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無忌帶領四海船隊在西洋乘風破浪之時,神州大陸發生一件大事,私鹽販子方國珍反了。這件事讓柱子更堅信自己的東家就是天選之人,不然如何解釋東家如此年輕就懂得這麽多東西呢?而且東家有很多知識和技能好像都是生而知之,根本無需像別人一樣經過多年艱苦的學習才能掌握一些。最離奇的是,東家竟然在啟航前就叮囑他,最近幾個月要多注意方國珍的動向,必要之時可以給他一些幫助,結下善緣。東家如果不是天選之人,如何能夠未卜先知,提前幾個月就知道方國珍會遇到困境?


    柱子通過諜網係統的消息知道了事情的始末,一個名叫蔡亂頭的黃岩人起兵反元,才剛開始就被官府抓獲了。本來不關方國珍什麽事,可是方國珍的仇家,另一個私鹽販子卻勾結官府,誣告他私通叛賊蔡亂頭。官府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隻因方國珍與蔡亂頭是同鄉,曾經有過往來,就捏造了一些私通蔡亂頭並在背後支持他的事實,並以此為由通緝追捕方國珍。好在有相熟的官吏偷偷提前通知了方國珍,才讓他僥幸得以逃脫。


    要知道造反是要被誅九族大罪,方國珍盛怒之下就真的反了,跟著急令分散在各地手下迅速向慶元匯集。剛聚起幾千人,方國珍就帶著他們殺了誣告他的仇家和前來追捕他的官吏,最後還攻破了府衙捉了新上任的總管大人。


    本來方國珍與官府的關係一直不錯,在慶元等地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官府對他販賣私鹽的行為根本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他肆意妄為。誰知新來的總管大人根本不給他孝敬的機會,直接一棍子把他從天堂打得跌落地獄。按方國珍這小脾氣,不殺了仇家和總管大人根本無法解開心頭之恨。


    因此牛逼哄哄的總管大人,新官上任不到一個月就稀裏糊塗地死在了方國珍的屠刀之下。臨死前,年輕的總管大人後悔得腸子都青了,一直不斷求饒,說自己年少得誌飄過頭了,請方國珍原諒他一次,以後後必定唯方國珍馬首是瞻。可是造反的大案,哪裏是他一個總管能隨意就推翻的,而且方國珍為逃命還殺了前來追捕他的官吏和衙役。方國珍還聚集了手下好幾千弟兄,即使朝廷能饒他不死,他手下這幫兄弟也絕不會好過。要是沒什麽手下這幫弟兄的跟隨,他方國珍幾兄弟在狗官的眼裏,連個屁都是不。


    因此方國珍一個字都不帶相信總管大人的話,一刀就把狗官的狗頭給劈了下來。盛怒之下,方國珍一不做二不休,把府庫和糧庫都搶了個幹幹淨淨,又放了一把大火把府衙給燒了。平息了心中的怒火後,方國珍冷靜無比,指揮若定,立即下了兵分三路的命令。一路由他的弟弟方國瑛帶領,負責搜刮幹淨府庫和糧庫所有的錢財物資。一路由其哥哥方國璋帶領迴到方府收拾一切能帶走的金銀物資。一路由他自己負責,到處搜刮、強征、強買運輸車輛,還不忘派出幾個心腹去打探城內守城官兵的動向。


    在當地,無論是守城官兵還是府衙的官吏多數都常年收受方國珍及其手下贈送的厚禮,大多數人都不想與方國珍為敵。另外慶元城滿額兩千的兵卒,實際隻有一千人不到,還多是老弱病殘。此時的元廷,朝政糜爛不堪,不但武將肆無忌憚地吃空餉喝兵血,而且文臣也長期貪墨官兵的餉糧器械。由此可知,慶元的守城官兵,根本毫無戰力可言,士氣更無需多說。如果不是方國珍的幫襯,大部分的守城官兵連養家糊口都難以做到,因此方國珍並不太擔心官兵能將他們圍在城裏,說不定他隻要振臂高唿就會有不少官兵追隨他一起反了呢!


