高的。
然而k倒是很快想到了另一點。k明白,他首先能確認的,或許便是自己那“初生體驗”之完整性——這點,倒是可以從那些緊鄰於“初生體驗”之後的其他記憶去做推斷。易言之,在這方麵,檢視重點是:於“初生體驗”與“初生體驗後”的其餘片段間,記憶連接的狀況是否順暢?是否曾有中斷,或明顯經過人為剪接之跡象?
k開始追索那與初生體驗相關的,自己的記憶細節。
首先,在透過鏽蝕鐵窗看見那金黃光照下的小學遊樂場之後,他記得自己穿越坍壞的牆,離開了那座空蕩的混凝土建築。
那其實是個僻處校園一角的地域,四周除了灌木叢與雜草之外,尚零星散布著桃紅色與白色的野薑花。微風輕輕刮卷著地麵落葉。幹枯而細碎之音響。青草的氣味。穿過枝葉,陽光在地麵上投射出界線分明的陰影……
沿著雜草叢中的小徑,k從遊樂場東南方一角走出了校園。
校舍後方其實鄰近一條溪流。然而那並非自然環境中的溪流,反而像是某種人工的大型圳溝。古典時代小型輸水工程之老舊殘跡。
河岸邊群聚著幾幢小小的連棟老公寓。
k走近河邊。河水稱不上清澈,但也並不肮髒;呈現一種帶有少許浮沫的灰綠色。四下無人。方才遊樂場上的人聲已然遠去;除了淡淡迴響的流水聲之外,沒有別的音響。
像是一場凝止的午後夢境。幾幢連棟舊公寓的後側正對著河水。其中有些公寓看來尚有人跡,有些則顯然已荒廢多時了。
k自河岸小徑走近那些舊公寓。
某些公寓人家的後院尚晾掛著幾件衣物。而另些人家則沒有後院,灰色水泥牆緊鄰著小徑與溪流。牆上疏疏落落蜿蜒著爬牆虎的枝葉。寂寞而時日久遠的綠。較遠處,一大叢白色九重葛在牆頭盛開。k突然想起某些古典時代的紀錄片:古老年代,某些軌道列車尚肩負重要運輸任務的特定地區,鐵道便如同脊椎一般貫穿城鎮的軀體。然而鐵道兩旁往往便是那城鎮中最破敗的區域。如同某種泄殖腔通道,城鎮將所有日常運作的低級形式全集中至其周邊:貧窮、髒亂、酗酒、噪聲、流浪漢、廢棄物集散、色情交易、種種最陰濕而不體麵的日常……
突然,一個小小彩球跳呀跳地滾到了河岸草地上。
出現了一位綁著辮子的褐發小女孩。她原本追著彩球跌跌撞撞跑著;在看見赤裸的k時,驚異地停下腳步。k自己也被嚇了一跳,然而還來不及做任何反應時,小女孩的母親跟著出現了。
理所當然,母親疑懼地盯著k,連忙撿了球,抱起小女孩轉身便走。
褐發小女孩伸手抓住母親肩頭,但仍迴過頭來,好奇地張著清澈的大眼睛看著k。而後,如同某種光或構圖之神跡,在小女孩臉上,突然便綻開了一朵美麗而純真的笑靨……
沿著河岸小徑,k行經另一處後院。隔鄰後窗似乎飄散著食物的香味。
k前後走動,稍探虛實,翻過圍牆進入後院。他偷取了幾件晾掛著的衣物,而後再翻牆迴到河岸小徑,找了個較為隱蔽的牆角穿上它們……
時至今日,k仍清楚記得那牆頭粗糲而堅硬的觸感。那曾與他的裸身相接觸、摩挲、擦刮的感官印象。他與這個世界最初的擁抱,最初的依附與傷害。那身上的細小傷口。血痕。水聲。河水與小徑潮濕溫潤的氣味。泛白的,帶著黃昏暗影痕跡的陽光……
k暫停,再將此段過程細想過一遍(如同在黑暗中檢查一堵牆,拳起指節敲打每一個位置,側耳傾聽任何微細的聲音變化)。當然,記憶本非全然可靠,但以目前狀況看來,並無任何怪異連接痕跡。盡管依舊無法十分確定,然而k傾向於認為,足以初步確認,自己的“初生記憶”並未經過剪接了。
然而這樣一來,卻又十分奇怪:設若“初生體驗”大致完整,那麽如何可能在他人處發現一全然類同於自己記憶的夢境?難道這純粹隻是巧合?
