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那裏麵上下翻滾的牛骨頭,聞人菩薩算是絕望了,憋了半天,最後才憋出一句。
“你果然還是不肯原諒我.......”
老爺子咦了一聲,看了看鍋裏的牛骨頭,一拍腦門:“哎呀!忘記囑咐他們了!我想要的是牛油火鍋不帶骨頭不帶肉啊!”
“牛油我也不能吃啊.......”
“怕個屁。”老爺子笑嗬嗬的說道,蠱惑著聞人菩薩:“不是血不是肉,那叫動物脂肪,佛祖說過不讓你們吃動物脂肪嗎?”
“沒說過,但要是佛祖知道你讓我吃牛油火鍋,他絕對得大嘴巴子抽你。”
聽見這話,老爺子哈的一聲笑了出來,那絕對不是嘲諷的笑,是發自內心的那種燦爛。
“胖前輩,您別著急,我讓他們給你換個鍋底.......”
“不用了,湊合著吃吧。”聞人菩薩拍了拍我肩膀,笑道:“依稀記得我師父說過,心中無葷腥,世間皆是素,我就吃點蔬菜而已,佛祖肯定不會怪罪我。”
說著,聞人菩薩就往鍋裏放了兩把茼蒿菜,嘴裏還招唿著我們趕緊吃,別傻愣著。
“夠意思。”老爺子嘿嘿笑道,幫聞人菩薩倒了杯果汁,遞到他麵前說:“現在咱們的梁子才算是結了。”
聞人菩薩唉聲歎氣的搖搖頭:“真的,沈施主,你這人忒小氣了,心眼還沒耗子大呢,就你這樣還........”
“吱!!!”
蹲在一邊椅子上的爩鼠,似乎是覺得自己受到侮辱了,吱吱叫了起來。
“來來來,咱不說這些,走一個!”
喝酒的喝酒,不喝酒的喝果汁。
整個飯局除了開頭的氣氛比較凝重外,其餘的時候還算是和諧友愛。
看老爺子那笑眯眯的樣子,應該是徹底放下跟聞人菩薩的事了,說實話我也挺好奇的,這胖和尚原來是怎麽得罪他了?
“沈老爺,你是不知道啊,咱們在山上對付那幫怪物的時候,那可不是一般的威風!”七寶一邊吃著嫩牛肉,一邊給老爺子說:“拿黑繩往它身上一捆,三下五除二就給丫剁了!”
“你又不是北京人,怎麽丫丫的。”老爺子笑道。
“那改一下。”七寶笑道:“我們三下五除二就給那狗日的剁了!”
“爺,說真的啊,那黑繩確實好使,原來你咋沒拿給我呢?”我喝著果汁,很好奇的問了句:“要是早點把這黑繩給我,我之前遇見的很多麻煩都不是麻煩啊。”
“沒想到。”老爺子一皺眉,顯得也挺納悶的:“那根繩子我有十來年沒用了,一直都閑置著........”
聽見他這麽說,我也有些意外了,心說那黑繩可不是一般的法器啊,就算是“殘疾”了成了二手貨,那也絕對比普通的法器要強。
“你看不上黑繩?”我問。
“原來看得上,怎麽用怎麽順手,但現在不行了.......”老爺子歎了口氣:“你想想,要是你開飛機開了一輩子,最後它變成了拖拉機,你能不嫌棄它麽?”
我一愣,沒吱聲。
“那根繩子拿給你們用還挺合適的,可惜殘缺得太厲害,要不然放在我手裏,那也是一等一的大殺器啊。”
“啥黑繩?”聞人菩薩好奇的問道。
老爺子瞥了他一眼,說,大獄繩。
“怪不得。”聞人菩薩似乎是知道這玩意兒,點點頭說:“殘缺之後,確實比不上最初的狀態,差太遠了。”
“它到底是哪兒殘了?”我滿頭霧水的問道。
“大獄繩原先有十顆桶珠,頭五顆,尾五顆,現在就光剩一根繩子,你說殘不殘?”
老爺子所說的這十顆桶珠,我倒是第一次聽說,如果是普通裝飾用的珠子,那必然不會達到老爺子口中的這種效果.......
“啥樣的桶珠?換成新的不行麽?”
“當然可以換成新的了,問題是不好換啊。”老爺子皺著眉說:“這十顆桶珠,每兩顆是一對,分別對應著金木水火土........”
據老爺子說,這十顆桶珠共分為五類,五行各占其一。
這些珠子,既不是石質的,也不是木製的,全都是骨製的......
“金中人,木中畜,水中魚,火中屍,土中猴。”
老爺子說道:“這五種冤孽都有各自的五行屬性,而且它們所屬的五行氣,也是最為純正的。”
“取出這些冤孽的脊背骨,拿最粗的一截出來,打磨成桶珠,之後再用金線捆死在大獄繩上,差不多就能讓它恢複到最佳狀態了。”
“這些冤孽我咋沒聽過呢?”我撓了撓頭:“是冤孽的名字嗎?”