    收拾完所有的金銀物資,方國珍幾千人再度匯集,趕著浩浩蕩蕩的車隊直奔慶元城東門而去。一如方國珍所料,守城門的官兵看見了他們隊伍後,都默默地退迴到城樓裏,任他們自由進出。方國珍帶著長長的隊伍出了城門後,一直向東往碼頭而去。而此時的碼頭邊早就聚集了上百艘船,正等著方國珍他們了。


    等所有的物資人員都上船後,方國珍帶著船隊直奔昌國州而去(舟山)。到了昌國州後,方國珍直接帶人攻陷了治所昌國縣,占了整個昌國縣作為根據地就開始招兵買馬。本身在之前販賣私鹽的生涯中,方國珍幾兄弟就占了舟山群島中的岱山島和大衢山島作為他們的海上基地。


    在昌國州方國珍幾兄弟的人脈根基更甚於慶元城,而當地官員對百姓的壓迫和剝削越發惡劣,所以他們兄弟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昌國縣。當方國珍振臂一唿招兵買馬時,應者如雲,短短幾天時間就拉起了三萬多人的隊伍。隊伍越來越大後,方國珍擔心糧食儲備不夠,又派出了精兵強將劫奪了官府的海運糧草,還堵塞海路搶奪過往商船以壯大自己的實力,防備元廷的征討。


    柱子在此時親自乘船到昌國州拜訪方國珍幾兄弟。在昌國縣的府衙裏,方國珍和弟弟方國瑛親自接見了柱子。自從方國珍與無忌見過一麵後,他就知道這個年輕人絕非池中之物。經過大半年的打探,他還沒能完全摸清這個年輕人的真正實力,隨著他了解得越多就越心驚,一個如此年輕的後生竟在短短幾年間悄無聲息地積攢下了能翻天覆地的實力,尤其最近傳出來雄霸海上上百年的蒲家都被他連根拔起了。因此,他們兄弟對和他們對接私鹽生意的柱子也異常的尊重。


    “柱兄,難道沒聽說我等兄弟的事情?不怕被我們牽連嗎?”方國珍認真地問道。“方兄,某是粗人,就不和你繞圈子了。今日來此,正是因為聽說賢昆仲之事,特為相助而來。”柱子開門見山的迴答。


    “哦?那方某在次先謝過柱兄,柱兄仗義!”方國珍很是意外,此時竟然還有人願意踩進泥潭中,相助於他們兄弟。


    “某不敢居功,都是張東家提前交代下來的。”聽了柱子的話,方國珍更是驚詫,那個張無忌小兄弟竟能提前交代幫助他們兄弟事。“張東家在出海前,就交代過,方家昆仲皆是當世豪傑,如碰上困難,應盡力相助才不枉彼此相交一番的情誼!”


    方國珍兄弟驚詫歸驚詫,柱子沒解釋太多,他們也不好意思繼續探聽下去,隻是和柱子客氣一番,便坦然接受無忌安排的幫助。方國珍親自帶人到碼頭接收柱子運送過來地物資,等手下的兄弟搬完船上貨物堆在碼頭上時,方國珍幾兄弟瞬間就被驚得講不出話來。柱子不但給他們送來上萬石糧食和大量幹貨,還有上千把精鋼橫刀、大批棉甲、盾牌、強弓、連弩、各類箭矢,竟然連攻城弩都有幾台,另外還特意為他們兄弟和手下的核心頭目奉上二十套鋼甲。


    方氏兄弟都暗暗咋舌,今次無忌小兄弟給他們的幫助價格應高達上百萬貫錢,關鍵是大部分的武器甲胄有錢也沒地買。尤其重要的是給他們提供如此巨大的幫助,隻提了兩個無關緊要的小要求:其一是不能濫殺無辜,尤其對普通百姓。其二,堵塞海路隻在慶元附近的海域,不能再擴大範圍了,而且懸掛了四海船隊旗幟的船隻都要放行。


    方氏兄弟想都沒想就爽快地答應了柱子提出的小要求。“張東家,隻是想與賢昆仲結交一番,因而他不想賢昆仲因缺衣少食而行劫掠之事,壞了方氏一族的聲望。張東家還命某持續關注賢昆仲情況,如有需要,我們還會繼續支援於賢昆仲。”柱子坦蕩地說。本身方氏兄弟也不是嗜殺之人,更不會輕易對普通百姓伸出屠刀,聽了柱子話後,對神秘的張無忌小兄弟又更敬重了幾分。


    有了無忌支援的這些裝備,方氏兄弟的實力劇增,簡直是如虎添翼了。送走柱子後,方國珍就督促旗下的弟兄們開始了緊張的操練和布防。方氏兄弟雖說都是江湖人物,沒在軍中曆練過,但其手下有些兄弟是行伍中退下來的,對練兵也算熟門熟路。看著碼頭上和縣衙裏新構築的箭塔,都安裝上全新的攻城弩,方國珍頓覺信心十足。即使元廷把附近的水師都抽調過來,也是有來無迴而已。


    令遠在西洋的無忌想不到的是,由於他的幫助,方氏兄弟的行為軌跡從此和原本時空裏的曆史軌跡產生了巨大的偏差。至此,無忌穿越過來後扇動的小小翅膀,對原本時空中曆史的改變,從此開始凸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英雄之征戰四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陸最南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陸最南端並收藏大明英雄之征戰四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