這又兜轉迴原來的問題了。k想。依舊無法排除“初生記憶來自夢境植入”之假設——
不。不盡然如此。k想到,當然還有一種“並非巧合”之可能:做夢者之所以夢見k的初生體驗,亦可能是因為做夢者曾於某特定時刻,親身造訪那初生體驗之地;並且,或許正與k有著近似的經驗!
(另一位,另一位被遺棄的生化人? )
那座小學。那座遊樂場。或許那神秘的做夢者同樣於黃昏時分走訪了那夢境中的空屋;那廢棄的、失去了身世的建築。或許他亦曾步行穿越那盈滿了笑聲、細語、童稚的自由與陽光的遊樂場。或許他方才曆經一場午後陣雨;雨停後,空氣清冷,樹葉新綠,校舍旁的青草同樣浮漾著一層水氣的氤氳……
eurydice家中,水瓢蟲裏的三場夢境。三組幻影。
k在心中稍做整理。第一個夢境重現了k自己與eurydice的雲南之旅。很明顯,做夢者有極高幾率就是eurydice本人。而第二個夢境則似乎隱喻了生化人的“夢境植入”。較特殊者,是在第二個夢境之中,經過檢視,明顯可辨識出k自己的臉。客觀來說,無法確認做夢者之身份;然而合理推斷,做夢者極有可能是與k熟識,或至少見過k的人。
至於最後的第三個夢境,則令人驚駭地重現了k的“初生記憶”。這極可能否定了初生記憶的真實性,然而也並非必然如此。至於做夢者的身份則與第二個夢境相類——線索有限,無法確認。
k再次取出由eurydice住處翻拍的兩張照片重新審視。第一張照片因過於模糊,無法辨識;而在第二張照片上,亮度晦暗,k自己赤裸的軀體正陷落於一片質感怪異,膠狀物般的暗紅色血凍中。
k繼續思索。假設第二個夢境和第三個夢境的做夢者是同一人;或者,直接假定三個夢境的做夢者都是eurydice本人好了——連帶將兩張照片列入考慮後,可以確定的是,eurydice極可能與k的怪異出身(被遺棄的生化人? )有關。而若是三個夢境的做夢者並非同一人,那麽k可以確認的是:這幾條僅有的線索,依舊全數指向k自己的身份、k不同於其他生化人的自身記憶……
真是個模糊的結論啊。k啞然失笑。一言以蔽之,目前手上的資料實在過度稀薄了。太多的可能性、太多的臆想與推論使得結論終究遊移不定。
然而,這是否又與k從“生解”的管道所接受到eurydice所撰寫的報告有關?這樣一位女子,難道竟真會懷抱著k的身世之謎?
再將思索拉迴現實。如果大費周章冒險侵入eurydice住處所獲得的僅是兩張照片與三個夢境;如果,於仔細檢視過照片與夢境後,依舊僅能獲得如此模棱兩可的結論;那麽,k自己的處境無疑極為險峻。因為這同時意味著,依舊完全無法確認那謎樣信息發送者,“你的盟友”所提示的“全麵清查”情報是否真確——
“全麵清查”是真的嗎?
真有所謂“二代血色素法”嗎?
播放器中的畫麵凝定於第三個夢境終止處。那並非全然黯黑,而是由小學遊樂場的夕暉中逐漸泛白淡出。然而此刻,畫麵外,大片黑暗正盤踞於局長辦公室的空闊中;僅存的白色微光則來自畫麵上停滯的夢境。仿佛古典時代的顯像管屏幕,於某一時刻,缺乏內容影像之實存,而屏幕電源卻確實被點亮時,那般固有的、遲疑而空無的光。
沉思中的k又思及另一問題:第三個夢境中,於小學遊樂場(k的“初生體驗”)片段出現前,存在著另外兩個與自己的初生記憶並不相幹的片段——其一是湛藍天空之空鏡(持續約109秒);其二則是成人與孩童間的畫外音對話(持續約424秒)。
這兩段看似不相幹的片段,究竟代表何種意義?
它們何以在此處出現?它們與顯有明確意義的“初生體驗”,又有什麽關係?