“不是,是概括。”老爺子解釋道:“金中人說的是金棺養出的金身孽,那種冤孽,肉身衍金氣,魂魄化陰陽,不光是極其罕見,還特別的難對付,這麽多年來,我僅遇見過那麽一隻.......”
“木中畜則說的是槐樹成精之後,在樹心裏養出的槐木熊,長得像是小黑熊,但皮毛都是枯樹皮的樣子,還有許多枯枝作為分叉,攻擊性非常強......”
“水中魚說的是成氣候的水怪,淡水裏的不行,必須是海水裏的,當初我那兩顆水桶珠就是去渤海找來的.......”老爺子嘿嘿笑著,頗有種顯擺的意思:“十來米長的海蛇,那可不是一般的東西啊,魂魄都能頓竅而出衝人身子了!”
“這有啥要求嗎?”我試探著問:“不是單一的冤孽?隻要是海裏的都行?”
“對。”老爺子點頭:“但必須要成了氣候的,魂魄能離體,這是它們的一個特征。”
“明白了,那......火中屍又是什麽?”
老爺子點上支煙,抽了兩口,繼續跟我們聊了起來。
所謂的火中屍,又名炙化孽,其實就是火燒不化屍體不散的冤孽。
這種冤孽生前亡於火,死後卻成就於火......
“這玩意兒可不是一般的難對付,當初我遇見的那隻炙化孽,道行太高,足足跟我鬥了三天才被我降住.......”
“沈老爺!那最後一個土中猴又是啥?”七寶興致勃勃的問道。
“土中猴,又名地猴子,擅長打洞鑽行於地下,跟爩鼠相比,能力要稍微差點,但性格極為兇殘,特別喜歡吃人。”老爺子說著,也皺起了眉頭:“它們大多是成群結隊出現的,攻擊性特別強,隻要是活著的東西,它們都敢弄。”
“這種畜生應該滅絕了吧?”七寶一愣:“攻擊性這麽強,肯定會讓官家盯上,它們再厲害也鬥不過衝鋒槍啊!”
“我聽說過這種動物,跟沈老爺說的一樣,叫地猴。”陳秋雁放下手裏的果汁,插了一句說:“三年前在山東那邊出現過,被當地的官兵給滅了。”
“屍首呢?”我忍不住問。
“讓他們燒了。”陳秋雁聳了聳肩:“當地的先生說那是不祥之物,一把火燒幹淨最好。”
我歎了口氣,看了老爺子一眼,很無奈的說。
“爺,要求這麽多的玩意兒,你當初是怎麽煉出來的?”
“靠運氣唄。”
老爺子說著,目光並沒有放在我身上,而是目不轉睛的盯著聞人菩薩看。
“你吃肉了。”
“啥?”聞人菩薩一愣,嘴裏還嚼著燙熟的萵筍葉,滿頭霧水的問:“我啥時候吃了?”
“剛才吃的唄。”老爺子壞笑道:“萵筍葉上有肉絲呢,你沒看見啊?”
聽見這話,聞人菩薩呸的一聲,就把嘴裏的萵筍葉吐出來了。
“完咯完咯。”
老爺子幸災樂禍的笑道:“聽人說,吃過酒肉的和尚會下地獄,是這樣麽?”
“放屁。”聞人菩薩也來了脾氣,罵罵咧咧的說:“貧僧隻要好好懺悔,知錯能改就行!佛祖一定會原諒我的!”
“佛祖?”老爺子壞笑道:“搞不好他老人家的心眼還沒我大呢,要不然他也不能把孫猴子壓五百年啊,不就是一泡尿的事麽。”
“這是一迴事麽!”
聞人菩薩氣得笑了起來,雙手合十,很虔誠的衝火鍋拜了拜。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胖禿驢,寬以待己這德行你還是沒改啊,你說你死後還能上西天嗎?”老爺子咧了咧嘴:“我估計吧,你下輩子還得投胎當一世和尚,得贖罪啊......”
老爺子跟他說話的時候,表情一點都不嘲諷,很明顯是在鬥嘴。
聞人菩薩聽見他這麽說,笑嗬嗬的搖搖頭。
“吾學空門非學仙,恐君說此是傳言,來世不是吾歸處,入滅當歸兜率天。”
“想讓我再投一世為人?佛祖肯定不舍得!哈哈!”
****************************************************
注釋:入滅。
入滅度、入寂滅之略稱,依原語有二義。
一為寂滅世間之煩惱執著,入無漏解脫。
二為入無餘依涅盤界,亦即漏盡者舍肉身而歿。
一般多采後者之義,此語不僅指佛陀之入滅,高僧、聖者之死亦稱入滅。
“你果然還是不肯原諒我.......”
老爺子咦了一聲,看了看鍋裏的牛骨頭,一拍腦門:“哎呀!忘記囑咐他們了!我想要的是牛油火鍋不帶骨頭不帶肉啊!”
“牛油我也不能吃啊.......”
“怕個屁。”老爺子笑嗬嗬的說道,蠱惑著聞人菩薩:“不是血不是肉,那叫動物脂肪,佛祖說過不讓你們吃動物脂肪嗎?”
“沒說過,但要是佛祖知道你讓我吃牛油火鍋,他絕對得大嘴巴子抽你。”
聽見這話,老爺子哈的一聲笑了出來,那絕對不是嘲諷的笑,是發自內心的那種燦爛。
“胖前輩,您別著急,我讓他們給你換個鍋底.......”
“不用了,湊合著吃吧。”聞人菩薩拍了拍我肩膀,笑道:“依稀記得我師父說過,心中無葷腥,世間皆是素,我就吃點蔬菜而已,佛祖肯定不會怪罪我。”
說著,聞人菩薩就往鍋裏放了兩把茼蒿菜,嘴裏還招唿著我們趕緊吃,別傻愣著。
“夠意思。”老爺子嘿嘿笑道,幫聞人菩薩倒了杯果汁,遞到他麵前說:“現在咱們的梁子才算是結了。”
聞人菩薩唉聲歎氣的搖搖頭:“真的,沈施主,你這人忒小氣了,心眼還沒耗子大呢,就你這樣還........”
“吱!!!”
蹲在一邊椅子上的爩鼠,似乎是覺得自己受到侮辱了,吱吱叫了起來。
“來來來,咱不說這些,走一個!”
喝酒的喝酒,不喝酒的喝果汁。
整個飯局除了開頭的氣氛比較凝重外,其餘的時候還算是和諧友愛。
看老爺子那笑眯眯的樣子,應該是徹底放下跟聞人菩薩的事了,說實話我也挺好奇的,這胖和尚原來是怎麽得罪他了?
“沈老爺,你是不知道啊,咱們在山上對付那幫怪物的時候,那可不是一般的威風!”七寶一邊吃著嫩牛肉,一邊給老爺子說:“拿黑繩往它身上一捆,三下五除二就給丫剁了!”
“你又不是北京人,怎麽丫丫的。”老爺子笑道。
“那改一下。”七寶笑道:“我們三下五除二就給那狗日的剁了!”
“爺,說真的啊,那黑繩確實好使,原來你咋沒拿給我呢?”我喝著果汁,很好奇的問了句:“要是早點把這黑繩給我,我之前遇見的很多麻煩都不是麻煩啊。”
“沒想到。”老爺子一皺眉,顯得也挺納悶的:“那根繩子我有十來年沒用了,一直都閑置著........”
聽見他這麽說,我也有些意外了,心說那黑繩可不是一般的法器啊,就算是“殘疾”了成了二手貨,那也絕對比普通的法器要強。
“你看不上黑繩?”我問。
“原來看得上,怎麽用怎麽順手,但現在不行了.......”老爺子歎了口氣:“你想想,要是你開飛機開了一輩子,最後它變成了拖拉機,你能不嫌棄它麽?”
我一愣,沒吱聲。
“那根繩子拿給你們用還挺合適的,可惜殘缺得太厲害,要不然放在我手裏,那也是一等一的大殺器啊。”
“啥黑繩?”聞人菩薩好奇的問道。
老爺子瞥了他一眼,說,大獄繩。
“怪不得。”聞人菩薩似乎是知道這玩意兒,點點頭說:“殘缺之後,確實比不上最初的狀態,差太遠了。”
“它到底是哪兒殘了?”我滿頭霧水的問道。
“大獄繩原先有十顆桶珠,頭五顆,尾五顆,現在就光剩一根繩子,你說殘不殘?”
老爺子所說的這十顆桶珠,我倒是第一次聽說,如果是普通裝飾用的珠子,那必然不會達到老爺子口中的這種效果.......
“啥樣的桶珠?換成新的不行麽?”
“當然可以換成新的了,問題是不好換啊。”老爺子皺著眉說:“這十顆桶珠,每兩顆是一對,分別對應著金木水火土........”
據老爺子說,這十顆桶珠共分為五類,五行各占其一。
這些珠子,既不是石質的,也不是木製的,全都是骨製的......
“金中人,木中畜,水中魚,火中屍,土中猴。”
老爺子說道:“這五種冤孽都有各自的五行屬性,而且它們所屬的五行氣,也是最為純正的。”
“取出這些冤孽的脊背骨,拿最粗的一截出來,打磨成桶珠,之後再用金線捆死在大獄繩上,差不多就能讓它恢複到最佳狀態了。”
“這些冤孽我咋沒聽過呢?”我撓了撓頭:“是冤孽的名字嗎?”