難道那也是k初生體驗的一部分?隻是被k所遺忘了?
相較下,比起第一和第二個夢境,這第三個夢境似乎更為隱晦,結構也更複雜。k知道,根據古典精神分析,夢中對象(尤其是某些看來與夢中故事毫無關聯,隨機出現,而形象卻異常鮮明的對象)往往是隱喻的關鍵。如若這樣的看法成立,那麽在第三個夢境中,無論是湛藍天空之空鏡,抑或是那畫外音之童言童語,都可能藏有不可忽略的重要線索。
然而僅作此想,卻又對當下情況並無幫助。畢竟這二則多餘片段與k之自身體驗毫無關聯,也並未令k產生熟悉之感。換言之,若是想要進一步解析這兩則片段之意義,可能必須自此一“初生記憶之夢”的做夢者著手。也因此,在目前無法確認做夢者身份的情況下,意欲有所突破,難度是相當高的。
然而k倒是很快想到了另一點。k明白,他首先能確認的,或許便是自己那“初生體驗”之完整性——這點,倒是可以從那些緊鄰於“初生體驗”之後的其他記憶去做推斷。易言之,在這方麵,檢視重點是:於“初生體驗”與“初生體驗後”的其餘片段間,記憶連接的狀況是否順暢?是否曾有中斷,或明顯經過人為剪接之跡象?
k開始追索那與初生體驗相關的,自己的記憶細節。
首先,在透過鏽蝕鐵窗看見那金黃光照下的小學遊樂場之後,他記得自己穿越坍壞的牆,離開了那座空蕩的混凝土建築。
那其實是個僻處校園一角的地域,四周除了灌木叢與雜草之外,尚零星散布著桃紅色與白色的野薑花。微風輕輕刮卷著地麵落葉。幹枯而細碎之音響。青草的氣味。穿過枝葉,陽光在地麵上投射出界線分明的陰影……
沿著雜草叢中的小徑,k從遊樂場東南方一角走出了校園。
校舍後方其實鄰近一條溪流。然而那並非自然環境中的溪流,反而像是某種人工的大型圳溝。古典時代小型輸水工程之老舊殘跡。
河岸邊群聚著幾幢小小的連棟老公寓。
k走近河邊。河水稱不上清澈,但也並不肮髒;呈現一種帶有少許浮沫的灰綠色。四下無人。方才遊樂場上的人聲已然遠去;除了淡淡迴響的流水聲之外,沒有別的音響。
像是一場凝止的午後夢境。幾幢連棟舊公寓的後側正對著河水。其中有些公寓看來尚有人跡,有些則顯然已荒廢多時了。
k自河岸小徑走近那些舊公寓。
某些公寓人家的後院尚晾掛著幾件衣物。而另些人家則沒有後院,灰色水泥牆緊鄰著小徑與溪流。牆上疏疏落落蜿蜒著爬牆虎的枝葉。寂寞而時日久遠的綠。較遠處,一大叢白色九重葛在牆頭盛開。k突然想起某些古典時代的紀錄片:古老年代,某些軌道列車尚肩負重要運輸任務的特定地區,鐵道便如同脊椎一般貫穿城鎮的軀體。然而鐵道兩旁往往便是那城鎮中最破敗的區域。如同某種泄殖腔通道,城鎮將所有日常運作的低級形式全集中至其周邊:貧窮、髒亂、酗酒、噪聲、流浪漢、廢棄物集散、色情交易、種種最陰濕而不體麵的日常……
突然,一個小小彩球跳呀跳地滾到了河岸草地上。
出現了一位綁著辮子的褐發小女孩。她原本追著彩球跌跌撞撞跑著;在看見赤裸的k時,驚異地停下腳步。k自己也被嚇了一跳,然而還來不及做任何反應時,小女孩的母親跟著出現了。
理所當然,母親疑懼地盯著k,連忙撿了球,抱起小女孩轉身便走。
褐發小女孩伸手抓住母親肩頭,但仍迴過頭來,好奇地張著清澈的大眼睛看著k。而後,如同某種光或構圖之神跡,在小女孩臉上,突然便綻開了一朵美麗而純真的笑靨……
沿著河岸小徑,k行經另一處後院。隔鄰後窗似乎飄散著食物的香味。
k前後走動,稍探虛實,翻過圍牆進入後院。他偷取了幾件晾掛著的衣物,而後再翻牆迴到河岸小徑,找了個較為隱蔽的牆角穿上它們……
時至今日,k仍清楚記得那牆頭粗糲而堅硬的觸感。那曾與他的裸身相接觸、摩挲、擦刮的感官印象。他與這個世界最初的擁抱,最初的依附與傷害。那身上的細小傷口。血痕。水聲。河水與小徑潮濕溫潤的氣味。泛白的,帶著黃昏暗影痕跡的陽光……
k暫停,再將此段過程細想過一遍(如同在黑暗中檢查一堵牆,拳起指節敲打每一個位置,側耳傾聽任何微細的聲音變化)。當然,記憶本非全然可靠,但以目前狀況看來,並無任何怪異連接痕跡。盡管依舊無法十分確定,然而k傾向於認為,足以初步確認,自己的“初生記憶”並未經過剪接了。
然而這樣一來,卻又十分奇怪:設若“初生體驗”大致完整,那麽如何可能在他人處發現一全然類同於自己記憶的夢境?難道這純粹隻是巧合?