“不是,是概括。”老爺子解釋道:“金中人說的是金棺養出的金身孽,那種冤孽,肉身衍金氣,魂魄化陰陽,不光是極其罕見,還特別的難對付,這麽多年來,我僅遇見過那麽一隻.......”
“木中畜則說的是槐樹成精之後,在樹心裏養出的槐木熊,長得像是小黑熊,但皮毛都是枯樹皮的樣子,還有許多枯枝作為分叉,攻擊性非常強......”
“水中魚說的是成氣候的水怪,淡水裏的不行,必須是海水裏的,當初我那兩顆水桶珠就是去渤海找來的.......”老爺子嘿嘿笑著,頗有種顯擺的意思:“十來米長的海蛇,那可不是一般的東西啊,魂魄都能頓竅而出衝人身子了!”
“這有啥要求嗎?”我試探著問:“不是單一的冤孽?隻要是海裏的都行?”
“對。”老爺子點頭:“但必須要成了氣候的,魂魄能離體,這是它們的一個特征。”
“明白了,那......火中屍又是什麽?”
老爺子點上支煙,抽了兩口,繼續跟我們聊了起來。
所謂的火中屍,又名炙化孽,其實就是火燒不化屍體不散的冤孽。
這種冤孽生前亡於火,死後卻成就於火......
“這玩意兒可不是一般的難對付,當初我遇見的那隻炙化孽,道行太高,足足跟我鬥了三天才被我降住.......”
“沈老爺!那最後一個土中猴又是啥?”七寶興致勃勃的問道。
“土中猴,又名地猴子,擅長打洞鑽行於地下,跟爩鼠相比,能力要稍微差點,但性格極為兇殘,特別喜歡吃人。”老爺子說著,也皺起了眉頭:“它們大多是成群結隊出現的,攻擊性特別強,隻要是活著的東西,它們都敢弄。”
“這種畜生應該滅絕了吧?”七寶一愣:“攻擊性這麽強,肯定會讓官家盯上,它們再厲害也鬥不過衝鋒槍啊!”
“我聽說過這種動物,跟沈老爺說的一樣,叫地猴。”陳秋雁放下手裏的果汁,插了一句說:“三年前在山東那邊出現過,被當地的官兵給滅了。”
“屍首呢?”我忍不住問。
“讓他們燒了。”陳秋雁聳了聳肩:“當地的先生說那是不祥之物,一把火燒幹淨最好。”
我歎了口氣,看了老爺子一眼,很無奈的說。
“爺,要求這麽多的玩意兒,你當初是怎麽煉出來的?”
“靠運氣唄。”
老爺子說著,目光並沒有放在我身上,而是目不轉睛的盯著聞人菩薩看。
“你吃肉了。”
“啥?”聞人菩薩一愣,嘴裏還嚼著燙熟的萵筍葉,滿頭霧水的問:“我啥時候吃了?”
“剛才吃的唄。”老爺子壞笑道:“萵筍葉上有肉絲呢,你沒看見啊?”
聽見這話,聞人菩薩呸的一聲,就把嘴裏的萵筍葉吐出來了。
“完咯完咯。”
老爺子幸災樂禍的笑道:“聽人說,吃過酒肉的和尚會下地獄,是這樣麽?”
“放屁。”聞人菩薩也來了脾氣,罵罵咧咧的說:“貧僧隻要好好懺悔,知錯能改就行!佛祖一定會原諒我的!”
“佛祖?”老爺子壞笑道:“搞不好他老人家的心眼還沒我大呢,要不然他也不能把孫猴子壓五百年啊,不就是一泡尿的事麽。”
“這是一迴事麽!”
聞人菩薩氣得笑了起來,雙手合十,很虔誠的衝火鍋拜了拜。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胖禿驢,寬以待己這德行你還是沒改啊,你說你死後還能上西天嗎?”老爺子咧了咧嘴:“我估計吧,你下輩子還得投胎當一世和尚,得贖罪啊......”
老爺子跟他說話的時候,表情一點都不嘲諷,很明顯是在鬥嘴。
聞人菩薩聽見他這麽說,笑嗬嗬的搖搖頭。
“吾學空門非學仙,恐君說此是傳言,來世不是吾歸處,入滅當歸兜率天。”
“想讓我再投一世為人?佛祖肯定不舍得!哈哈!”
****************************************************
注釋:入滅。
入滅度、入寂滅之略稱,依原語有二義。
一為寂滅世間之煩惱執著,入無漏解脫。
二為入無餘依涅盤界,亦即漏盡者舍肉身而歿。
一般多采後者之義,此語不僅指佛陀之入滅,高僧、聖者之死亦稱入滅。