這又兜轉迴原來的問題了。k想。依舊無法排除“初生記憶來自夢境植入”之假設——
不。不盡然如此。k想到,當然還有一種“並非巧合”之可能:做夢者之所以夢見k的初生體驗,亦可能是因為做夢者曾於某特定時刻,親身造訪那初生體驗之地;並且,或許正與k有著近似的經驗!
(另一位,另一位被遺棄的生化人? )
那座小學。那座遊樂場。或許那神秘的做夢者同樣於黃昏時分走訪了那夢境中的空屋;那廢棄的、失去了身世的建築。或許他亦曾步行穿越那盈滿了笑聲、細語、童稚的自由與陽光的遊樂場。或許他方才曆經一場午後陣雨;雨停後,空氣清冷,樹葉新綠,校舍旁的青草同樣浮漾著一層水氣的氤氳……
eurydice家中,水瓢蟲裏的三場夢境。三組幻影。
k在心中稍做整理。第一個夢境重現了k自己與eurydice的雲南之旅。很明顯,做夢者有極高幾率就是eurydice本人。而第二個夢境則似乎隱喻了生化人的“夢境植入”。較特殊者,是在第二個夢境之中,經過檢視,明顯可辨識出k自己的臉。客觀來說,無法確認做夢者之身份;然而合理推斷,做夢者極有可能是與k熟識,或至少見過k的人。
至於最後的第三個夢境,則令人驚駭地重現了k的“初生記憶”。這極可能否定了初生記憶的真實性,然而也並非必然如此。至於做夢者的身份則與第二個夢境相類——線索有限,無法確認。
k再次取出由eurydice住處翻拍的兩張照片重新審視。第一張照片因過於模糊,無法辨識;而在第二張照片上,亮度晦暗,k自己赤裸的軀體正陷落於一片質感怪異,膠狀物般的暗紅色血凍中。
k繼續思索。假設第二個夢境和第三個夢境的做夢者是同一人;或者,直接假定三個夢境的做夢者都是eurydice本人好了——連帶將兩張照片列入考慮後,可以確定的是,eurydice極可能與k的怪異出身(被遺棄的生化人? )有關。而若是三個夢境的做夢者並非同一人,那麽k可以確認的是:這幾條僅有的線索,依舊全數指向k自己的身份、k不同於其他生化人的自身記憶……
真是個模糊的結論啊。k啞然失笑。一言以蔽之,目前手上的資料實在過度稀薄了。太多的可能性、太多的臆想與推論使得結論終究遊移不定。
然而,這是否又與k從“生解”的管道所接受到eurydice所撰寫的報告有關?這樣一位女子,難道竟真會懷抱著k的身世之謎?
再將思索拉迴現實。如果大費周章冒險侵入eurydice住處所獲得的僅是兩張照片與三個夢境;如果,於仔細檢視過照片與夢境後,依舊僅能獲得如此模棱兩可的結論;那麽,k自己的處境無疑極為險峻。因為這同時意味著,依舊完全無法確認那謎樣信息發送者,“你的盟友”所提示的“全麵清查”情報是否真確——
“全麵清查”是真的嗎?
真有所謂“二代血色素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